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設計

壹、研究取向

研究方法的選擇,是依研究目的而決定的,本研究為解決教學問題,採用「行 動研究」。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實務工作者,針對實務問題進行研究,

以謀求解決實際所遭遇的問題,而不是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理論(王文科編譯,

2000;吳清山、林祐天,2003;陳伯璋,1990)。行動研究是一種針對個別特殊 的教學情境脈絡,由第一線的教學工作者來動手進行探究,以求改善教學問題或 提升學習成效的方法論。也就是實務工作者基於改善真實世界的需要,將實務問 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計畫、行動、觀察、反思、再計畫的循環過程,

以有效解決實際問題,達成改善真實世界的目標(秦麗花,2000;莊東星,2001;

顏銘志,2007)。

綜合上述,行動研究是教學者實際採取行動的研究形式,教學者針對教學所 遭遇的問題進行研究,藉以改善問題或解決教學實務的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及促 進學生的學習成果。本研究針對學生學習除法產生意願低落、除法概念理解困 難,期望透過數學擬題活動教學行動研究,激發學生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並增進 學童除法概念之理解以及發展研究者反省思考的能力、促進研究者的專業成長。

貳、行動研究的歷程

教育行動研究的先驅 Lewin,最早將行動研究的歷程加以模式化描述,他主 要從「團體動力」和「社會工程」的觀點提出「螺旋循環模式」,描述行動研究 的持續進行歷程。許多學者(Kemmis、Elliott、Ebbutt 等等)承襲 Lewin 的「螺 旋循環模式」概念,略為修正,提出各種的行動研究歷程模式(陳惠邦,2001)。

其中學者歐屈克特等人(Altrichter et al.)的觀點,行動研究的主要階段分為 尋得研究的起點、釐清研究情境、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行、公開知識四個階段,

如圖 3-1-1(吳明隆,2001):

尋找起點(問題焦點)

澄清問題情境

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

公開知識

圖 3-1-1 歐屈克特等人之教育行動研究歷程圖

資料來源:引自吳明隆(2001)

(一)尋找問題或研究的開始

問題或研究始於教師自我反省及批判思考態度所起,尋找問題的起始點,通 常可從實務教學觀察中著手,或教師札記中內容的反思獲得。

(二)澄清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澄清包括:與他人的對談或透過協同研究間協商討論的事實探究;

文件分析、課堂情形摘述等的資料蒐集以及建構性與批判性分析資料。

(三)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

配合問題的性質與實際情境發展適當的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研究者必頇觀 察、自我反省、批判其行動策略及實踐的情形,檢視行動後的結果。如未能解決 所提出的問題,必頇回到情境釐清的階段,重新澄清問題、蒐集資料、分析資料,

再發展進一步的行動策略。

(四)公開知識

公開研究結果,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此公開知識的過程,可增加教師反省 思考機會、增強教師專業的表現與研究信心。

參、研究設計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圖 3-1-2),根據上述行動研究歷程,先思考研究的方向、閱讀 相關文獻,並與指導教授及學長討論,確定研究方向、擬定研究主題。接著,進 行相關文獻的探討、分析國小除法教材、選擇研究工具、編製擬題教學活動教材,

以及正式實施擬題活動教學。

下圖(圖 3-1-2),為本研究實施的進度、流程與主要工作內容:

間的對話討論。發現學生學習數學時,常出現概念理解困難與學習動機不足的情 形,其中以除法最為明顯。再分析學生除法單元的習作與練習卷以及第一次概念 檢測的結果(表 3-2-1),的確學生在包含除與等分除以及除法算式記錄之理解,

出現困難。

(三)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

發現教學上的問題後,與指導教授及學長討論,以及進行蒐集相關文獻、閱 讀與分析相關文獻,以確立研究的方法、主題與行動策略。相關文獻中顯示,擬 題活動教學對於學生釐清數學概念有很大的幫助(吳佳慧,2006),還可提升學 習興趣、動機和自信以及數學能力獲致成長(林群雄,2004)。並可增進師生及 學生同儕間的互動關係,彌補傳統教學之不足,使學生在上課時能表現出思考、

創造、探索、合作和隨機應變的精神(劉富連,1999)。擬題活動教學有上述之 優點,正可改善研究者教學遇到的問題,因此選定擬題活動教學。接著,根據問 題與相關文獻資料,編擬教材進行擬題活動教學並蒐集學生上課的相關資料以及 觀察與分析學生解題表現、學習反應以及自我反省。再來,透過資料建檔與三角 檢證分析資料。最後,檢視結果,是否問題獲得改善。如未獲得改善將回到情境 釐清階段,重新澄清問題、蒐集資料,再發展進一步的行動策略。

