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常常對於表徵的理解以及對其做出連結是有困難的(Keig & Rubba, 1993;

Kozma, 2003; Nakhleh, Samarapungavan, & Saglam, 2005)。因此,僅只讓學生看動 畫,再加上上述所提到的一些挑戰,無法得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其科學概念。

Zhang 與 Linn (2011)提到,雖然動畫提供一種新的方式去讓學生理解科學現象,

但是學習者需要被更有效率地引導才能有效學習。建構表徵能夠成功地讓學生加 強動畫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專注在動畫中關鍵的特徵,也能使他們參與知識整合 的過程,例如添加、評析和精煉對於科學的想法。Harrison 與 Treagust (2000)也 提到,建構表徵的過程具有學習和引發動機的益處,若讓學生在看完動畫後能夠 做一些產出,例如畫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雖然學習者在產出過程中可能 較為困難、或是降低學習速度,但是可以加強記憶的滯留以及知識轉移。在課室 研究顯示,若讓學生有所產出,相對於只有讀,更能提升知識的整合(Richland, Bjork, Finley, & Linn, 2005),且由學生產出的表徵可以是一個有力的學習工具,

能夠展現他們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以及直覺的想法(Camacho & Cazares, 1998)。創 造和修正視覺表徵的過程,可以引起對科學概念更深一層的理解,因為透過將習 得的科學知識轉為另一種模式(Ainsworth, 2008; Gilbert & Treagust, 2009)。除了學 習上的成效之外,建構表徵,也可能是一種新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並 且提供學習動機(Hoban, Loughran, & Nielsen, 2011)。例如,在 Marbach-Ad、Rotbain 和Stavy (2008)的研究中,讓學生觀看電腦動畫以及進行畫圖活動可以促進學生 在分子遺傳學的學習成就,也提到可能的原因,是因此種教學方式有助於學生在 分子層次的學習動機,學生對於視覺的表徵、可視的分子模型,是持有正向態度 的。

在2000 年以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洞悉學習者如何理解已經準備好的圖片 或是動畫,近期已有 越來越多的研 究將興 趣轉移至讓學生建立自己的表徵 (Tippett, 2016),若對符號層次的反應粒子產出圖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動畫和連

結想法(Ainsworth et al., 2011; Zhang & Linn, 2011)。近年科學教育的趨勢,除了 培養學生在科學實作的能力之外,還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科學過程,因此表徵能力 在化學上也被定義成一種重要的技能,包含使用和轉譯不同的表徵,來去執行推 論、解決問題、溝通想法和建立理論(Kozma & Russell, 1997)。讓學生「使用」表 徵(learning with representation) , 並 不 妨 礙 學 生 對 表 徵 的 學 習 (learning from visualization),但前者更能夠反映出「建構和互動(constructive-interactive)」的觀 點,而讓知識建構成為一個主動的過程,並在先備知識、現有經驗與外在資訊之 間的互動(Tippett, 2016)。建構表徵,除了能夠提供評量學生的機會,還可以幫助 學生對於該概念的思考,以及建立理解、了解意義被建立的過程(meaning making)。

Ainsworth (2008)提出不同表徵的功能有以下三點。第一,表徵可當作一個

互補的角色(complementary roles),例如圖和表之間的轉換,可以相輔相成,但是 又能提供不同的功能性,但前提是要讓學習者充分了解各個表徵所代表的意義,

才能充分發揮其效果。第二,表徵是一種限制性的理解(constrain interpretation),

主要是提供一個與原本不同的表徵形式,通常新的表徵是較為簡化或是學習者較 熟悉的例子,來讓學習者理解原本較複雜或較易被誤解的概念,嘗試解決學生的 迷思概念,因此選用的表徵不能太過複雜,否則會造成學生的認知負擔。第三,

表 徵 能 幫 助 建 立 更 深一 層 的理 解(construct deeper learning) ,主 要透 過 提 取 (abstraction)、延伸(extension)以及關聯(relation)的方式,提取的過程是要讓學生能 以一個較高層次的組織方式建立自己的心智模型;延伸是一種知識的移轉,希望 學習者能夠將已知的表徵應用到未知的表徵;最後的關聯,是將不同的表徵間做 連結。雖然表徵能夠幫助學習者發展較複雜的概念,但是這些表徵仍需要在適當 的情境下使用,以及必須要小心的處理,才能發揮不同表徵的最大效益。

而表徵被廣泛應用在科學教育上,是隨著二元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以 及認知彈性理論(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的發展,用來解釋不同的表徵形式對 學習的益處,Wu 與 Puntambekar (2012)說明多種的表徵,包含語言文字(verbal-texual)、數學符號(symbolic-mathematical)、視覺圖像(visual-graphical)及行 動 操 作 (actional-operational ) 的 表 徵 , 在 科 學 過 程 中 提 供 不 同 的 能 供 性 (affordances),可以使用不同的表徵,相輔相成以帶給學習者最大的成效,但是若 少了學習者的主動參與,這些表徵的功能無法發揮,因此可以透過小組討論的方

