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環境

一、學習環境定義與內涵

(一)學習環境定義

對於學習環境的定義非常的繁雜,包括教室內擺設、學習單、師生互動、教 材、教學內容…等,都屬於學習環境的範疇。教室學習環境包括各種構念,例如 同學親和、教師支持、學生參與、探究、工作取向、合作、評等等向度的感受(黃 台珠等,1998)。

Orion,Hofstein,Tamir and Giddings(1997)指出,科學教學的學習環境主要 分為戶外教學、實驗式教學及一般教室教學等三種類型。而學習環境又常被視為 一種社會心理的情境,其受教師、學生、課程或是許多內外在因素影響。學習環 境最主要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聯繫。Walker(1990)也指出教室是正式課程 實施的主要場所,課程的主體為老師與學生,而課程的實施又與學習環境相關。

不管是一般的教室教學、戶外教學,或是實驗室都是學生所處之學習環境,

這些都是屬於實體上的學習環境。除了實體的學習環境外,學生心理感受的環境 亦是學習環境的一環。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而教室學習環境是由內在與外在條件中,學生

17

與教師所共同決定的。學習環境是指班級中具體事物所組成之物理環境、班級中 師生間的互動以及班級同儕間的互動所形成之社會心理環境。一般普遍認為學習 環境為教師與學生所共同參與建構,黃台珠等人(1998)就將教室環境定義為在 教室中老師和學生共享的感受。

(二)學習環境的向度

Taylor 和 Fraser(1991)所發展的 CLES 量表及根據其所修訂之 Chinese-versi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Survey Instrument(Tsai,2000)中針對學習環境有以下四種分量:

(一)社會建構(Negotiation):同儕間的觀念討論與想法溝通。

(二)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學生的先備知識包含與實際生活的結合。

(三)主動學習(Autonomy):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主性。

(四)學生中心(Student centredness):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而非以教師為中 心。

黃台珠等人(1998)從事之台澳教室環境研究中,所使用的教室環境量表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Class,WIHIC)中包含以下七個向度:

(一)同學親和(Student Cohesiveness):是指同學彼此認識幫助並彼此支持 (二)教師支持(Teacher Support):是指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幫助程度 (三)學生參與(Student Involvement):是指在課堂中學生與同儕互相討論、主 動提出看法與意見及其意見被接納的程度

(四)探究(Investigation):是指學生在課堂中發現的問題或老師給予的問題,

以研究、探究的方式尋找答案的程度

(五)工作取向(Task Orientation):是指學生專注於學習的程度 (六)合作(Cooperation):是指學生與同學合作完成工作的程度

(七)平等(Equity):是指班上的同學獲得教師公平的關懷、幫助、鼓勵及發言機 會的程度。

以 Fraser 於 1981 年所發展的「個別化教室環境問卷」(Individualized

18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s,ICEQ)為例,此量表分為四向度,分別 為學生對教室學習環境的真正知覺、老師對教室學習環境的真正知覺、學生對比 較喜歡的教室學習環境的真正知覺、老師對比較喜歡的教室學習環境的真正知覺 (Fraser,1981)。

(三)「學生中心」與「教師中心」的學習環境

本研究依據李旻憲、張俊彥(2004)所設計之「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量表」

所修改之「自然科學習環境量表」,將學習環境分為「教師中心」的學習環境以 及「學生中心」的學習環境。

「學生中心」的學習環境包括:重視學生自主、促進同儕合作學習、融入情 境式的學習、以問題解決為中心而教師僅是一引導者、協助者;「教師中心」的 學習環境包括:教師是一知識的傳輸、提供者,會嚴謹的要求學生專心聽講及控 制教學的時間,以求有效率的傳輸知識,並掌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行。

「學生中心」的學習環境指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Ven Secker 和 Lissitz(1999)曾提到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扮演的角色包括:提供主動探索 的機會、作為學生反省及關鍵思考的啟發者、提供同儕合作學習的機會等。學生 可以在學生中心的學習環境中,主動探索、主動建構知識、並培養日後的生活技 能和科學態度。

「教師中心」學習環境指的是傳統的學習環境,Taylor 和 Fraser(1991)曾 對「傳統」(traditional)教學做了簡短的定義,傳統的教師認為自己是知識的 傳輸、提供者,希望學生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及自身經驗,他們會給學生已經 定義好的「真理」,並會嚴謹的要求學生專心聽講及控制教學時間,以求有效率 的傳輸知識。Campbell 等(2001)和 Chang(2003)在研究中曾提到教師引導的教學 方法(teacher-directed approach),主要為教師在課堂上針對重要概念做直接 的導引傳輸、清楚的講解、偶爾進行實物操作及要求學生演練等。Ven Driel 等 人(2001)提到傳統教師的教學以講課來傳達科學內容的重點,教導學生需要用到 的技巧,將科學視為事實、理論與法則加以記憶及練習。

19

(四)小結

在教育歷程中,學習環境、教師特質及學生特質皆會影響學生對科學的態度。

由於教師是教師特質及學習環境的主要控制者,若教師能有效改進學習環境,便 能提升學生對於科學的態度(蘇懿生、黃台珠,1998),即使學生自發的改變有 限,教師也能藉由主動營造良好環境來提升學習效果。莊雪芬和鄭湧涇(2003)

也指出教學相關設施、教學環境、教師個性、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策略等,是 學校和教師在安排教學環境時可以著力營造之處。

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概念,尤其是學生以實際操作的方式 學習,比以電腦模擬或由教師操作、模擬的成效高(何玉婷,2004)。但在實際 層面的研究發現,台灣高中學生理想中的教室環境則多為「教師中心」的環境(李 旻憲等,2004;洪翠屏,2004)。在學習環境中,教師比學生擁有更多的專業知 識,若教師掌握問題主導權,則學生將無太多能參與研究、論證的空間。教師應 設計、提供適合學生小組討論的主題,有效安排學生活動與內容,讓學生可以發 展出交談(黃翎婓、胡瑞萍,2006)。

綜合以上文獻,教室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而學習環境又可經由 教師特定的安排與營造。因此,教師應本著教學專業,發展以「學生中心」的學 習環境,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

二、學習環境之研究工具

(一)學習環境研究工具

根據過去有關學習環境研究文獻,大多數的研究都偏重於班級氣氛。原因是 班級是學生最能直接、深切感受的環境(黃素秋,1998)。對於班級氣氛上的定 義,學者普遍認為班級氣氛是形成師生團體動力的過程,班級內各份子在社會交 互作用下產生特有的社會心理環境。為了研究此特有的心理環境,學者也開始設 計與開發許多針對「班級氣氛」的量表。

20 Happening In This her(1996)

中學 黃台珠、

(Construct Learning Environment Servey,SLES)

個人生活相關性、之是不

(Science

團結、開放性、統整性、

規則明確與物質環境

Fraser、

Mcrobbie&Gid ding(1993)

高中、大學 1、蘇懿生(1994)研究 高雄市立高中實驗是 氣氛與學生對科學態

21 Laboratory

Environment Inventory, 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Fraser(1981) 中學 Fraser(1981)開放式 的教室對象,將老師 與學生在真正的與較 喜愛的班級氣氛知覺 上的差異進行比較。

「教室環境量 表」(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CES)

投入、親和、教師支持、 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

而產 Haladyna 學態度的因 圖 2

Haladyna 教師變項(如 教室環境)對

科學態度與 rmann ,1988 指出教室學

Myers & Fou 學學習成就有 er & Fishe

。莊雪芬和

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