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設計與流程

圖 5 拔罐設備 (外盒) 圖 6 拔罐設備 (內盒)

第四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一、實驗設計:

本實驗為針對股內側肌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型態之介入:拔罐靜置 5 分鐘、拔 罐搭配主動恢復持續 5 分鐘、主動恢復 5 分鐘,以及靜態恢復 5 分鐘,探討對於動作 表現-最大肌力及肌肉氧飽和度之影響;實驗將進行膝伸直最大力矩測量,等速最大力 矩量測過程,等速肌力儀設定為向心/向心收縮、角速度 30°/s,測試過程中請受試者於 坐姿下使出最大努力將小腿向前踢直至膝關節完全伸直,再跟隨機器速度緩慢放下。

當力矩值連續 3 次小於疲勞前測值之 50%,且連續進行主動膝伸直 30 下以上,則定義 為疲勞,等速力矩之疲勞前測值,則採用疲勞過程中所產生之最大力矩值;當肌肉疲 勞後,受試者隨機分配至四組別中進行各組之介入,股內側肌接受拔罐的位置以肌腹 為中點,利用與股內側肌最寬處相等直徑的拔罐杯進行介入,拔罐槍使用時,則統一 按壓 2 下以產生適當之負壓;主動恢復的進行則搭配節拍器,以每 4 秒 1 下之節奏進 行膝關節主動伸直及彎曲。不同介入後,每隔 5 分鐘將再次測量 10 下之最大力矩,共 測量 7 次直至介入後 30 分鐘,以觀察介入後力矩隨時間之變化。而肌肉氧飽和度的測 量,則在拔罐位置與恥骨聯合連線之方向,自拔罐杯擺放位置之最高點向上 5 公分處

16

擺放近紅外線光譜儀,並於疲勞前開始收集資料至肌力測量結束後,以比較氧飽和度 之差異。

二、實驗場地與儀器架設:

本實驗場地與儀器佈置如圖 7 所示。

( 一 ) 等速肌力訓練儀,架設於其與測量肌肉氧飽和濃度之電腦間,利用膝關節力 矩測量之支架,檢測最大等速力矩。

( 二 ) 量測肌肉氧飽和度之近紅外線光譜儀,黏貼於受試者股內側肌上指定位置,

而擷取資料之筆記型電腦則架設於近紅外線光譜儀旁之桌面進行操作。

圖 7 場地與儀器佈置圖 三、施測流程:

本實驗流程如圖 10 所示。

( 一 ) 架設實驗器材,檢測近紅外線光譜儀以及等速肌力測試儀是否正常使用。

( 二 ) 給予受試者實驗須知,並告知實驗流程及介入可能產生之副作用。

( 三 ) 記錄受試者基本資料 (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並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 四 ) 量測近紅外線光譜儀黏貼位置。

( 五 ) 為避免受試者因不熟悉場地及儀器而影響實驗結果,將請受試者於布置完畢 的場地進行檢測之動作數次,並於熟悉動作後進行 10 分鐘慢跑暖身,協助 受試者調整至較佳狀態。

( 六 ) 黏貼近紅外線光譜儀,並收取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基礎值。

( 七 ) 進行等速肌力儀之疲勞操作,同時收取最大力矩前測值,以及肌肉氧飽和濃 度數值 (如圖 8)。

17

( 八 ) 當受試者疲勞之後以隨機分派方式使受試者接受不同之介入。

疲勞之定義為:力矩值連續 3 次小於疲勞前測值之 50%。

( 九 ) 依據不同組別進行 5 分鐘之介入。

1. 靜態恢復組:於坐姿下靜態恢復 。

2. 拔罐組:於坐姿下針對股內側肌進行拔罐,拔罐杯直徑符合股內側肌之 最大寬度 (如圖 9)。

3. 主動恢復組:於坐姿下進行每 4 秒來回一次之連續主動膝伸直、彎曲。

4.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同時進行拔罐以及主動恢復組之介入方式,即於 股內側肌進行拔罐的同時,同步進行連續主動膝伸直、彎曲。

( 十 ) 介入後每隔 5 分鐘測量等速最大膝伸力矩值,共測量 7 次,直至介入後 30 分鐘;肌肉氧飽和度則持續收取資料至實驗結束。

圖 8 最大自主收縮測試 圖 9 股內側肌之拔罐介入

18

圖 10 實驗流程圖

1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