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動機之探討及相關研究

動機不僅是引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更可以說是學習歷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之一,因此在教育這塊領域裡對於學習動機的研究應有所探討。本節擬就動機的 意涵、動機的類型、學習動機的定義、學習動機的理論、學習動機的層面及學習 動機的相關研究等六個部分,來說明本研究所指的學習動機之意義與理論基礎。

壹、動機的意涵

動機(motivation)可以說是人類最複雜的心理特質之一,動機一詞因各方學 派所持見解有所差異,對於其意涵的解釋也相當分歧,但大致上是從行為歷程與 結果來探討,因此動機時常被認為與「需求」、「誘因」、「驅力」有關(陳李綢、

郭妙雪,1998)。

所謂動機在心理學上是指引起個體行為的動力,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致 該活動邁向某種目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6)。心理學家 Baron(1998)將「動 機」定義為:「能夠長久地激發、導引和維持行為的內在狀態」。王彩鈴(2004)

認為動機是行為的原動力與方針。李德高(1988)則認為動機是一種在推動或誘 導個體行為方向的力量。朱敬先(1998)視動機為引起、導引及持續行為的一種 內在歷程。謝文全(2001)則將動機解釋成是所有的行為都可被當作是特定行動 的結果。

綜合上述的看法可知,動機是為達到某一目標的內在原因,進而引起外部行 為的表現。因此,動機是一內在歷程,無法透過觀察來得知,僅能藉顯現於外的

行為去推測。

貳、動機的類型

由於大多數的心理學家對於動機的解釋所持意見分歧,因此對於動機的種類 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方式,而與本研究最相關的動機分類方式則是將動機分成生理 性動機(physiological motivation)與心理性動機(psychological motivation)兩類。

生理性動機(原始性動機)是指因個體生理變化而所產生的內在需求,或是 生理組織缺乏某種需要,從而引起外部行為的動機,心理學家們多數稱此類動機 為「驅力」。生理性動機所引起的行為大多數是本能且不須經過學習,如:飢、

渴、痛、性等較為原始的動機;另一為心理性動機(衍生性動機),係指引起個 體任何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或可說是所有非起因於生理變化所形成的需求之原 因,如:好奇、求學、創業、社交、親和、成就、自尊、謀職、探索、社會讚許 等,大多經由後天的學習而獲得,個別差異性較大,而且也與其它人相關,較具 有社會意義。本研究所提及的學習動機則是屬於心理性動機之範圍(張春興,

1996)。

叁、學習動機的定義

Good and Brophy 在其著作「當代教育心理學」(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引用了 Wittrock 對學習所下的定義為:「經由經驗而在理解、態度、

知識、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獲得永久改變的歷程。」(引自李素卿譯,2000)。而心 理學名詞辭典中,學習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的學習意指個體持續獲得 經驗、知識和技能,形成新習慣,進而改變自己行為的較長歷程;狹義的學習則 意謂個體對客觀現實的認識歷程,主要是指學習者有目的、計劃及系統掌控知能 和行為規範的活動。張春興(1996)則將學習解釋為是獲得知識或改變行為的過 程,並非是獲得知識或改變行為的結果,因此張春興(1996)對學習動機定義為 引起學習者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使得該學習活動驅向教學者所擬定目標 的內在心理過程。張春興所認為的學習動機是屬於心理性動機的一種。Crump

(1995)提出,學習動機是指能激發學習者主動去學習教材、知識與技能的動力,

其所顯現出來的樂趣與積極性,都能影響學習動機的強度。Petri(1986)則將學 習動機視為引起學習者朝著某一學習目標前進的內在力量,動機的強度愈高,行 為的強度也就相對愈大。陳淑娟(2003)則認為學習動機是一種內在驅力,能夠 驅使個體引發、維持並達到預定學習目標的心理歷程。賴淑芬(2005)指出學習 動機是一種學習行為的內在因素,它是由學生的內在需求所引起,能維持學生的 學習行為或方式,並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邁向學習目標的種種過程。

學習動機一般可以分成兩種:內在動機(intrini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

(extrini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是因個體自己內在需求而產生的,如:好奇心、

求知慾、自我實現等等。外在動機則是從個體的外在環境所引發的,而非內在需 求的影響,如:鼓勵、處罰、比賽、合作等等。一般來說,內在動機會比外在動 機持久,並且較具影響力,外在動機則可當作是達成內在動機的方法。

