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收縮力矩皆顯著降低 (Pupo, Detanico, & Santos, 2014),除此之外,過去的研究結果顯 示,無論進行何種種類的運動後,疲勞的產生對於其主要動作肌群,皆會影響最大肌 力 的 輸 出 (Jakeman, Byrne, & Eston, 2010; Minshull, Eston, Rees, & Gleeson, 2012;

Thorlund, Michalsik, & Aagaard, 2008),而長時間的疲勞,也是造成運動傷害的重要因 素之一,因此,了解疲勞與運動表現間的關係,將有助於運動員及其團隊,針對不同 情形進行肌肉的訓練、放鬆或是調整訓練時程等處理。

在許多運動中所需的下蹲跳動作,下肢肌力及爆發力和其表現有正向的關係 (Sheppard, Cronin, Gabbett, McGuigan, Etxebarria, & Newton, 2008; Wisløff, Castagna, Helgerud, Jones, & Hoff, 2004),此外,跳躍後期的發力率以及跳躍高度,也都取決於最 大肌力 (Tillin et al., 2013),在 McErlain-Naylor (2014) 的研究中更發現最大膝關節力矩 以及踝關節力矩,能夠解釋 57%的跳躍高度變異,其中最大等長膝伸力矩更能夠影響 18%的跳躍高度變異;因此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研究中歸納出,當肌肉疲勞後造成的最 大肌力、力矩顯著的下降,將對於許多運動類型的表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倘若運

6

動員希望能夠長時間的維持運動表現,如何保持肌力的輸出,以及減少疲勞的情形,

皆為許多研究人員及團隊亟欲探究的方向。

導致肌肉疲勞有許多的因素,包含代謝物質的產生以及累積 (Dawson, Gadian, &

Wilkiw, 1978)、氫離子濃度的增加 (Miller et al., 1987)、能量燃燒時組織中的氧氣減少 (Lee & Davis, 1979; Spencer, Yan, & Katz, 1991; Weltan, Bosch, Dennis, & Noakes, 1998)、肌漿網的鈣離子釋出減少 (Kabbara & Allen, 1999) 等等,且在肌肉頻繁收縮的 過程中,將由無氧能量系統逐漸轉換為有氧能量系統,並產生乳酸等代謝廢物,當乳 酸開始累積,血液中的酸鹼產生變化後,將影響鈣離子與肌旋蛋白的結合,最後影響 肌肉的收縮 (Martin, Zoeller, Robertson, & Lephart, 1998)。而在血液動力學的變化中,可 以發現肌肉持續收縮時,氧飽和濃度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這個情形會在運動結束後迅 速恢復,甚至是高於運動前的靜態值,除此之外,肌肉的耗氧量也會在運動後迅速的 增加,並且顯著的高於運動前測值,因此可以知道血液動力學在疲勞過程中的改變,

可能是因為組織的生理反應無法立即因應肌肉的過度使用,而產生運動過後氧飽和濃 度提升,以及耗氧量增加的代償結果 (Kubo, Ikebukuro, Tsunoda, & Kanehsia, 2008),因 此如果希望能夠改善疲勞所帶來的影響,運動團隊可以從造成疲勞的眾多因素下手解 決,如加速乳酸的排除、改善血液的酸鹼值等等,抑或是加強肌肉恢復過程中的反 應,如藉由外來因素增加血液中的氧飽和濃度、血流量等等,藉此加速疲勞的消除,

提升運動員後續表現。

7

8

腕關節也是常介入的區域,但在中醫的領域當中,多以穴位進行拔罐 (Chi et al., 2016;

Kim et al., 2012),對於筋膜、肌肉等生理組織的拔罐相關研究極為少見,除此之外,

拔罐時間的採用,也常因不同研究中施測者的評估,或是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Li et al., 2017; Mehta & Dhapte, 2014;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雖然常見的介入時間為 5-10 分鐘,但仍需更多的研究探討,不同的拔罐方式以 及介入時間,對於組織恢復的影響是否有所不同。

目前在拔罐的研究中發現,拔罐對於疼痛的緩解、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復、改善關 節僵硬等有顯著的效果 (Chi et al., 2016;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Li et al., 2017;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此結果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方式給患有肌肉骨骼疾患之 民眾,然而對於肌肉長期使用、訓練等情形,則尚無相關文獻探討拔罐是否有改善肌 肉疲勞或是延緩表現降低之效果,倘若能夠了解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此種介入,對於 動作表現之影響以及生理相關指標之變化,將能為運動員提供更多樣且更具實證性的 組織恢復方式。

9 自覺舒適速度進行外 (Roberts et al., 2015),也能夠使用乳酸閾值 (Iwahara, Ito, & Asami, 2003; Lopes et al., 2014)、無氧狀態下最大功率 (Ahmaidi, Granier, Taoutaou, Mercier, Dubouchaud, & Prefaut, 1996)、最大攝氧量 (McAinch et al., 2004; McEnier, Jenkins, &

Barnett, 1997)、呼氣閾值耗氧量 (Koizumi, Fujita, Muramatsu, Manabe, Ito, & Nomura, 2011) 及統一功率 (Mika, Mika, Fernhall, & Unnithan, 2007) 等參數的比例,進行中低運 動強度的設定,而介入的時間長短則與靜態恢復的設定相似,多數介於 5 至 20 分鐘。

許多研究針對主動恢復後,生理學以及生物力學的參數進行探討,在生理學的部 分,Tiidus 與 Shoemaker (1995) 的研究認為,主動恢復後能夠增進血流速度,而 Gupta, Goswami, Sadhukhan 與 Mathur (1996) 則發現主動恢復可以增進代謝物質的移除,

Koizumi 等人 (2011)、Martin 等人 (1998)、Roberts 等人 (2015) 以及 Wiltshire 等人 (2010) 的研究也發現進行主動恢復的過程中以及介入後,心跳皆比運動前高,且心輸出量也 明顯的高於運動前的狀態,結果也發現介入過程中肌肉氧飽和濃度有明顯的下降,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