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回顧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間之相關文獻,並對各個變項 之定義和概念,以及相關理論假說進行整理和推導,進而提出研究假設。全章分 為五節:第一節為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先進行家庭功能概念回顧,

接著探討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關聯性;第二節為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相 關研究,先進行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和概念回顧,接著探討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 行為之關聯性;第三節為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探討家庭功能與 壓力因應方式之關聯性;第四節為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以壓力因應 方式為中介變項,說明三者間之可能關係;第五節為研究假設。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家庭功能之概念

家庭功能係源自於系統觀之概念,以歷程性和整合性觀點來了解整個家庭的 運作模式(王淑惠,2001;顏澤賢,1995;Steinhauer, 1987),也因此目前對於家 庭功能之定義,尚未有統一標準。郭素珍(1994)指出家庭功能是包含家人彼此 間之關係和所從事的活動,這些因素能使家庭維持一個開放系統,因此家庭功能 是由家庭的凝聚力、適應性及溝通性所決定;鄭夙芬(1998)認為家庭功能主要 是指家庭成員彼此間關係和互動,以及面對壓力時所擁有適當因應方式的程度;

McCubbin 與 Thompson(1987)則將家庭功能的定義著重於家庭成員間之動態關 係。

進一步地,不同學者以不同的概念模式,來對家庭功能概念進行更完整闡述。

Olson(1993)將家庭凝聚力與彈性各劃分為四個水平,並以這四個水平兩兩組合 成十六種家庭型態,再將十六種家庭型態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平衡型家庭(balanced family)、中距型家庭(mid-range family)及極端型家庭(extremed family);平

10

Epstein、Ryan、Bishop、Miller 與 Keitner(2003)則提出 McMaster 家庭功 能模式(The Mc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探討家庭系統內的家庭結 構、家庭組織及家庭動態系統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家庭成員如何透過問題解決模 式來因應日常生活中所面臨之問題;他們以六個向度來評估家庭功能,包括問題 解決能力(problem solving)、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角色功能(role functioning)、

情感反應能力(affective responsiveness)、情感涉入能力(affective involvement),

11

12 夙芬,1998,頁287);林亮岑(2001)則回顧「全美物質濫用防治中心」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所提出六類會增加青少年偏差行為 與情緒失調問題的危險因子,其中一類即為「家庭環境」危險因子,包含了父母 虐待或忽視、父母有心理疾病、父母屬社會孤立、父母婚姻不和諧或離異、父母 不當管教,以及高度家庭壓力等;Mcwhirter、Mcwhirter 與 Mcwhirter(1993)進 一步指出,若青少年處於充滿衝突的家庭環境中,容易使青少年自覺孤獨、沒人

13

照顧下,親子間容易發展出不良的依附關係,而這樣的不良依附關係將會阻礙孩 子發展出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進而提升其選擇自傷行為作為一種情緒調控之因 應方式。後續研究以實徵資料檢驗,確實發現家庭功能與青少年自傷行為間具有 重要關聯性;有自傷行為者比起沒有自傷行為者,其家庭較無秩序(Friedrich, Reams,

& Jacobs, 1982)、較缺乏凝聚力(Asarnow, 1992; Brent, Kolko, Allan, & Brown, 1990;

Friedrich, Reams, & Jacobs, 1982)、較有家庭暴力傾向(Dubo, Zanarini, Lewis &

Williams, 1997; Briere & Gil, 1998; Fliege, Lee, Grimm & Klapp, 2009)、較缺乏溝通

(Tulloch, Blizzard, & Pinkus, 1997)、情感較忽視(Dubo, Zanarini, Lewis & Williams, 1997; Briere & Gil, 1998; Selekman, 2002),以及較缺乏關懷與照顧(Fotti, Katz, Afifi,

& Cox, 2006; Stewart, Lam, Betson, & Chung, 1999)等。

Cruz、Narciso、Pereira 與 Sampaio(2014)研究1266位平均年齡15.9歲的葡 萄牙青少年,發現家庭凝聚力可顯著且負向預測自我毀滅的想法與行為;這樣的 發現與許多研究發現一致,即不佳的家庭功能可能會造成個體的低自尊、孤寂感 及無助感,進而導致自我毀滅的想法與行為(Aquilino & Supple 2001; Ehnvall, Parker, Hadzi-Pavlovic & Malhi, 2008; Martin, Bureau, Cloutier, Lafontaine, 2011);

Halstead、Pavkov、Hecker 與 Seliner(2014)的研究也顯示,不佳的家庭功能如 家庭成員低溝通性、無共同目標及情感連結低,易提高青少年自傷行為之風險,

14

連廷嘉(2004)則發現,有自傷行為青少年多來自失功能家庭,包括親子關 係較疏離、較多衝突,以及父母對子女表現出負面或拒絕態度;黃雅羚、林妙容

(2005)進一步以質性研究方式,針對五個有自傷行為之青少年,來瞭解其自傷 經驗的發展歷程,結果也發現自傷青少年遭遇了許多家庭困境,包含關係疏離、

與父母關係衝突、家庭氣氛不佳、受忽略及家庭暴力,並且關係疏離、家庭氣氛 不佳及受忽略是五位研究參與者共同的處境。

綜上所述,家庭功能不佳對自傷行為具有影響力和關聯性,因此本研究將以

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重複檢驗不佳的家庭功能是否能有效預測自傷 行為。

15 個人的獨特風格(Endler & Parker, 1990)。Lazarus 與 Folkman(1984)則進一步 提出「壓力-評估-因應理論」(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theory),認為因應是個 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對所遭遇事件會先進行壓力嚴重性評估,此為初級評估

(primary appraisals);經初級評估後,個體進一步對事件進行評估是正向、中性 或負向事件,若為負向事件,個體會評估事件造成的傷害或影響,以及接下來所 會引發的威脅和挑戰,此為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最後則產生因應(coping)

行為,即個體透過評估可能的適當反應,來決定最後所要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