•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早期五大社的分類與比較

第一節 樂種與組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二章 早期五大社的分類與比較

第一節 樂種與組織 一、樂種

有關臺灣傳統音樂戲曲的分類,從民間樂人的實踐中,通常歸類為南、北管 兩大體系。以「南」、「北」為大分類,首先我們感受到的是對地理方位的指稱。

首先,其立足點為「南」,地理位置為「閩南」,更具體的說就是指「泉州」,這 種以「泉州鄉音」為唱腔的音樂,稱之為「南管」;其次,「鄉音」以外的音樂則 通稱「北管」。「北」相對於「南」是新的、外來的,兩者最大的分野,核心問題 就是語言。

清代的方志有若干提及音樂戲曲的紀錄,如乾隆 37 年(1772)鹿耳門同知 朱景英的《海東札記》云:

神祠,里巷靡日不演戲,鼓樂喧闐,相續於道。演唱多土班小部,發聲詰 屈不可解,譜以絲竹,別有宮商,名曰下南腔。又有潮班,音調排場,亦 自殊異,郡中樂部,殆不下數十云。1

引文中提及下南腔、潮調等樂種,也是基於地理位置的指涉。其中下南腔即 南管,潮調即潮州地區的音樂。清代的官員均非本籍人,所以聽到這些「鄉音」

的感受是「演唱多土班小部,發聲詰屈不可解」,這就是因為語言的問題。

清末的《安平縣雜記》云:

迎神用十歡、八管、四平軍、太平歌、郎君曲、青鑼皷、小兒樂鼓樂。喜 事用三通鼓吹八音。喪事用藍鈸鼓滿山鬧棺後送鼓樂。

酬神唱儡傀班,喜慶、普度唱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七子班、掌中班、

老戲、影戲、俥鼓戲、採茶唱、藝妲唱等戲。迎神用殺獅陣、詩意故事、

蜈蚣枰等件。2

引文提及太平歌、郎君曲、七子班屬南管類;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屬北 管類,可見清代主要有南、北管兩大體系。但清代方志的記載有限,對音樂戲曲 的敘述並無系統。

日治時期,日本學習西方的學術研究法,人類學、民俗學者針對臺灣的舊慣 信仰做田野調查,臺灣的音樂戲曲開始進入現代的學術分類。

大正年間,臺灣總督府法院通譯官片岡巖的《臺灣風俗誌》,將臺灣的音樂

1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文叢第 19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29。

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分為聖樂、十三腔樂、郎君樂、南管樂、北管樂、祝慶樂、喪葬樂、後場樂、福 州團音樂。戲劇分為大人戲、查某戲、囝仔戲、子弟戲、採茶戲、車鼓戲、皮猿 戲、布袋戲、傀儡戲。3

日治末期,高等法院檢察局通譯官東方孝義的《臺灣習俗》,將音樂分為北 管、南管、郎君、歌仔調、八音、十音、十三腔、古樂、慶弔音樂。戲劇分為大 戲、正音戲、子弟戲、七腳仔戲、九甲戲、白字戲、歌仔戲、採茶戲、車鼓戲、

文化戲、布袋戲、傀儡戲、皮猿戲。4

1943 年,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帶領「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進行調查,內容 包括原住民和漢系音樂,是日治時期最全面的調查。其中漢系音樂留下66 首錄 音,包括南管、北管、十三音、八音、民謠、客家山歌、白字戲、歌仔戲、皮影 戲、宗教音樂等。5

戰後,許常惠的《臺灣音樂史初稿》將臺灣音樂分為一、原住民族音樂、二、

漢族民間音樂、三、西式新音樂三大部分。漢族民間音樂,包括民歌、說唱、傳 統戲劇、地方戲劇、民間器樂、舞蹈音樂、祭祀音樂等。其中傳統戲劇包括北管 戲、南管戲、偶戲;地方戲劇包括歌仔戲、車鼓、牛犁、採茶等。民間器樂包括 獨奏器樂、合奏器樂。合奏器樂包括鑼鼓樂、鼓吹樂、絲竹樂、大合奏樂。6 而本文研究的北港子弟團的樂種相當多元,從清代至戰後包括南管、十三腔、

北管、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廣東音樂、現代國樂等。本章先討論清代 成立的五大社、三樂種。

(一)南管

南管為泉州一帶的古老樂種,又有絃管、南音、南樂、南曲、五音、郎君樂、

郎君唱等名稱,樂神是孟府郎君。7

孟府郎君是五代後蜀的末代皇帝―孟昶,據歐陽修之《新五代史》「後蜀世 家」云:「昶,知祥第三子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昶為東川節度使,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知祥病,昶監國。……昶立,不改元,仍稱明德,至五年始改元廣政。」

又說:「昶好打毬走馬」但沒有提到跟音樂有關。倒是敘述他兒子玄喆時提及:「昶 又遣子玄喆率精兵數萬守劍門,玄喆輦其愛姬,攜樂器、伶人數十以從,……」。8 也許玄喆是受到父親孟昶的影響。

南管音樂,保留了許多古代音樂的元素和型式,被譽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

「千載清音」等。其主要樂器是「上四管」:琵琶、三絃、洞簫、二絃皆有固定 的座位。中間演唱者執「拍板」的方式,被認為可上溯至漢代的「相和歌」,根

3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頁 205-206、279-308。

4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臺北:同人研究會,1942),頁 292-298、335-349。

