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功能與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關係:以壓力因應方式為中介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功能與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關係:以壓力因應方式為中介變項"

Copied!
1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家庭功能與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 之關係:以壓力因應方式為中介變項. 研究生:劉胤含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四月.

(2) ii.

(3) 誌謝詞 回想從剛踏入心輔所到現在即將畢業,一轉眼,三年過去了,過程中的種種 畫面,緊張的、期待的、歡笑的、壓力的、崩潰的就像是前不久才發生的事,曾 經的水生火熱、壓力大到無法好眠、因課業忙碌而無法兼顧的感情、被報告追著 跑、每週都在修改論文的日子,不知不覺都一一的渡過了,也完成了,很多自己 當下覺得辛苦不堪的,竟然在回頭看得這一刻時似乎都雲淡風輕了,而過程中的 歡笑、開心、感動沒有消失,而是隨著時間也跟著留下來了。 念心輔所這段時間,我覺得可以說是磨練心志與考驗自己對諮商熱忱的過程, 除了課業壓力大,常常面臨被報告追著跑的壓力,對於自己在諮商上也會不時出 現自己是否能成為一個好的諮商師的質疑、因為感受到諮商不是一個可以完全依 照某一種架構去學習就能做的好的技能、職業,加上得知工作後的薪資跟所付出 的體力、時間、經濟成本都不符合投資報酬率時,難免心裡會出現對於走這一行 的懷疑聲音,而能持續堅持到現在,除了在每次幫助人的同時總能感受到那份喜 悅外,身邊親朋好友、老師的支持也格外的重要,才能使我在對自己出現懷疑時 再度燃起希望;在辛苦時能細品當中的滋味與意義。 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真的好多,滿滿的感謝一直存在我心中與這生活中的許 多片刻,首先感謝我親愛的爸媽,一直是我強大的後盾,對於我決定要來念心輔 所全力的支持,讓我完全不用為金錢擔心,可以全然的專注於課業,每當我累時、 壓力大時、感到挫折無力時,總是會告訴我『凡事放寬心,無須事事追求完美, 好好的照顧身體、快樂健康最重要』 ,這些話總是會在當下讓我不安、焦慮的心緩 和下來,因為我知道你們只希望我快樂,那些所追求的總總都不是那麼的重要。 也要大大的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林旻沛老師,遇見你真的是我在研究所裡最 幸運的事,謝謝你的循循善誘、不厭其煩的教導,很有計劃性卻又不疾不徐的帶 領我們在碩一下時開始閱讀英文文獻,培養閱讀的技巧與速度,並為後續論文寫 作先預找文獻,並耐心的教我們跑 spss 數據與 SEM 結構方程式,更於碩二時密集 的引導我們寫完論文,當我不管是在論文或是生活上遇到瓶頸,您都願意在繁忙 的生活裡撥空耐心的傾聽,給我支持與好多好多的正向回饋,每次談完又會有滿 滿的能量往前走,甚至還會為我們未來的出路找許多的資源,又會帶我們在春節 i.

(4) 時出遊放鬆,對於你的好真的說不完,我時常感覺我的人生總是在不同的階段會 出現天使來照顧我、陪伴我、支持我,而您就好像我在碩班生活裡的天使,給了 我好大的能量。 也謝謝我的摯友小邱,謝謝你從我考研究所時就一直鼓勵我,放榜時居然比 我還快知道我已經上了,就像是自己考上一樣開心,在我碩士期間無條件的陪伴 與支持,謝謝你一直用你有些幽默又有些機車的方式在逗我開心、陪我度過許多 片刻,在我脆弱時聽我說,一起去許多好玩的地方,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許多感謝盡在不言中。 也謝謝在碩班認識的可愛捧友們,喬、阿媛、桂綿,每次心煩時,就會相約 聚會,互吐心情,總能覺得自己的心情被接住了,感受被瞭解、同理了,完全感 受到被支持,大家真的都是諮商界的人才呀!!時不時的聚會閒聊、玩樂、實習課 後的吃飯聊天,這些開心、大笑的瞬間都讓我感受到小確幸,也透過這樣的連結, 讓我感受到生活得多采多姿與自己是被在乎的感覺。也謝謝我的全職實習夥伴宜 芳,雖然我們個性、做事風格迥異,但也正因為這樣,透過彼此磨合,我們都看 到了對方的好,也讓我學習到如何在差異中體諒與包容,也謝謝月瑛、妍君、白 白男、明翰、志清,因為你們這些老朋友,讓我感受到在我一直被愛著,覺得自 己好幸運,能有你們這些朋友。 也謝謝我兼職實習的督導永沁老師,在兼職實習期間給了我好多的空間去發 揮,像朋友般的相處讓我好自在,在華夏科大的那段時間,就像在自己家一樣, 感覺好溫馨。也謝謝我全職實習的督導哲修學長,真的好幸運好幸運遇到你,每 次跟你督導的時間就是我心靈淨化的時刻,你總是先關心我的心情,讓我有機會 說我困擾的事,你的不評價讓我好安心的跟你分享很多很內心的話,也感謝你在 我諮商專業上的指教,讓我既愈來愈瞭解自己,也愈來愈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諮商 取向。也謝謝在松德 7D 的盈萍,在 7D 實習的這段時間,真的好愛跟你聊天,遇 到個案上的困惑與生活上的茫然時,也總是會在跟你聊天後好很多。 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雖然還有許多想感謝的人未能一一列舉,但在許多 的瞬間,我內心都默默的感謝你、妳、她、他,希望未來的每一天,我也能用我 的力量、愛去灌溉我身邊的人,讓你們也感受到。. 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職學生的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之關聯, 並檢驗壓力因應方式在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間所扮演之中介角色。本研究以高中 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比例後,採取分層(高中、 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意性抽樣,共取得1922份有效樣本(高職 學生佔51.14%;男性佔46.93%),並施以「簡式家庭功能量表」、「壓力因應量 表」及「自傷行為量表」,而後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相關分 析,以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過去 一年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盛行率為13.96%(95%信賴區間為12.41%-15.51%); (2)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具顯著且負向預測力;(3)家庭功能分別皆可顯著且 正向預測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方式與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以及顯著 且負向預測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4)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方式與尋求 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皆無法顯著預測自傷行為,僅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對自 傷行為具顯著且正向預測力;(5)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能完全中介(Full mediation)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本研究檢驗了高中職學生的家庭功 能和壓力因應方式對自傷行為之預測模式,並提出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建議,以 供研究者、教師及實務工作者在未來研究或工作上參考,促進對自傷行為防治之 瞭解。. 關鍵字:中介效果;自傷行為;高中職學生;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 iii.

(6) iv.

(7) Relationships of family function to nonsuicidal self-injury mediated through stress coping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in-Han Liu.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family function, stress coping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we will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cop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The participants i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sider the people’s percent of 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e take stratified and cluster way to do intentional sampling. We gat total 1922 copies valid sample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counted for 51.14;boy accounted for 46.93%). The 「Simple Family Function Scale」, 「Stress Coping Scal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Scale」 were used, follow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 test,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over the past year,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prevalence rate of 13.9%(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12.41% 15.51%);(2)family function can negative predic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significantly;(3)family function can positive predict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 problem focused coping and 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 significantly;(4)the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 problem focused coping and the seeking social support v.

(8) coping can’t predic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only the avoidance – emotion focused coping can positive predic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significantly(5) Relationships of family function to predic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full mediated through the avoidance – emotion focused coping. The study examines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 and stress coping to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follow-up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er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future research or work on the reference to promote self-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family function, mediator, nonsuicidal self-injur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ess coping.. vi.

(9) 目次 誌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 15. 第三節.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 20. 第四節. 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壓力因應方式為中介變項 ...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5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 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26. 第三節. 研究程序 ............................................... 29. 第四節. 統計方法 ...............................................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33 第一節.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現況分析 ............. 33 vii.

