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肌肉疲勞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肌肉疲勞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Copied!
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肌肉疲勞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研 究 生:何虹臻 指導教授:李恆儒. 中華民國 108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肌肉疲勞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2019 年 1 月 研 究 生:何虹臻 指導教授:李恆儒 摘要. 目的:此篇研究的目的為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介入,對於動作表現及肌肉氧飽和 度的影響。方法:本篇研究收錄 40 名具規律運動習慣之健康男性,平均分配至靜態恢 復、拔罐、主動恢復、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中;收取的受試者半年內如下肢有損傷、 曾接受過拔罐介入、拔罐部位有破皮、出血以及無法接受拔罐的副作用等,皆予以排 除。實驗過程使用等速肌力儀及 1 臺近紅外線光譜儀測量疲勞前、後及接受介入後三 十分鐘內等速下最大肌力及肌肉氧飽和度。統計方法以混和設計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進 行組別與恢復時間的比較 (α = .05),如達顯著差異,使用 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比 較。結果:肌肉疲勞後進行不同介入,對於動作表現的恢復無顯著差異,肌肉氧飽和 度中不同參數的結果則不同,總血紅素在拔罐組中高於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去氧血 紅素在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中則低於靜態及主動恢復組,而拔罐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 組的組織氧合指標,也高於靜態及主動恢復組。此外,恢復時間的增加對於動作表現 不僅無法促進恢復,在恢復 15 分鐘後反而開始低於肌肉疲勞前的表現;肌肉氧飽和度 的參數,僅總血紅素、氧合血紅素有隨時間增加而數值上升的趨勢,且在恢復 20 到 30 分鐘起與介入後當下有顯著的差異。結論:拔罐以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能夠促進組織 的氧飽和情形,因此,能夠使用此兩種介入提升組織的氧合程度,作為促進組織恢復 的方式。. 關鍵字:生物力學、生理學、組織恢復 i.

(3) The effects of cupping therapy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fter muscle fatigue January, 2019 Author: Ho, Hung-Chen Advisor: Lee, Heng-Ju Abstract.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cupping therapy influencing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recruited forty healthy male who have regular exercise habit.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upping, active recovery, cupping combined active recovery and static recovery groups. If these subjects have lower extremities injury in half of a year, have cupping therapy experiences in lower extremities, the site of cupping is bleeding or scratch and unable to accept the side effect of cupping was excluded. Isokinetic dynamometer and on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ct isokinetic maximal volunteer contraction and oxygen saturation of muscle before fatigue until after the cupping therapy for 30 minutes. Two-way ANOVA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groups and recovery time. The significant level was set at α= .05. Post hoc comparis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Bonferroni test.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 recovery between four kinds of intervention after muscle fatigue. In the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total hemoglob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upping than in the cupping combined active recovery group. Deoxy-hemoglob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upping combined active recovery than in static and active recovery groups. In addition, the tissue saturation index in cupping and cupping combine active recovery groups was also higher than static and active recovery group.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of recovery time was not only unable to promote tissue recovery, ii.

(4) but decreased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after recovery 15 minutes. For the saturation index, there were only total hemoglobin and oxy-hemoglobin increased with time. The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after intervention and after 20 to 30 minutes of recovery. Conclusion: Both cupp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active recovery could promote the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Therefore, these two kinds of intervention can be used as the way to facilitate tissue recovery due to the elevation of the tissue oxygenation.. Key words: Biomechanics, Physiology, Tissue recovery.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的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肌肉疲勞與運動表現........................................................................................... 5 第二節 拔罐治療............................................................................................................... 7 第三節 動態與靜態恢復................................................................................................... 9 第四節 文獻總結............................................................................................................. 11. 第參章 實驗方法 ............................................................................................... 1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2 iv.

(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3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13 第四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1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9. 第肆章 結果 ....................................................................................................... 20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20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21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23.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 28 第一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28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恢復時間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30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32 第四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氧合血紅素之影響......................................... 34 第五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37 第六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39 第七節 結論..................................................................................................................... 41 第八節 建議..................................................................................................................... 42. 引用文獻 ............................................................................................................. 43. 附錄 ..................................................................................................................... 51 v.

(7) 表次 表 1 受試者基本資料 .............................................................................................................. 20 表 2 介入後力矩與疲勞前測比較表 ...................................................................................... 22. 圖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 ...................................................................................................................... 12 圖 2 等速肌力儀 ...................................................................................................................... 13 圖 3 近紅外線光譜儀 (正面) .................................................................................................. 14 圖 4 近紅外線光譜儀 (背面) .................................................................................................. 14 圖 5 拔罐設備 (外盒) ............................................................................................................. 15 圖 6 拔罐設備 (內盒) ............................................................................................................. 15 圖 7 場地與儀器佈置圖 ......................................................................................................... 16 圖 8 最大自主收縮測試 .......................................................................................................... 17 圖 9 股內側肌之拔罐介入 ...................................................................................................... 17 圖 10 實驗流程圖 .................................................................................................................... 18 圖 11 力矩變化趨勢圖 ............................................................................................................ 21 圖 12 介入後運動表現測試過程總血紅素濃度變化 ............................................................ 24 圖 13 介入後運動表現測試過程氧合血紅素濃度變化 ........................................................ 25 圖 14 介入後運動表現測試過程去氧血紅素濃度變化 ........................................................ 26 圖 15 介入後運動表現測試過程組織氧合指標變化 ............................................................ 27 vi.