5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008。

6 許常惠,《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1996 三版。

7 呂錘寬,《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2005),頁 93。

8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後蜀世家第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據《晉書‧樂志》的記載,相和歌演唱時的情形是:「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 相和,執節者歌。」9其中「執節者歌」與南管唱奏時,坐中間者執「拍板」唱 歌、打拍子的形制類似。

從唐代的「唐人宮樂圖」裡宮女的演奏以及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所畫的「韓 熙載夜宴圖」,描繪韓熙載宴客時聽樂、觀舞的情形,兩幅畫的樂器都有拍板。10 而且琵琶橫抱彈奏的形式,也被南管琵琶所保留,與北琶的直立彈奏不同。

宋元時期,泉州是世界性的商港,隨著南宋宗正司的設立,大批趙氏宗室移 居泉州,經濟上的繁榮加上統治者的娛樂需求,音樂藝術得到較大的發展。11明 代中葉以後,流行於北方的崑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管所吸收,並將旋律、

節奏、曲詞地方化,使能反映當地人民的思想情感。12

明末清初,南管隨著泉州移民帶來臺灣,康熙 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 海紀遊》中描寫臺南媽祖廟前演出梨園戲的竹枝詞—「肩披鬒髮耳垂璫,粉面紅 唇似女郎;馬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郁永河註云:

梨園子弟,垂髻穴耳,傅粉施朱,儼然女子。土人稱天妃神曰馬祖,稱廟 曰宮;天妃廟近赤嵌城,海舶多於此演戲酧愿。閩以漳泉二郡為下南,下 南腔亦閩中聲律之一種也。13

乾隆年間,巡臺御史六十七的詩〈即事偶成二律〉,也提到「劇演南腔」的 南管戲:

飽啖檳榔未是貧,無分姸醜盡朱唇,頗嫌水族名新婦,卻愛山蕉號美人。

劇演南腔聲調澀,星移北斗女牛真,生憎負販猶羅綺,何術民風使大淳。

14

當時的官員多認為臺灣的戲曲「聲調澀」或「發聲詰屈不可解」,此與他們 的籍貫有關,如郁永河為浙江仁和人,六十七是滿州鑲黃旗人,朱景英是湖南武 陵人,所以對閩南語演唱的南管戲曲感到隔閡。15

同治年間,林豪的《澎湖廳志》記述南管戲的經典戲齣,陳三五娘的故事「荔 鏡傳」:

9 唐太宗撰,《晉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卷 23,樂志下,頁 13。

10 馮作民編著,《中國美術史》(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6),頁 92、152。

11 王愛群、吳世忠,〈南音同中原古樂的關係〉,《泉州南音藝術》(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

頁 49。

12 張正體,《南管曲樂薪火》(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5),頁 32。

13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文叢第 4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15。

14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文叢第 12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61。

15 邱坤良,〈清代臺灣的南管戲曲活動〉,《中華民俗藝術年刊:國際南管會議特刊》(臺北:中 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81),頁 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澎地演劇,俗名七子班,乃係泉廈傳來,演唱土音,即俗所傳「荔鏡傳」,

皆子虛之事。然此等曲本,最長淫風,男婦眾觀,殊非雅道,是宜示禁。

16

閩南地區的古本荔鏡記戲文,標題潮泉五色,可知荔鏡記流行於潮泉兩地。17 目前找到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45 年(1566),書林新安堂余氏刻本。1964 年,

英國牛津大學的漢學家龍彼得教授(Piet van der Loon)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 館,再發現明萬曆9 年(1581),潮州東月李氏編輯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 記》。18

龍彼得另有編輯明萬曆年間的絃管選本三種,包括《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 滿天春》、《精選時尚新錦曲摘隊》、《新刊絃管時尚摘要集》,收有梨園戲的散齣,

其中許多散曲仍保存於南管的曲簿中。19

南管是臺灣流傳的民俗曲藝中,最源遠流長的戲曲,每個泉州移民為主的古 老城鎮,都有館閣組織,平常作為民眾社交與休閒的場所,地方有祭祀節慶活動,

則以子弟團娛神娛人。20

(二)十三腔

十三腔又稱為十三音,最早由十三種樂器合奏而得名,樂器有笛、笙、簫、

提絃、和絃、鐘絃、鼓絃、貓絃、四絃、提壺、琵琶、三絃、秦箏等十三種。此 外,還有管、揚琴、雙鈴、扁鼓、拍板、叫鑼、鐸等。21

十三腔的樂團組織起源於臺南孔廟禮樂局,道光 15 年(1835)巡臺澎兵備 道兼提督學政劉鴻翔,謁臺南孔廟時,見禮樂局樂器已多毀損散失,遂集合士紳 協議重組,聘鳳山秀才蔡植楠教習諸生樂舞。光緒17 年(1891)成立「以成書 院」,公推進士許南英為社長,禮樂生以秀才或童生任之。22

十三腔原本是做為祭孔的雅樂,後來從臺南傳到各地,被運用到各種民間祭 典的奏樂上,社員們平日則聚會自娛。23

賴錫中認為十三腔是臺灣南北管兩大樂系以外的第三樂系,南部主要在寺廟 鸞堂的宗教活動中發展,一般稱為「聖樂團」或「聖樂隊」。嘉義以北的發展則 兼演崑腔與北管。24

16 林豪,《澎湖廳志》(臺文叢第 16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311。

17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1991),頁 187。

18 饒宗頤、龍彼得編輯,《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

19 龍彼得編輯,《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臺北:南天書局,1992。

20 邱坤良,《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2007),頁 204。

20 邱坤良,《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2007),頁 2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