(10) 第二節.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性分析 ... 37. 第三節.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 39. 第四節.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分析 ............. 42. 第五節.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中介模式分析 ......... 4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47 第一節. 青少年自傷行為概況討論 ................................. 47. 第二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49. 第三節. 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51. 第四節.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關聯 ........................... 54. 第五節.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56.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58. 參考文獻 .......................................................... 61 中文部分 ....................................................... 61 西文部分 ....................................................... 66 附錄 .............................................................. 79 附錄一. 家庭功能量表(簡版) ................................... 79. 附錄二. 家庭功能量表-各分量表之內容 ............................ 81. 附錄三. 壓力因應量表 ........................................... 83. 附錄四. 壓力因應量表-各分量表之內容 ............................ 87. 附錄五. 自傷行為量表 ........................................... 93. viii.

(11) 表次 表 4-1-1.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描述統計表 .......................... 34. 表 4-1-2. 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 .......................... 35. 表 4-1-3. 高中生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923)........... 36. 表 4-1-4. 高職生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971)........... 36. 表 4-2-1.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性比較 ...... 38. 表 4-3-1.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三者間之相 關係數 .................................................... 41. 表 4-5-1. 家庭功能中介模式一與二之適配度比較 ........................ 45. ix.

(12) x.

(13) 圖次 圖 1-3-1. 研究假設模式圖 ............................................. 5. 圖 2-4-1. 自傷行為發展與維持之整合性理論模式 ........................ 23. 圖 4-5-1. 壓力因應方式中介模式一 .................................... 46. 圖 4-5-2. 壓力因應方式中介模式二 .................................... 46.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究高中職學生在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之關係; 本章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及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幾年自我傷害的新聞層出不窮,怵目驚心的報導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高雄 市新崛江一間麵店,晚間時一對情侶疑似女方不滿男友要分手,當場情緒失控, 出現自殘和傷害對方的行為(華視新聞網,2015) 。這些人似乎都選擇用傷害自己 的方式去宣洩情緒、表達憤怒或是引起他人注意;然而,是什麼原因使這些人有 自傷行為,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選擇用自傷行為來處理事情和情緒。依據兒福 聯盟於 2015 年所公布的「台灣兒少生活中暴力對待與暴力訊息調查」,調查結果 指出近四成兒少曾在家庭或學校遭受肢體或言語暴力,促使兒童與少年產生以暴 制暴等暴力或自傷行為的後遺症(聯合報電子報,2015) ;由此可知,兒童與少年 的暴力行為和自傷行為,其背後有其家庭或環境因素可循。 愈來愈多的研究與數據指出,自傷行為有逐漸嚴重與年輕化之趨勢。陳毓文 (2006)的研究指出,臺灣國高中職學生曾有過自傷行為的比率為 22.4%,而當中 有再實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自傷行為的比率高達 75.6%;呂孟真(2007)對一所綜合 高中的 839 位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有 44.4%的受訪者表示過去曾至少有過一次的自 傷行為;劉惠青、劉珣瑛、黃郁心、鍾嫈嫈與方俊凱(2011)的研究顯示,臺灣 高中職學生中有 24.8%的學生曾有自傷行為,且平均蓄意自傷次數為 3.9 次;而根 據「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資料指出,民國 94 年至民國 102 年校園 自殺自傷事件人數從 275 人劇增到 781 人,當中又以高中職所占人數最多,從民 國 94 年的 103 人至民國 102 年明顯增加為 282 人,增加比率將近達三倍之多(教 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6;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 1.

(16) 處理中心,2014) 。由此可見,近年來高中職學生出現自傷行為的人數已急遽增加, 且自傷行為是自殺行為極為重要的預測因子(Cheung, Wong, Lee, Lam, Fan & Yip, 2013;. Guan, Fox, & Prinstein, 2012; Klonsky, May, & Glenn, 2013),值得吾人多加. 關注,因此本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探究其自傷行為之成因,希望能 進一步預防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青少年期是人生歷程中相對動盪的階段,此階段在身心發展上有很大的變化; 個體一方面要面對來自生理上的改變,二方面又面臨自我認同、分離個體化、父 母的期待、他人的評價、學校課業及與同儕人際關係等壓力(連廷嘉,2004;黃 君瑜、許文耀,2003),同時,此階段也較容易經驗到複雜、繁瑣的情緒感受, 當情緒升起時,反應也較為強烈,情緒狀態容易不穩定(黃德祥,1994;黃慧真 譯,1989) ;因此青少年期的個體,在生活上會面臨多重的壓力,且這些壓力容易 使青少年產生較為強烈的情緒波動,再加上家人或同儕朋友無法給予理解或情緒 支持,青少年所承受的壓力與困擾將更為增高,故許多青少年在無法調適的情況 下,便出現相關的問題行為,如憂鬱、自傷或自殺行為等(連廷嘉,2004;黃君 瑜、許文耀,2003)。 家庭是個體自出生後最早接觸的環境,故個體在行為與發展上都會受到家庭 很大的影響。關於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間是否存在關聯,許多國內外研究已指出 兩者間具有重要關聯;許文耀、吳英璋(1995)指出,負向家庭事件往往是青少 年自傷行為發生的潛在因子,且當青少年面臨家庭困境和與雙親互動產生挫折感, 則更容易引發自傷行為;Favazza 與 Conterio(1989)也發現,個體若於童年期與 父母關係不親密、被疏忽照顧,以及與父母沒有建立起安全依附關係,則容易導 致在人際關係上遭遇挫折,因而從人際中退縮,促使其採取自傷行為以作為因應 困境之方式;黃雅羚與林妙容(2005)的研究亦發現,青少年的家庭若有家庭關 係疏離、與父母關係衝突、家庭氣氛不佳、受忽略及家庭暴力等問題,容易導致 青少年產生自傷行為。 2.

(17) 然而,家庭功能不彰是如何影響自傷行為的發生呢?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 響?如許文耀、吳英璋(1995)指出,負向家庭事件往往是青少年自傷行為發生 的潛在因子,然而個體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對個人是不可控制之 因素,因此探討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的中介變項,將有助實務介入參考,意即透 過有效改善中介變項之影響,便能有效降低個體自傷行為的發生。 歸納過往文獻得知,家庭功能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適應能力、壓力因應方式 具有重要影響性,若家庭功能不彰(過度涉入、教養態度、親子衝突、父母衝突、 缺乏凝聚力及疏離等),則容易讓子女承受較多壓力,且較無法發展出良好的壓 力因應能力(吳麗娟,1998a,1998b,1999;許筱梅,1995;Henry、Sager & Plunkett, 1996),甚至是較易發展出以逃避方式來因應問題和壓力(Dusek & Danko, 1994; Shell, Roosa & Eisenberg, 1991; Wagner, Cohen & Brook, 1996);王彩鳳(1999)也 指出,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環境下成長之青少年,其所面臨的壓力比一般青少年 多,且沒有良好的壓力因應方式,將會形成不良適應,以及產生焦慮、憂鬱及自 殺意念等現象;湯誼文(2009)亦針對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的關係進行探討, 發現青少年的自傷行為會因不同的壓力因應方式而有提高或降低的關聯情形,有 效的壓力因應方式能有效降低自傷行為的發生。綜上所述,本研究欲瞭解,家庭 功能是否會影響個體所發展出的壓力因應方式、而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可進一步預 測個體的自傷行為,以及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可以中介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 關係。.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動機與相關文獻回顧,本研究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的預測關係。 二、瞭解壓力因應方式對自傷行為的預測關係。 三、檢驗壓力因應方式在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的預測關係中,是否扮演中介角色。. 4.

(19)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假設模式圖如圖 1-3-1 所示,即「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壓 力因應方式具中介作用。」. 家庭. 壓力. 自傷. 功能. 因應 方式. 行為. 圖 1-3-1. 研究假設模式圖. 根據文獻回顧整理和推導,以及圖 2-5-1 之研究假設模式圖,本研究提出以下 研究假設: 假設一: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有顯著關聯。 1-1 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呈顯著相關。 1-2 壓力因應方式能顯著預測自傷行為。 假設二: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有顯著關聯。 2-1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有顯著相關。 2-2 家庭功能可以顯著預測壓力因應方式。 假設三:壓力因應方式能中介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 5.