(8)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拔罐近幾年隨著運動選手在各大賽場中的使用,以及國內中醫相關領域的推廣而 逐漸受到注目,越來越多人好奇於此項傳統醫療技術,並開始接觸此項介入方式,然 而,拔罐對於肌肉在長時間運動過後所帶來的效益,仍無相關之研究及實證,無論是 使用時機、使用時間長度、使用方式等,皆仰賴於施用者過去經驗;但日趨增加的運 動員使用人數,不禁使人深入探討,拔罐對於需要長期訓練、競賽的運動選手魅力何 在,在眾多的治療方式中,選手們又為何選擇拔罐此種介入。 肌肉疲勞是長期運動後常面臨的問題,當疲勞產生後,本體感覺、肌肉活化等身 體機能的改變 (Ballantyne & Shields, 2010; McMullen, Cosby, Hertel, Ingersoll, & Hart, 2011),將明顯影響選手之運動表現,因此,如何減緩疲勞並改善運動表現,將是選手 及整個團隊需共同努力的目標。肌肉持續訓練過後,將明顯感覺到張力的提升、血液 循環的改變以及痠痛的感受,而拔罐治療所產生的效益包含: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 肉張力等等 (Mehta & Dhapte, 2014;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 林恭儀,戴承杰,林 展弘,2017),能夠用以改善肌肉疲勞所帶來的影響,然而,對於拔罐的研究目前仍以 針對肌肉骨骼疾患,如頸痛及下背痛為多數 (Khan, Jahangir, & Urooj, 2013; Chi et al., 2016; Li et al., 2017),如欲更加確立肌肉疲勞後,拔罐所帶來的效益,則需進行更進一 步的研究。 各種介入方法對於肌肉的放鬆、恢復有不同的效果,常見的介入方式包含按摩、 伸展或是冰敷、熱敷等等 (Pinar, Kaya, Bicer, Erzeybek, & Cotuk, 2012; Kargarfard et al., 2015),在臨床的治療中,按摩常搭配主動動作的進行,除了能夠了解肌肉在主動動作 過程中的使用及活化情形,也更能夠針對作用肌群達到放鬆的效果,反觀在拔罐的治 療中,主要以靜置的方式進行,並於治療結束後評估肌肉及動作的改變;細觀兩種介 1.

(9) 入方式,可發現部分按摩手法與拔罐能夠產生相似的效益,但在拔罐治療中,卻少見 與主動動作合併使用,倘若肌肉按摩合併主動運動對於動作表現的恢復能夠產生顯著 的效果 (Kojidi, Okhovatian, Rahimi, Baghban, & Azimi, 2016),便能夠推測拔罐與主動動 作同時使用,相較於僅進行拔罐所帶來的效益將更為明顯,然而此想法同樣需要更深 入的探討及比較,以確保拔罐與主動動作的合併能夠產生預期的效益。 肌肉疲勞後肌力的下降是最為常見的影響,當肌力下降後,無論是哪種專項運 動,其表現皆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肌肉力量的變化能夠快速對應至其表現的 變異,也能夠利用肌力下降的程度作為指標,確認肌肉使否確實疲勞;而了解肌肉疲 勞所造成的影響後,減緩其症狀或是減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刻不容緩的工作,許 多治療方式在促進恢復的機制中,主要為增加局部區域的血液循環以及代謝能力,因 此如要了解在指定區域拔罐,抑或進行不同介入所產生的效益,也需要了解介入前、 後的生理數值變化,近紅外線光譜儀能夠檢測組織的氧合程度,並提供組織之含氧、 耗氧情形,因此如欲了解組織進行介入後血液動力學的變化,便能夠使用近紅外線光 譜儀進行量測。 綜合上述,肌肉疲勞為運動場域中常見的情形,而拔罐此種介入方式能否促進組 織及表現的恢復,仍少有文獻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最大力矩以及肌肉氧飽 和度的測量,以了解介入後動作表現及組織的恢復情形,並從中探討兩者間的關聯 性,進而提供運動團隊在肌肉疲勞後介入方式選擇的參考。. 2.

(10)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近幾年拔罐治療在運動場中愈趨常見,然而目前拔罐相關之文獻多為中醫針對穴 位治療之臨床研究,對於肌肉疲勞等情形之介入極為罕見,如能夠了解在肌肉疲勞過 後,進行拔罐治療能否有效減緩疲勞或是提升運動表現,並且釐清其產生效果之機 制,將能夠廣泛使用於長時間競賽之運動項目或是長期訓練的恢復。因此,為使拔罐 在肌肉疲勞後之使用及效果更具實證性,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以 及產生之生理效益需要更深入的探討及釐清。.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每週有兩次以上規律運動習慣之健康男性於肌肉疲勞後,疲勞肌 肉-股內側肌進行不同介入,對於動作表現之影響,介入之型態分別為:拔罐靜置 5 分 鐘、主動膝伸直彎曲動作連續 5 分鐘、拔罐搭配主動膝伸直彎曲動作連續 5 分鐘以及 靜態恢復 5 分鐘,本研究之動作表現以膝伸直最大力矩進行探討,除了在疲勞前、後 以及不同介入後量測,也會在介入後的 30 分鐘內,每 5 分鐘進行測量,共測量 7 次, 以了解不同介入及介入後恢復時間的增加,肌力的恢復情形是否會隨之改變;除了肌 力的變化外,為瞭解不同介入產生之生理效益,本研究也同時觀察整個實驗過程中肌 肉氧飽和度變化。 研究之具體目標如下: 一、 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之介入,等速下最大自主收縮力量之影響。 二、 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之介入,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對於等速下最 大自主收縮力量之影響。 三、 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之介入,肌肉氧飽和度之改變。 四、 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之介入,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對於肌肉氧飽 和度之影響。 3.

(11)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 肌肉疲勞後進行三種不同介入,其等速下最大自主收縮力量,與疲勞後靜態 恢復組有顯著的差異。 二、 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介入後,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等速下最大自主收 縮力量,會隨之顯著增加。 三、 肌肉疲勞後進行三種不同介入,其肌肉之氧飽和度,與疲勞後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的差異。 四、 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介入後,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肌肉之氧飽和度, 會隨時間有顯著改變。.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 肌肉氧飽和度 本研究使用 Portamon 近紅外線光譜儀 (NIRS) 監測受試者股內側肌之肌肉氧飽和 度,包含總血紅素 (Total hemoglobin, tHb)、氧合血紅素 (Oxy-hemoglobin, O2Hb)、去氧 血紅素 (Deoxy-hemoglobin, HHb) 及組織氧合指標 (Tissue saturation index, TSI)。依據 Suzuki, Takasaki, Ozakim, 與 Kobayashi (1999) 之研究。組織氧合指標 (TSI) 之計算公式 為 [O2Hb / (O2Hb + HHb)]. 100 %。. 4.

