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方法。

第一節 預備性研究

本預備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正式測驗的拋球距離,選取國小女子 韻律體操選手 12 名,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 4 公尺、6 公尺、8 公尺,

每人拋球 12 次,各組分別示範動作與實驗說明流程。

18

(一) 研究架構:

圖 3-1 檢驗實驗拋球距離架構圖

(二)統計方法:

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分析進行考驗不同拋球 距離,若有顯著差異則進行雪費氏(Scheffe)事後比較,以確定拋球 距離,顯著水準定為α=.05。

檢驗實驗參與者拋球之距離

國小女子韻律體操選手計 12 名

隨機分配及示範動作與說明實驗流程

拋球距離 8m (N=4)

拋球距離 6m (N=4)

拋球距離 4m (N=4)

確定實驗拋球之距離

19

262.807 99.826

2 9

131.404 11.092

11.847* 1>3

總和 4487.757 11

*p<.05 (註:1 代表 4m,2 代表 6m,3 代表 8m)

由表 3-1 及表 3-2 中可得知,不同拋球距離之 AE 值有顯著差異

(F=11.847,p<.05)。進一步以事後比較分析發現 8M(M=31.978)的 表現較於 4M(M=43.438),6M(M=37.940)與 4M 及 8M 間則無顯著差異。

因此,本研究選取較適中之距離 6M 做為正式實驗之拋球距離。

20

第二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如圖 3-2 所示:

圖 3-2 研究流程圖

文獻蒐集及探討

確定研究方向與目的

確定受試對象

取得實驗參與者同 意後填寫基本資料 表

設計研究方法與器材 實施實驗步驟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研究報告撰寫

研究報告印製

2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架構主要是以不同相對頻率的結果獲知對動作技能表 現的影響。並針對前述研究的目的與文獻探討,使本研究重點在於了 解相對頻率的結果獲知對立即動作表現的情形。

22

23

二、實驗設計

(一)組別分配

本研究受試者以隨機方式,分派到 100﹪KR 組、50﹪KR 組、20﹪

KR 組以及 0% KR 組中,依不同相對頻率給予口語方式結果獲知。表 3-3 表示:

表 3-3

各組實驗參與者人數與組別分配

組別 人數 試做次數

100﹪KR 8 20

50﹪KR 8 20

20﹪KR 8 20

0% KR 8 20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的自變項及依變項如下:

1.自變項:為本研究所操弄之不同相對頻率的結果獲知,共分為 100

﹪KR 組、50﹪KR 組、20﹪KR 組、0% KR 組共四組。

2.依變項:為四組練習後所測驗的立即及保留表現所得之絕對誤差

(AE)、恆常誤差(CE)與變化誤差(VE)。

24

第四節 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的實驗參與者對象是以國小女子韻律體操選手 32 名,實 驗參與者以自願方式參加實驗。在實驗之前,簽署「實驗參與者須 知與同意書」(附錄一)。

表 3-4

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人數 年齡 身高 體重 年資 100%KR 8 11.357±0.856 141.9±5.688 33.1±1.363 3±0.707 50%KR 8 11.75±1.198 142.75±7.189 35±3.464 2.875±0.599 20%KR 8 11.25±0.968 143.25±6.666 35.25±3.152 2.5±0.5 0%KR 8 11.25±0.968 139.25±7.512 32±6.519 2.75±0.433

25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場地

一、 橡膠球(共 4 顆,每組一顆)

(一) 球體:橡膠球之直徑為 18~20 公分。

(二) 重量:重量至少 400 克,如圖 3-4 所示。

圖 3-4 橡膠球

二、場地:

(一) 韻律體操拋球場地規劃,在屏東縣鶴聲國中體育館進行,

並規劃出一個球道。

(二) 球道距離總長為 10 公尺包括目標點同心圓部分,寬為 5 公尺。如圖 3-5 所示:

26

圖 3-5 場地布置圖

全長總距離(同心圓靶)6 公尺;寬 5 公尺

實驗 參與者

50 cm 屏風

同心圓靶直徑 0.5 公尺

研究者

27

-

10cm

0.5m最大半

二、 目標圓點:

本研究以在地面劃一同心圓,中心原點半徑為 10 公分,其 最大半徑為 0.5 公尺,並在半徑 0.5 公尺內分別各畫出逐漸縮小 的同心圓,每個同心圓距離相差 10 公分,共五個同心圓,以 5 公分為最小單位計算。如圖 3-6 所示

圖 3-6 目標圓心點

28

第六節 實驗方法與程序

本實驗的方法與步驟如下:

一、 實驗參加者簽署同意書後參加本實驗(參加者同意書請參閱附 錄一)。將實驗參加者隨機分成四組後,實施不給予任何回饋的 前測 20 次。

二、 練習期:

實驗參加者在練習期每組總共試做 100 次,在每次試做之後,由 研究者依組別條件,適時提供受試者適當的回饋訊息。並於五秒後,

聽到「開始」,進行下一次試做。每試做 20 次,休息 90 秒,共分五 次完成。各組受試者的回饋方式如下:

1、100﹪相對頻率的 KR 組

實驗參與者在每次試做一次給予一次回饋共 20 次試做後,

其動作結果,由研究者以口頭方式告知,並依此重複實施 5 次, 每拋出一球即告知其誤差值,超過目標以正值表示,未達目標以 負值表示,正達目標以零表示,並以 5 公分為最小單位。

2、50﹪相對頻率的 KR 組

實驗參與者在試做 20 次後給予 10 次回饋其動作結果,由實 驗者以口頭方式告知,每拋完兩球後才告知其誤差值,回饋內容 同 100%KR 組,亦即拋兩球後才回饋,並依此實施 5 次。

3、20﹪相對頻率 KR 組

實驗參與者在每次試做 20 次後給予 4 次回饋其動作結果,

由實驗者以口頭方式告知,每拋完五球後才告知其誤差值,回饋 內容同 100%KR 組,亦即拋完五球才給予回饋,並依此實施 5 次。

29

(Absolute Error,AE)、恆常誤差(Constant Error,CE)與變 異誤差(Variable Error,VE),其公式計算如下:(Error 為與目 標的誤差,以 E 表示)

二、以不同回饋組別(100%KR 組、50%KR 組、20%KR 組及 0%KR)

及不同測驗時間(前測、立即測及保留測)為自變項,AE、CE、

VE 為依變項,並採用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two-way ANOVA)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