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少時間序列分析之研究均採用共整合檢定法(Cointegration test),以估計總體經濟變數 之間是否具有長期均衡關係存在,然而學理上對經濟變數又可分為定態(Stationarity)與非定態 (Non-stationarity)兩種形式(兩者或又稱為恆定與非恆定)。陳仕偉與陳界中(2009)指出所謂 定態時間序列是外生衝擊對時間序列造成之影響為短暫,其會隨時間而消退;非定態的時間 序則為外生衝擊對序列變數產生長遠影響,且不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退。

理論上對於傳統的計量迴歸分析是假設時間序列為定態性質,但許多文獻的實證研究指 出,多數的總體經濟變數為非定態性質,倘若採用普通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進行迴歸分析,則時間序列資料就須符合定態的特性。Granger and Newbold 對此即提出一項 統計上的問題點,如果時間序列資料為非定態性質,對其進行OLS 迴歸分析,則在非定態變 數之間可能產生假性迴歸(Spurious regression)。何碧蘭等(2013)提及若時間序列資料為非定態 特性,其資料可能呈現隨機漫步(Random walk),將無法預測下一期變化,此時使用 OLS 估計 即會發生假性迴歸。傅澤偉、黃國安與林曼莉(2014)也提及若以非定態資料作迴歸分析,其 t 檢定與F 檢定將過度拒絕虛無假設,使判定係數 R2值提高,導致迴歸分析產生過高的解釋力,

且在統計推論的過程並非全然正確,使估計的結果不具經濟意義,因而無法解釋變數之間的 關係,發生檢定無效率之現象。

第一節 單根檢定

基於上述假性迴歸之問題,為避免檢定的過程產生偏誤,因此學理上提出可透過檢定變 數是否具有單根以確定為定態或非定態。郭國誠、張琦雅與郭正傑(2012)指出單根之目的為 檢驗時間序列的定態性質,檢定後如發現變數存在有單根之特性,表示此資料為非定態性質。

相關研究文獻指出單根檢定(Unit root test)係由 Dickey and Fuller 所提出的方法,稱為 Dickey-Fuller 檢定(簡稱 DF 檢定)。DF 檢定法假設誤差項(Error term)為白噪音(White noise),

然則經由實證結果卻指出迴歸式的殘差項可能存在自我相關的現象,進而使 DF 檢定之應用

36

有所限制,而Said and Dickey 提出的 Augmented Dickey-Fuller 單根檢定,即為解決此限制之 難題 (陳仕偉、陳界中,2009)。楊奕農(2009)指出 DF 檢定之殘差若有自我相關,則應採用「擴

37

著,則以此判定虛無假設;但若截距項是不顯著,則再進行步驟4。

(步驟4)「無截距項與時間趨勢項」之模型進行 ADF 檢定:

以此模型直接檢定虛無假設,判定序列是否具有單根。

第二節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

關於落後期數之評選,楊奕農(2009)指出 Johansen 共整合檢定的步驟,首先要以向量自 我迴歸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VAR)的落後期數檢定,確認變數的落後期數。在實證 評選過程中,經常使用AIC 準則(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與 SBC 準則(Schwartz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或簡稱 SC),以決定變數的最適落後期數,AIC 與 SBC 所估計出的數值 越小,表示配適度愈佳,其各別驗證準則之計算式如下:

AIC=T ln(SSE)+2k (17) SBC=T ln(SSE)+k ln(T) (18) 其中,T 為樣本總數,ln(SSE)為殘差平方和取自然對數,k 為待估之參數的總數,ln(T) 為樣本總數取自然對數。

第三節 共整合檢定

陳永琦與陳芊羽(2011)指出若總體經濟變數為非定態之性質,然而為能有效估計迴歸分 析,實務上經常採取差分法的方式,將變數差分後達到定態,但由於進行差分後的變數序列 資料,可能發生忽略長期資訊或長期均衡關係的狀況,使得僅有短期資訊被保留,雖能獲得 變數之間的短期因果關係,但無法檢定長期均衡關係存在與否,因而造成偏誤的實證結果。

隨著共整合理論的概念被提出,認為如果非定態的變數存在共整合關係,則此些變數所 作的迴歸分析仍是具有經濟意義。共整合之定義依據Engle and Granger 指出,若一組非定態 的時間序列變數,經過適當的線性組合,使其存在相同的整合階次,變成定態的序列變數,

