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不同的介入過後,近紅外線光譜儀將收取總血紅素 (tHb)、氧合血紅素 (O2Hb)、去 氧血紅素 (HHb) 以及計算組織氧合指標 (TSI) 等生理學參數,以了解不同介入與恢復時 間對於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結果如下:

在總血紅素 (tHb) 的結果中,根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發現不同的介入方式 與恢復時間的長短對於總血紅素 (tHb) 並無交互作用,進一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顯示組別以及時間兩變項都有顯著的差異 (組別,p < .05;時間,p < .05),由濃度 變化趨勢圖可看出,平均數值最高的為拔罐組,而靜態恢復以及主動恢復組的濃度變 化趨勢相近,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則濃度最低,然而進行事後比較,僅拔罐組與拔罐 合併主動恢復組間有顯著的差異 (cupping vs. cupping + active,7.36 ± 7.85 vs. 2.90 ± 9.87,p < .05);另外,比較介入後七次最大力矩測試過程中的總血紅素 (tHb),發現隨 著時間的增加,濃度有隨之上升的趨勢,但僅在介入後的第 1 次以及第 7 次量測有顯 著的差異 (MVC test1 vs. MVC test7,2.43 ± 8.65 vs. 8.38 ± 8.54,p < .05),如圖 12。

24

圖 12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總血紅素 (t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 兩時間點有顯著差異。

25

氧合血紅素 (O2Hb) 的濃度變化,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結果顯示不同的介入組 別與恢復時間長短之間無交互作用,進一步針對組別此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呈現顯著差異 (p < .05),但以 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檢定,四組之間則皆無顯著的 差異,但仍能從趨勢圖中看出,拔罐組的氧合血紅素濃度 (O2Hb) 略高於其他三組;而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恢復時間的影響,結果同樣呈現顯著差異 (p < .05),進一 步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四組在介入後的第一次測量皆與第五、六、七次測量有顯著的 差異 (MVC test1 vs. MVC test5,-1.73 ± 6.26 vs. 3.00 ± 6.50;MVC test1 vs. MVC test6,

-1.73 ± 6.26 vs. 3.84 ± 6.69;MVC test1 vs. MVC test7,-1.73 ± 6.26 vs. 5.22 ± 7.21,p

< .05),除此之外,介入後的第七次測量也顯著的高於第二次測量 (MVC test2 vs. MVC test7,-0.72 ± 6.10 vs. 5.22 ± 7.21,p < .05),如圖 13。

圖 13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氧合血紅素 (O2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 # = 兩時間點有顯著差異。

26

去氧血紅素 (HHb) 的濃度變化,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比較後發現,不同的組 別以及恢復時間,對於去氧血紅素 (HHb) 同樣沒有交互作用,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進行比較,則發現組別間有顯著的差異 (p < .05),不同恢復時間則無顯著差異;組別此 變項經過 Bonferroni 事後比較發現,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的濃度顯著低於主動恢復組 以及靜態恢復組 (cupping + active vs. active,1.90 ± 4.57 vs. 4.67 ± 3.44;cupping + active vs. rest,1.90 ± 4.57 vs. 4.92 ± 4.90,p < .05),雖然拔罐組與其他三組並無顯著差異,但 仍可看出拔罐組的去氧血紅素高於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此外,其數值也同時低於靜 態恢復及主動恢復組,如圖 14。

圖 14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去氧血紅素 (H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27

經過計算後的組織氧合指標 (TSI),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結果顯示不同介入組 別以及介入後的恢復時間,對於組織氧合指標 (TSI) 無交互作用,而針對兩個變項進行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發現,在組別此變項中有顯著的差異 (p < .05),不同的恢復時間所 產生的影響則無顯著差異,再以 Bonderroni 法對於組別進行事後比較,發現拔罐組與 主動恢復、靜態恢復組,以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靜態恢復組皆有顯著 的差異 (cupping vs. active,-4.60 ± 8.37 vs. -11.97 ± 7.41;cupping vs. rest,-4.60 ± 8.37 vs. -8.56 ± 6.09;cupping + active vs. active,-4.26 ± 5.34 vs. -11.97 ± 7.41;cupping + active vs. rest,-4.26 ± 5.34 vs. -8.56 ± 6.09),如圖 15。

圖 15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組織氧合指標 (TSI)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28

Lopes et al., 2014; Mika et al., 2005; Roberts et al., 2015),但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肌肉疲 勞後進行 5 分鐘的單關節主動恢復,動作表現與進行 5 分鐘的靜態恢復無顯著差異,

顯示此種介入方式,雖然無法促進動作表現的恢復,但也不會使表現更為降低,而導 致此結果的原因,可能為進行主動恢復時,主動動作的進行使得肌纖維無足夠的時間 休息以及恢復,同時作用的組織也可能因為持續的肌肉收縮,使得血液酸鹼值維持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