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校學生,許多是從幼稚園便開始住宿,過著團體生活,因此台校特別重視 生活教育的進行,並聘請具有教育相關背景的人士,擔任生活輔導老師,協助學 生打理日常生活,也因此,學生在台校從小不斷的培養下,生活的自理能力相當 充足,不需要家長操心,即便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會在生輔老師的協助下,一 步一步地學習生活起居的各種規範,且獨立性高,依賴父母親的程度低,關於此 部分,研究者在與家長閒談時,亦發覺家長抱持著相當肯定的態度。

那個小朋友住在這邊,通過他自理,我是覺得對他生活方面真的有很 大的幫助,跟那些經常待在家長面前,然後有些事情都是由爸爸、媽媽,

或者是保母、阿姨來幫忙做的小朋友來講,他們真的是有超越自我。(訪 2005/12/05,崔老師 p.9)

隔天早上他要上學,我根本不用去講,我的孩子就知道把自己的衣服 摺好放在行旅箱,從來不會賴床,獨立性非常強,所以像我的小孩經常讓 他們出去,我根本就不會擔心他們生活中的問題,因為在學校已經訓練了 團體的生活。一般在幼兒時期,家長會非常擔心他的養育,你吃的好不好 啊,晚上睡覺會踢被子啊,會不會尿床這些,我們根本不用擔心這些,學 校已經訓練得很好了,讓我們感受很深。(非訪2005/11/25,家長會長)

2.教職員工能盡心盡力為學校付出

由於教職員工大多住校,或生活在學校旁的潢涌村內,且學校位處郊區,因 此,教職員工多以學校作為主要的活動範圍,旁及附近村落。處於工作地點與住 家相鄰的環境中,多數教職員工的上、下班時間區隔較不明顯,加以學生皆有晚 自習,許多教職同仁下班稍微休息過後,倘若工作尚未完成,仍選擇回到辦公室 內完成工作,有時,許多教職員工更善用這樣的特點,到校加班,而學生24 小時 處在身旁的環境,更讓多數的台校教職員工感受到一份責任,願意為學生付出更 多,抱持著認真的工作態度。研究者在台校的觀察期間,週一到週五晚上十點多,

仍時常可看見教學區的辦公室燈火通明,顯現教職員工的努力與付出。

你現在看,教學樓的每一間辦公室,幾乎晚上九點多、十點多,很多 辦公室的燈都是亮的,不管是導師室,或者是行政單位,這個東西,臺灣 也不可能看得見,所以我覺得,印象很深刻。(訪2005/09/28,泊組長 p.2)

3.成員關係緊密,互動頻繁

成員關係的緊密,互動的頻繁,可分別從「教職員工」、「學生」及「師生關

係」三個層面來論述。

就「教職員工」而言,台灣學校教職員工採上、下班制,下班後大家多各自 回家,較少有機會互動;台校教職員工因同住一所學校,生活範圍小,週一至週 五,不管是上班或下班,均與相同的一批人相處,在校園內相遇、談天的機會多,

若興趣相近、年齡相仿,或是原本在工作上就有接觸,互動將更為密切,尤其是 擁有相同文化背景者,由於觀念相似,溝通容易,關係也更緊密,週末常呼朋引 伴,一同飽覽大陸名勝,或相邀聚餐、逛街等。

我們這個學校是住宿型,那台灣的話不一樣,大家只要一下班的話,

通通是屬於自己的天下,所以就比較不會有那麼親密的那種接觸。(訪 2005/11/02,洪老師 p.10)

就「學生」來談,學生過著團體生活,長久相處下來,感情密切,且除課業 外,有機會接觸到到同學在生活上的種種表現,對彼此的瞭解更深,包容性也更 高,但偶爾會流於是非不分,過於偏袒要好的同學。

它是一個住宿型的學校,學生必須長期跟某一些固定的同學相處,他 就必須學習去包容,去容忍。如果是在台灣的學校,他或許不見得會去容 忍到這樣一個程度,因為他會覺得,反正我們相處的時間就是這樣子呀!

我跟你吵吵架,回家還可以跟我爸爸媽媽談,但是這裡學生二十四小時都 要在一起,他可能只能禮拜六、禮拜日回家跟爸爸、媽媽抱怨一下,可是 還是要去面對那一些人,所以我覺得,從正面地來看,是他們的包容性會 比較強啦!負面來看,實際上會造成他們有時候會是非不分、善惡不明的 狀況。(訪2005/11/28,涓老師 p.2-3)

就「師生互動」而論,一同住宿的環境,讓台校彷若是個大家庭,師生從早 到晚相處在一起,彼此間有相當多的互動,關係緊密,付出多,對彼此的感情也 較濃烈。

每個老師在這裡,他的期望不一樣,我在這邊跟學生有感情了,對他 們的表現期望會比較不理智,所謂不理智是指,我把他們當作我自己的孩 子,這個方向啦,我不敢講說非常大,還是怎樣非常了不起,但是就是說,

我對孩子之間是還有一股深深的感情。(訪2005/11/22,江組長 p.22)

我覺得讓我最欣慰的是,他們會倒在我懷裡哭,傾訴他們的感情世界,

我覺得能把這種事情告訴我,真的是信任我才會告訴我。(訪 2005/10/20,

嶺老師p.7)

