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學童除法擬題活動教學的學習表現

本節分成三個部份,討論學生在擬題活動教學中的學習表現,用以瞭解除法 擬題活動教學對學童學習除法概念之影響:

一、解題表現:分析學生除法解題與解擬題情形以及分析解題失敗的原因,並且 提出主要的發現。

二、學習表現:根據第一次除法概念檢測與第二次除法概念檢測的結果,說明學 生除法的學習表現。

三、學生對擬題活動教學的接受情形:擬題活動教學的上課方式與學生過去學習 數學的經驗截然不同,研究者編製「數學擬題活動教學回饋單」,用以瞭解學生 對擬題活動教學的學習感受。

壹、 解題表現

研究者將學生16次解題和18次解擬題的記錄,依解題成功和解題失敗分類,

分析解題與解擬題的成功率。再將學生解題失敗的原因,區分為概念錯誤和計算 錯誤二種,作解析(如表4-2-1)。

表 4-2-1 學生解題與解擬題成功失敗的情形

次 別 類 別 解題成功(比率) 解題失敗 解 題 失 敗 原 因 概念錯誤 計算錯誤

第 1 次 解題 17(94.4%) 1 1 0

解擬題 18(100%) 0 0 0

第 2 次 解題 16(94.1%) 1 0 1

解擬題 17(100%) 0 0 0

第 3 次 解題 14(82.4%) 3 2 1

解擬題 15(88.2%) 2 1 1

第 4 次 解題 17(94.4%) 1 1 0

解擬題 17(94.4%) 1 0 1

第 5 次 解題 14(82.4%) 3 2 1

解擬題 16(94.1%) 1 0 1

第 6 次 解題 15(88.2%) 2 2 0

解擬題 17(100%) 0 0 0

第 7 次 解題 12(66.7%) 6 6 0

解擬題 17(94.4%) 1 1 0

第 8 次 解題 15(88.2%) 2 2 0

解擬題 16(94.1%) 1 1 0

第 9 次 解題 13(72.2%) 5 5 0

解擬題 17(94.4%) 1 1 0

第 10 次 解題 16(88.9%) 2 1 1

解擬題 17(94.4%) 1 1 0

第 11 次 解擬題 15(88.2%) 2 1 1

第 12 次 解擬題 13(76.5%) 4 4 0

第 13 次 解題 13(76.5%) 4 3 1

解擬題 15(88.2%) 2 1 1

第 14 次 解題 12(75.0%) 4 4 0

解擬題 15(93.8%) 1 0 1

第 15 次 解題 15(88.2%) 2 1 1

解擬題 17(100%) 0 0 0

第 16 次 解題 10(58.8%) 7 7 0

解擬題 14(82.4%) 3 2 1

第 17 次 解題 14(82.4%) 3 3 0

解擬題 16(94.1%) 1 1 0

第 18 次 解題 15(88.2%) 2 2 0

解擬題 16(94.1%) 1 1 0

註:第11、12次,使用「算式類」擬題,沒有解原題目(解題)的部分。

接著,比較與分析學生解題、解擬題成敗的情形,以及舉例分析與說明失敗 的原因。

一、比較和分析學生解題、解擬題成敗的情形

國內學者梁淑坤(1993)與黃敏晃(1999)研究發現,相對於教科書中或教 師所出的題目,學生們解答自己所擬的題目動機比較強烈,也尌是說問題如果是 由解題者所擬出來,則解題尌變成很自然且易懂題意。而題目的內容親切,解題 的動機與成功率也會提高。本研究解題成功率,除了第4次解題成功率與解擬題 成功率相等之外,另外15次解擬題成功率均比解題成功率高。這樣的結果與梁淑 坤(1993)、黃敏晃(1999)二位學者的研究結果相符合,也尌是題目由解題者 所擬,題意易懂且題目內容親切,可增進解題動機並提高解題成功率。數學擬題 活動教學,透過發表、討論、辯證,澄清迷思概念,使得解擬題時能正確的作答,

因此解擬題成功率較解題成功率高。

二、學生解題、解擬題失敗原因比較與分析

學生解題與解擬題失敗的原因,本研究分成二個部分做分析探討,分別是概 念錯誤與計算錯誤。在概念錯誤方面,除了第10次解擬題概念錯誤的人數與解題 概念錯誤的人數相等之外,有14次皆是解擬題概念錯誤的人數比解題概念錯誤的 人數少。這樣的結果顯示,透過公開發表、討論澄清的過程,幫助學生釐清錯誤 概念,而降低解擬題概念錯誤的情形。而在計算錯誤方面,有3次解擬題計算錯 誤的人數與解題計算錯誤的人數相等,分別是第3、5、13次。另外,有3次解擬 題計算錯誤的人數比解題計算錯誤的人數少;有3次解擬題計算錯誤的人數比解 題計算錯誤的人數多。接著,針對概念錯誤與計算錯誤,作進一步的解析:

(一)概念錯誤解析

在本研究中,學生出現的錯誤概念包括除法計算過程中,不瞭解算式中除 數、被除數、商數、餘數所代表的意義以及不清楚除法橫式中各個數字的位置及 其含意,基本概念性知識不足,而造成解題失敗。或者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相 加(或相減或相乘或相除)時,因程序性知識不熟練而出現錯誤,最後導致解題 失敗。舉例說明如下:

1 有50顆水果,平分給8人,每人會有幾顆?還剩下幾顆水果?