(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包括:第一節 肌肉疲勞與運動表現;第二節 拔罐治療;第三節 動 態與靜態恢復;第四節 文獻總結。. 第一節 肌肉疲勞與運動表現 疲勞的定義在過去的研究當中為肌力的輸出無法維持,且逐漸喪失肌力,進而無 法產生力量 (Edwards, 1981),因此運動員在經過長期的訓練及競賽後,疲勞的產生將 影響生物力學、神經肌肉等機制並改變其運動表現,除此之外,倘若疲勞的情形未受 到妥善的處理,將可能導致慢性疼痛的情形;在許多運動項目中,下肢肌群產生大部 分的主要動作,但持續的動作將導致肌肉疲勞,並使肌力逐漸下降,在一針對長時間 五人制足球活動的研究中便發現,運動後所產生的疲勞,將造成膝關節的向心以及離 心收縮力矩皆顯著降低 (Pupo, Detanico, & Santos, 2014),除此之外,過去的研究結果顯 示,無論進行何種種類的運動後,疲勞的產生對於其主要動作肌群,皆會影響最大肌 力 的 輸 出 (Jakeman, Byrne, & Eston, 2010; Minshull, Eston, Rees, & Gleeson, 2012; Thorlund, Michalsik, & Aagaard, 2008),而長時間的疲勞,也是造成運動傷害的重要因 素之一,因此,了解疲勞與運動表現間的關係,將有助於運動員及其團隊,針對不同 情形進行肌肉的訓練、放鬆或是調整訓練時程等處理。 在許多運動中所需的下蹲跳動作,下肢肌力及爆發力和其表現有正向的關係 (Sheppard, Cronin, Gabbett, McGuigan, Etxebarria, & Newton, 2008; Wisløff, Castagna, Helgerud, Jones, & Hoff, 2004),此外,跳躍後期的發力率以及跳躍高度,也都取決於最 大肌力 (Tillin et al., 2013),在 McErlain-Naylor (2014) 的研究中更發現最大膝關節力矩 以及踝關節力矩,能夠解釋 57%的跳躍高度變異,其中最大等長膝伸力矩更能夠影響 18%的跳躍高度變異;因此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研究中歸納出,當肌肉疲勞後造成的最 大肌力、力矩顯著的下降,將對於許多運動類型的表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倘若運 5.

(13) 動員希望能夠長時間的維持運動表現,如何保持肌力的輸出,以及減少疲勞的情形, 皆為許多研究人員及團隊亟欲探究的方向。 導致肌肉疲勞有許多的因素,包含代謝物質的產生以及累積 (Dawson, Gadian, & Wilkiw, 1978)、氫離子濃度的增加 (Miller et al., 1987)、能量燃燒時組織中的氧氣減少 (Lee & Davis, 1979; Spencer, Yan, & Katz, 1991; Weltan, Bosch, Dennis, & Noakes, 1998)、肌漿網的鈣離子釋出減少 (Kabbara & Allen, 1999) 等等,且在肌肉頻繁收縮的 過程中,將由無氧能量系統逐漸轉換為有氧能量系統,並產生乳酸等代謝廢物,當乳 酸開始累積,血液中的酸鹼產生變化後,將影響鈣離子與肌旋蛋白的結合,最後影響 肌肉的收縮 (Martin, Zoeller, Robertson, & Lephart, 1998)。而在血液動力學的變化中,可 以發現肌肉持續收縮時,氧飽和濃度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這個情形會在運動結束後迅 速恢復,甚至是高於運動前的靜態值,除此之外,肌肉的耗氧量也會在運動後迅速的 增加,並且顯著的高於運動前測值,因此可以知道血液動力學在疲勞過程中的改變, 可能是因為組織的生理反應無法立即因應肌肉的過度使用,而產生運動過後氧飽和濃 度提升,以及耗氧量增加的代償結果 (Kubo, Ikebukuro, Tsunoda, & Kanehsia, 2008),因 此如果希望能夠改善疲勞所帶來的影響,運動團隊可以從造成疲勞的眾多因素下手解 決,如加速乳酸的排除、改善血液的酸鹼值等等,抑或是加強肌肉恢復過程中的反 應,如藉由外來因素增加血液中的氧飽和濃度、血流量等等,藉此加速疲勞的消除, 提升運動員後續表現。. 6.

(14) 第二節 拔罐治療 拔罐,是一項流傳千年的傳統介入方式,在中醫領域中,拔罐常與針灸相提並 論,然而在技術的選擇上,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拔罐,不僅是因為針灸所產生的部分 效果能夠被拔罐所取代,也因為拔罐較不會產生針灸時的疼痛感,以及能夠相對減少 侵入式治療所造成的感染風險 (Tham, Lee, & Lu, 2006)。拔罐介入主要利用不同材質製 成的杯具,在皮膚表面製造真空負壓,而達到皮膚、組織拉提的效果,一般杯具的直 徑介於 35 至 55 毫米之間,且杯徑越大對於大面積之組織層的作用也越大,然而當拔 罐產生的壓力越大,對患者局部組織造成的疼痛及不適感相對也更大 (林恭儀等人, 2017; Tham et al., 2006);拔罐的類型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利用機械方式產生的真空 拔罐、拔罐搭配放血治療的濕罐,以及以火燃燒杯中空氣造成真空的火罐 (Khan et al., 2013),雖然三種方式都能夠對目標治療區域產生真空及介入效果,但因濕罐需要以針 扎將血液放出,若執行者未受過專業訓練,或是器材無徹底的清潔及消毒,對於針扎 處將有感染等疑慮,而火罐的使用同樣受限於專業訓練,以及器材的熟悉程度,倘若 用火的過程中不慎過於靠近皮膚,或是放置杯具時間拿捏不佳,將會對治療區域產生 燒燙傷等情形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因此目前拔罐的使用多以機械式為主, 而此種拔罐方式,因不受限於醫療法規之限制,一般民眾也可自行使用,然使用過程 仍需謹慎避免意外發生。 拔罐的原理為藉由各種方式所產生的負壓,將具有黏彈性的皮膚產生拉提,皮膚 拉提後使組織液累積於拔罐杯內的組織中,過程中周圍的微血管動脈滲透增加、微血 管靜脈的吸收減少,進而達到增加組織循環的效果 (El Sayed, Mahmoud, & Nabo, 2013)。拔罐所產生的效益包含: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肌肉的張力、增進微血管內 皮細胞修復、組織的生成,以及筋膜的放鬆,這些效益能夠使介入的部位回到正常的 功能型態並達到組織的放鬆,然而產生功能恢復的同時,拔罐也可能因為血管舒張、 血液循環的增加而造成紅斑、腫脹、紫淤等副作用 (施松彬,2005);使用拔罐的部 位,除了常見的背部、頸部外,在臀部、大腿、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及 7.