(2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提出之變項定義更為明確,此節針對所採用變項進行如下之名 詞釋義: 一、 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的定義目前眾說紛紜,且尚未有統一之定義。本研究則以王淑惠 (2001)以系統觀的角度,提出家庭功能是以歷程與整合的觀點來了解家庭的運 作模式作為家庭功能的定義。 本研究採用王淑惠(2001)的系統觀之觀點,並利用其發展的家庭功能量表 (Family Function Scale)來瞭解高中職學生家庭功能情形;王淑惠(2001)透過 對國內外文獻和相關量表的回顧與整理,加上本土化的質性訪談,找出能代表家 庭功能的重要向度,再整理與分析編製而成此量表;量表包含八個向度,分別為 凝聚力、衝突性、情感涉入、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詳 見附錄二) ,各分量表間彼此獨立,其中衝突性與情感涉入採反向記分。分量表分 數愈高,則代表家庭功能中該向度愈明顯,八個分量表分數的加總代表家庭功能 的整體總分,分數愈高,代表家庭功能愈佳,反之,則代表家庭功能愈不佳。. 二、 壓力因應方式 Lazarus 與 Folkman(1984)定義壓力因應方式傾向為「當個體評估內外在壓 力已超出其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時,會透過持續改變自身之認知,或採取行動來 處理所面臨之情境」;由此可知因應(coping)方式是一種歷程而非結果,是個體 透過認知評估,對於所面臨之情況決定採取何種對策的一段過程(例:對問題採 取行動、容忍、接受、逃避…等)。 本研究採用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壓 力因應方式。柯慧貞(1996)先將 Folkman 與 Lazarus(1985)所發展的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WCC)量表,以華人人生哲學意涵進行修訂,使該量表能適用 6.

(21) 於本土研究參與者使用;該量表針對六種壓力情境,請研究參與者評估其可能會 有的反應方式。張宇岱(2003)再進一步根據 Folkman、Lazarus(1985)和 Holahan、 Moos 與 Schaefer(1996)的概念,將柯慧貞(1996)之修訂量表進行第二次修訂, 且輔以本土樣本因素分析出三個因素: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cognitive reconstruction/problem-focused coping)、逃避-情緒取向因應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 ;該量採 Likert 四點評量法作答,分為四種情境,每個情境中的 1、 8、10、13、14、15 題項分數加總,代表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2、3、6、7、 9、11 題項分數加總,代表逃避情緒取向因應;4、5、12 題項分數加總代表尋求 社會支持取向因應,分量表分數愈高、表示個體愈常使用該種壓力因應方式傾向 來面對壓力情境(詳見附錄四)。. 三、自傷行為 依據教育部(1995)所發行之「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處理手冊」對自傷行為之 定義,自傷行為意指個人「有意地」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且分為廣義與狹義 定義; 「廣義」指自殺、企圖自殺及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之行為; 「狹義」 則指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無結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願。 自傷行為呈現的方式非常多樣化, Favazza 與 Simeon(1995)將自傷行為進 行分類、將自傷行為分為: (一)重度自傷行為:以罕見的行為造成身體重大組織 的傷害,如挖眼睛、閹割;(二)刻版化自傷行為:規律、固定的傷害行為,如頭 撞牆、催吐; (三)強迫性自傷行為:強迫性、儀式化的行為,如拔頭髮、咬指甲、 摳皮膚;(四)衝動性自傷行為:衝動性的行為,且可能伴隨著強迫的特質, 如 割、刮、燒、燙皮膚等(引自王美文,2007,頁 22)。 然而許多的自傷行為係奠基於社會文化之基礎,如巫醫治病、道教的乩童儀 式等,或是在某些社會文化上是可以接受自傷行為,如刺青、穿洞,因此本研究 7.

(22) 在定義自傷行為時,將排除特定社會文化意義之行為,採取 Favazza 與 Simeon(1995) 對自傷行為所提出之定義,即個體在有意識下故意且直接傷害自己身體之行為, 但行為背後之動機並無死亡之意圖(引自唐子俊、郭敏慧譯,2002),且非因特定 社會文化意義所為。 本研究進一步以 You、Leung 與 Fu(2012)所使用的自傷行為量表(Nonsuicidal Self-Injury Scale),來評估個體在過去一年內下列 12 種自傷行為之發生次數,包 含:割傷自己、燒傷自己、以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畫圖以致流血、嚴重抓傷自 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將尖銳的物體插入皮膚或指甲、使勁拽頭髮、咬傷自己、猛 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猛烈撞 擊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以及拳打自己以致瘀傷等十二題;此量表為 Likert 六點量表,自傷行為程度為這 12 題的分數加總。.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回顧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間之相關文獻,並對各個變項 之定義和概念,以及相關理論假說進行整理和推導,進而提出研究假設。全章分 為五節:第一節為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先進行家庭功能概念回顧, 接著探討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關聯性;第二節為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相 關研究,先進行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和概念回顧,接著探討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 行為之關聯性;第三節為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探討家庭功能與 壓力因應方式之關聯性;第四節為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以壓力因應 方式為中介變項,說明三者間之可能關係;第五節為研究假設。.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家庭功能之概念 家庭功能係源自於系統觀之概念,以歷程性和整合性觀點來了解整個家庭的 運作模式(王淑惠,2001;顏澤賢,1995;Steinhauer, 1987),也因此目前對於家 庭功能之定義,尚未有統一標準。郭素珍(1994)指出家庭功能是包含家人彼此 間之關係和所從事的活動,這些因素能使家庭維持一個開放系統,因此家庭功能 是由家庭的凝聚力、適應性及溝通性所決定;鄭夙芬(1998)認為家庭功能主要 是指家庭成員彼此間關係和互動,以及面對壓力時所擁有適當因應方式的程度; McCubbin 與 Thompson(1987)則將家庭功能的定義著重於家庭成員間之動態關 係。 進一步地,不同學者以不同的概念模式,來對家庭功能概念進行更完整闡述。 Olson(1993)將家庭凝聚力與彈性各劃分為四個水平,並以這四個水平兩兩組合 成十六種家庭型態,再將十六種家庭型態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平衡型家庭(balanced family)、中距型家庭(mid-range family)及極端型家庭(extremed family);平 9.

(24) 衡型家庭係指家庭凝聚力與彈力兩向度保持中等水平,也就是家庭裡的成員彼此 保有連結,但又保有適度變化空間,且能滿足親密連結和獨立自主的需求,這是 屬於家庭型態中較良好的類型;中距型家庭是指在家庭凝聚力與彈性兩向度當中, 其中一個向度為中等程度,另一個向度為極端層次的家庭類型;最後極端型家庭 係指家庭凝聚力與彈性均處於極端層次的家庭類型。 而後,Olson(2000)進一步提出家庭的環狀模式(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 Family Systems),並指出家庭系統中的凝聚力(cohension)、彈性(flexibility) 及溝通(communication)等向度,是家庭功能中最重要的三個因素,且凝聚力與 彈性是該模式的兩大主軸;凝聚力是家庭成員間情感親密的程度,包含情感連結、 家庭界線、家庭支持、時間、空間、興趣及娛樂等概念,而彈性則包含家庭領導 力、角色關係及家庭規則是否能隨外界壓力與內外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Epstein、Ryan、Bishop、Miller 與 Keitner(2003)則提出 McMaster 家庭功 能模式(The Mc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探討家庭系統內的家庭結 構、家庭組織及家庭動態系統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家庭成員如何透過問題解決模 式來因應日常生活中所面臨之問題;他們以六個向度來評估家庭功能,包括問題 解決能力(problem solving) 、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角色功能(role functioning)、 情感反應能力(affective responsiveness)、情感涉入能力(affective involvement), 以及行為控制能力(behavior control);「問題解決能力」係指家庭是否有能力處 理所面臨的問題,以維持家庭功能的運作,且問題解決的方式可分為工具型和情 感型兩種,前者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解決,後者則是指以情感表達方式來解 決問題;「溝通能力」係指家庭成員間訊息傳遞與接收的情況;「角色功能」係 指家庭裡每位成員為維持家庭系統功能有效運作所承擔的責任與任務;「情感反 應能力」係指家庭成員能適當表達正負向情感的能力,正向情感如關懷、支持、 溫暖等,負向情感如難過、害怕、失望等;「情感涉入能力」係指成員對整個家 庭的認同、參與及關心程度;「行為控制能力」係指家庭對成員行為要求的標準, 10.

