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關係

本節旨在探討學習動機與創造力的相關文獻與實徵研究,茲說明如下:

一、動機與創造力關係

心理動力論的傳統(the psychodynamic tradition)是早期將動機與創造力作 聯結的理論,其認為創造行為是降低無法被接受的欲望的方式之一。人本心理學 者 Maslow(1959)認為創造力由個體自發產生,創造力是個體投入創造活動中的樂 趣(enjoyment)和滿足感(satisfactory)而激發生成的。此外,Bruner(1962)和 Torrance(1962,1995)認為:創造的關鍵部分在於個體對所從事工作的熱愛。

Crutchfield(1962)強調:個體不管創造結果的獎勵與否而自我投注於工作挑戰之 中,即所謂的內在動機有助於創造;傾向外在動機者則較不具創造力。自此說法 後 , 對 於 內 外 在 動 機 之 關 注 便 減 少 , 進 而 轉 向 對 人 格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與認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的關注。

Amablile(1983)提出創造產品生成的三大要素為:內在工作動機(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領域相關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及創造相關技能 (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等,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概念再度出現。參照 了 Crutchfield 的觀點,Amabile(1983)同樣提出「內在動機有助於創造力,而外 在動機有損於創造力」之論點,其將內在動機定義為個體投入活動的主因在於個 體本身(如個體本身發覺活動有趣、對個人具挑戰性等)因素;將外在動機定義 為個體投入活動是為了工作本身以外的目的(如外在獎勵、獲勝等)。

二、內在動機與創造力

(一)Amabile 等人(1994)觀點

Amabile 等人為了解不同內外在動機對個體行為引導之差異,明確定義內在 動 機 與 外 在 動 機 的 特 質 , 其 中 內 在 動 機 特 質 所 構 成 的 要 素 有 : 自 決 (self-determination)、勝任能力(competence)、工作投入(task involvement)、

好奇心(curiosity)、樂趣(enjoyment)及興趣(interest);外在動機特質所構成 的要素有:對競爭的關注(concern with competence)、評鑑(evaluation)、認可、

金錢或其他誘因(recognition ,money ,or other tangible incentives)及其他 人的限制(constraint by others)。Ryan 和 Deci(2000)曾說明自主控制、能力與 內在動機的關係,說明當個體對其工作或想法有較高的自由感與自主權,擁有較 高層次的內在動機,進而提升創造性。另外,研究也發現創意者會被具有挑戰性 的任務所激發,而這正是一種高度內在動機的表現(Alber,1990;Torrance,1987)。

(二)Sternberg 和 Lubart(1995)的觀點

Sternberg 和 Lubart 等人也認為創造的關鍵部分在於各體對所從事的工作的 熱愛。舉凡個體行事所熱愛的工作時,在目標追求上會更具有創造力,且高創造 性者擁有完美及強烈的投注於工作的動機。Sternberg 和 Lubart(1999)又提出「創 造力投資理論」(investment theory creativity),用一個投資的隱喻,在尋求 人與產品之間如何互動。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創造力,就像偉大思考者身上的創

造力一般,但是為了要發現創造力,需要知道要尋找什麼並且去了解帶來這種現 象的來源。運用投資理論來說明要有創意就必須要買低賣高,而且在某個程度上 要喜歡這樣做才行。有創意的人是有意識的,而且全心全意投入,如此決定是因 為不受勉強心甘情願,當然不是為了外在酬賞獎勵。因此,內在動機是促進創造 力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Csikszentmihalyi(1999)的心流理論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flow experience)一詞的概念,其定義為「人 們從事某種活動的精神狀態,他們是如此專注,以至於對其他任何事情似乎都不 在乎,全然為做而做;經驗本身是如此有趣,即使花極大代價,也會樂意去做。」

簡言之,「心流」是一種全心全意,全然的投入某一種工作活動的心理狀態;當個 體處於心流的狀態時,個體意識徹底與當時所從事的活動融合,沉迷、專注、渾 然忘我,也忘了時間的流逝(邱連煌,1998)。

當個體處於高挑戰性的情境,而本身也同樣具備相當能力,則個體的專注力 會很高,甚至達到心流的狀態;當個體所面臨的挑戰自身的能力無法勝任時,則 個體會產生焦慮感(anxiety);當個體的能力能輕易勝任所面臨之挑戰時,則個體 會產生無趣、無聊感(boredom);當個體毫無能力能夠勝任挑戰時,則個體漠然處 之(apathy)(Turner,et al.,1998)。因此,個體能否取得最好經驗來自於自身能 力與挑戰之間是否達到平衡(Csikszentmihalyi,1990),如表 2-5 所示。

