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態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態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探明態度之意涵與特性、態度形成與改變的歷程,進而歸納 出學習態度的意義,然後探討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其對學習態度此概 念與相關文獻有較完整的概念與認識。

壹、態度的意涵與特性 一、態度的意義

新辭典(1989)中指出態度具有兩項說明:(一)個體對任何事物所 特有的協調一致、有組織及習慣性的內在心理反應,該複雜的心理歷程係 由對事物所引發的各種思想、感情及行為傾向所匯集而成。(二)人的言 行舉止所表現的神情。由於態度是一種內隱,介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中介 變項,無法直接觀察,因此學者從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學習心理學 等觀點所做的解釋相當分歧,茲列出學者的看法說明如下:

表2-3 國內外學者對態度的定義

研究學者 態度的定義

Eagly&Chaiken

(1993)

態度是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所表達出的心理傾向。

Zimbardo&Gerrig

(1996)

態度是個人依循某種情感與信念,以正向或負向的評價對特定目 標刺激做反應之習得傾向。

Utsumi和Mendes

(2000)

態度是個體根據個別的經驗,對人、事、物所呈現出的一種個人 意向與特性,其是具有方向性與強度性的,並且包括情意和認知 的成分。

周甘逢

(1996)

態度是個體在所處的環境中,對人、事、物或狀況所表現出的內 在行為傾向。

續下頁

承上頁

備狀態。

Rosenberg 與 Hovland 於 1960 年所提出的「態度概念圖解」 (引自 潘詩婷,2002),清楚地說明態度內涵層面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可測量的獨立變項 中介變項 可測量的依變項

圖 2-2 態度概念圖解

(資料來源:引自潘詩婷,2002,128 頁)

就態度的特性言之,依據學者張春興(1998)對態度所作之闡述,態 度除了認知、情感及行為三個成分所組成外,並指出態度具有下列特性:

(一)態度是基本的行為,是行動的開始。(二)態度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與持久性。(三)態度是後天經驗的習得。(四)態度包括情感、認知、行 為三種成分。(五)態度具有方向性與強弱度,是可以測量的。

綜合以上所述,態度是指個體與其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經由學習 而得的一種對人、對事、對物所持有的一種內在行為反應,具有一致性、

持久性與統整性。態度的傾向雖然可由外顯行為去推測,但是態度的內涵 卻不限於單純的外顯行為,除了行為的成分外,還包括認知與情感。認知

刺激 個人、情境、社會問 題及其他特定的態 度對象

認知的反應,信念的語言 敘述

態度 認知 情感 行為

感情的神經系統反應或 感情的語言敘述

外顯的行為,或有關行為 的語言敘述

與情感因素係為態度結構中的重要心理機制,對行為具有不同程度的調節 作用。這三種成分的多寡,會隨著個體、年齡、性別、性格等,而有所不 同。年輕人重情感而輕認知,在行為表現上難免衝動;成年人的態度則是 認知多於情感,故行為表現較為穩重。正因為態度中含有情感與認知兩種 成分,因此在對人對事的態度表現上,也就有積極態度(他認為是對的,

他喜歡,故而支持)與消極態度(他認為是錯的,他不喜歡,故而不支持)

之分。不過,個人態度中認知與情感兩者,難免帶有主觀,因此培養學生 對求學一事的積極態度,向來也是學校教育目的之一。

貳、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從態度的意義分析可知,態度不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而是在其生 活環境中所習得的行為傾向。從教育的觀點,我們必須了解態度的形成與 改變的歷程,才能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從而養成學生正確的學習 態度。

一、態度形成的歷程與來源

王克先(1992)在其「學習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態度形成的來源可 以分為三大類:(一)來自知識與資訊(二)來自家庭父母的影響(三)

來自同儕團體的影響。趙居蓮(1995)所譯的「社會心理學」一書中,認 為態度是源自一個人的經驗所形成,且作為未來行為的引導。態度的形成 主要有三個理論:學習取向、認知一致性取向、動機取向。(一)學習取 向:態度常透過學習而形成,而學習是一種藉由經驗和練習以致行為永久 改變的過程。(二)認知ㄧ致性取向:指人們需要讓他們的信念與意見有 道理。有時候人們在未擁有真正的資訊之前,就對某人或某事物有所評價

,不論是正面態度或是負面態度,要能將態度發展成合理或與其他信念一 致、和諧的狀態。(三)動機取向:指個體會基於動機的因素採取某些態 度而捨棄其他態度。這類動機性或誘因性的取向會使個體衡量作出某些反