學生解題記錄: 8+ 8=16 8+16=24

8+24=32 8+32=40 8+40=48

5 0 ÷ 8 = 5 答:5顆,剩下3顆。 (971118單1S06)

說明:學生對於數學符號(=)的意義不瞭解,也尌是概念性知識不足,而寫出

「50÷8=5」不合數學邏輯的式子。

2 有18顆糖果,平分給6人,每人可以分到幾顆?畫圈做做看,並把做法用減法 算式記下來。

學生解題記錄: ○○○ 18-6=12 ○○○ 12-6=6

○○○ 6-6=0

○○○

○○○ 18÷3=6

○○○ 答:6顆。 (971125單1S01)

說明:此題為「等分除問題」,學生卻以解「包含除問題」的方式來思考、計算 與作答。顯示,不清楚等分除的概念與包含除的概念。且圖像表徵與連減解題記 錄兩者未能連結,因而將答案寫成6顆。

3 有28公分長的繩子,平分成4段,每段是幾公分?把做法用減法算式記下來。

學生解題記錄: 28-4=20 20-4=16

16-4=12 12-4=8 8-4=4 4-4=0

2 8 ÷ 4 = 6 答:6公分。 (971127單1S08)

說明:一開始「28-4」即發生計算錯誤,此乃對減法概念性知識不足以及程序 性知識不熟練,連帶影響後續的計算,致使結果錯誤。

4 23朵花,每5朵綁成一束,可以綁成幾束?還剩下幾朵?把做法用乘法算式記 下來。

學生解題記錄: 5×1=5 5×2=10

5×3=15 5×4=20 23-20=3

15÷ 5= 3 答:3束。 (971202單1S07)

說明:學生將相減後的餘數(3)視為商數,對餘數與商數的意義,概念性知識 不足,導致寫成除法橫式時,產生錯誤。

5 43朵花,每5朵綁成一束,可以綁成幾束?還剩下幾朵?

學生解題記錄: 5×1=5 5×5=25 5×2=10 5×6=30

5×3=15 5×7=35 5×4=20 5×8=40

43-40=3

43÷5=3…8 答:綁成3束,剩下8朵。 (971202單1S13)

說明:學生對餘數與商數概念模糊,導致記錄成除法橫式時,餘數與商數的位置 顛倒。

6 23朵花,每5朵綁成一束,可以綁成幾束?還剩下幾朵?把做法用乘法算式記 下來。

學生解題記錄: 5×1=5 5×2=10

5×3=15 5×4=20 23-20=3

23÷5=20…3 答:20束,剩3朵。 (971202單1S03)

說明:學生對於計算過程中,各個數字代表的意義不瞭解,概念性知識不足,因 而將「20」視為商數。記成除法橫式時,對等號(=)的意義與除法橫式概念不 清楚,而寫出「23÷5=20…3」這樣完全不合數學邏輯的算式。

7 39公分長的紙條,每7公分剪成1段,可剪成幾段?還剩下幾公分?把做法用 乘法算式記下來。

學生解題記錄: 7×1=7 7×2=14 7×3=21 7×4=28

7×5=35

39-35=4 39÷7=5…4 答:5公分。 (971204單1S04)

說明:學生對單位量與單位數意義概念不清,將單位數 5 段,寫成單位量 5 公 分,出現單位量與單位數混淆的情形。

8 55個果凍,平分給5個人,每人可以分到幾個?還剩下幾個果凍?

學生解題記錄: 5×1=5 5×2=10 5×3=15 5×4=20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5-45=10

55÷5=9…10 答:9個。 (971209單1S04)

說明:對學生而言,餘數表示剩下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困難點在於餘數的處理式 以及餘數與被除數、除數、商數之間的關係。餘數的處理方式:是否已分到不能 再分了、剩下的還夠不夠再分。以此題為例,餘數10還能再分2次,學生在相減 和記錄成除法橫式時,完全沒發覺錯誤。由此可見,對餘數意義概念不清楚。

9 50顆糖果,9顆裝一袋,可裝幾袋?還剩下幾顆?

學生解題記錄: 9×1=9 9×2=18 9×3=27 9×4=36

9×5=45 50-45=5

50÷9=5 答:5顆。 (971210單1S06)

說明:學生對單位量與單位數意義概念不清,因而將單位數 5 袋,寫成單位量 5 顆,出現單位量與單位數混淆的情形。

10 一大瓶新鮮的柳橙汁有299毫升,平均分成4杯,每杯是幾毫升?剩下幾毫升?

