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究高中職學生在家庭功能、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間之關係;

本章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及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幾年自我傷害的新聞層出不窮,怵目驚心的報導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高雄 市新崛江一間麵店,晚間時一對情侶疑似女方不滿男友要分手,當場情緒失控,

出現自殘和傷害對方的行為(華視新聞網,2015)。這些人似乎都選擇用傷害自己 的方式去宣洩情緒、表達憤怒或是引起他人注意;然而,是什麼原因使這些人有 自傷行為,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選擇用自傷行為來處理事情和情緒。依據兒福 聯盟於 2015 年所公布的「台灣兒少生活中暴力對待與暴力訊息調查」,調查結果 指出近四成兒少曾在家庭或學校遭受肢體或言語暴力,促使兒童與少年產生以暴 制暴等暴力或自傷行為的後遺症(聯合報電子報,2015);由此可知,兒童與少年 的暴力行為和自傷行為,其背後有其家庭或環境因素可循。

愈來愈多的研究與數據指出,自傷行為有逐漸嚴重與年輕化之趨勢。陳毓文

(2006)的研究指出,臺灣國高中職學生曾有過自傷行為的比率為 22.4%,而當中 有再實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自傷行為的比率高達 75.6%;呂孟真(2007)對一所綜合 高中的 839 位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有 44.4%的受訪者表示過去曾至少有過一次的自 傷行為;劉惠青、劉珣瑛、黃郁心、鍾嫈嫈與方俊凱(2011)的研究顯示,臺灣 高中職學生中有 24.8%的學生曾有自傷行為,且平均蓄意自傷次數為 3.9 次;而根 據「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資料指出,民國 94 年至民國 102 年校園 自殺自傷事件人數從 275 人劇增到 781 人,當中又以高中職所占人數最多,從民 國 94 年的 103 人至民國 102 年明顯增加為 282 人,增加比率將近達三倍之多(教 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6;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

2

處理中心,2014)。由此可見,近年來高中職學生出現自傷行為的人數已急遽增加,

且自傷行為是自殺行為極為重要的預測因子(Cheung, Wong, Lee, Lam, Fan & Yip, 2013; Guan, Fox, & Prinstein, 2012; Klonsky, May, & Glenn, 2013),值得吾人多加 關注,因此本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探究其自傷行為之成因,希望能

則更容易引發自傷行為;Favazza 與 Conterio(1989)也發現,個體若於童年期與 父母關係不親密、被疏忽照顧,以及與父母沒有建立起安全依附關係,則容易導 致在人際關係上遭遇挫折,因而從人際中退縮,促使其採取自傷行為以作為因應 困境之方式;黃雅羚與林妙容(2005)的研究亦發現,青少年的家庭若有家庭關 係疏離、與父母關係衝突、家庭氣氛不佳、受忽略及家庭暴力等問題,容易導致 青少年產生自傷行為。

3

然而,家庭功能不彰是如何影響自傷行為的發生呢?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 響?如許文耀、吳英璋(1995)指出,負向家庭事件往往是青少年自傷行為發生 的潛在因子,然而個體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對個人是不可控制之 因素,因此探討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的中介變項,將有助實務介入參考,意即透 過有效改善中介變項之影響,便能有效降低個體自傷行為的發生。

歸納過往文獻得知,家庭功能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適應能力、壓力因應方式 具有重要影響性,若家庭功能不彰(過度涉入、教養態度、親子衝突、父母衝突、

缺乏凝聚力及疏離等),則容易讓子女承受較多壓力,且較無法發展出良好的壓 力因應能力(吳麗娟,1998a,1998b,1999;許筱梅,1995;Henry、Sager & Plunkett, 1996),甚至是較易發展出以逃避方式來因應問題和壓力(Dusek & Danko, 1994;

Shell, Roosa & Eisenberg, 1991; Wagner, Cohen & Brook, 1996);王彩鳳(1999)也 指出,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環境下成長之青少年,其所面臨的壓力比一般青少年 多,且沒有良好的壓力因應方式,將會形成不良適應,以及產生焦慮、憂鬱及自 殺意念等現象;湯誼文(2009)亦針對壓力因應方式與自傷行為的關係進行探討,

發現青少年的自傷行為會因不同的壓力因應方式而有提高或降低的關聯情形,有 效的壓力因應方式能有效降低自傷行為的發生。綜上所述,本研究欲瞭解,家庭 功能是否會影響個體所發展出的壓力因應方式、而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可進一步預 測個體的自傷行為,以及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可以中介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 關係。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