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資料來源及處理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6

第二節 資料來源及處理

本文樣本資料採用中研院 TEPS 資料庫中,第一波(2001)、第二波(2003)國中 生調查問卷和第三波(2005)高中職五專學生問卷資料。TEPS 是一項由中央研究院、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規劃自 2001 年起七年內,建立起臺灣地區教育研究領域具代表性的長期資料庫,為教 育基礎研究提供良好可靠的資料。

TEPS 資料收集內容分兩大類,一為只有學生需要做的「綜合分析能力」測 驗;二為分別對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所設計的問卷。第一波學生問卷調查是 以台灣地區 90 學年度國中一年級學生(1988/9 年出生的世代)為調查母體,進行 抽樣調查,抽樣方式依照城鄉鎮別和公私立別的差異,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 抽樣。第一波國中生問卷中,大約抽出學生樣本為兩萬人。

第二波學生調查為追蹤調查,並不重新抽樣,研究母體對象為第一波調查學 生樣本,這些學生在調查年(2003)是屬於 92 學年度的國中三年級學生,因此,

本文在選擇影響因素時,主要是從第二波問卷內容中選取,例如家庭收入、婚姻 狀態和教育期望等。而此次最終學生問卷樣本為將近一萬九千人。

然而,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資源等因素是從小累積並深深地影響中學生升學 發展成果的,因此本文亦採用了部分第一波問卷內容當作解釋變數。首先將 TEPS 資料庫中,將第一波學生問卷和第一波家長問卷進行合併,選取出不因時間因素 改變之變數,如家長教育程度;此外,部分重要問卷內容於第一波問卷中獲得結 果,但未於第二波問卷中重複提問,本文亦繼續沿用,主要原因是,雖然這些問 卷內容可能因時間經過而改變,但因兩波問卷間僅相隔兩年,因此假設它們並沒 有改變,如文化資本和手足數目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7

第三波(2005)高中職五專學生問卷資料中的調查對象,其中包含了來自於第 一波、第二波受訪的國中學生追蹤樣本,估計約有四千名學生,另外再從這四千 人的同班同學中,抽出約一萬六千名未接受過 TEPS 調查的學生,視為新樣本,

以共約兩萬名的學生作為第三波調查的母體。此波問卷內容訪問了學生目前就讀 學校的公私立別和學程類別,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受追蹤學生樣本的升學發展成果。

換句話說,第一波、第二波將近兩萬名的學生樣本中,能夠得知其最後升學發展 成果的僅有此四千名學生,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對象將距焦在此些學生身上,

進而進行分析對於升學之影響效果。

在本文所採用的各項問卷題目中,答題結果皆有出現未填答或是不合理值的 情形發生,而本文所採用之解決方法是,只要該名學生於本文選取的十一項解釋 變數或兩項被解釋變數中有以上兩答題結果之一者,為使估計更加精確,本文皆 予以剃除。

最後,將第一波學生、家長問卷和第二波學生、家長問卷,以及第三波高中 職五專學生問卷進行合併,有效樣本為 2,807 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8

第三節 變數設定

對於各個模型中變數之設定及預測結果,將於本節內容中分別詳細說明。表 5 彙整了所有變數符號及定義。

表 5:變數符號及定義

符號 變數定義

綜合分析能力答對題數(單位:題)

中學生升學發展成果

父/母親教育程度(單位:年)

家庭每月收入(單位:級)

家庭婚姻狀態

家中手足數目(單位:人)

財務資本(單位:分)

家庭外社會資本(單位:分)

文化資本(單位:分)

母親教育參與(單位:分) 父親教育參與(單位:分)

教育期望(單位:年)

城鄉別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9

於本章第一節所述,本文係採用 TEPS 資料庫進行分析,因此,本文對於變 數之設定,主要是參考李敦仁及余民寧(2005)所著之「社經地位、手足數目、

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 TEPS 資料庫資料為例」。針 對模型中各個變數之設定及測量,分別做以下的說明:

(一) 家庭環境

本文中所稱之家庭環境,主要係包括父/母親教育程度、婚姻狀態、每月家 庭收入和手足數目,以下分別做說明:

1.父/母親教育程度

以第一波家長問卷中「您的教育程度是?」轉換為教育年數,做為衡量的指 標,轉換方式如下,國中或以下轉換成 9 年,高中、高職轉換成 12 年,專科(二、

三、五專)、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轉換成 14 年,一般大學轉換成 16 年,研究所 轉換成 18 年,以下表 6 中整理分數的衡量,分數越高代表教育程度越高。

表 6:父/母親教育程度 ( )

9 年 國中或以下

12 年 高中、高職

14 年 專科(二、三、五專)、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

16 年 一般大學

18 年 研究所

2.家庭收入

以第二波家長問卷中「您家裡每個月的總收入是多少?」做為衡量指標,並 將各所得級距進行轉換,轉換方式如下,每月收入不到 2 萬轉換為 1,每月收入 2 萬元~5 萬元(不含 5 萬)轉換為 2,每月收入 5 萬元~10 萬元(不含 10 萬)轉換為 3,

每月收入 10 萬元~15 萬元(不含 15 萬)轉換為 4,每月收入 15 萬元~20 萬元(不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1

1.財務資本

以第一波家長問卷中「您家有沒有訂閱或購買中文雜誌或刊物」、「您家有 沒有訂閱或購買外文報紙、雜誌或刊物」、「您家有沒有百科全書」、「您家有 沒有裝設網際網路」、「您家最近十年來的經濟狀況是」,以及第二波問卷中「請 問他這學期的學業課外補習平均每個月花多少錢」等做為衡量指標。前四項指標 之衡量,是以「有」為 1,「沒有」為 0,此四項總得分最高為 4 分;第五項經 濟狀況之衡量,將各種情況轉換為數字,生活困難為 1,有時欠缺為 2,小康為 3,富裕為 4,很富裕為 5;最後一項衡量指標之轉換則是以,都沒有補習為 1,

