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相關理論與文獻,將分成:第一節、動作學習理論;

第二節、結果獲知對動作技能表現的相關研究;第三節、不同相 對頻率的結果獲知在動作表現之相關研究;第四節、本章總結共 四個部分來進行探討。

第一節 動作學習理論

本研究主要以 Adams(1971)的閉鎖環理論(closed-loop theory)

及 Schmidt(1975)的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為本研究的動作學 習理論基礎。

一、Adams 的閉鎖環理論

Adams(1971)的閉鎖環理論(closed-loop theory),是解釋動 作技能學習相當重要的一個理論,以回饋的方式,來解釋動作技能的 表現。此理論的兩個重要主題分為知覺痕跡(perceptual trace)和記 憶痕跡(memory trace)。所謂知覺痕跡,指在動作學習的回饋過程中 所形成的一個參考值,利用參考值,動作就可以一質被修正,個體越 能接近目標,故此參考值,是動作學習者想要完成的動作知覺結果,

由先前的知覺回饋與動作結果所組成,經過不斷的動作修正後,此知 覺痕跡會有最大的正確性,因而形成記憶痕跡,而記憶痕跡代表的就 是最正確的動作,所以在練習過程中,必須有外在回饋(結果獲知)

的存在,故在練習初期時,知覺痕跡還相當微弱,因此 KR(knowledge

10

of result)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二、Schmidt 的基模理論

Schmidt(1975)改進 Adams 的閉鎖環理論,基模(schema)學 習理論是指運動技能學習是從不同的經驗中,類歸成一些法則,形成 動作反應基模,在新的運動情境中,依當時情境及原則做出適當反應。

因此,Schmidt(1975)發展出非連續性動作技能學習的基模理論,

並擴充了動作程式的型態,發產出類化動作程式(generalized motor program)。

Schmidt 強調動作基模有兩個層次:回憶基模(recall schema)負 責動作的實行與確認基模(recognition schema)負責動作的控制。記 憶基模主要的功能引導個體如何產生動作反應;如果當個體對某一類 別動作技能以建立穩固的回憶基模,當其面臨前所未見的狀況時,便 能根據回憶基模所提供的資訊及當時情境,決定適當的動作參數,發 展新動作。確認基模主要是評價當時反應正確與否,其為一參考機構

(reference mechanism)是一種感官的回饋來做比較或決定是否繼續 或停止動作的產生;個體如對某種類別的動作技能已建立穩固的確認 基模,當新情境來時,在動作反應之前及能確定新動作開始的情境及 所欲達成的動作結果所得的知覺結果如何,藉由再認基模,可以確定 欲達成的動作結果所得的知覺結果如何,故可以透過動作反應內在感 覺回饋而評估外在實際的動作結果。Schmidt 也強調,在無外在回饋 的情況及提供動作表現結果的練習條件下,個體仍能依據「預期的感 覺結果」而得知其動作反應的正確與否,然後修正回憶基模。

11

至於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透過學習來發展動作基模呢?Schmidt 認 為學習時期要形成動作基模,其資訊來源有四點,與本研究有相關的 一點是其動作反應結果的訊息(response outcome);對於動作結果的 獲知,動作者被以口頭方式,告知其動作反應結果與真正動作間的差 異,如何縮小動作反應與真正動作間差異存在,回饋的正確性與動作 練習時的專注程度變得明顯重要。

第二節 結果獲知對動作技能表現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根據許多運動技能學習的研究指出,回饋是運動技能學習中不可 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周文祥(1990)的研究指出,以有無結果獲知,

對高爾夫球推桿表現的影響並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是經由 KR 可以 調整推桿動作,並未提供推桿動作後的訊息結果,結果顯示,在高爾 夫球推桿時提供結果獲知會比無結果獲知的表現好,因訊息的提供使 得學習者隨著軌道前進,同時經由回饋亦可以知道錯誤的型態和如何 改進。

李志宏(2010),以國小高年級組 64 學生為實驗參與者進行不同 性別、回饋型態與測驗別對法式滾球定位擲準技能學習準確性與穩定 性的影響,結果發現,練習加上給予不同誤差範圍之寬帶結果獲知回 饋,皆能顯著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法式滾球定位擲準技能學習的準確 性與穩定性。

蔡秀桃(1985),以 120 名的高中女生為受試對象,受試者接受 壘球低手投擲教學指導與練習,探討結果獲知對壘球低手投擲準性的

12

13

說的觀點,是否會對教師提供的回饋,有被過分強調其效益的現象,

而降低結果獲知的回饋,對動作技能表現是否會產生差異存在?下一 節文獻,以不同相對頻率方式,深入探究其 KR 回饋對動作技能學習 造成何種影響。

第三節 不同相對頻率的結果獲知在動作表現之相關研究

Winstein 與 Schmidt(1990)的實驗中,分別提供實驗參加者 100

﹪頻率(每次試做後提供 KR)與 50﹪(每二次試做提供一次 KR)的 KR。結果發現,在動作技能獲得階段,二組間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兩 組參加者的動作技能表現逐漸變差,顯示提供 100﹪KR 與 50﹪KR 不 論在學習初期或學習階段增加,兩者所提供回饋不同,對動作技能表 現結果沒有太大差異,但兩者之間的相同點,都會隨學習階段增加而 降低動作技能表現。

