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相關研究

2.1 SCORM 標準

2.1.4 學習策略

由2.1.3小節可知,SCORM提供八大類Sequencing Rule標籤給教材製作者編 排教材中各章節的瀏覽順序、瀏覽限制等等,但是,在八大類標籤中,又包含了 許多不同的屬性及元素,對於教材製作者而言,要運用這些標籤和屬性組合出符 合需求的學習策略,是相當複雜的工作。因此ADL在2004年7月發表了一個"The SCORM 2004 Photoshop Examples",整合八大類Sequencing Rule標籤,歸納出總 共九種常用的學習策略 [5]:

z No Sequencing rules(不含編序規則)

z Linear(線性)

z Linear Controls(線性控制)

z Linear Choice(線性選擇)

z Constrained Choice(限制性選擇)

z Knowledge Paced(適性學習)

z Knowledge Paced Reuse(適性學習的再利用)

z Remediation(矯正學習)

z Competency Assessment(能力評估)

每種學習策略都是由許多的Sequencing Rule組合而成,以下將配合實例解 說,一一闡述各學習策略的特性:

1. No Sequencing rules(不含編序規則)

沒有任何Sequencing Rule限制,學習者可以任意點選想要學習的課程 單元教材。

2. Linear(線性)

採用線性學習方式,學習者無法任意點選課程單元教材,而是採用 線性的學習順序,依照課程順序進行學習,學習者可以點選Continue前進 到下一個課程單元教材或是點選Previous到上一個課程單元教材進行學 習。

如圖(12)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Linear學習策略的瀏覽順序為:

[Intro→Lesson1→Lesson2→Lesson3→Lesson4→Lesson5→Lesson6→Q1→

Q2→Q3→Q4→Q5→Q6→Q7]。

圖 (12),課程教材架構 範例一

3. Linear Control(線性控制)

與Linear類似,但是自由度更高,線性學習順序的限制僅限定於學習 模組之間,SCO間的撥放順序由SCO本身來控制,不由學習管理平台控 制,也不受限於線性的方式。

Lesson1和Lesson2的順序由課程單元教材本身決定,進入Module2之後同 理,也就是說,Module1、Module2、Exam底下的子節點可以採用任何一 種編序規則。

4. Remediation(矯正學習)

學生以線性的方式瀏覽完課程之後,進入評量單元,若評量單元成 績未達到學習目標,則重新瀏覽對應的課程單元教材,並在重新瀏覽完畢 之後,重新針對不合格的評量單元進行施策。

如圖(13)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Remediation學習策略的瀏覽順序 為:[Intro→Lesson1→Lesson2→Lesson3→Lesson4→Lesson5→Lesson6→

Q1→Q2→Q3→Q4→Q5→(若測驗單元Part2的測驗成績未達到學習目標)

→Lesson3→Lesson4→Lesson5→Lesson6→Q3→Q4→Q5(若測驗單元Part2 對 應 到 的 課 程 單 元 教 材 是 Module2 的 Lesson3 ∼ Lesson6 , 則 Lesson3 ∼ Lesson6這部分的課程單元教材必須重新瀏覽,且重新進入Part2的測驗單 元)] 。

圖 (13),課程教材架構 範例二

5.Competency Assessment(能力評估)

學習者在瀏覽課程之前,先進入前測單元進行能力評估。若前測的 成績未達目標,代表學習者尚未具備該課程的知識,則瀏覽此部分教材。

若成績達到標準,則不需瀏覽該部分教材。

如圖(14)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Competency Assessment學習策略的 瀏覽順序為:[Intro→Pretest(若前測中Module1部分的試題測驗成績已達 到學習目標,則不需要再瀏覽Module1的課程單元教材)→Lesson3→

Lesson4→Lesson5→Lesson6→Q3→Q4→Q5(Module1相關的測驗單元也 可跳過)] 。

圖 (14),課程教材架構 範例三

6. Linear Choice(線性選擇)

教材編輯者將所有的課程單元教材分隔成數個模組區,學習者可以 任意點選想學習的模組,當選定模組後,模組內的教學模式便採用線性學 習方式,學習者可以任意往前或是往後學習,但無法選擇其他模組。當該 模組學習完後視為此模組學習完成,無法再進入該模組,並可任意點選其 他模組學習。

如圖(15)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Linear Choice學習策略的瀏覽順序 為:[Intro→<Intro.Mudule1.Mudule2>(選擇Mudule2)→Lesson3→Lesson4

→Lesson5→Q4→Q5→Q6→<Intro.Mudule1.Mudule2>(選擇Mudule1)→

Lesson1→Lesson2→Q1→Q2→Q3]。

圖 (15),課程教材架構 範例四

7.Constrained Choice(限制性選擇)

與Linear Choice類似,但增加了選擇的限制。學習者可在限制的選擇 範圍內,選擇學習模組,並可在個別的課程和特定的Module間跳躍。限制 的範圍通常是前一個或後一個學習模組。

如圖(15)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Constrained Choice學習策略的瀏覽 順序為:[Intro→<Intro.Mudule1.Mudule2>(選擇Mudule2)→Lesson3→

Lesson4→Lesson5→Q4→Q5→Q6→<Mudule1.Mudule2>(選擇的限制為 Module2的前後Module,若最後選擇Mudule1)Lesson1→Lesson2→Q1→

Q2→Q3] 。

8. Knowledge Paced(適性學習)

與Linear Choice類似,學習者可任意選擇學習模組,但是每個學習模 組中多了「前測」單元,先評估學習者的能力,再依據評估結果給予適性 學習,概念類似Competency Assessment的前測單元:若學習者選了其中一 個模組,且在該模組內的前測單元中測驗成績達到學習目標,則可選擇跳 過該模組的學習內容,並且不會進入該模組內的測驗單元─也就是「後測」

單元。反之,若學習者在前測單元中測驗成績未達到學習目標,則會進入 該模組的學習內容以及後測單元。

如圖(16)的課程教材架構,若使用Knowledge Paced學習策略的瀏覽 順序為:[Intro→<Intro.Mudule1.Mudule2>(選擇Mudule2)→前測Q4→前 測Q5→前測Q6(若前測成績尚未達到學習目標)→Lesson3→Lesson4→

Lesson5→後測Q4→後測Q5→後測Q6→<Mudule1.Mudule2>(選擇

Mudule1)→前測Q1→前測Q2→前測Q2(可跳過Module1的課程內容和後 測單元)]。

圖 (16),課程教材架構 範例五

9. Knowledge Paced Reused(適性學習的再利用)

教材瀏覽編序方式與Knowledge Paced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是 Manifest的撰寫方式:將前測單元、後測單元、學習單元的Sequencing Rule 提出成為Reused元件,提供給Activity Tree的各節點使用。因此僅對於教 材製作者在撰寫Manifest時會有所差異,對於學習者而言,看到的仍然是 Knowledge Paced的學習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