4.教育彈性大,學生可塑性強

學生週一至週五都在學校度過,台校對學生時間的規劃上,便能享有充分的 彈性,可以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擾,「學校是住宿型的學校,時間是我們去掌控的 嘛!」(訪2005/12/01,董事長 p.15)也更能發揮更多教育的可能,除著重學生智 育的發展外,更能透過一系列妥善的活動安排,持續地施展全人教育,期盼能涵 養出全方位的人才。

有利的環境就是說因為教育的彈性大,那學校如果能夠做得很好的妥 善安排跟規劃,學生的學習當然就更有利了。(訪2005/12/05,校長 p.13-14)

我們可以培養的,就是利用這種住宿型管理的優勢,去培養孩子的人 格特質,應該要有的價值觀,因為一個人的品格是從不斷的好習慣當中去 養成的,所以可以透過住宿型的環境,培養出他很多好的習慣,從好的習 慣當中,培養他自己好的人格特質。(訪2005/12/08,董事長 p.30)

(四)住宿生活型態的負面影響

一切制度均為一體兩面,有著正反兩面的影響,住宿生活型態的負面影響部 分,便是承接正面影響而來,包含「工作 學習與生活無法切割,心情難調適」、

「學生隨時在旁,壓力難以言喻」、「生活單調、規律,缺乏文化刺激」、「學校傳 聞多,難保有個人隱私」、「師生間易有衝突」及「家長將教養孩子的責任完全歸 給學校」六項。

1.工作 學習與生活無法切割,心情難調適

此影響可分就「教職員工」及「學生」來談。就「教職員工」而言,工作地 點與住家相鄰,雖提供為學生盡心盡力付出的環境,但也由於多數教職員工的上、

下班時間區隔較不明顯,工作與生活便難有適度的切割。

其實每一個,不管老師或學生,待在這邊的時間都夠長,各自沒辦法 調適心情,沒有像說之前你可以回家調適,隔天就是新的一天,我覺得變 成 工 作 跟 休 閒 是 不 分 的 , 這 是 我 在 這 裡 看 到 很 多 老 師 的 狀 況 。( 訪 2005/11/28,涓老師 p.3)

因此,生活在較屬封閉的環境中,整天與學生朝夕相處,一直處於緊繃的狀 態,教職員工的情緒便缺乏調適的空間與管道,易感疲憊,間接影響工作的表現。

就是情緒的壓力嘛,工時長嘛,你沒有時間去調整你的情緒,你沒有

得到身體上的一些休息啊,你心理疲憊的話,你的情緒壓力就比較大,甚 至於工時長,你可能幽默感就比較少啊,你跟學生講話可能就比較直接,

可能彈性也跟著少,這都是彼此有關係的啊。(訪2005/12/01,澤老師 p.6)

而就「學生」來談,學習區與住宿區同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整整五天,且學 生的時間被嚴格規定,教職員工又持續施予許多要求,期盼學生不管在哪,都能 表現出嚴謹的行為,也讓學生缺乏情緒轉圜的可能,容易感覺疲乏,甚至有所混 淆,難以區隔學習區與生活區的不同,以致於在教室裡,卻表現出在宿舍時的放 鬆模樣,在宿舍時,又無法達到生輔老師期盼的標準。

常常當學生很低落的時候,他就是攤在那邊,你很難知道說要用什麼 方式去協助他,因為他就是一直在這個環境裡面,他沒辦法再去調整,沒 辦法換個時間、換個地點轉換心情。(訪2005/11/28,涓老師 p.3)

我覺得最大的關係是,生活跟學習沒有區分得很開,這個是影響比較 大的,分開的話,在學校你就會比較謹慎啊,假日就會比較輕鬆啊,你用 學校的制度要求住宿的生活,要求他比較私人的那一面,那他根本就沒有 所謂的彈性跟調適時間啊。你每個人在工作的表現,跟你回到家輕鬆躺在 沙發上,本來就應該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合在一起,你要他一直長時間 這樣子表現,你覺得受得了嗎?他就混淆了啊,你在宿舍用這樣子的規定,

學生就覺得很死啊,你在教學區,又是這樣子的規定,可是學生用那種在 家裡的態度來面對,你也會覺得學生很懶散啊,可是人確實是應該要有輕、

重這樣子的啊。(訪2005/12/01,澤老師 p.12)

2.學生隨時在旁,壓力難以言喻

為讓住宿生活型態發揮最有利的條件,能有系統地去培養學生,且台校辦學 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假定,即是期盼能藉由住宿生活型態,施行「全人教育」的教 育藍圖,因此,教職員工就必須同時擔負起教育、養育與托育等多樣化的責任,

面對比較繁複的工作內容,工作的時間也勢必拉長。

因為他變成留校的時間很長嘛,所以變成我們對於學生的課程安排,

學生的活動設計就要更加嚴謹,那相對的,老師的工作責任、壓力就重,

工作的時間就長,這是勢必會影響的。(訪2005/12/05,校長 p.13)

而學生24 小時皆在身旁,教職員工一有問題就必須立即到場處理,處於幾乎

而學生24 小時皆在身旁,教職員工一有問題就必須立即到場處理,處於幾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