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對學校行政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辦理數學競賽活動,提供與生活情境結合的學習環境。

在本研究中發現,學習動機中的內在目標層面與整體學習滿意度的相關性最 高,且對整體學習滿意度的預測力亦為最高,也就是說,學生的挑戰、學習、好 奇等心理傾向是影響其整體學習滿意度高低之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者建議學校單 位能多舉辦具有挑戰性數學競賽,並建立一個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數學學習環境,

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進而加強學生的內在目標,提升其學習滿意度。

二、推展親職教育活動,充實家長教育知能。

根據本研究結果得知,低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生不論在學習動機或是學習滿意 度上皆低於高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生,換言之,高家庭社經地位之家長有足夠的資 源能增強子女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可見家長在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 度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者建議學校單位能積極推展親職教育相關活 動,鼓勵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家長參與,幫助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家長瞭解教育子女 的正確態度和方法,藉此改善家庭學習環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 意度。

貳、對教師之建議

一、瞭解學生個別差異,適時讚美與鼓勵,給予成功的機會,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自我效能」層面最低,顯示學生對於學 習數學沒有信心。因此研究者建議數學領域教師能夠深入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

突顯學生的優點,並適時給予讚美與鼓勵,也要盡可能營造讓學生能夠創造成功 的學習環境,同儕間彼此分享成功的經驗,以便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其 自我效能,達到增強學習動機的目的。

二、增進評選教材的能力,靈活運用教材,提升學生的學習滿意度。

由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在「課程內容」層面最低,顯示學生對 於數學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難易度、有趣性以及實用性滿意程度不高。所以,

研究者建議教師能夠發揮教學專業,做宏觀的、全方位的審核,選用具有生活化、

實用化及趣味化的教材內容。當然優良的教材有賴於教師靈活的運用才得以發 揮,是故教師若能依照學生的學習狀況、個性及能力等方面,適時適性的調整內 容,一定能引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激起更高的學習滿意度。

三、增加對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生之瞭解與關懷,提高家庭訪問的質與量。

本研究發現來自較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生,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明顯低 於高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生,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應扮演積極介入的角色,給予

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生高度的鼓勵與關心,並透過家庭訪問,深入瞭解學生的學 習環境及生活背景,亦能增進教師與家長彼此的熟識感,化解親師間的不信任 感,營造良好的親師溝通氛圍,進而使家長願意與教師合作,共同關心子女的教 育。

叁、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ㄧ、研究範圍與對象方面

本研究僅以臺中市某國小五、六年級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樣本數過於 封閉,故本研究的結果難以推論至其他區域的學生。建議後續研究者若能將研究 範圍擴及全臺中市、甚至全臺灣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則研究結果會更為準確與客 觀。此外,也可繼續延伸研究對象至國高中、大學,將有助於全面瞭解我國學生 在數學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情形。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性別、年級、校外數學補習、家庭社經地位為背景變項來探討國小 高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其他變項如父母親管教方式、教師 班級經營方式、學生人格特質、學生學業成就等等並未加以釐清,因此建議未來 研究可納入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變項,則將使研究更加完備,以期能對學習動機 與學習滿意度有更深入的瞭解。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量化調查方式,由受試者以自陳方式填答問卷,故研究者無法掌握 受試者的真實之反應心態與配合度,僅能假設皆能據實作答,因此量化研究無法 真正了解研究對象背後的想法,是故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增加觀察、晤談等等的質 性研究方式來獲得更完整、更正確之研究結論,使研究的結果更佳完善與客觀。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全得(2002)。成人教育的學習型態、動機和滿意度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王彩鈴(2004)。學習動機提昇教學方案融入英語科教學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 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王詩帆(2009)。國小學童歌唱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田興蓉(2003)。數學遊戲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敬先(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吳文榮(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學習動機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待(2002)。網路學習環境的使用者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佳玲(2008)。大學生禮儀課程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遠東學報,

25(4),499-518。

吳事勳(2007)。漢原族群國小學童在科學學習動機及科學學習興趣之探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 吳明隆、塗金堂(2008)。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

吳知賢(1990)。學習動機的研究--成就動機、制握信念、習得無助、歸因理論的 文獻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3,277~326。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39,59-78。

吳鴻松(2009)。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 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文嘉(2008)。國小實施游泳教學學童學習動機、態度、 滿意度與繼續學習意 願調查-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呂孟芬(2010)。彰化縣國小學童數學科學習信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 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立群(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伯添、燕國材(1996)。教育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遠流。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臺北:心理。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2002)。組織行為學。Stephen P. Robbins 原著。

臺北:華泰。(原出版年代 2001)

李政鴻(2006)。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活科技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 究—以中部地方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素卿(譯)(1999)。當代教育心理學。Good, L. T., & Brophy, J.原著。臺北:五 南。(原出版年代 1995)

李素卿(譯)(2003)。認知心理學。Michael W. Eysenck 原著。臺北:五南。(原 出版年代 2000)

李淑幸(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數學學業壓力、成就動機與其學業成績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淑郁(2011)。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 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榮章(2011)。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德高(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 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淑如(2010)。基隆市八年級學生學習動機、數學焦慮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杜詩婷(2009)。學習動機及滿意度對游泳能力之影響研究-以嘉義市國小學生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嘉義市。

周文松(2007)。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以中部地區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佳靜(2008)。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 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周虹君(2002)。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志忠(2007)。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成果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宛瑩(2007)。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策略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慈濟大學,花蓮縣。

林怡慧(2009)。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建彰(2004)。大學生微積分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逢甲大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建彰(2004)。大學生微積分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逢甲大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