Lee and White(1990)以 30 名大學男女做時間正確性的測驗,

將受試者分為三組(100﹪KR,50 次試做),(50﹪KR,50 次試做)(50

﹪KR,100 次試做),結果發現:在立即技能表現測驗方面,100﹪KR 組試做組正確率最高,50﹪KR—100 次試做組次之,50﹪—50 次試做 組最差。雖然 50﹪KR—100 次試做組的練習次數較多,但因為其中有 50 次試做沒有 KR,所以這組的動作表現,並沒有 100﹪組好。因此,

認為,提供 100﹪KR 在學習初期對立即動作表現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國內研究者,對於不同相對頻率的結果獲知也有進一步的探討,

陳新燕(1997)以示範者結果獲知的相對頻率對觀察者動作學習的影

14

響,探討觀察學習中,不同學習中示範者結果獲知的相對頻率,對觀 察者學習手臂外移簡單動作的影響。以大學女生 40 名為觀察者,分 為(1)100﹪KR 組;(2)50﹪KR 組;(3)20﹪KR 組;(4)NKR 組,

並以準確性(AE)與穩定性(VE)為依變項,四組進行實驗結果發現 33%KR、50%KR 及 100%KR 組為自變項,探討在不同回饋頻率對羽 球動作技能學習的立即效果和保留效果的影響,結果發現,高頻率的

15

程包含前測、60 次獲得期試作、10 分鐘與 24 小時的保留測驗。結果 顯示:動作偏量保留測驗 CE,100%KR 與 33%KR 組低於前測,33%

KR 組低於 100%KR 組。可知提供 KR 回饋並減少 KR 頻率,有益初學 者高爾夫球推桿技能的學習。而在較高相對頻率(100%)或立即 KR 的引導下,會有較好的運動表現,但在不提供 KR 的保留期,卻沒有 相對的學習效益,反而不利於運動技能的學習(陳美惠,2006)。 從上述的文獻,各研究者支持減少相對頻率 KR,對動作技能沒 有實質上的幫助,在不同相對頻率的 KR,對立即技能表現的影響上,

幾乎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在總練習次數固定下,相對頻率越高的 KR 組,會有越好的技能表現,因為外界可使學習者瞭解到其反應結 果,而能修正下一次動作,然而頻率越低的 KR,則表現越差,為何 頻率越低的 KR,表現會越差?以研究者的觀點可能是,對於在學習 初期,學習者的錯誤頻率太高,必須依賴外在回饋訊息修正其動作表 現,提供頻率越多,越容易改正錯誤動作,而頻率較低者,在學習初 期沒有 KR 回饋時,便無法得到正確動作技能,而導致表現結果錯誤 頻繁。

第四節 本章總結

一、 Adams(1971)的閉鎖環理論(closed-loop theory),是解釋動 作技能學習相當重要的一個理論,以回饋的方式,來解釋動作 技能的表現。此理論的兩個重要主題分為知覺痕跡(perceptual trace)和記憶痕跡(memory trace)。而 Schmidt(1975)的基模

(schema)學習理論是指運動技能學習是從不同的經驗中,類

16

歸成一些法則,形成動作反應基模,在新的運動情境中,依當 時情境及原則做出適當反應。

二、 回饋對教學佔有一席之地,而 KR 在技能學習與表現的過程中扮 演引導的角色,學習者經由 KR 的提供得知自己表現好壞,進而 調整自己的努力程度以維持或提高表現。

三、 各研究者支持減少相對頻率 KR,對動作技能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在不同相對頻率的 KR,對立即技能表現的影響上,幾乎大部分 的學者都認為,在總練習次數固定下,相對頻率越高的 KR 組,

會有越好的技能表現,因為外界可使學習者瞭解到其反應結果,

而能修正下一次動作,然而頻率越低的 KR,則表現越差。

四、 而有關韻律體操(Rhythmic Gymnastics)的競賽項目在音樂的 伴奏下使用各種道具,區分為繩、環、球、棍棒、彩帶等,其 中球的競賽是以直徑為 18~20 公分,重 400 克的橡膠球做拍球、

滾球、拋球、及結合跳躍、轉動等的動作,選手需具備空間、

時間等各方位的判斷能力,以增加動作的穩定性,其中拋球的 動作更須具備上述動作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是以國小女子 韻律體操選手為對象,探討不同相對頻率之結果獲知對其拋球 準確性之影響。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目的在說明本研究的方法,共分成七節:其中第一節、

預備性研究、第二節、研究步驟;第三節、研究架構與設計;第四節、

實驗參與者;第五節、研究工具;第六節、實驗方法與程序;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方法。

第一節 預備性研究

本預備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正式測驗的拋球距離,選取國小女子 韻律體操選手 12 名,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 4 公尺、6 公尺、8 公尺,

每人拋球 12 次,各組分別示範動作與實驗說明流程。

18

(一) 研究架構:

圖 3-1 檢驗實驗拋球距離架構圖

(二)統計方法:

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分析進行考驗不同拋球 距離,若有顯著差異則進行雪費氏(Scheffe)事後比較,以確定拋球 距離,顯著水準定為α=.05。

檢驗實驗參與者拋球之距離

檢驗實驗參與者拋球之距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