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競爭優勢

面對同樣的競爭,為什麼有的企業成為過眼煙雲,而有的企業卻能生存下來,

甚至轉型為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呢?關鍵就在於生存下來的企業和它的員工都具有 很強的競爭意識和較強的競爭力。在全球競爭及科技環境的演進下,企業在市場 競爭中輸贏的關鍵在於其核心競爭力的強弱,且競爭優勢的概念被廣泛使用在各 層面。本研究旨在研究私立小學競爭優勢,從學校競爭優勢的意義與性質探討,

以釐清競爭優勢的基本觀念。

壹、學校競爭優勢的意涵

教育已進入全球化競爭,如何提昇人力素質以增進整體國家的競爭力,是世

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台灣,經濟的突飛猛進,背後的支持力量就是教育政策。

面臨多變且未知的環境,學校面臨如同企業市場經濟般「優勝劣敗」及「適者生 存」法則的競爭環境,學校組織要不斷的革新與突破,唯有取得競爭優勢,學校 才能永續經營。因此,以下以教育市場與學校組織的特性來加以引申說明學校競 爭優勢的意涵。

(一)學校競爭優勢的內涵

雖競爭優勢的概念己被廣泛的應用於各領域中,但在教育領域上直至近幾年 才被提及,主因是教育工作性質特殊,在人力、資源、經費等各方面均需仰賴上 級行政機關的提供,同時學校受到政策上的保護、學區的保障、工作者老師的終 身職業之影響,使學校在經營上較少提及組織是否具備競爭力的問題,因此國內 針對學校競爭優勢上的研究相對不多,有龐開基(2004)、顏秀如(2006)、汪 良宏(2008)、張淑芬(2009)、張文權(2009)、許素梅(2010)、鄭玉菁(2010)

等七篇分析學校競爭優勢發展的關鍵因素及內涵。

學校屬於非營利組織,又受到較多的保障,因此在學校經營鮮少突破及創新 (張文權,2009)。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全球化競爭態勢以及少子化造成人 口結構改變、家長意識抬頭…等壓力下,為使學校能在新世紀中永續發展,學校 經營模式需改變傳統思惟,走向「教育市場」導向,創新求變,以建立學校競爭 優勢(汪良宏,2008;張淑芬,2009;張文權,2009)。

(二)學校競爭優勢的層面

隨著教育政策與法令規章的演變,學校組織與企業組織一樣,正面對快速變 遷與高度競爭的經營環境。因此,提昇學校競爭優勢,促進校務發展,顯得格外 重要。學校經營競爭優勢在於透過優良的師資、優質化的教學、升學率提昇…等(汪 良宏,2008),故欲使學校競爭力提昇,不僅須強化組織內部的運作,尚需與外界 環境的互動聯繫,並符應時事。

學校除了要具備宏觀的視野與核心的競爭優勢,增加辦學效能,鼓勵追求卓

越創新外,並需發展學校特色,以增加核心競爭力。學校唯有將有形的組織資源 以及無形的人員能力與組織文化等競爭來源,作最佳的配置,使資源做最有效的 運用,才得以形成競爭優勢。龐開基(2004)的研究顯示,學校經營策略與學校競爭 優勢相關且學校經營策略對學校競爭優勢具有顯著的預測力;顏秀如(2006)的研究 認為,學校創新經營與競爭優勢具高度正相關;汪良宏(2008)的研究指出,學校競 爭優勢各層面得分以組織能力優勢最高,其次依序為行政管理優勢、形象績效優 勢、環境設備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張淑芬的研究認為,校長表現高度轉 型領導、互易領導行為,會有較高的學校競爭優勢;張文權(2009)的研究發現,

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競爭優勢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存在,且對學校競爭優勢具有顯 著的解釋力;許素梅(2010)的研究指出,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教師核心能 力與學校競爭優勢三者,兩兩之間均存在高度相關,且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核心 能力對學校競爭優勢具有高度預測力;鄭玉菁(2010)的研究也發現,校長轉型 領導、教師對組織變革接受度對學校競爭優勢有顯著的預測力。據此,本研究綜 合前述七篇論文的看法,將其歸納為本論文研究學校競爭優勢內涵的六個層面,

茲將其分述如下:

1.區位優勢

係指學校所處的環境有助於營造競爭優勢。此項優勢包含兩部分:一為學區 優勢,係指學校的學區所產生的競爭優勢,例如學區內的入學人口數、學區未來 的人口發展趨勢、未來升學的學校、學生家長的社經背景、學生素質等;另一為 學校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優勢,包含特殊的自然景觀、生態資源以及公共設施、交 通便利性等,有利於學校提昇競爭優勢(龐開基,2004;顏秀如,2006)。此優 勢是學校領導者較無法掌控的因素。