表 2-5 Csikszentmihalyi 個體能力、挑戰難易程度關係與個體反應表 個體能力與挑戰難易程度關係 個體反應/狀態

挑戰難易度=個體能力 專注、心流

挑戰難易度>個體能力 焦慮

挑戰難易度<個體能力 無趣

挑戰難易度>個體無能力 漠然處之

從 Csikszentmihalyi 的創造力觀點而言,個體在創造的過程中會達到心流階 段,進行創造的個體專注於從事的工作之中,而忘卻自我及時間的流逝,因此達 到心流狀態可以說是內在動機的一種極致表現。

三、外在動機與創造力

外在動機是指行事活動的動機,基本上是為了迎合某些工作本身以外的目 標,如獲得預期的酬賞、贏得競爭或符合某些要求;也就是著重於外在酬賞、外 在的承認與某人工作外在取向(Lepper ,Green & Nisbett,1973;Sternberg,2000)。

(一)Hill(1991)和 Amabile(1985)觀點

早期 Hill(1991)和 Amabile(1985)研究外在動機和創造力之間的關係呈現負 相關,甚至有認為外在動機扼殺創造力資源之說。為何外在動機會減低創造力的 表現呢?最典型的解釋是 Hill(1991)和 Amabile(1985)所提出的,外在動機使人 注意身轉移到目標上而不是到達這個目標的路徑。外在動機的人不在意他們是如 何達成目的的,著重在設法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設法達成目的已獲取外在酬賞 或認可,故可能逐漸損壞內在動機阻礙創意發展。創造力是要花時間思考的,外 在動機剛好背道而馳。

(二)Collins 和 Amabile(1999)觀點

Collins 和 Amabile(1999)對外在動機對創造力的影響提出修正,提出「動機 綜 效 」 (motivational synergy) 的 概 念 , 將 外 在 動 機 分 為 綜 效 性 的 外 在 動 機 (synergistic extrinsic motivations) , 另 一 是 非 綜 效 性 的 外 在 動 機 (nonsynergistic extrinsic motivations),綜效性的外在動機又包含訊息型外 在 動 機 (inform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s) 和 賦 權 型 外 在 動 機 (enabling extrinsic motivations)兩類。訊息型外在動機指針對個人給予適當回饋,提供 個體確認自我能力與改善的訊息;賦權型外在動機係指授權個體使其自由發揮從 事自身有興趣的工作。這兩種外在動機可與內在動機合作,促使創造的產生。而

非綜效性的外在動機為控制型外在動機(controlling extrinsic motivations),

一只個體感受外界控制或限制時,會損害個人自我決定感,與內在動機無法相容,

對創造力有害。其次,「動機-工作」循環配對的機制方面,Amabile 認為動機形式 會隨創造歷程而變,具訊息、不具訊息性的外在動機對於個體則有負面影響,此 類因素會干擾工作者的注意力,並損害其內在動機;具訊息、不具控制性的外在 動機對於個體創造力則有正面影響,如圖 2-7 所示:

內在動機 動機的綜效

圖 2-7 Amabile 的動機綜效對創造力之影響圖

資料來源: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第 40 頁),楊智 先撰,2000,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賦權型的外在動機 訊息型的外在動機

創造力

- 控制型的外在動機

從內在和外在動機歸類看來,實際上是很難將內在和外在動機做明顯區分。

Ochse(1990)統整有關創意人動機的研究,列舉八種最顯著的動機項目:1.想要創 造美好事物;2.想發現物體內在規律;3.克服無知成為專家;4.想要透過作品使 自己不朽;5.想要獲得別人的尊敬;6.想要賺錢;7.想要證明給自己或別人看;

8.想要證明自己。有些動機,如想要駕馭這個問題,顯然是內在動機;其他動機,

如賺錢,則是很明顯的外在動機。但是有些則很難去分類。因此 Ochse 認為內在 的和外在的動機都可以策動有創意的人,而有些動機則無法明確的去歸類。

綜合上面所述:當個體從事工作只有外在動機而無內在動機時,則會有損害 創造力的情況產生;當內在和外在動機同時存在並且維持合作關係時,是可以增 進創造力。依先後順序來看,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優先將有助於從事創造性活動 創造力的提升與發展。

本研究採用之「國民小學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量表」,其中六個向度 中,自我效能、學習策略、自我概念、學習態度及學習誘因等較屬於「內在動機」,

而學習價值則屬於「外在動機」,以此來探討國民小學中、高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 技課程之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