38

即可認為具有共整合,表示變數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係,因此也無假性迴歸問題。

共整合檢定具有兩種檢定方法,其一為 Engle and Granger 的兩階段迴歸模型檢定方式,

另一為 Johansen 提出的多變數共整合概似比檢定法。而 Johansen 共整合檢定以 VAR 模型作 為基礎,運用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估計共整合向量個數與估計式,並檢 驗變數之間的共整合關係(郭國誠等,2012)。由於 Engle and Granger 的檢定法僅能估計出 1 組共整合向量,倘若有2 個以上的變數時,將可能會有 1 組以上的共整合向量,因此本文採 用Johansen 共整合檢定法,其有兩種概似比統計量檢定(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s)如下:

(一)對角元素和檢定(Trace test,或稱為跡檢定):

(19) 其虛無假設為H0:共整合向量小於或等於r,對立假設為 H1:共整合向量大於r。

(二)最大特性根檢定(Maximun eigenvalue test):

(20) 其虛無假設為H0:共整合向量至多有r 個,對立假設為 H1:共整合向量至少有r+1 個。

由於 Johansen 共整合檢定法內具有 5 種 VAR 模型,因此當進行檢定操作時,需考量模型 之中是否應含時間趨勢項,以選定合適的模型,且另也常以此作為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簡稱 VECM)的設定標準,其 5 種模型之簡述如下(黃愛真,2012):

(一)Model 1:VECM 共整合方程式及 VAR 皆無截距項與時間趨勢項。

39

多數的實證分析採用 Model 2、Model 3 與 Model 4 等模型,至於 Model 1 與 Model 5 則 鮮少被使用,其可能原因為Model 1 要在變數具有期望值為 0 之特性下時應用,而 Model 5 在樣本期間內雖具有良好配適,但卻不合於應用樣本外之預測。黃小娟(2005)指出 Johansen 共整合檢定以第3 種模型較為適切與效果較佳。因此,本文選以第 3 種模型作為檢定之用。

第四節 普通最小平方法

普通最小平方法(OLS)為最常被使用的迴歸估計方法,迴歸分析之目的在於以一組已知的 變數,對被解釋變數(Yt)進行解釋與預測,其線性迴歸模型表示如下:

Yt1+β2X2t+β3X3t+...+βkXkt+εt,t=1,…,N (21) 其中,Yt為應變數,Xt為自變數,β1,…, βk為待估計的未知參數,εt為誤差項;而式(21) 的迴歸模型有k-1 個自變數,可稱為複迴歸模型。

鐘惠民、周賓凰與孫而音(2011)指出 OLS 估計式具有不偏的(Unbiased)特性,且可依據「高 斯-馬可夫定理」(Gauss-Markov theorem)證明 β 的 OLS 估計式為最佳線性不偏估計式(Best liner unbiased estimator, 簡稱 BLUE),且其為最有效率、變異數最小,即使變異數的估計式不是線 性,但仍是不偏的。

在複迴歸模型之中,檢定參數區分為「聯合檢定」與「個別檢定」,而個別檢定又分「單 尾檢定」與「雙尾檢定」,其主要為檢定β 值是否等於某一個特定值,常以檢定參數是否顯 著不等於0 的形式來判定。本文應用之統計軟體為 EViews 7.2,檢定方式為 p-value 值 5%顯 著水準(α=0.05),而 EViews 的 p-value 值為雙尾檢定,其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之敘述分別為 H0:βii0與H1:βi ≠βi0,其中又設定βi0 =0,即 βii0 =0。

若雙尾檢定之 p-value 值大於 0.05,則為無法拒絕 H0 (Do not reject H0),其含義為樣本資 料無法拒絕βii0 =0,表示無足夠的證據顯示 βi與βi0是有顯著差異;若p-value 值小於 0.05,

則為拒絕H0 (Reject H0),其含義為樣本資料拒絕 βii0 =0,即謂 βi ≠βi0 ≠0,表示有足夠的證 據顯示 βi與 βi0有顯著差異,因此可判斷 OLS 估計出的自變數之參數是否顯著,並進而解釋 自變數對應變數的影響。

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