應的利弊得失。

由此可知,態度的形成是個體與他人、團體環境交互作用而成,是對 於刺激表現出喜愛或厭惡的一種感覺、評價與反應的傾向。因此,態度的 發展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化的歷程,可能經由正式教育與訓練的結果,如經 由父母、老師、書本,有些態度則是在非正式的情況下,如經由觀察、模 仿、認同學習來的,經由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驗影響,形成個人特殊 的態度。

二、態度的改變

雖然態度是人格的一部分,具有相當的持久性、一致性、統整性,不 過,態度也可以藉由知識的學習、環境的影響以及群體間的互動而有所改 變。以下就態度改變的相關理論加以論述:

(一)認知失調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Festinger(1957)認為人類的認知結構是由知識、觀念、信念及行為 的知覺所組成,每一個知識、觀念、信念及行為知覺都是認知因素的單元,

而這些彼此相關的認知因素可能關係協調,也可能關係不協調(丁一顧,

1996)。Festinger 假設當一個人的內在認知系統中存有矛盾或不一致的情 況時,將引起不愉快或緊張的感覺,當認知因素失去協調時,人們便會設 法減輕或消除認知失調所造成的矛盾與不安,解決的辦法就是改變一組不 和諧的認知成分,此時便會造成態度的改變。

(二)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心理學家 Heider(1958)認為人類普遍存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該 理論主張一個人對某一事項的態度常受他人對該事項之態度所影響(周甘 逢,1996)。在 Heider 的平衡理論中,他以個體本身和兩種態度對象之間 的三角形關係來說明態度的學習(丁一顧,1996)。假如認知主體對兩態 度對象的態度是一致的(喜歡藝術家,對藝術活動的參與持積極的態度;

不喜歡藝術家,對參與藝術活動持較消極的態度),則其認知主體便會呈 現平衡狀態。而假如對兩態度對象的態度持相反的看法(喜歡藝術家,但 對參與藝術活動的態度持較消極的態度),則認知主體便會呈現不平衡狀 態。一旦個體產生不平衡狀態時,就會引起個體內心的不愉快或緊張,此 時消除不平衡的辦法則是對參與藝術活動持較積極的態度或是不再喜歡 藝術家,這樣的歷程就是態度的轉變。

(三)態度機能說(A Functional Theory of Attitude)

Katz(1960)提出態度機能說,他認為如果從功利的角度言之,每個 人的態度都有爭取最大報償和減少刑罰的傾向。就態度的自我防禦言之,

如果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受到威脅時,個人會設法移除此威脅,當個體能從 行動中獲得滿足,提高自己身價和自我概念時,態度也就容易發生改變(引 自李明昌,1997)。Katz 也指出態度具有以下四種功能(王克先,1992):

1、工具性功能

當個人表明也贊同眾人皆表同意的態度時,可能獲得來自他人的正向 回應,這種獎賞的效果,能夠改變個人的行為。

2、自我防衛的功能

有些態度能使個人免於面對自己的挫敗,以保全自我價值感,例如逃 避或否認的態度。有些人也藉由對他人的優越感以隱避自己的短處,並維 護個人自尊。

3、表現價值的功能

個人可藉由其所持的態度表現所推崇的價值觀,並肯定自我概念中的 積極層面。

4、知識的功能

態度的成分之ㄧ是認知成分,即知識的部分,經由個人經驗的累積,

能讓人用來解釋外在環境中的變化,並作為個人行為的指針。

(四)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Bem(1965)提出自我知覺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透過觀察自己的外

承上頁 簡萍郎

(2004)

學習態度係指個體針對學習活動所持有的一致性主觀知覺,然後 對學習活動產生喜好,並反映於外顯行為上。

黃綺君

(2005)

學習態度是指學習方法、習慣等學習事項的準備狀態或行為,包 括閱讀、筆記、摘要、記憶、預習、問題解決、利用時間等要件。

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並且可以增進學業成就。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事物、內容及其學習情境所表 現出來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或行為傾向。學習態度經由後天經驗、環境中 重要他人的影響而形成,且會影響學習行為、學習結果,具有方向性、穩 定性與持久性的特性。

肆、學習態度的內涵

從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學習態度的內涵,會因為研究主 題不同或研究對象不同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不同的界定。狹義的學習態 度常被定義為學生對學習課業的方法、技巧或學習過程中所持的態度。廣 義的學習態度的內涵則認為對教材、對教師、對同儕、對學校、對師生關 係的看法亦應納入研究之中。茲將國內學者對學習態度內涵的論點整理如 下:

表2-5 學習態度內涵彙整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學習態度的涵義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學習態度的涵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