(四)公開知識

將所獲得的資料作歸納、整理結論並撰寫論文。接著,公開發表研究結果,

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並可提供給相關研究者研究之參考或教師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以四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根據上述研究流程,積極蒐集資料、釐清 問題、並透過文獻、文件分析等,企圖在規劃、行動、評估、反省的回饋機制中,

以一個教育實務工作者的角度,在教育情境中進行教育行動研究並透過協同者的 共同努力,尋求提升學習者數學除法概念之理解能力,期能解決教學之問題。

二、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透過擬題活動教學學習除法,是否激發學生積極正向的學習 態度以及增進學生除法概念之理解。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擬定研究 架構圖(圖 3-1-3):

住民學生占全校學生比率約三分之一,單親與隔代教養約占全校學生比率四分之 一,家長大多以務農為業、性情純樸。由於家長務農需靠勞力,晚間回到家幾乎 已無精力教導孩子功課再加上單親、隔代教養、家長自身的教育程度等問題。因 此,學生回家功課大多得靠自己完成,或部份學生放學後參加針對學習成就低落 學生進行扶助的補救教學(簡稱攜手計畫),則可由老師指導完成回家作業。

二、研究對象

教學研究班級為研究者所任教的快樂國小(化名)四年級乙班,共有 18 名 學生(含 1 名閱讀學障兒童),二升三年級時採電腦亂碼隨機分成甲、乙班。班 上學生學業成就為常態分布,約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學生上課參與度方面表現 良好,能主動舉手發問或回答老師問題,三分之一的學生在上課時較易分心。約 五分二的學生,家長關心其課業的表現;五分二的學生,家長對其課業的表現還 算關心;另外五分一的學生,家長對其課業的表現漠不關心。家長的關心程度與 學生回家作業完成的程度與正確性有很大的相關性。家長若會關心孩子課業表 現,通常這類的學生,其回家作業都能按時完成、按時繳交,作業的正確性也有 90%〜100%。而家長漠不關心的這群學生,回家作業常沒寫,有寫的話,作業 錯誤率極高 70%〜80%。

三、研究者

(一)基本背景

本研究之研究者亦是教學者,女性,在小學代課多年,民國 86 年參加國立 台東師院在職進修班,修習國民小學教育學程。畢業後,於民國 89 年參加教師 甄詴取得正式教師資格,在「快樂國小」服務迄今。研究者從代課至今,以擔任 低、中年級導師為多,並擔任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數學領域組長多年。因此,對 於低、中年級的數學課程十分熟悉。

研究者從小尌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K 書到半夜算數學題愈算愈起勁。因 此,專科時選擇了化工科。成為教師後,對於學生學習數學遇到無法理解的困難,

總會想盡辦法為學生解答。這次的行動研究,尌是教學中發現學生學除法時,往 往只是模仿老師的解題過程,對於算式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模糊不清或易 混淆。因此,希望透過此研究能增進學生對除法概念之理解。

(二)研究者的角色

本研究採用數學擬題教學活動在班級之行動研究,乃因研究者在實際教學上 遇到困境,期盼以行動研究來改進教學,這樣的想法促使研究者產生一股動力嘗 詴規劃課程與編製教材、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蒐集活動資料與紀錄,整理資料、

分析資料以及歸納結論。因此,研究者在本研究中同時擔任了研究者、教學者、

課程設計者、教案編寫者等多重角色。

四、協同研究者

當事者易因主觀意識而產生不見全局、不明真相,把局部當作整體的迷思,

唯有跳脫境外尋求更客觀的支援及觀點,方能取得真實的認知。因此,為使研究 更順暢、更客觀、更具研究信、效度。於是,尋求二位老師加入研究者的研究行 列。在研究的過程中與這二位老師就研究主題、教學設計方式及教學問題進行討 論,二位協同研究者也會針對所收集的資料提供客觀之看法與批判性之見解。避 免研究產生主觀與迷失。以下,將兩位協同教師的背景作概略的介紹:

(一)小芯老師(化名)

嘉義大學師資班畢業,任教年資為 9 年,除了有 1 年擔任低年級導師,其餘 8 年皆擔任中年級導師,對中年級課程內容有頗多的接觸與了解。小芯老師秉持

「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無論學生家境貧或富、家長社經地位貴或賤、學生資 質敏捷或駑鈍,皆一視同仁,給予相同的關懷與教導。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到校 指導學生課業。教學認真負責、有耐心、有愛心的態度,深獲好評。假日時間,

積極主動參加各項研習,希望透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我,藉以增進教學新知與 提升教學效能。所以,對於本研究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小芯老師非常樂於提供協助。

(二)小庭老師(化名)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畢業,任教年資 12 年,屬於資 深教育工作者,任教期間以擔任中低年級導師居多,並連續多年擔任學校課程發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畢業,任教年資 12 年,屬於資 深教育工作者,任教期間以擔任中低年級導師居多,並連續多年擔任學校課程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