1000 元以下為 2,1001~2000 元為 3,2001~3000 元為 4,3001~4000 元為 5,4001 元以上為 6。最後,將上述六項指標所得分數加總,分數越高代表財務資本越豐 富,以下表 8 將整理上述各項指標之分數衡量。

表 8:財務資本 ( ) 0 分(沒有) 1 分(有)

「您家有沒有訂閱或購買中文雜誌或刊物」

「您家有沒有訂閱或購買外文報紙、雜誌或刊物」

「您家有沒有百科全書」

「您家有沒有裝設網際網路」

1 分(生活困難) 2 分(有時欠缺) 3 分(小康) 4 分(富裕) 5 分(很富裕)

「您家最近十年來的經濟狀況是」

1 分(都沒補習) 2 分(1000 元以下) 3 分(1001~2000 元) 4 分(2001~3000 元) 5 分(3001~4000 元) 6 分()

「請問他這學期的學業課外補習平均每個月花多少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2

2.家庭外社會資本

Coleman (1988)的社會資本包括家庭內與家庭外社會資本兩部分,本文特別 著重於家庭內社會資本中,教育參與及教育成就之期待這兩部分對於教育成就之 影響效果,因此將其獨立出來討論,並稱之為親子間互動關係。因此,本文所稱 之社會資本,僅包括家庭外社會資本中,家長與學校或教師互動的部分。

以第一波家長問卷中「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功課或升學選組問題 主動聯絡學校?」、「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心理適應或健康問題主動 聯絡學校?」、「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品行問題主動聯絡學校?」、

「您是否曾經為了讓他上比較好的學校而遷戶口?」、「您是否曾經為他安排到 較好的班級?」、「您是否曾經私下送禮給他的老師?」等做為衡量的指標。前 三項指標是以「從來沒有」為 1,「偶爾如此」為 2,「有時如此」為 3 和「經 常如此」為 4 來衡量;後三項指標之衡量,是以「有」為 1,「沒有」為 0,並 將所得之分數全部加總,分數越高代表社會資本越豐富,以下表 9 將整理上述各 項指標之分數衡量。

表 9:家庭外社會資本 ( )

1 分(從來沒有) 2 分(偶爾如此) 3 分(有時如此) 4 分(經常如此)

「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功課或升學選組問題主動聯絡學校?」

「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心理適應或健康問題主動聯絡學校?」

「您(或您的配偶)是否曾為了他的品行問題主動聯絡學校?」

0 分(沒有) 1 分(有)

「您是否曾經為了讓他上比較好的學校而遷戶口?」

「您是否曾經為他安排到較好的班級?」

「您是否曾經私下送禮給他的老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3

3.文化資本

以第一波家長問卷中「是否和他一起逛書店、書展或各種展覽?」、「是否 和他一起去聽古典音樂、觀賞舞蹈或戲曲表演?」、「是否和他一起做志工或社 區服務?」、「是否曾讓他參加才藝班?」等四項指標加以衡量。依照「從來沒 有」為 1,「偶爾會」為 2,「有時會」為 3,「經常會」為 4,並將所得之分數 加總,分數越高代表文化資本越豐富,以下表 10 將整理上述各項指標之分數衡 量。

表 10:文化資本 ( )

1 分(從來沒有) 2 分(偶爾如此) 3 分(有時如此) 4 分(經常如此)

「是否和他一起逛書店、書展或各種展覽?」

「是否和他一起去聽古典音樂、觀賞舞蹈或戲曲表演?」

「是否和他一起做志工或社區服務?」

「是否曾讓他參加才藝班?」

(三)親子間互動

親子間互動為家庭內社會資本中,母親教育參與、父親教育參與和教育期 望:

1.母親教育參與

以第一波學生問卷中「媽媽會不會和你談升學或就業的事情?」、「媽媽會 不會聽你講內心的話?」、「媽媽會不會看你的作業或考卷、瞭解你的學習情況?」、

「媽媽會不會參加你學校的活動,或擔任家長會委員或義工?」等指標加以衡量,

並依照程度強弱予以計分,分別為,「從來沒有」為 1,「偶爾會」為 2,「有 時會」為 3,「經常會」為 4,並將每項分數加總,以下表 11 將整理上述各項指 標之分數衡量,分數越高代表母親教育參與程度越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4

表 11:母親教育參與 ( )

1 分(從來沒有) 2 分(偶爾如此) 3 分(有時如此) 4 分(經常如此)

「媽媽會不會和你談升學或就業的事情?」

「媽媽會不會看你的作業或考卷、瞭解你的學習情況?」

「媽媽會不會聽你講內心的話?」

「媽媽會不會參加你學校的活動,或擔任家長會委員或義工?」

2.父親教育參與

以第一波學生問卷中「爸爸會不會和你談升學或就業的事情?」、「爸爸會 不會聽你講內心的話?」、「爸爸會不會看你的作業或考卷、瞭解你的學習情況?」、

「爸爸會不會參加你學校的活動,或擔任家長會委員或義工?」等指標加以衡量,

並依照程度強弱予以計分,分別為,「從來沒有」為 1,「偶爾會」為 2,「有

並依照程度強弱予以計分,分別為,「從來沒有」為 1,「偶爾會」為 2,「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