式促進學生參與,而老師在使用這些表徵時,除了要提供鷹架的支持還要配合學 習者的發展層次。若是針對化學的表徵,則是使用Johnstone所提出的三個層次,

分別是巨觀、微觀及符號表徵,其定義整理如表2.1.2。學生的學習困難在於理解 這些不同的表徵層次、對於化學過程的解釋以及在表徵之間的轉換,這些都指出 學生在化學現象、表徵及相關概念之間缺乏連接。因此當學生若要對化學概念建 立理解,他們可能需要在不同表徵與生活經驗間做協調與轉換(Wu, 2003)。三個 化學層次中,對學生來說,理解微觀和符號表徵特別困難(e.g. Gabel et al., 1987),

原因可歸因於很多種因素,例如對於原子與分子的不可見(Ben-Zvi, Eylon, &

Silberstein, 1986),學生不完整或不正確的心智模型(Vickie M Williamson &

Abraham, 1995)或是學校所學的科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經驗的落差(Osborne &

Freyberg, 1985)。

一、 畫圖對於學生學習化學的幫助

Van Meter 與 Garner (2005)以「Generative Theory of Drawing construction (GTDC)」此理論說明讓學生畫圖的好處,畫圖可以幫助學習者藉由限制注意力 對文字上有更佳的理解,關鍵在於學習者為了要產出圖像,當他們在計畫一張圖 時,必須選擇和組織所得到的資訊,整合字句和非字句的表徵。畫圖的好處是由 於學習者的建構行為而產生出的自我解釋(Chiu & Wu, 2009),學習者在畫圖過程 中,也會採取自我監控策略(self-regulation strategies),為了要產出圖的需求,會 迫使學習者去設定畫圖的品質目標,以及當他們在產出圖形時去自我審視對於圖 畫理解的品質。

Mason, Lowe, 與 Tornatora (2013)根據動畫處理模式「APM (Animation Process Model)」 的觀點提到自我產出圖畫的優勢,能夠引起學習者對於動畫更 進一步的處理。若以一個已經成形、資訊已被設定好的動畫,會嚴重地限制學習 者去提取和內在化關鍵資訊的機會。由於要對一個概念「理解」,是需要有效的 資訊提取和內化,而這些通常伴隨能夠提升心智模型建立的認知過程。若對於內 容缺乏理解或有誤解,通常是因為當所建立的心智模型是不足夠的,而這正好是 動畫隨著時間變化、資訊短暫呈現的特徵,也就是讓觀看者在處理動畫過程中花

費心思,而與心智模型的品質妥協,尤其是當動畫概念複雜時,學習者要建立一 個高品質的動態心智模型是很困難的。

若當學習者在觀看動畫過程中,沒有以分析性的視角去觀看,學生很有可能 只是輕描淡寫地瀏覽動畫,學習者可能只會提取動畫中較為顯著的特徵,而忽略 較細微但可能與概念相關的資訊,若讓學習者自我產出圖畫來讓學習者對於呈現 的動畫做更深一步的轉化或操作,就能充當一個檢核表,可以防止學生由於動畫 環境所忽視掉的重要概念。

因此Mason et al. (2013)以三個不同的組別探討畫圖對於支持動畫的理解是 否有效。動畫的內容為「牛頓擺(Newton's Cradle)」,一組為提供學生空白的紙,

讓學生對於所看到的動畫,畫出六張圖畫;第二組為提供已經設定好格式的六張 圖,讓學生在看到動畫之後,運用那些圖試著模仿畫一遍;第三組則是只觀看動 畫。完成之後,各組學生都被要求要寫出對於動畫的解釋(當下的理解);兩個 月後,各組會再被要求寫出事後對於動畫的記憶和理解(延宕的理解)。研究結 果顯示,自我畫出圖畫的組別,對於動畫的理解程度,優於其他兩組,尤其是在 延宕的理解上;除此之外,研究者也發現,產生越豐富和越正確的圖畫,在動畫 的理解上有正向的關係,因此能夠藉由學生所產出的圖畫,預測學生對於動畫的 理解品質。這樣的結果是由於學生要對於所看到的動畫,畫出自己的圖形,學生 必須在動畫和自己的圖畫中來來回回,這樣的循環會使學生更仔細的觀察並且需 要更大的心智操作,支持學生對於所提供的外在表徵選取關鍵的要素,以及組織、

建立內在表徵的過程。Chi (2009)也說到,建構式學習的活動即是要讓學生將原 本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另一個不同的產出,能有助於學習內容的精緻化。

此外,Schwamborn, Mayer, Thillmann, Leopold, 與 Leutner (2010)不僅探討 了學生畫圖與否,以及學生畫圖搭配的教學活動,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因 此本研究一共分為五組,其中一組為控制組(僅從課本文字上學習);第二組為 讓學生看完一段文字後產出圖畫;第三組是在閱讀完文字後,在重點地方畫線,

接著再畫圖;第四組是讓學生閱讀完文字後,要先在心中想像文字的內容(組織 和整合)之後再畫圖;最後一組為結合三、四兩組的方法,最後再畫圖。單元內 容為化學中的界面活性劑的概念,提到肥皂和水的清潔過程。研究結果顯示,有 畫圖的組別在測驗分數明顯都優於控制組,除此之外,也印證了畫圖具有預兆的

效應(prognostic drawing effect),亦即學生所畫出的圖形的品質若越高,學生在後 測分數表現上就越好。

因此以化學學習方面來說,學生若要對所看到的動畫產出較「正規」的圖形,

學生勢必需要把具有的先備知識和化學動畫所呈現的資訊連結起來,學生能有目

學生勢必需要把具有的先備知識和化學動畫所呈現的資訊連結起來,學生能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