(25) 分為緊急情況下的行為控制標準與一般家庭規矩的行為控制標準,而控制的程度 又分為四種行為控制型態,分別為僵化、彈性、放任及混亂。 在國內本土文獻方面,鄭夙芬、鄭期緯與林雅琪(2005)以家庭充權的概念 發展出評估家庭功能的項目,包含了凝聚力、教養、問題解決、情感、獨立性、 支持、娛樂、規範執行、合作與財務管理及行動參與;蕭淑惠與陳若琳(2010) 針對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展出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家庭滿意 度量表,分析後發現家庭功能可分為「溝通支持」 、 「情感表達」 、 「生活照顧」 、 「問 題解決」、「經濟資源」 ,以及「行為自主」等六個因素;王淑惠(2001)則以系統 觀的概念模式,提出家庭功能是以歷程性與整合性的觀點來了解家庭的運作模式, 並透過對國內外文獻以及相關量表的回顧與整理,加上本土化的質性訪談,找出 能代表國內本土之家庭功能重要向度,再整理與分析因而編製出家庭功能量表 (Family Function Scale),指出家庭功能可包含凝聚力、衝突性、情感涉入、情 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等八個向度;各向度內涵如下: 1. 凝聚力:家庭成員間所感受到的親密感、信任感與支持度;此分量表得分愈高, 表示家庭凝聚力愈高。 2. 衝突性:家庭中所表達出的憤怒、批評、攻擊與衝突等的程度;此分量表得分 愈高,表示家庭衝突性愈高。 3. 情感涉入:家庭成員彼此間情感過度干涉,造成彼此的壓力、負擔的程度;此 分量表得分愈高,表示家庭情感涉入愈多。 4. 情感表達:家庭成員是否可彼此適當表達情感並瞭解所表達的情感;此分量表 得分愈高,表示家庭情感表達愈多。 5. 溝通:家庭成員間能直接表達出個人想法與意見及其被瞭解的程度;此分量表 得分愈高,代表家庭溝通愈好。 6. 問題解決:當家庭面對外界新的刺激或挑戰時之因應歷程與適應能力;此分量 表得分愈高,代表家庭問題解決能力愈好。 11.

(26) 7. 獨立性:家庭成員的自主程度,亦即為家庭對成員的控制程度;此分量表得分 愈高,代表家庭獨立性愈高。 8. 家庭責任:家庭成員是否有其特定的角色、並接受與願意擔負其應有的責任; 此分量表得分愈高,表示家庭角色與責任愈好。. 二、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林美珠(1992)指出家庭對個人具有重要影響力,且會影響個人的心理歷程 (如改變個人思考和感覺模式),並且家庭既是個人力量的源頭,也是個人壓力、 負荷的來源,因此家庭環境與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著極為密切關係(引自鄭 夙芬,1998,頁287);林亮岑(2001)則回顧「全美物質濫用防治中心」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所提出六類會增加青少年偏差行為 與情緒失調問題的危險因子,其中一類即為「家庭環境」危險因子,包含了父母 虐待或忽視、父母有心理疾病、父母屬社會孤立、父母婚姻不和諧或離異、父母 不當管教,以及高度家庭壓力等;Mcwhirter、Mcwhirter 與 Mcwhirter(1993)進 一步指出,若青少年處於充滿衝突的家庭環境中,容易使青少年自覺孤獨、沒人 喜愛及可能被拋棄等,而後當其遭遇問題或困難時,這些青少年比起其他青少年 則更可能會有自傷行為。 不令人意外地,研究指出家庭是解釋青少年自傷行為的重要背景變項,亦是 自傷行為的重要源頭(鄭丞斌,2004;廖冠霖,2009)。Suyemoto(1998)提出 自傷行為的環境模式,指出自傷行為根源於早年經驗,個體在原生家庭中遭受類 似於虐待的負向經驗,此類經驗促使其將疼痛與關愛產生矛盾性連結;另一方面 自傷行為亦是為了維持家庭系統平衡,即試圖轉移系統失功能之缺失、降低系統 內的衝突與暴力,也就是透過自傷行為,來維持家庭運作平衡(Suyemoto & MacDonald, 1995)。 針對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間之關係,Bowlby(1969)指出,在父母無效能的 12.

(27) 照顧下,親子間容易發展出不良的依附關係,而這樣的不良依附關係將會阻礙孩 子發展出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進而提升其選擇自傷行為作為一種情緒調控之因 應方式。後續研究以實徵資料檢驗,確實發現家庭功能與青少年自傷行為間具有 重要關聯性;有自傷行為者比起沒有自傷行為者,其家庭較無秩序(Friedrich, Reams, & Jacobs, 1982) 、較缺乏凝聚力(Asarnow, 1992; Brent, Kolko, Allan, & Brown, 1990; Friedrich, Reams, & Jacobs, 1982)、較有家庭暴力傾向(Dubo, Zanarini, Lewis & Williams, 1997; Briere & Gil, 1998; Fliege, Lee, Grimm & Klapp, 2009)、較缺乏溝通 (Tulloch, Blizzard, & Pinkus, 1997) 、情感較忽視(Dubo, Zanarini, Lewis & Williams, 1997; Briere & Gil, 1998; Selekman, 2002) ,以及較缺乏關懷與照顧(Fotti, Katz, Afifi, & Cox, 2006; Stewart, Lam, Betson, & Chung, 1999)等。 Cruz、Narciso、Pereira 與 Sampaio(2014)研究1266位平均年齡15.9歲的葡 萄牙青少年,發現家庭凝聚力可顯著且負向預測自我毀滅的想法與行為;這樣的 發現與許多研究發現一致,即不佳的家庭功能可能會造成個體的低自尊、孤寂感 及無助感,進而導致自我毀滅的想法與行為(Aquilino & Supple 2001; Ehnvall, Parker, Hadzi-Pavlovic & Malhi, 2008; Martin, Bureau, Cloutier, Lafontaine, 2011); Halstead、Pavkov、Hecker 與 Seliner(2014)的研究也顯示,不佳的家庭功能如 家庭成員低溝通性、無共同目標及情感連結低,易提高青少年自傷行為之風險, 尤其當家庭內部結構與規則不明確時,青少年自傷頻率與自傷持續時間也會提 高。 在國內研究方面,許多研究同樣指出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關聯性。許文耀、 吳英璋(1995)探究生活困境的三個因素(家庭、人際及學校)對自傷行為之預 測關係,發現「家庭困境」對自傷行為的發生有較高的預測力,且自傷行為是低 家庭功能所延伸出之結果;此外林杏真(2002)亦指出相較於無自傷行為青少年, 有自傷行為青少年對家庭事件所知覺到的壓力明顯較高,諸如雙親婚姻不睦、家 庭解體、親子手足互動不佳,以及雙親管教過當等。 13.

(28) 連廷嘉(2004)則發現,有自傷行為青少年多來自失功能家庭,包括親子關 係較疏離、較多衝突,以及父母對子女表現出負面或拒絕態度;黃雅羚、林妙容 (2005)進一步以質性研究方式,針對五個有自傷行為之青少年,來瞭解其自傷 經驗的發展歷程,結果也發現自傷青少年遭遇了許多家庭困境,包含關係疏離、 與父母關係衝突、家庭氣氛不佳、受忽略及家庭暴力,並且關係疏離、家庭氣氛 不佳及受忽略是五位研究參與者共同的處境。 綜上所述,家庭功能不佳對自傷行為具有影響力和關聯性,因此本研究將以 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重複檢驗不佳的家庭功能是否能有效預測自傷 行為。. 14.

