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學生於教學前後的概念理解差異

本節所針對的研究問題為:在教學活動前後,不同科技使用組別、空間能力、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的學生,對「運動獨立性」的概念理解是否有差異?為此在統 計方法上使用成對樣本 t 檢定來進行探討。本節將針對不同的科技使用組別、不 同空間能力、不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分別討論其前/後測概念理解評量總分(整 體概念理解)、記憶層次分數(記憶層次概念理解)、與高階層次分數(高階層次 概念理解)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一、 不同科技使用組別於教學前後的概念理解差異

表 4-1-1 列出針對各科技使用組別使用成對樣本 t 檢定的結果,顯示出學生的 整體概念理解、記憶層次概念理解、與高階層次分數高階層次概念理解在三個組 別中之 p 值均小於 0.05 達到顯著,亦即所有科技使用組別的學生在拋體運動概 念理解上都有顯著的進步。

為進一步探討概念評量前測與後測的差異大小,表 4-1-1 中亦求出各個成對 樣本 t 檢定的效果量(Effect Size, ES),以 Cohen’s d 為計算方法。根據 Cohen(1988) 對效果量大小的界定。各科技使用組別的學生在總分及記憶層次的概念評量分數

56

前後測差異均達到 0.8 的高效果量,但在高階認知層次方面電腦組學生的前後測 差異只有大於 0.2 的低效果量,而觸控組及動感組的學生則是大於 0.5 的中等效 果量。此結果可能代表學生在本研究的教學法下較不易產生學習的遷移或者是高 階認知層次的學習本來就較難在短時間內有大幅的進步。另外,相對於電腦組、

使用平板電腦也有可能較能促進學生在高階層次認知的學習。

表 4-1-1 不同科技使用組別學生於教學前後概念理解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組別

項目

N

前測 後測

t p ES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電腦組

總分 79 20.12 4.99 24.59 5.32 7.54 <.01** 0.87 記憶層次 79 6.50 2.29 10.46 2.81 10.25 <.01** 1.13 高階層次 79 13.91 3.58 14.85 3.02 4.11 .02* 0.26 觸控組

總分 60 21.87 5.57 26.72 4.94 7.66 <.01** 0.88 記憶層次 60 7.41 2.31 10.71 4.25 8.41 <.01** 0.97 高階層次 60 14.93 4.11 16.75 4.01 3.96 <.01** 0.58 動感組

總分 72 23.03 5.20 27.06 5.40 6.36 <.01** 0.87 記憶層次 72 7.31 2.48 9.94 3.05 6.83 <.01** 0.95 高階層次 72 16.16 3.81 17.79 3.62 3.51 <.01** 0.51

*p < 0.05,**p < 0.01

二、 不同空間能力於教學前後的概念理解差異

為了解不同空間能力學生於教學前後的概念評量分數是否存有差異,在進行 成對樣本 t 檢定前,首先就空間能力量表分數將所有學生分為高空間能力組與低 空間能力組。將所有學生依空間能力量表分數之高低排列,取量表分數之中位數

57

23 分,考量兩組人數盡可能相近而將超過 23 分以上學生指派為高空間能力組(N

= 108)、23 分以下分者則指派為低空間能力組(N = 103)。

表 4-1-2 列出針對高空間能力組、低空間能力組學生分別對概念理解評量總 分、記憶認知層次分數、高階認知層次分數所作之成對樣本 t 檢定之結果,可以 見得不論是低空間能力組或高空間能力組學生均在各個 t 檢定項目達到顯著差異

(p < 0.05),亦即空間能力高或低的學生都在拋體運動概念理解上達到顯著的進 步。

但進一步探討效果量時,於表中可以發現低空間能力組的學生在總分部分為 中等效果(0.8 > ES > 0.5)未及高空間能力組的高效果量(ES > 0.8),且高階認 知層次分數部分,低空間能力組學生之效果量為低度效果(0.5 > ES > 0.2)也較 高空間能力組的中度效果量為低。可能代表整體或高階認知層次的概念理解進步 幅度低空間能力組較高空間能力為低,是否代表空間能力的高低與拋體運動概念 學習成效呈正相關則有賴本章第二節藉由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做進一步探討。

表 4-1-2 不同空間能力學生於教學前後概念理解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組別

項目

N

前測 後測

t p ES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低空間能力

總分 103 20.50 5.30 24.16 5.45 7.13 <.01** 0.68 記憶層次 103 6.87 2.10 9.82 2.84 9.76 .02* 1.16 高階層次 103 14.10 4.33 15.00 4.27 2.47 <.01** 0.21 高空間能力

總分 108 22.7 5.93 27.7 5.68 9.70 <.01** 0.88 記憶層次 108 7.33 2.62 10.77 2.85 10.11 <.01** 0.89 高階層次 108 16.16 3.81 17.79 3.62 3.51 <.01** 0.51

*p < 0.05,**p < 0.01

58

三、 不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於教學前後的概念理解差異

為了解不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學生於教學前後的概念評量分數是否存有差 異,在進行成對樣本 t 檢定前,首先就視覺動作統整能力量表分數將所有學生分 為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與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將所有學生依視覺動作統整能 力測驗分數之高低排列,取測驗分數之中位數 21 分,考量兩組人數盡可能相近 而將超過 21 分學生指派為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N = 110)、21 分以下者則指 派為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N = 101)。

表 4-1-3 列出針對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學生分別 對概念理解評量總分、記憶認知層次分數所作之成對樣本 t 檢定之結果,可以見 得不論是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或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學生均在此兩項 t 檢定 項目達到顯著差異(p < 0.05),但在高階認知層次概念的前後測分數低視覺動作 統整能力組的學生並未如同高階認知層次分數達到顯著差異。

進一步探討效果量時,於表中可以發現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的學生在總分 部分為中等效果(0.8 > ES > 0.5)未及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的高效果量(ES >

0.8),而高階認知層次分數部分,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組學生前後測分數雖達顯 著差異但效果量為中度效果(0.8 > ES > 0.5)。此種結果可能顯示低視覺統整能 力學生在高階認知層次的概念學習上有較明顯的困難,而整體拋體運動概念學習 成效也可能相對較低,進一步的探討與空間能力相同,將於本章第二節作更深入 的分析。

59

表 4-1-3 不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學生於教學前後概念理解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組別

項目

N

前測 後測

t p ES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

總分 101 21.56 5.24 24.97 5.73 7.64 <.01** 0.72 記憶層次 101 7.06 2.17 10.15 3.11 9.40 <.01** 0.88 高階層次 101 14.91 4.29 15.52 4.30 1.94 .06 0.18 高視覺動作統整能力

總分 110 21.82 6.20 27.24 5.62 9.54 <.01** 1.02 記憶層次 110 7.00 2.62 10.75 2.71 11.05 <.01** 1.13 高階層次 110 15.23 4.88 17.21 4.09 4.87 <.01** 0.50

*p < 0.05,**p < 0.01

60

第二節 科技使用、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空間能力對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