(15) 腕關節也是常介入的區域,但在中醫的領域當中,多以穴位進行拔罐 (Chi et al., 2016; Kim et al., 2012),對於筋膜、肌肉等生理組織的拔罐相關研究極為少見,除此之外, 拔罐時間的採用,也常因不同研究中施測者的評估,或是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Li et al., 2017; Mehta & Dhapte, 2014;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雖然常見的介入時間為 5-10 分鐘,但仍需更多的研究探討,不同的拔罐方式以 及介入時間,對於組織恢復的影響是否有所不同。 目前在拔罐的研究中發現,拔罐對於疼痛的緩解、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復、改善關 節僵硬等有顯著的效果 (Chi et al., 2016;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Li et al., 2017; Rozenfeld & Kalichman, 2016),此結果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方式給患有肌肉骨骼疾患之 民眾,然而對於肌肉長期使用、訓練等情形,則尚無相關文獻探討拔罐是否有改善肌 肉疲勞或是延緩表現降低之效果,倘若能夠了解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此種介入,對於 動作表現之影響以及生理相關指標之變化,將能為運動員提供更多樣且更具實證性的 組織恢復方式。. 8.

(16) 第三節 動態與靜態恢復 當激烈運動、競賽過後,能量的衰竭、肌肉的疲乏、身心的疲勞等等都需要良好 的恢復,為後續的表現進行準備,而常見的恢復方式,除了靜態恢復外,動態的主動 恢復,也受到越來越多運動項目的青睞,然而動態與靜態恢復之間的優劣,仍具有爭 議性,關於兩種恢復方式對組織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各適用於何種類型的運動選手, 都是許多研究進行探討的,因此本節將深入比較動態與靜態恢復,兩者執行方式以及 介入後生物力學及生理學指標之改變。 靜態恢復為許多運動員運動後優先選擇的恢復方式,過程中身體放鬆採取舒適的 坐姿 (Lopes, Panissa, Julio, Menegon, & Franchini, 2014) 或是躺姿 (Martin et al., 1998; McAinch et al., 2004),並避免所有動態活動,使身體回到運動前之狀態,過去研究中 使用靜態恢復的時間從 5 至 20 分鐘不等,依運動型態及研究設計而有所不同。主動恢 復藉中低強度的運動達到促進乳酸排除、組織恢復的效果,常見的方式如慢跑及踩腳 踏車,過去探討主動恢復的研究在強度、時間的設定都有所不同,強度除了能夠使用 自覺舒適速度進行外 (Roberts et al., 2015),也能夠使用乳酸閾值 (Iwahara, Ito, & Asami, 2003; Lopes et al., 2014)、無氧狀態下最大功率 (Ahmaidi, Granier, Taoutaou, Mercier, Dubouchaud, & Prefaut, 1996)、最大攝氧量 (McAinch et al., 2004; McEnier, Jenkins, & Barnett, 1997)、呼氣閾值耗氧量 (Koizumi, Fujita, Muramatsu, Manabe, Ito, & Nomura, 2011) 及統一功率 (Mika, Mika, Fernhall, & Unnithan, 2007) 等參數的比例,進行中低運 動強度的設定,而介入的時間長短則與靜態恢復的設定相似,多數介於 5 至 20 分鐘。 許多研究針對主動恢復後,生理學以及生物力學的參數進行探討,在生理學的部 分,Tiidus 與 Shoemaker (1995) 的研究認為,主動恢復後能夠增進血流速度,而 Gupta, Goswami, Sadhukhan 與 Mathur (1996) 則發現主動恢復可以增進代謝物質的移除, Koizumi 等人 (2011)、Martin 等人 (1998)、Roberts 等人 (2015) 以及 Wiltshire 等人 (2010) 的研究也發現進行主動恢復的過程中以及介入後,心跳皆比運動前高,且心輸出量也 明顯的高於運動前的狀態,結果也發現介入過程中肌肉氧飽和濃度有明顯的下降,且 9.

(17) 耗氧量增加,但在介入過後,總血流量及肌肉氧飽和濃度、攝氧量則是顯著的增加, 而耗氧率顯著的下降;許多臨床及研究探討的乳酸值變化中,Weltmanm、Stamford 與 Fulco (1979)、Mika 等人 (2007) 以及 Iwahara 等人 (2003) 的研究發現,主動恢復能夠增 加乳酸清除的速度,使得介入後的組織乳酸濃度較低,產生此結果便是因介入後組織 氧飽和濃度的提升,產生較高的氧合作用導致。 生物力學的部分,許多研究著重於運動表現的量測,包含最大爆發力、力矩以及 腳踏車踩踏情形等等,然而主動恢復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仍具有爭議性,同樣以腳 踏車作為主動恢復的方式,在 Koizumi 等人 (2011) 的研究中發現,最大爆發力在恢復 後有顯著的上升,與 McEnier 等人 (1997) 的研究指出,主動恢復後能夠促進動作表 現,及 Mika 等人 (2007) 之研究,發現主動恢復後能夠使最大肌力較快回至基準值,並 增加肌肉運動單元之徵召有相似之結果;然而 Roberts 等人 (2015) 的研究認為,進行主 動恢復後力矩反而呈現顯著的下降,其餘的研究同樣認為,主動恢復並無法促進代謝 以及運動表現 (McAinch et al., 2004),而針對疲勞後的肌肉,主動恢復更可能影響肌漿 網儲存的功能以及鈣離子的訊號傳遞,使得疲勞的時間延長 (Hill, Thompson, Ruell, Thom, & White, 2001; Verburg, Dutka, & Lamb, 2006)。 雖然對於主動恢復對生理學及生物力學的影響已有許多研究,但因介入所使用的 方式、強度的設定以及所收取的參數有所不同,因此對於主動恢復所帶來的效益仍無 定論;然而,主動恢復在組織恢復上仍有許多研究認為能夠帶來正面的效益,因此倘 若將此種增加血液動力學之方式,與上述所提及的拔罐相結合,也許能產生加乘之效 果,提升組織恢復之效率,然而此推測並無相關實證,未來仍需更多的臨床研究進行 探討,了解其背後的機制以及產生的效益。. 10.

(18) 第四節 文獻總結 肌肉的疲勞無論對於專項訓練運動員或是一般民眾,無疑是影響運動表現的原因 之一,因此如何以較短的時間使組織恢復,並減少疲勞對表現所造成的影響,是許多 運動相關專業人員努力的目標,肌肉疲勞後對於運動表現最顯著的影響便是肌力的下 降,而當肌力下降後,將隨之影響關節穩定度、本體感覺等等,倘若不重視這些疲勞 後所產生的改變,將可能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消除疲勞的方式中,許多研究認為主 動恢復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然而拔罐此項傳統治療,與主動恢復同樣有增加血液循 環、促進代謝等效益,但卻少有研究探討疲勞後拔罐對於動作表現之影響,以及介入 區域之生理變化,更尚未有人將兩種介入方式融合,探討其共同使用之效果,因此如 能夠更深入了解拔罐此項傳統介入方式在運動場域使用時所產生的效益,並同時使用 快速肌肉氧飽和度測量方式量測生理參數之改變,將能夠提供更多的選項來輔助疲勞 的消除甚至是表現的提升。. 11.