(29) 第二節. 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 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與概念 針對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已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說明。國外文獻部分,早 期「因應」被概念化為一種防衛機制,且被視為潛意識的作用歷程;隨後開始有 學者提出, 「因應」為一種對外在壓力事件或負面事件的反應,是意識化的策略或 個人的獨特風格(Endler & Parker, 1990)。Lazarus 與 Folkman(1984)則進一步 提出「壓力-評估-因應理論」(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theory),認為因應是個 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對所遭遇事件會先進行壓力嚴重性評估,此為初級評估 (primary appraisals);經初級評估後,個體進一步對事件進行評估是正向、中性 或負向事件,若為負向事件,個體會評估事件造成的傷害或影響,以及接下來所 會引發的威脅和挑戰,此為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 ;最後則產生因應(coping) 行為,即個體透過評估可能的適當反應,來決定最後所要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王 千逸,2006;朱育萱,2011)。 國內文獻部分,張春興(2002)指出壓力因應方式係指個體在遭遇困難、挫 折時所採取的應付手段,是有目的之意識行為,而非潛意識的防衛作用,亦即當 環境發生變動、個人生活遭遇困難或限制時,個人為因應環境之要求,並維護個 人利益時所採取的一切方法,其目的在降低焦慮和解決困難;連廷嘉(2004)則 歸納國內外相關研究之看法,指出壓力因應方式為個人面對壓力事件或危機時, 為降低壓力之影響,而利用所擁有之資源,來處理難以負荷的壓力事件或需求, 以克服或降低緊張、憂鬱等負向感受(引自湯誼文,2009,頁25) ;陳玲玲(2008) 指出壓力因應方式是個人與環境互動時,為了解決問題或困境所帶來的壓力,個 體所採取降低壓力的方法。故綜合國內外研究者之看法,本研究定義壓力因應方 式為個體面臨壓力事件時,透過對自身資源及對事件的壓力程度做評估後所形成 對事件的反應方式,且其非短暫性、一次性的反應,而是一種長時間形成對事件 的一組反應方式。 15.

(30) 為了有系統地探討個體所採取的因應方式,過往研究進一步將壓力因應方式 進行分類。在國外研究部分,Lazarus 與 Folkman(1984)將壓力因應方式分為兩 類,分別為(一)問題焦點因應方式(problem-focused coping):係指個體針對問 題尋求解決方法;(二)情緒焦點因應方式(emotion-focused coping):係指個體 努力去處理壓力情境所造成的情緒影響。Billings 與 Moos(1984)則將壓力因應 方式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一)評估取向(appraisal-focused coping):對情境做 正確的評價判斷;(二)問題焦點取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對問題做適當 處理;(三)情緒取向(emotion-focused coping):有效抑制擾動的情緒,使情緒 得以緩解並保持於平衡狀態。Moos 與 Schaefer(1993)將壓力因應方式區分為四 大類,分別為(一)認知處理因應(cognitive approach coping):包含邏輯分析與 積極再評估;(二)行為處理因應(behavioral approach coping):包含尋求指導 與支持,而後採取具體行動來直接處理壓力;(三)認知迴避因應(cognitive avoidance coping):否認壓力的嚴重性,接受情境並認為環境無法被改變;(四) 行為迴避因應(behavioral avoidance coping):藉由投入其他活動以取代壓力所帶 來的損害或發洩情緒。 在國內研究部分,柯慧貞(1996)參考Folkman 與 Lazarus(1985)所發展的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WCC)量表,並輔以華人人生哲學意涵,將WCC重新 修訂、以適用於本土研究參與者使用;該量表針對六種壓力情境,請研究參與者 評估其可能會有的反應方式。張宇岱(2003)則進一步根據Folkman、Lazarus(1985) 與 Holahan等人(1996)的概念,將柯慧貞(1996)之修訂量表進行第二次修訂, 並以本土資料進行因素分析,發現該量表可分為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problem-focused coping)、逃避-情緒取向因應 (avoidance/emotion- focused coping)及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等三因素。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係指當壓力事件發生時,會 根據壓力事件內容,有計畫地訂出相關解決策略和方式,以有效解決壓力事件; 16.

(31) 或是會轉換自己的想法,用較為正面、積極及樂觀的角度來看待壓力事件,並藉 由運動或投入其他工作來舒緩壓力,例如學業表現不如人或師長對自己的表現不 滿意時,會想出辦法來改變對方給自己的評價,並試著去做做看。逃避-情緒取向 因應則是指當壓力事件發生時,會選擇不面對壓力事件本身、遠離壓力事件相關 的人事物,例如躲在家裡看電視不出門、借酒消愁;或是面對壓力事件時,會利 用發洩情緒來做為舒緩壓力之方式,如大哭、生氣及抱怨、而不去解決壓力事件 本身。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為面對壓力事件時,會主動去尋找外界協助和支持, 包含家人或朋友的協助、建議及支持,也包含利用宗教信仰、民間的算命師、風 水師或是神明的指點與協助。. 二、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中之人、事、物的一種特別關係,當此種關係被個人 評估為有負擔,或是超出個人能力所能負擔,且會危害到個人心理健康和福祉時, 稱之為壓力(Lazarus,1991) 。若個體長期處在壓力情境下,容易對個人的生理和 心理造成負擔;已有研究指出,強大的壓力會導致個體產生心理層面的焦慮、緊 張、不安、憂鬱,以及生理層面易出現頭痛、腸胃不適、高血壓、心臟病等情形 (郭靜靜,2004;Tacón, McComb, Caldera & Randolph, 2003) 。而壓力因應方式則 為個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所採取之因應手段,以做為降低壓力和解決問題之方法; 已有研究顯示,自傷者之所以會有自傷行為,是因為他們在壓力情境下缺乏有效 的因應方式,進而以自傷行為來做為宣洩壓力和紓緩情緒之方法(Favazza & Conterio, 1989; Haines & Williams, 1997; Walsh & Rosen, 1988)。 有關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兩者間具有顯著關聯性。 在國外研究部分,Haines 與 Williams(1997)將研究參與者分為三組,分別為19 位被監禁且有自傷行為史的男性(自傷行為組)與13位沒有自傷行為史的男性犯 人(犯人控制組),以及18位沒有自傷行為史之男性大學生(非犯人控制組),發 17.

(32) 現自傷行為組相對於非犯人控制組在壓力情境下,傾向以逃避取向因應方式來因 應壓力,且較少尋求社會支持;Evans、Hawton 與 Rodham(2005)則針對6020 位年齡介於15至16歲的高中生進行研究,也發現蓄意自傷與曾有自傷意念之青少 年比起沒有蓄意自傷行為和意念之青少年,在遭遇困難或嚴重問題時較不會去尋 求社會支持,且較常採取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 Chapman、Gratz 與 Brown(2006)進一步提出經驗-逃避模式(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來解釋個體產生自傷行為之歷程,該模式指出當有引發個體負 向情緒的刺激出現時,個體為緩解負向情緒之不適性,因而採取逃避取向因應方 式來面對壓力,進而產生自傷行為,亦即逃避取向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具關聯性; Andover、Pepper 與 Gibb(2007)研究大學生自傷行為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關係, 發現有自傷行為的大學生(44位)在逃避取向因應方式的得分上顯著高於無自傷 行為的大學生(44位) ,且在女大學生中,自傷行為者比起無自傷行為者,較少使 用問題解決和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Borrill、Fox、Flynn 與 Roger(2009) 針對617位大學生進行研究,也發現有自傷行為的大學生在逃避取向因應方式上之 得分,顯著高於沒有自傷行為的大學生。 Cawood 與 Huprich(2011)透過調查302位年齡介於18至19歲的大學生,發現 情緒取向因應方式(emotional coping style)可顯著且正向預測自傷行為,並且情 緒取向因應方式可完全中介人格疾患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McMahon、Corcoran、 McAuliffe、Keeley、Perry 與 Arensman(2013)則調查3881位愛爾蘭的青少年, 也發現情緒取向因應方式能正向預測自傷意念與自傷行為,且情緒取向因應方式 在心理健康因子(憂鬱、焦慮及自尊)與自傷行為間具有中介效果;Andrews、 Martin、Hasking 與 Page(2014)進一步針對1973位年齡介於13至19歲的澳洲在 學青少年、進行一年的追蹤研究,更發現缺乏問題焦點取向因應方式可顯著預測 一年後自傷行為之發生。 在國內研究部分,柯慧貞等人(2004)指出大學生愈常使用認知再建構-問題 18.