2.形象績效優勢

係指學校透過行銷策略所建立的的形象、聲望以及學校與家長、社區、民眾、

媒體的良好關係,還有學校各項教育推展的整體績效表現,包括學校校務評鑑結

果、各項競賽成績表現、學測成果、學生作品、學生學業與行為表現、教師表現、

傑出校友等,有利於學校提昇競爭優勢(張淑芬2009;張文權,2009)。學校的 形象績效與口碑,其實就是學校的品牌知名度,李韋達、方文昌( 2004)的研究 指出,品牌知名度越高時,消費者對商品的認同度愈高,購買的行為意向也會越 高。因此,良好的形象績效不但是學校競爭力的最佳優勢,同時也能建立優質學 校的品牌知名度,吸引家長與學生的認同並選擇到校就讀。

3.環境設備優勢

係指學校的各項軟硬體設施,如學校的建築、校園環境規劃、教學設備等,

有利於學校提昇競爭優勢(許素梅,2010;鄭玉菁,2010)。學校建築包括學校 校舍的顏色、動線的規劃、位置的規劃…等;校園環境包括校園的美化綠化、環 境的清潔維護、校園安全規劃…等;教學設備包括教材教法以及各項軟硬體的教 學設施。

4.資源優勢

係指學校的財務狀況與人力資源,包括校外人士的金錢、人力、物力等支援 與資源以及策略聯盟夥伴的支援,和本身成員所具備的優勢才能與態度,有助於 學校提昇競爭優勢(龐開基,2004;顏秀如,2006)。學校是社區的一部份,社區 的資源若能與學校共同運用,或與學校共同舉辦活動,則學校社區容易融為一體,

達成「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同時,社區也會是學校最佳的行銷代 言人。

5.行政管理優勢

係指校長的領導型態以及學校行政管理的策略、流程與運作方式(汪良宏,

2008;張淑芬,2009)。例如:行政組織處理事務的簡化與人性化的作業流程、

處室間的協調情形、學校危機處理能力、各項活動的辦理情形、以及家長、教師、

學生等對行政單位服務的滿意度等,有助於學校提昇競爭優勢。尤其,學校行政 團隊不但是教師教學的後盾,更是支援教師教學的第一線,行政人員接觸家長的

機會比教師多,因此,有效率的行政團隊會是學校強而有力的競爭優勢。

6.組織能力優勢

係指學校組織成員具有組織學習及創新的能力,且學校的成員關係即組織氣 氛和組織文化等,有助於學校提昇競爭優勢。學校組織分層負責且各司其職,學 校成員在教學過程中透過組織學習與分享,可以進行專業對話與專業成長,不但 對教學成效的提昇有幫助,而且家長與學生看見老師的努力進修,也會有「見賢 思齊」的仿效與學習,對學校形象的提昇必有正面幫助(許素梅,2010 ;鄭玉菁,

2010)。

貳、學校競爭優勢的理論

學校就如同其他的組織一樣,是存活在一個變動急遽的大環境下,越是能掌 握變遷走向,就越有競爭優勢。然學校與企業在結構與性質上仍有些許差異,為 了更清楚了解學校競爭優勢的真正內涵與精神,因此,本研究將針對策略管理理 論、資源基礎理論及動態競爭理論進行探討

一、策略管理理論

「策略」(strategy)源起於希臘文「strategos」,意指統帥的藝術(the art of the general)。早期「策略」一詞多用於軍事上,惟到了1950 年代「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出現,企業始逐漸重視策略的運用(巫誠恩,2001)。在競爭激烈的市 場環境,組織同時所擁有的資源有其限制,所以運用策略來管理資源,成為組織 維持競爭優勢的首要之務。而核心資源與長期競爭優勢的發揮,係有賴於策略的 連結(許士軍,1995;顏秀如,2006)。

(一)策略管理理論的意涵

李茂興(2000)認為策略具有階層性:企業策略(corporate strategy)與事業 策略(business strategy)。在企業策略層次上,策略的重點在定義形成公司整體輪 廓的企業群組,其目的在統合公司所有的企業線並賦予一個整體目標,而在事業

策略層次上,策略則著重於針對單一產品或一組相關產品訂定計畫。而司徒達賢

(1995)認為企業經營策略大致可分為總體策略與事業策略二方面,並將事業策 略分為六大構面,包括:1.產品線廣度與特色;2.目標市場之區隔方式與選擇;3.

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4.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5.地理涵蓋範圍;6.競爭武器。

吳清山、林天祐(2001)認為,「策略管理」(corporate strategy)係指組織 運作用適當的策略方法,確定組織目標和任務,形成發展策略,並執行策略和逕 行結果評估,已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而顏秀如(2006)則認為,策略管理係依 據組織的願景與任務以及內外環境的變化,所進行的一系列分析、執行、評鑑的 活動,其目的在凝聚組織全員的共識,有效運用資源,以因應環境變遷,並持續 組織的競爭優勢。層次上,策略則著重於針對單一產品或一组相關產品訂定計畫。

因此,運用策略管理將能使資源運用與競爭優勢的維繫作有效且緊密的連結。司 徒達賢(2001)認為外在環境的變化,充滿不確定性,與其將企業的發展方向,

因此,運用策略管理將能使資源運用與競爭優勢的維繫作有效且緊密的連結。司 徒達賢(2001)認為外在環境的變化,充滿不確定性,與其將企業的發展方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