(19) 第參章 實驗方法 本章實驗方法共可分為五節:第一節 研究架構;第二節 研究對象;第三節 實驗儀 器與設備;第四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從肌力變化及肌肉氧飽和度之資料進行分析與比較,探討肌肉疲勞後拔罐 以及不同介入對於肌力表現的影響,同時偵測肌肉疲勞前、後以及進行介入前、中、 後之肌肉氧飽和度,本研究的架構如圖一所示。. 圖 1 研究架構圖. 12.

(2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共收取 40 名符合以下標準之健康男性作為研究對象:介入部位過去無任何 拔罐經驗、每週有 2 至 3 次規律運動習慣以及身體質量指數介於 18 至 28,而如受試者 有以下情形:半年內曾有關節扭傷、關節炎、肌肉拉傷等下肢損傷、量測肌肉氧飽和 濃度區域之皮脂厚度大於 17 毫米、拔罐區域之皮膚有感染、傷口或是出血等情形、患 有出血性、心臟疾病等,以及無法接受拔罐所產生之副作用,皆會予以排除。 本研究內容將提交人體實驗委員會審查,並遵守赫爾新基宣言的聲明召募自願實 驗參與者。實驗開始之前,先使實驗參與者閱讀及填寫實驗參與同意書,並詳細了解 參與實驗後有關利益、風險、處置方式、資料處理與利用等事項,以及擁有隨時中止 實驗之權利。.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本實驗所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可分為肌肉力量、肌肉氧飽和度測量等儀器以及 拔罐設備三部分。 一、肌肉力量測量之儀器: ( 一 ) 等速肌力儀一台 (型號 Biodex system 4 Pro ™, New York) (如圖 2). 圖 2 等速肌力儀 13.

(21) 二、肌肉氧飽和度測量儀器: 近紅外線光譜儀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是一種非侵入、可攜式且使用 方便之血液動力學量測儀器,所使用的紅外光波長介於 700 至 1300 奈米,其利用近紅 外光能夠反射的特點,藉由光的強度變化以量化組織中血紅素的濃度改變,其臨床應 用之範圍包含按摩、電療及深層靜脈栓塞治療之評估 (Li, Sun, Chen, Zhao, & Reh, 2015; Shang et al., 2013),此儀器適用之部位不僅限於肌肉,也可使用於肌腱、大腦等軟組 織;近紅外線光譜儀量測血液動力學中肌肉氧飽和度的參數包含氧合血紅素 (Oxyhemoglobin, O2Hb) 、 去 氧 血 紅 素 (Deoxy-hemoglobin, HHb) 、 以 及 總 血 紅 素 (Total hemoglobin, tHb),除此之外,也會利用收取的氧合血紅素及總血紅素計算組織氧合指 標 (Tissue saturation index, TSI) (Li, Li, Lin, & Li, 2017);近紅外線光譜儀所收取的相關 參數,能夠以較短的時間及簡便的方式取得肌肉組織間含氧濃度的變化,以了解組織 疲勞的情形,及不同介入後恢復的情況,進而分析各種介入所產生的效果。 ( 一 ) NIRS-近紅外線光譜儀一台 (型號 PortaMon™, Zetten, AS, Netherlands) (如圖 3、圖 4). 圖 3 近紅外線光譜儀 (正面). 14. 圖 4 近紅外線光譜儀 (背面).

(22) 三、拔罐設備: ( 一 ) 明宏牌拔罐設備一組 (型號 MH-168, China) (如圖 5、圖 6). 圖 5 拔罐設備 (外盒). 圖 6 拔罐設備 (內盒). 第四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一、實驗設計: 本實驗為針對股內側肌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型態之介入:拔罐靜置 5 分鐘、拔 罐搭配主動恢復持續 5 分鐘、主動恢復 5 分鐘,以及靜態恢復 5 分鐘,探討對於動作 表現-最大肌力及肌肉氧飽和度之影響;實驗將進行膝伸直最大力矩測量,等速最大力 矩量測過程,等速肌力儀設定為向心/向心收縮、角速度 30°/s,測試過程中請受試者於 坐姿下使出最大努力將小腿向前踢直至膝關節完全伸直,再跟隨機器速度緩慢放下。 當力矩值連續 3 次小於疲勞前測值之 50%,且連續進行主動膝伸直 30 下以上,則定義 為疲勞,等速力矩之疲勞前測值,則採用疲勞過程中所產生之最大力矩值;當肌肉疲 勞後,受試者隨機分配至四組別中進行各組之介入,股內側肌接受拔罐的位置以肌腹 為中點,利用與股內側肌最寬處相等直徑的拔罐杯進行介入,拔罐槍使用時,則統一 按壓 2 下以產生適當之負壓;主動恢復的進行則搭配節拍器,以每 4 秒 1 下之節奏進 行膝關節主動伸直及彎曲。不同介入後,每隔 5 分鐘將再次測量 10 下之最大力矩,共 測量 7 次直至介入後 30 分鐘,以觀察介入後力矩隨時間之變化。而肌肉氧飽和度的測 量,則在拔罐位置與恥骨聯合連線之方向,自拔罐杯擺放位置之最高點向上 5 公分處 15.

(23) 擺放近紅外線光譜儀,並於疲勞前開始收集資料至肌力測量結束後,以比較氧飽和度 之差異。 二、實驗場地與儀器架設: 本實驗場地與儀器佈置如圖 7 所示。 ( 一 ) 等速肌力訓練儀,架設於其與測量肌肉氧飽和濃度之電腦間,利用膝關節力 矩測量之支架,檢測最大等速力矩。 ( 二 ) 量測肌肉氧飽和度之近紅外線光譜儀,黏貼於受試者股內側肌上指定位置, 而擷取資料之筆記型電腦則架設於近紅外線光譜儀旁之桌面進行操作。. 圖 7 場地與儀器佈置圖 三、施測流程: 本實驗流程如圖 10 所示。 ( 一 ) 架設實驗器材,檢測近紅外線光譜儀以及等速肌力測試儀是否正常使用。 ( 二 ) 給予受試者實驗須知,並告知實驗流程及介入可能產生之副作用。 ( 三 ) 記錄受試者基本資料 (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並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 四 ) 量測近紅外線光譜儀黏貼位置。 ( 五 ) 為避免受試者因不熟悉場地及儀器而影響實驗結果,將請受試者於布置完畢 的場地進行檢測之動作數次,並於熟悉動作後進行 10 分鐘慢跑暖身,協助 受試者調整至較佳狀態。 ( 六 ) 黏貼近紅外線光譜儀,並收取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基礎值。 ( 七 ) 進行等速肌力儀之疲勞操作,同時收取最大力矩前測值,以及肌肉氧飽和濃 度數值 (如圖 8)。 16.