(33) 取向因應方式、愈不常使用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則愈不會發生自傷行為;湯 誼文(2009)則針對五位曾有兩次以上自傷行為的青少年進行質性研究,發現最 能有效終止自傷行為的壓力因應方式為「找同儕好友聊天」 ,屬於Moos 與 Schaefer (1993)因應策略中的問題焦點取向因應方式。 綜合上述國內外研究可知,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存在顯著關聯性;其 中,自傷行為者比無自傷行為者,較常使用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較不常使用 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與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並且,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 式可正向預測自傷行為、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方式可負向預測自傷行為;因 此本研究也將重複檢驗,在臺灣高中職學生中,不同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同樣能預 測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19.

(34) 第三節.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孩童時期,照顧者對子女的社會化和情緒調節技巧扮演關鍵角色(Kopp, 1989; Thompson, 1994);若個體生長於高衝突和低情感表達的環境,可能使其無法透過 照顧者來獲得正向互動與情感表達,以及學習有效調節情緒之技巧,進而影響個 體在面對壓力時之因應方式(Bowlby, 1969; Halpern, 2004)。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間具有關聯性。Linehan(1993) 發現自傷行為是個體情緒失調的展現,導因於早年成長於無效環境(invalidating environments)與情緒脆弱性(emotional vulnerability),使得個體缺乏良好的情緒 調節能力,因而易採取不適當的因應方式來處理情緒困擾(Mikolajczak, Petrides & Hurry, 2009)。Kliewer 與 Lewis(1995)針對39位患有鐮刀型細胞貧血症之兒童 與青少年,探討家庭功能對其壓力因應方式之影響,結果發現家庭的凝聚力與孩 子的主動因應方式呈正相關,即家庭凝聚力愈高、孩子在面對問題時愈能積極面 對問題,且父母面對壓力時所採用的因應方式,也可顯著預測孩子在面對壓力時 所使用的因應方式。 Huss 與 Lehmkuhl(1996)以39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同樣發現支持的家庭 氣氛與適當的開放和控制,可正向預測主動因應方式;而壓迫性的家庭氣氛,則 可正向預測逃避取向因應方式(avoidance coping)。Hamid、Yue 與 Leung(2003) 進一步研究297位香港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關係,發現青少年的家 庭功能若為具結構的、高凝聚力、情感表達豐富、高組織、低衝突及低至中度的 控制,則孩子有較良好的(constructive)壓力因應方式。 也有研究顯示,父母對子女所展現的親密度和子女所採取之壓力因應方式有 關聯;當父母對子女採忽視、冷漠的態度,則子女會使用較多的情緒取向因應方 式,例如生氣、逃避,反之當個體知覺到父母是溫暖關懷和具支持性的,子女會 使用較多的問題焦點取向因應方式(Dusek & Danko, 1994);Shell等人(1991) 也指出,若兒童知覺到母親是關懷與接納的,則可預測他會使用較多的問題焦點 20.

(35) 取向和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反之兒童若知覺到母親負面的態度,則可預 測他會使用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 在臺灣本土研究部分,邱富琇(2004)針對1020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 研究,發現兒童所感受到的親子溝通愈開放,則所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愈多元; 張怡華(2006)以799位國中生進行研究,也發現親子間衝突次數愈多、子女愈容 易以消極的因應方式面對親子衝突;陳宥安(2014)以苗栗縣北區三所國中之160 名高關懷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庭功能中「情感表達」和「家庭責任」與壓力 因應方式間之關係,結果發現情感表達和家庭責任,皆與問題焦點取向因應方式 呈正相關,即家庭中的情感表達愈佳、家庭責任愈強,高關懷學生愈常使用問題 焦點取向因應方式,也就是遇到問題會有計畫地去解決。 綜上所述,家庭功能不佳,易導致個體發展出不良的壓力因應方式,而較佳 的家庭功能,可使個體發展出有效的壓力因應方式,並且臺灣本土研究多集中在 國中、小之研究對象上;故本研究將重複檢驗,在臺灣本土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 樣本中,家庭功能是否同樣能預測青少年的壓力因應方式。. 21.

(36) 第四節 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壓力因應方式為中介變項 家庭是個體自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社會環境,是形塑情緒、性格及技能的起 始點(Adrian, Zeman, Erdley, Lisa & Sim, 2011)。在家庭裡,雙親的情緒、態度及 所營造的家庭氣氛,對於個體的情緒發展格外重要;若個體在成長歷程中常經驗 到必須控制情緒、不允許其有負向的情緒與感受,且一旦無法符合此標準即會遭 受懲罰或批判,如此將使其針對負向情緒表達產生負向評估、認為不應有負向情 緒,致使個體既無法有效表達情緒,又無法從與家人互動中學習適當的情緒調節 技巧,使其在面對負向情緒時,容易因缺乏適當的因應方式而導致在混亂狀態下 選擇以逃避情緒或衝動性行為來處理其情緒性困擾(Adrian et al., 2011; Linehan, 1993)。 然而綜覽過往文獻,目前尚未有實徵研究同時探討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 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研究。不過本研究進行文獻回顧後發現,家庭功能與自傷 行為、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以及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間,皆有許多研 究指出兩兩間具有顯著關聯性。此外,Linehan(1993)所提出之「邊緣性人格的 生物發展模式」亦指出家庭功能不佳,如缺乏支持、缺乏適當地情緒表達、溝通, 可能易使個體缺乏壓力因應能力,或容易對情緒過度反應、過度敏感,對事件有 扭曲想法、缺乏正向的態度等,進而易使用不適當的因應方式來處理不舒服地感 受;Crowell、Beauchaine、Linehan(2009)進一步發展出「邊緣性人格的生物社 會發展假說」 ,指出個體若生長於高衝突、低支持的家庭,因負面情緒表達不被允 許、當遇到挫折也未被妥善處理,使得無法發展出有效的壓力因應與調整情緒的 方法,使得在面臨壓力情境時會傾向以逃避方式來因應,進而出現自傷行為。 本研究進一步利用 Nock(2009)所提出的「自傷行為發展與維持之整合性理 論模式」(如圖 2-4-1)來進行推導,以瞭解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 間之可能關係;該理論模式指出自傷行為的發展是因個人的遠端脆弱因子(如基 因上高情緒反應性、童年的不當對待,以及家庭的敵意或批評) ,促使個人內在脆 22.

(37) 弱因子(如高度嫌惡情緒或缺乏壓力耐受力)與人際脆弱因子(如不良溝通技巧 與缺乏問題解決能力)的形成,使得在面臨壓力事件時,若同時有自傷行為相關 促發因素存在(如社會學習),個體便容易有自傷行為。 根據此理論模式之內容,遠端脆弱因子中的家庭敵意或批評,與本研究的家 庭功能概念相近,而個人內在脆弱因子中之缺乏壓力耐受力與人際脆弱因子之缺 乏問題解決能力,亦與本研究之壓力因應方式概念相似,故本研究依此理論之自 傷行為發展的可能歷程,以及前面三節之文獻回顧(家庭功能可預測壓力因應方 式、壓力因應方式能預測自傷行為,以及家庭功能可以預測自傷行為) ,假設家庭 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中,壓力因應方式扮演著中介角色。. 内在脆弱因子 自傷行為的特. ■高度嫌惡情緒 遠端脆弱因子. ■基因上高情緒/. ■高度嫌惡認知 ■缺乏壓力耐受力. 認知反應. 評. ■壓力事件的觸發或喚 起. ■童年受虐 ■家庭的敵意/批. 別脆弱因子 壓力反應. 人際間脆弱因子. ■不良溝通技巧. ■壓力事件存在無法處 理的社會要求. ■自我處罰假說 ■社會訊息假說 ■實用假說 ■失去痛覺假說 ■. ■缺乏社交能力. 圖 2-4-1. ■社會學習假說. 自傷行為發展與維持之整合性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Nock, M. K. (2009). Why do people hurt themselv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self-injur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2), 79.. 23. 自 傷 行 為.