用除法直式算算看。

學生解題記錄:

說明:計算的結果,商數74毫升是單位量,學生視為單位數74杯,出現單位量與 單位數混淆的情形,可見對商數的含意概念錯誤。

11 大巨人走15步的距離是180公尺,請問大巨人走1步是多少公尺?用除法直式 算算看。

學生解題記錄:

說明:學生將「直式除法算式」,轉換成「除法橫式」時,被除數與除數的位置 寫顛倒。相對於加法與乘法的交換律,以為數字放在那個位置皆可。顯然,對「除 法橫式」的概念不清楚。

7 4 4 2 9 9

2 8 1 9 1 6

3

299÷4=74…3 答:74杯,剩下3毫升。 (971225單1S17)

1 2 15 1 8 0

1 5 3 0 3 0

0

15÷180=12 答:12 公尺。 (980106 單 1S05)

12 60隻泰迪熊,每人分7隻,可分給幾人?

學生解題記錄: 7+7=14 14+7=21 21+7=28 28+7=35

35+7=42 42+7=49 49+7=56 60-56=4

60÷7=8…4 答:8隻,剩下4人。 (971218單2S12)

說明:8個7,代表每人7隻,分給了8個人。剩下4,代表剩下4隻。學生將二個數 字的含意,完全弄錯,顯示對計算過程中各數字的含意概念錯誤。

13 李志明走15步的距離是185公分,請問李志明走一步是多少公分又幾毫米?

學生解題記錄:

說明:學生將餘數5,直接視為5毫米,對餘數的含意概念錯誤以及餘數與被除數 間的關係不瞭解,導致解題失敗。

根據上述解析,學生常因對數學符號、數字的概念性知識不足和計算時程序 性知識不熟練以及混淆單位量與單位數的意義,而導致解題失敗。但透過擬題活 動教學,公開發表、討論澄清之過程,幫助學生釐清錯誤概念,而降低解擬題概 念錯誤的比率。

(二)計算錯誤解析

本研究將計算錯誤,分成抄錯數字和未計算。抄錯數字是指學生在運算過程 中,因看錯而抄錯數字或因粗心而筆誤,將數字寫錯,致使解題失敗。未計算是 指,完全沒有作答,或者僅列出部分算式,沒有完成解題。舉例說明如下:

1 30公分長的頭髮,每5公分剪成一段,可以減幾段?

學生解題記錄: 30-5=25 25-5=20

20-5=15 15-5=1 5-5=0

3 0 ÷ 5 = 6 答:6段。 (971120單1S12)

說明:15-5=10,學生誤寫成「15-5=1」,接著又漏寫算式「10-5=5」。學 生在計算過程中,因誤寫與漏寫,致使解題失敗。

1 2 15 1 8 5 1 5

3 5 3 0

5

185÷15=12…5 答:12 公分 5 毫米。 (980106 單 1S07)

2 請根據這個算式【72÷9=】寫出一個題目,並算算看。

學生擬題記錄:有70顆蘋果,9顆裝一袋,可以裝幾袋? (971216單2S16)

說明:學生將題目的72寫成70,因抄錯或看錯數字,導致擬題失敗。

3 一瓶新鮮的木瓜汁有366毫升,平均分成4杯,每杯幾毫升?剩下幾毫升?

學生解題記錄:

說明:題目數字是366,計算時寫成399,因抄錯數字,致使解題失敗。

4 有36枝筆,平分給9人,每人可以分到幾枝筆?

學生解題記錄: 9+9=18 18+9=27

27+9= (971118單1S18)

說明:最後一個算式已列出來,但未寫出計算結果。此題因未完成計算,而解題 失敗。

5 快樂公司生產了200公升的沙拉油,每9公升裝成一桶,可裝成幾桶?剩下幾 公升?用除法直式算算看。

學生解題記錄: (971223單1S10)

說明:僅列出除法直式算式,並未加以計算。

6 一條繩子長84公尺,12公尺剪成一段,請問共可剪幾段?用除法直式算算看。

學生解題記錄:

8 4 (971230 單 1S09)

說明:列出除法直式算式,並做了初步的估商,估商完尌停頓下來,而未繼續完 成計算。

學生因「抄錯數字」而發生計算錯誤,可能是學生粗心,或者是筆誤。「未 計算」的可能原因有:無時間繼續計算而未計算完整或無能力解題,導致解題失 敗。這些錯誤,都歸類在「計算錯誤」。

1 2 7 9 9 4 3 9 9 3 6

3 9 3 6

3 (971225 單 1S14)

9 200

貳、 學習表現

(二)問題類型:包含除之除號意義問題

檢測單-1 檢測單-2 有 42 公分長的緞帶,每 6 公分做一

朵緞帶花,總共可以做幾朵緞帶花?

朵緞帶花,總共可以做幾朵緞帶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