(24) ( 八 ) 當受試者疲勞之後以隨機分派方式使受試者接受不同之介入。 疲勞之定義為:力矩值連續 3 次小於疲勞前測值之 50%。 ( 九 ) 依據不同組別進行 5 分鐘之介入。 1.. 靜態恢復組:於坐姿下靜態恢復 。. 2.. 拔罐組:於坐姿下針對股內側肌進行拔罐,拔罐杯直徑符合股內側肌之 最大寬度 (如圖 9)。. 3.. 主動恢復組:於坐姿下進行每 4 秒來回一次之連續主動膝伸直、彎曲。. 4..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同時進行拔罐以及主動恢復組之介入方式,即於 股內側肌進行拔罐的同時,同步進行連續主動膝伸直、彎曲。. ( 十 ) 介入後每隔 5 分鐘測量等速最大膝伸力矩值,共測量 7 次,直至介入後 30 分鐘;肌肉氧飽和度則持續收取資料至實驗結束。. 圖 8 最大自主收縮測試. 圖 9 股內側肌之拔罐介入. 17.

(25) 圖 10 實驗流程圖. 18.

(2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受試者股內側疲勞後,不同方式的介入,以及介入後時間的多寡,對於動作表現最大力矩值,以及肌肉氧飽和度的影響,將使用 SPSS 23.0 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以下統 計分析,並將顯著水準定為α = .05。 一、各項受試者基本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建立。 二、以 4x8 (組別 x 時間) 雙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的介 入,以及不同的恢復時間,對於動作表現-最大肌力的影響。當統計水準達 p < .05 時,以 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比較。 三、以 4x7 (組別 x 時間) 雙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的介 入,以及不同的恢復時間,對於肌肉氧飽和度中四種參數之影響。當統計水準達 p < .05 時,以 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比較。. 19.

(27) 第肆章 結果 實驗過程所收取之資料,經統計分析處理後之結果,分為三小節加以敘述:第一 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第二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於動作表現之影響;第三節 不同介 入與恢復時間對於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 40 名受試對象之基本資料如表 1 所示,四組之年齡、身高、體重、皮下脂 肪厚度以及前測最大力矩值皆無顯著差異。. 表 1 受試者基本資料 變項/組別. Rest (10 人). Cupping (10 人). Cupping + Active recovery (10 人). Active (10 人). p值. 年齡 (yr). 23.5 ± 1.7. 23.1 ± 2.5. 23.5 ± 3.3. 24.4 ± 3.4. 0.77. 身高 (cm). 173.9 ± 3.4. 175.5 ± 6.8. 172.3 ± 6.9. 172.2 ± 3.0. 0.16. 體重 (kg). 67.8 ± 9.2. 66.9 ± 10.7. 65.1 ± 6.3. 65.2 ± 7.2. 0.11. 前測最大力矩 (N‧m). 195.9 ± 37.3. 207.4 ± 70.4. 185.6 ± 28.2. 193.2 ± 39.8. 0.62. 皮脂厚 (mm). 11.6 ± 3.0. 11.0 ± 2.8. 10.5 ± 3.7. 9.4 ± 3.5. 0.57.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 + Active recovery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 組;Active = 主動恢復組。. 20.

(28)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受試者在疲勞過程當中,收取之最大力矩作為疲勞前測值,並以此數值作為後續 量測之力矩值標準化依據;根據獨立樣本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介入組別與恢 復的時間長短無交互作用,進一步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肌肉疲勞後進行 不同介入,運動表現-最大力矩值的變化在四個組別間未達顯著差異(rest vs. cupping vs. cupping + active vs. active,91.7 ± 14.3 vs. 90.2 ± 10.7 vs. 91.0 ± 14.6 vs. 91.0 ± 11.1 %, p > .05),如圖 11 所示;而比較不同的時間點,結果顯示介入後第四次至第七次的力矩 值,與疲勞前測之最大力矩值有顯著差異,如圖 11 與表 2 所示。. 圖 11 力矩變化趨勢圖(以受試者最大力矩值標準化) 註:MVC pretest = 疲勞前測力矩值;fatigue = 疲勞後力矩值;MVC test = 介入後力矩值;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 + 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動恢 復組。 21.

(29) 註: Pretest = 疲勞前測力矩值;MVC test = 介入後力矩值;* = 與疲勞前測力矩值有顯著差 異;p < .05。. 22.

(30)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不同的介入過後,近紅外線光譜儀將收取總血紅素 (tHb)、氧合血紅素 (O2Hb)、去 氧血紅素 (HHb) 以及計算組織氧合指標 (TSI) 等生理學參數,以了解不同介入與恢復時 間對於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結果如下: 在總血紅素 (tHb) 的結果中,根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發現不同的介入方式 與恢復時間的長短對於總血紅素 (tHb) 並無交互作用,進一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顯示組別以及時間兩變項都有顯著的差異 (組別,p < .05;時間,p < .05),由濃度 變化趨勢圖可看出,平均數值最高的為拔罐組,而靜態恢復以及主動恢復組的濃度變 化趨勢相近,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則濃度最低,然而進行事後比較,僅拔罐組與拔罐 合併主動恢復組間有顯著的差異 (cupping vs. cupping + active,7.36 ± 7.85 vs. 2.90 ± 9.87,p < .05);另外,比較介入後七次最大力矩測試過程中的總血紅素 (tHb),發現隨 著時間的增加,濃度有隨之上升的趨勢,但僅在介入後的第 1 次以及第 7 次量測有顯 著的差異 (MVC test1 vs. MVC test7,2.43 ± 8.65 vs. 8.38 ± 8.54,p < .05),如圖 12。. 23.

(31) 圖 12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總血紅素 (t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 兩時間點有顯著差異。. 24.