(38) 24.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分為以下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參與者,針對研究參與者的抽樣來源 與抽樣結果進行說明;第二節為研究工具,介紹本研究所使用的各種測量工具; 第三節為研究程序,說明資料蒐集的過程;第四節為統計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用林旻沛教授所主持之科技部研究計畫: 「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 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研究(第二年)」中的研究參與者做為本研究 的研究對象,並對研究資料進行資料分析;研究者在此計畫中參與部分為:文獻 整理、部份資料建檔及資料分析和討論。 該科技部計畫以臺灣地區的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與 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意性 抽樣,並參考台北市高中職多元入學登記分發 PR 值,取 PR 值介於前、中、後階 段之學校做為施測對象。第一年針對北臺灣兩所高中、兩所高職之全體高一學生 進行取樣,第二年再次進行追蹤施測;本研究使用該科技部計畫之第二年資料。 第二年兩所高中與兩所高職二年級預計施測人數為 2171 人,當天到校在班之 受測人數為 1928 人,最後有效問卷數為 1922 份;因此問卷回收率為 88.81%、問 卷反應率為 99.69%,以及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88.53%。其中女性 1019 位、佔有效 樣本比例為 53.07%,男性 901 位、佔有效樣本比例為 46.93%;另外高中學生樣本 數為 939 人、佔有效樣本之 48.86%,高職學生樣本數為 983 人、佔有效樣本之 51.14%。 當中有效問卷數(1922 份)與有效樣本回收數(1920 份)之差異係因扣除未填性 別之學生。. 25.

(4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一、簡式家庭功能量表 家庭功能量表由王淑惠(2001)透過國內外文獻和相關量表的回顧,並輔以 本土化的質性訪談,進行分析、找出代表家庭功能的八個重要向度;此量表採 Likert 式五點量尺方式計分,量表共有 44 題、含八個分量表,分別為凝聚力、衝突性、 情感涉入、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林耀盛、李仁宏、 吳英璋,2006)。 該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王淑惠(2001)的研究指出,該量表成 人版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73 到 .90 ;邱郁雯(2003)以 306 個家庭為樣本, 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59 到 .85 之間。 Ko 等人(2004)針對王淑惠(2001)之研究,選取高因素負荷量之題目,發 展出「簡式家庭功能量表」 ,題數 22 題,為折半版本。本研究考量原家庭功能量 表題數過多,故使用折半版本;另外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中,為求八個分量表概 念一致,本研究先將「衝突性」與「情感涉入」進行反向計分,而後再進行結構 方程模式分析。 在本研究中,此 22 題簡式家庭功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達 .94,並且 以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進行因素模式檢驗,亦發現八個 分量表的八因素模式之整體模式適配度佳(CFI = .91、NFI = .91、IFI = .91) ,且八 個因素之因素負荷量介於 .62 至 .90,分別為凝聚力.90、衝突性(反).65、情感 涉入(反).62、情感表達.74、溝通.87、問題解決.82、獨立性.71、家庭責任.76; 由於因素負荷量介於.50~.95 間係具有良好因素負荷量,代表建構效度佳,因此該 22 題簡式家庭功能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與建構效度。. 二、壓力因應量表 本研究採用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壓 26.

(41) 力因應方式。柯慧貞(1996)先將 Folkman 與 Lazarus(1985)所發展的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WCC)量表,以華人人生哲學意涵進行修訂,讓該量表能適用 於本土研究參與者使用;張宇岱(2003)則進一步根據 Folkman 、Lazarus(1985) 與 Holahan 等人(1996)的概念,將柯慧貞(1996)之修訂量表進行第二次修訂, 並輔以本土樣本因素分析出三個因素: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cognitive reconstruction/problem-focused coping)、逃避-情緒取向因應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且三個因素皆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87 至 .92 之 間) 。 由於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是針對成人的六種壓力情境,請 研究參與者評估其可能會有的反應方式,因此林旻沛(2014)特別針對高中職學 生常見的四種壓力情境,來做壓力情境調整,包含「當學業的表現遇到挫折時(如 表現不如人,或師長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 、 「自己受到批評或受誤解時」 、 「面對 即將來臨的挑戰或威脅壓力時(如面臨大考或即將接受開刀等)」,以及「當情感 受挫折時(如不被喜歡,或朋友對你冷淡了,或不被愛或男/女友另有新歡)」等; 其中「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四個情境共 24 題、 「逃避-情緒取向因應」四個 情境共 24 題及「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四個情境共 12 題(詳見附錄四) ;另外 該量表採 Likert 式四點評量法作答,即填答時研究參與者須針對每一個陳述句子, 在四點量尺上圈選符合自己情形或狀況之數字,反應方式為「從來沒有」1 分、 「偶 爾如此」2 分、「常常如此」3 分、「幾乎如此」4 分;三個分量表分數愈高,表示 個體面對不同的壓力情境時,愈常採用此種壓力因應方式。 在本研究中, 「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89、 「逃 避-情緒取向因應」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91,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 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81,其信度皆在可接受範圍內。. 27.

(42) 三、自傷行為量表 本研究以自傷行為量表(Nonsuicidal Self-Injury Scale)評估過去一年內, 下列 12 種自傷行為之發生次數,包含:割傷自己、燒傷自己、以尖銳物體在 皮膚上刻字或畫圖以致流血、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將尖銳物品, 如針、鋼釘、訂書針等插入皮膚或指甲、使勁拽頭髮、咬傷自己、猛烈摩擦皮 膚以致流血、用酸性異液體腐蝕皮膚、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猛烈撞擊 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青、拳打自己以致瘀傷等十二題(You, Leung, & Fu, 2012)。此量表為 Likert 六點量表,0 代表沒有、1 代表 1 次、2 代表 2 次、3 代表 3 次、4 代表 4 次、5 代表 5 次以上,而自傷行為程度為這 12 題的分數加 總。. 28.

(43) 第三節 研究程序 研究團隊在進行問卷施測進行前,先取得高中職校長、輔導主任及輔導教師 之同意,並獲得施測班級導師的同意後才進行問卷施測。在施測過程方面,由計 畫主持人先至四所高中職學校,針對輔導教師與導師進行施測訓練,並給予施測 說明書,以班級團體方式進行施測;在施測流程方面,施測人員先向研究參與者 說明此次施測目的、流程及研究倫理和保密性,請研究參與者放心、誠實填答; 此外在填寫問卷前,先告知研究參與者在完成此份問卷的填寫後,下學期開學時 給予個別回饋報告書,以提高研究參與者誠實填答之動機;接著請研究參與者填 寫研究參與同意書和個人資料表,填答完畢、隨即收回,再請研究參與者填寫載 有問卷編號的身心健康問卷,該身心健康問卷已清楚說明個人基本資料的保密性 和解釋相關疑義,使研究參與者對於問卷的作答更加了解與放心。. 29.

(44) 第四節 統計方法 本研究使用 SPSS 視窗版 22.0 與 AMOS 18.0 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來對研究假 設進行考驗,且本研究 α 之統計顯著水準訂定為 p < .05;本研究所採用之統計方 法如下: 一、描述統計 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來瞭解研究樣本的基本人口學特徵、家庭功能與壓 力因應方式情形,以及自傷行為和自傷方式盛行概況。 二、獨立樣本 t 檢定 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來比較有自傷行為與無自傷行為之學生,在家 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各分量表得分上之差異。 三、皮爾森相關分析 本研究利用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來探究家庭功能、 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之相關情形。 四、結構方程式 本研究採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統計方法, 並以最大概似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s)來估計各模式中的效果和 適配度,且考量樣本的代表性,本研究處理遺漏值(Missing data)時選用估計平 均數與截距(estimate means and intercepts)之功能來處理資料的遺漏值。 由於 SEM 的程序允許估計預測變項的誤差,且以潛在變項進行分析時,SEM 的程序已先排除各研究變項的測量誤差,故通常能提高獨變項和中介變項對依變 項的解釋力(程炳林,2003) ,故本研究以結構方程式來分別檢驗家庭功能對自傷 行為、壓力因應方式對自傷行為及家庭功能對壓力因應方式之預測關係,以及壓 力因應方式中介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 在中介模式分析部分,本研究以 Baron 與 Kenny(1986)所提出之方法,來 檢驗中介效果是否存在,其準則包括:1.中介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2.獨變 30.

