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十二年國教問題,教育議題再次搶下各大報紙和媒 體的版面,不管是從前的聯考、基測,或是今年最新的會考和特招等等,在臺灣,

這是國中生所面對人生中的第一個大考試,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都搶破頭的希望 能夠進入明星高中,就是所謂的前段公立普通高中。家長們希望子女考上明星高 中的目的是,在更競爭的學習環境下,受到同儕的影響,能將學習的效果發揮的 淋漓盡致,在將來考取大學時,也能夠有更佳的表現。

影響教育表現的因素中,除了個人自我學習意願外,同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同儕之間彼此互相競爭,或當碰上了課業或生活上的難題時,相互幫助與學習,

以此培養出的革命情感,是學生課業進步的原動力之一;班級的讀書風氣好壞與 否,亦會直接地影響學生是否願意多花心力在課業上的意願,良好的學習環境絕 對能使學習事半功倍,創造出學生更加的學習表現。然而,除了同儕效果之外,

家庭教育亦是十分重要的。

相較於現在出身的小孩,1990 年左右時期出身的小孩,他們的父母親大概 都是民國 50~60 年出身,在當時受教育機會較不均等的情況下,組成家庭之後,

大多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主,媽媽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子女學習與成 長。

隨著社會變遷,雙薪家庭幾乎已成為家庭型態發展上的新趨勢,因為父母親 都在工作,所以陪伴子女的時間下降,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子女在課業上輸在起 跑點,也因此,學校及家庭外機構,例如補習班或安親班,逐漸取代家庭在學生 學習學術知識上的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在現今專業分工化的時代,家庭確實已不在是唯一的教育場所,於學習學術 知識上,學校取代家庭在此方面的重要性,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將作育英才的 重大擔子皆落在學校教育的肩上,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對於子女人格特 質的養成,或是透過親子之間的溝通、互動和學習,以培養子女對於學習上的樂 趣等等,這些皆是學校教育所無法給予的,因此,家庭教育之重要性亦是不容忽 視的。

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項原因外,教育資源分配亦會對學生教育表現產生影響。

由以下圖 1 可得知,以 101 年度台灣各縣市公立學校學生平均教育經費支出為例,

新北市平均每位公立學校學生教育經費支出為 3,243.6 元,台北市平均每間公立 學校教育經費支出為 2,988.4 元;然而,宜蘭縣政府平均每位公立學校學生教育 經費支出多達 7,892.4 元,由此可知,雖然台北市及新北市為直轄市,分配到的 教育資源豐富,但由於學生人口眾多,平均每位公立學校學生所享有的教育資源 反而較宜蘭現學生為少,顯示出資源分配不均等的現象。1

而即將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縣,其每位公立學校學生教育經費支出僅有 643.0 元,幾乎只有宜蘭縣平均每位公立學校學生教育經費支出的十分之一,地 區間差異所造成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的情形相當嚴重。

陳麗珠(2006)認為,既然受國民教育為人民應盡之義務,為何會因地區不 同,而造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且教育品質亦會有所不同?而當各縣市教育條件 有所差異時,中央政府是否該弭平並縮小地區間之差異,使學生的受教權平等呢?

1資料來源為教育部統計資料,而各縣市公立學校學生平均教育經費支出之計算方法,是將各縣 市之公立幼兒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中和高職學生人數加總,在以各級政府教育經費支出 除之而得。

3243.6 2988.4

2563.3

2459.2 2331.8

186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