(32) 氧合血紅素 (O2Hb) 的濃度變化,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結果顯示不同的介入組 別與恢復時間長短之間無交互作用,進一步針對組別此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呈現顯著差異 (p < .05),但以 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檢定,四組之間則皆無顯著的 差異,但仍能從趨勢圖中看出,拔罐組的氧合血紅素濃度 (O2Hb) 略高於其他三組;而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恢復時間的影響,結果同樣呈現顯著差異 (p < .05),進一 步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四組在介入後的第一次測量皆與第五、六、七次測量有顯著的 差異 (MVC test1 vs. MVC test5,-1.73 ± 6.26 vs. 3.00 ± 6.50;MVC test1 vs. MVC test6, -1.73 ± 6.26 vs. 3.84 ± 6.69;MVC test1 vs. MVC test7,-1.73 ± 6.26 vs. 5.22 ± 7.21,p < .05),除此之外,介入後的第七次測量也顯著的高於第二次測量 (MVC test2 vs. MVC test7,-0.72 ± 6.10 vs. 5.22 ± 7.21,p < .05),如圖 13。. 圖 13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氧合血紅素 (O2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 # = 兩時間點有顯著差異。. 25.

(33) 去氧血紅素 (HHb) 的濃度變化,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比較後發現,不同的組 別以及恢復時間,對於去氧血紅素 (HHb) 同樣沒有交互作用,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進行比較,則發現組別間有顯著的差異 (p < .05),不同恢復時間則無顯著差異;組別此 變項經過 Bonferroni 事後比較發現,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的濃度顯著低於主動恢復組 以及靜態恢復組 (cupping + active vs. active,1.90 ± 4.57 vs. 4.67 ± 3.44;cupping + active vs. rest,1.90 ± 4.57 vs. 4.92 ± 4.90,p < .05),雖然拔罐組與其他三組並無顯著差異,但 仍可看出拔罐組的去氧血紅素高於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此外,其數值也同時低於靜 態恢復及主動恢復組,如圖 14。. 圖 14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去氧血紅素 (HHb)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26.

(34) 經過計算後的組織氧合指標 (TSI),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結果顯示不同介入組 別以及介入後的恢復時間,對於組織氧合指標 (TSI) 無交互作用,而針對兩個變項進行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發現,在組別此變項中有顯著的差異 (p < .05),不同的恢復時間所 產生的影響則無顯著差異,再以 Bonderroni 法對於組別進行事後比較,發現拔罐組與 主動恢復、靜態恢復組,以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靜態恢復組皆有顯著 的差異 (cupping vs. active,-4.60 ± 8.37 vs. -11.97 ± 7.41;cupping vs. rest,-4.60 ± 8.37 vs. -8.56 ± 6.09;cupping + active vs. active,-4.26 ± 5.34 vs. -11.97 ± 7.41;cupping + active vs. rest,-4.26 ± 5.34 vs. -8.56 ± 6.09),如圖 15。. 圖 15 介入後運動表現-最大力矩測試過程組織氧合指標 (TSI) 濃度變化 註:rest = 靜態恢復組;cupping = 拔罐組;cupping+activ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active = 主 動恢復組;a = 拔罐組與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有顯著差異;b = 拔罐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c = 拔罐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d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組有顯著 差異;e =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顯著差異;f = 主動恢復組與靜態恢復組有 顯著差異。 27.

(35)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本研究探討肌肉疲勞後不同介入對於動作表現及肌肉氧飽和度的影響,根據本 研究的結果,在肌肉疲勞過後,無論是進行拔罐、主動恢復,或是拔罐合併主動恢 復,對動作表現的影響,皆與靜態恢復無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針對三種介入方式分 別進行探討,以探討其無法促進動作表現的原因。在過去研究中發現,拔罐能夠增加 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肌肉張力、促進組織的修復與生成以及放鬆筋膜,進而達到改善 生活品質、減緩疼痛及改善關節僵硬情形的效益 (Chi et al., 2016;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Saha et al., 2017),然而肌肉疲勞所牽涉的因素甚多,神經、血液循環以及 能量系統都會受到影響,如血液酸鹼值的改變、離子濃度的差異、肌纖維收縮頻率的 降低、收縮力量的減弱,抑或是代謝物質的累積等等,因此雖然拔罐能夠產生眾多的 效益,但這些效益僅對於血液循環、消除累積的代謝物質有較佳的促進效果,對於肌 纖維的收縮等則無法產生相對應的改善機制,因此無法增進動作表現的恢復。本研究 使用的主動恢復方式為單關節主動恢復,與過去文獻常使用的全身性主動恢復不同, 單關節主動恢復的優點為,能夠針對疲勞之肌群,不易使受試者因全身性的動態恢復 方式而更加疲勞,此外,其作用方式與增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的肌肉幫浦相似,因此本 研究預期單關節主動恢復,能夠比全身性的主動恢復帶來更好的促進恢復效果,雖然 過去文獻對於主動恢復能否促進動作表現的恢復仍具有爭議性 (Koizumi et al., 2011; Lopes et al., 2014; Mika et al., 2005; Roberts et al., 2015),但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肌肉疲 勞後進行 5 分鐘的單關節主動恢復,動作表現與進行 5 分鐘的靜態恢復無顯著差異, 顯示此種介入方式,雖然無法促進動作表現的恢復,但也不會使表現更為降低,而導 致此結果的原因,可能為進行主動恢復時,主動動作的進行使得肌纖維無足夠的時間 休息以及恢復,同時作用的組織也可能因為持續的肌肉收縮,使得血液酸鹼值維持偏 28.