(45) 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3.獨變項對中介變項有顯著的關係;4.獨變項對依變項 的顯著關係,會因為中介變項的加入,而有所減弱(部分中介)、甚至呈現不顯 著(完全中介)的關係之情形。另外本研究也利用 Sobel test(MacKinnon, Lockwood, Hoffman, West, & Sheets, 2002)來檢驗模式中的中介關係是否成立。. 31.

(46) 32.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分五節以說明研究假設之考驗結果。第一節為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 及自傷行為之現況分析;第二節則進行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 方式之差異性分析;第三節為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第四節則為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分析;第五節為家庭功能、 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中介模式分析。. 第一節. 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及自傷行為之現況分析. 本節透過描述性統計分析來瞭解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情形,以及自傷行 為和自傷方式盛行概況。. 一、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描述統計結果 透過表 4-1-1 可知,在家庭功能部分,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介於 2.46 到 3.88 間,其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的題平均數皆 介在 3 到 4 間,即集中落於「有時候」與「常常」間;而衝突性與情感涉入的題 平均數皆介在 2 到 3 間,即集中落於「很少」與「有時候」間;另外透過題平均 數數值可知,研究參與者在家庭功能中的凝聚力題平均數相對較高、在情感涉入 的題平均數相對較低。 在壓力因應方式部分,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介於 1.79 到 2.39 間;其中逃避情緒取向因應方式與尋求社會支持因應方式的題平均數皆為 1.79,即集中落於「從 來沒有」與「偶爾如此」間,而認知再建構-問題取向因應方式的題平均數為 2.39, 即集中落於「偶爾如此」與「常常如此」間。. 33.

(48) 表 4-1-1 量表 ◆家庭功能 凝聚力 衝突性 情感涉入 情感表達 溝通 問題解決. 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描述統計表. 題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分數範圍. 題平均數. 4 3 2 3 3 2. 15.53 7.50 4.91 9.16 10.45 7.31. 3.20 2.29 1.58 2.96 2.40 1.74. 4-20 3-15 2-10 3-15 3-15 2-10. 3.88 2.50 2.46 3.05 3.48 3.66. 獨立性 家庭責任 ◆壓力因應方式. 3 2. 10.88 7.42. 2.38 1.65. 3-15 2-10. 3.63 3.71. 認知問題取向 逃避情緒取向 尋求社會支持. 24 24 12. 57.31 42.97 21.38. 11.01 10.70 5.12. 24-96 24-89 12-46. 2.39 1.79 1.79. 二、自傷行為概況描述 研究結果顯示,共有 13.96%(n =265;95 % 信賴區間為 12.41 % - 15.51 %) 的高中職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內曾有自傷行為。依據表 4-1-2 可知,在自傷行為方 式上以「割傷自己」(5.17 %)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 留疤痕」 (4.96 %)與「使勁拽頭髮」 (4.96 %) ,而在「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0.42%) 與「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0.42%)上則所占比例最低;由此可知,研究 參與者在從事自傷行為時,多數使用割傷自己、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或 是使勁拽頭髮等方式,較少使用以酸性液體腐蝕皮膚或用漂白劑、清潔劑擦洗皮 膚等方式。. 34.

(49) 表 4-1-2. 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1897).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使勁拽頭髮 咬傷自己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98 94 94 77 69 64 56. 5.17 4.96 4.96 4.06 3.64 3.37 2.96.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燒傷自己. 39 34 17. 2.06 1.79 0.90. 8 8. 0.42 0.42.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進一步分析高中、高職生在自傷行為發生率上的差異,顯示高中生過去一年 自傷率為 11.57%(N=107) ;高職生過去一年自傷率為 16.26%(N=158) 。而在自 傷行為方式上,依據表 4-1-3 可知,高中生在『使勁拽頭髮』方式上所佔比例最高, 其次依序為『割傷自己』與『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而『用酸性液體 腐蝕皮膚』與『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則為所佔比例最少之方式;在高職 生部分,依據表 4-1-4 可知,最常被使用的自傷行為方式則是『割傷自己』,其次 依序為『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與『使勁拽頭髮』 ,而最少被使用的方 式則是『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與『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由此結果顯示高職生自傷率較高中生高,另外高中生與高職生最常使用的自 傷行為方式也不盡相同,然兩族群最少使用的自傷方式則相同。. 35.

(50) 表 4-1-3. 高中生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923).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使勁拽頭髮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咬傷自己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41 32 31 26 24 21. 4.43 3.46 3.35 2.81 2.60 2.27.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燒傷自己. 17 12 10 5. 1.84 1.30 1.08 0.54. 2 2. 0.22 0.22.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表 4-1-4. 高職生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971).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使勁拽頭髮 咬傷自己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66 63 53 53 43 43 39 27 24. 6.79 6.49 5.45 5.45 4.42 4.42 4.01 2.78 2.47. 燒傷自己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12 6 6. 1.24 0.62 0.62. 36.

(51) 第二節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性分析 本節為比較有無自傷行為之高中職學生,在家庭功能和壓力因應方式各分量 表得分上之差異;此節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探討有無自傷行為之學生在家庭功 能各分量表得分上之差異;第二部分為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壓力因應方式各分量 表得分上之差異。. 一、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上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來比較有自傷行為與無自傷行為之學生,在家庭 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各分量表得分上之差異。由表 4-2-1 可知,有自傷行為之學生 在家庭功能的衝突性和情感涉入得分上皆顯著高於無自傷行為學生,即有自傷行 為學生家庭中有較多衝突,以及家庭成員彼此間有情感過度干涉情形;而在凝聚 力、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上,有自傷行為之學生得分 顯著低於無自傷行為學生,顯示有自傷行為學生之家庭凝聚力較低、情感表達較 薄弱、較缺乏溝通、家庭面臨問題時解決能力較弱、家庭較不鼓勵成員獨立及成 員較不盡自己的家庭責任。. 二、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壓力因應方式上之差異分析 根據表 4-2-1 顯示,有自傷行為學生與無自傷行為學生在認知再建構-問題取 向因應方式和尋求社會支持取向因應方式上之得分並無顯著差異,但在逃避-情緒 取向因應方式上,有自傷行為學生得分顯著高於無自傷行為學生,即有自傷行為 學生比無自傷行為學生在面對壓力情境時,較傾向使用逃避-情緒取向之因應方 式。. 37.

(52) 表 4-2-1.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性比較 自傷行為 無自傷行為 (n=1578). 有自傷行為 (n=260). t值. ◆家庭功能 -凝聚力 -衝突性 -情感涉入. 15.66(3.16) 7.41(2.29) 4.84(1.57). 14.75(3.31) 8.08(2.18) 5.36(1.54). 4.28*** -4.40*** -4.98***. 0.29 0.29 0.33. -情感表達 -溝通 -問題解決 -獨立性. 9.26(2.94) 10.57(2.35) 7.37(1.73) 10.93(2.36). 8.56(2.96) 9.74(2.56) 7.00(1.75) 10.58(2.50). 3.57*** 5.19*** 3.20** 2.17*. 0.24 0.35 0.21 0.15. 7.48(1.64). 7.03(1.68). 4.13***. 0.28. 57.14(11.05) 42.06(10.30) 21.27(5.00). 58.33(10.75) 48.54(11.39) 22.02(5.78). -1.61 -9.25*** -1.96. 0.11 0.61 0.15. -家庭責任 ◆壓力因應方式 -認知問題取向 -逃避情緒取向 -尋求社會支持 *. p < .05. **. p < .01. ***. p < .001. 38. 效果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 Examples of items NOT recognised for fee calculation*: staff gathering/ welfare/ meal allowances, expenses related to event celebrations without student participation,

 After a school term ends, schools shoul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plans and all aspects of their work over the past year (Evaluation) before setting up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