而有另有學者提出,若從學習動機的強弱來看,則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兩種。

其一為學生對於任何知識性的科目,甚至是課外活動都積極學習,則此動機稱為

「普遍性學習動機」,另一為學生僅對某些科目具有學習動機,而其它的科目則 無意願學習,此動機稱為「偏重型學習動機」(Brophy, 1987)。

綜合以上各家學者看法可知,學習動機在整個學習的歷程當中扮演舉足輕重 的角色。對學習者而言,學習動機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並且能使學習者 邁向預定的學習目標。對教學者而言,倘若能夠清楚瞭解學習者的動機需求,並 適當地運用教學技巧,使外在動機獲得滿足之後,進而增強學習者的內在動機,

不僅能提升學習成效,更可以長久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行為。

肆、學習動機的理論

由於動機概念相當複雜,許多中外學者提出來的動機理論所著重的方向也有 所不同,因此發展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從起初以行為的角度出發,研究個體的生 理為基礎的動機(如驅力、需求等),到後來意識到個體的個別差異,研究的焦

點便轉向以心理為基礎的動機(如歸因、自我效能等)。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

主要可歸類為三大學派:行為學派、人本學派、認知學派。根據基本主張來看,

這三大學派有各自偏重的焦點,例如,行為學派主張個體行為發生的原因在於滿 足內心的需求與習慣,卻可經由外界的誘因(如增強、消弱)來加以控制;人本 學派將動機視為人性發展的內在原動力;認知學派的學者則認為個體行為是受其 本身的認知所影響。研究者將針對這三大理論學派提出的理論分別介紹如下:

一、行為學派的動機理論

學者 Skinner(1974)可說是行為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最影響後世的理 論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概念。Skinner(1974)主張學習是個體 在活動過程之中,因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其行為改變的過程。Hull(1943)

所提出的驅力理論即是行為取向的動機理論,Hull(1943)認為行為的原動力是 個體內部狀態(如飢餓、口渴等)所產生的驅動或需求,這就是驅力。行為是由 驅力所促發,而驅力則因生理需求而產生,其模式為「需求-驅力-行為」。但 是,驅力理論卻無法解釋人類行為中的某些現象,如急中生智、熬夜工作等等。

換言之,行為學派將學習行為的產生視為外在因素控制之過程,忽略學習者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強調透過增強物的使用,個體的行為如能獲得外界肯定,給 予需求的滿足,就能夠強化與保留該行為,同時建立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連結,因 此行為學派的動機理論在性質上是著重在外控的,屬於外在動機之一。

綜上所述,行為學派主導整個二十世紀的心理學理論,影響遍及全世界,在 學校教育裡,透過獎懲的措施來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也是受到行為學派的影 響(朱敬先,2000;張春興,1994)。因其行為目標明確,不易迷失方向,但教 育現象實為複雜,並非皆可以量化方式來判斷成效,只重視結果的表現,卻不在 乎過程的演進,因而衍生許多缺失。

Kamii(1980)發現,如果獎勵方式被使用得過於頻繁,則會阻礙學生個人 的發展而且學生會變得過於依賴成人(引自田興蓉,2003)。

學者張春興(1996)也指出,如以人格均衡發展的觀點來看,此種重視外在

動機而忽視內在動機的教學方式,會產生以下幾點缺失:

(一)注重外界的誘因,無從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動機。

(二)一昧追求獎賞的心態對所有學生皆不利。

(三)目的化的手段會阻礙學生的人格發展。

(四)學生只求短暫的功利,不易產生學習遷移。

二、人本學派的動機理論

人本學派興起於 1940 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1970)創立,是為了 反對行為主義的觀點,又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學派對動機的解釋是人 性發展的內在原動力,認為動機是一種需求,強調內在動機的重要,為追求或滿 足機會的動力。因此人本學派對於學習動機在概念上並不將其分成各種不同的類 型再加以處理,而是將之視為人性成長發展的內在原動力。

人本學派與其他學派最大的差異是特別著重在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不是 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發展與成長,稱作「自我實現」。其主要代表理 論為 Maslow(1970)的需求層次論,七個層次依序分為:

(一)生理的需求:人類維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包括水、食物、空氣、睡眠等

(二)安全的需求:包括保障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或疾病等的需求。

(三)感情的需求:指被人接納、渴求愛情與隸屬關係的需求。

(四)自尊的需求:對自我價值的感覺,也包括個人的能力和成就獲得他人的認 可。

(五)認知的需求:指個體對不理解的事物有認知、理解與探索的需求。

(六)美感的需求:對週遭美好的事物有欣賞的需求。

(六)美感的需求:對週遭美好的事物有欣賞的需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