(36) 低的情形,並阻礙鈣離子與肌鈣蛋白結合,最後影響肌纖維收縮情形,無法增進本研 究所探討的動作表現。 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的此項介入,結合上述的拔罐以及單關節主動恢復方式,在本 研究當中對於動作表現的恢復,與靜態恢復及這兩種方法皆未有顯著的差異,意即肌 肉的疲勞,並未因為同時使用兩種介入方法而減緩,造成此結果則可能是因兩種介入 方式本身皆無法增進運動表現及減緩肌肉的疲勞,因此相互結合也無法達到預期的加 乘效果;除此之外,針對疲勞的股內側肌進行拔罐,負壓的產生使得拔罐處的組織受 到拉提,而持續進行的主動動作,肌肉相對應縮短、伸長,使得組織受到更大程度的 拉扯,最後不僅使組織產生疼痛感外,也可能因為血液循環及肌肉的收縮受到影響, 連帶使肌肉的功能及動作表現下降。在本研究的結果中,雖然三種不同的介入方法, 與靜態恢復相比,對於動作表現皆無顯著之影響,然而本研究僅以最大力矩值變化情 形作為動作表現之指標,在競技場中,各種運動類型,影響表現的因素眾多,無法僅 以單一參數進行評斷,倘若未來欲使用本研究中三種介入方式在競技運動當中,仍需 進一步比較不同的生理、生物力學參數,以及不同情境是否產生不同的結果,以確定 這些介入方法對於動作表現的影響;除此之外,介入的時間也可能是造成本研究結果 不如預期之原因,為符合競技比賽當中,短暫的休息、恢復時間,本研究的介入時間 訂為 5 分鐘,然而在過去無論是拔罐或是主動恢復相關的研究中,介入時間從 2 至 20 分鐘不等 (Khan et al., 2013; Kim et al., 2012; Koizumi et al., 2011; Roberts et al., 2015; Valenzuela, de la Villa, & Ferragut, 2015),產生的效益也無一致的結果,因此無法從中 判定短時間或是長時間的介入,對於動作表現是否有相同的促進效果,故未來也需持 續探討,介入時間的改變與動作表現間的關係。. 29.

(37)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恢復時間對動作表現之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除了了解不同的介入方式對於動作表現產生的影響外,同時也探討 介入後,恢復時間的增加,是否能夠促進動作表現的恢復;本研究的結果發現,無論 是何種介入方式,介入後 30 分鐘內的動作表現變化有相同的趨勢,四組的最大力矩值 皆在介入後的第 4 次測量開始與前測值呈現顯著的差異,且隨著測量次數的增加,力 矩值也隨之下降,針對此結果,可分為以下幾部分進行探討,包含進行介入後力矩立 即回到前測值、經過 15 分鐘的恢復,最大力矩值不升反降,以及動作表現在介入後恢 復 30 分鐘,動作表現無恢復趨勢等等,而瞭解恢復時間的不同與動作表現的影響,將 更能以科學化的方式,評估疲勞後所需的恢復時間。 本研究所收取之受試者為平均年齡 23.6 歲之健康男性,且平常皆有規律的運動習 慣,運動類型包含各種球類運動,如排球、籃球、足球等等,在球類運動當中,常需 長時間維持肌力的輸出,以及擁有使肌肉短時間消除疲勞之能力,以維持較佳的運動 表現,因此在本實驗當中,肌肉疲勞後無論接受何種介入方式,5 分鐘的介入後,皆使 最大力矩值恢復至與前測值無顯著差異;雖然在過去的研究中認為,最大力矩值在疲 勞後的恢復,無論是恢復 20、30 甚至是 60 分鐘,仍無法回到疲勞前的狀態 (Allman & Rice, 2001; Barbieri, Beretta, Pereira, Simieli, Orcioli-Silva, Dos Santos, & Gobbi, 2016; Thompson, Conchola, & Stock, 2015; Vøllestad, 1997),但在上述提及的研究當中,疲勞 的方式主要是以等長或是向心合併離心收縮進行,疲勞的部位也不局限於特定肌群, 與本研究所選擇的特定肌群等速向心收縮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這些研究在肌肉疲勞 後便立即進行最大肌力的測試,而本研究則是在進行 5 分鐘不同類型的介入後才開始 進行力矩測試以及觀察後續恢復的情形,因此這些差異都可能造成本研究的結果與過 去有所不同。 回顧過去對於肌肉疲勞後進行介入的文獻發現,研究的設計多為量測介入後的立 即效果,並且比較肌肉疲勞後接受介入前後的差異,然而對於介入後不同恢復時間是 否對動作表現有較好的恢復效果,則少有研究探討,因此對於各種介入方式所帶來的 30.

(38) 長、短期效益,難以深入進行探討;在競賽的過程當中,各種介入方法的使用,都期 望能夠長時間延續介入所產生的效益,並且維持動作表現以及減緩因疲勞所造成的影 響,因此了解介入後不同恢復時間對於各種參數的影響,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之一, 倘若能夠釐清各種介入方式,需要多長的恢復時間,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這些介入 將能夠在競技場域中帶來更高的益處。. 31.

(39)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本研究共收取總血紅素、氧合血紅素、去氧血紅素以及計算組織氧合指標四個 參數,以了解不同的介入方式及恢復時間的長短對於肌肉氧飽和度所產生的影響。總 血紅素為氧合血紅素與去氧血紅素的總和,能夠代表檢測區域的血流量 (Smith & Billaut, 2010),因此以總血紅素實驗前收取的靜態值,與不同時間點量測的數值進行比 較,便可了解總血流量的變化情形;本研究發現,介入過後 7 次最大力矩測量過程中 的總血紅素值,無論是何種介入組別,其數值都有隨時間上升的趨勢,而不同的組別 間,也可看出平均總血紅素,由高至低依序為拔罐、主動恢復、靜態恢復、拔罐合併 主動恢復組,因此本節將分別探討恢復時間的增加,以及不同介入方式對於總血紅素 的影響。 不同介入後 30 分鐘內的總血紅素變化,雖然拔罐組僅顯著高於拔罐合併主動恢復 組,然而其整體趨勢也可看出略高於其他兩組,造成此結果可能的原因為,拔罐過程 中產生的負壓使得周邊血液匯流至拔罐杯當中,因此拔罐介入結束後,集中的血液逐 漸回流至周邊的組織 (Li et al., 2017),故本研究中距離拔罐杯 5 公分處的近紅外線光譜 儀量測到的總血紅素有較高的趨勢,而接受拔罐後血流量較高的趨勢更能夠維持至少 30 分鐘;反觀單關節主動恢復,其總血紅素與靜態恢復後的數值變化相似,因此可推 測,單關節主動恢復對於總血流量並無提升的效果,雖然單關節主動恢復的進行方式 與用於促進血液循環的肌肉幫浦相似,然而肌肉幫浦的進行,常將小腿擺放高於心 臟,利用高處往低處流的原理,使血液向心臟流動,且肌肉的規律收縮也使血管中的 血液規律的向心臟擠壓,進而達到促進血液回流的效果,但在本研究中單關節的主動 恢復,主要針對膝關節周圍的組織進行介入,雖然與肌肉幫浦同樣進行規律的主動動 作,然而進行過程中受試者採取坐姿,髖關節及膝關節皆彎曲 90 度,受試者的大腿在 實驗進行過程也都平行於地面,因此進行膝關節的單關節主動恢復時,作用的部位皆 低於心臟,且無高度的差異,使得無法藉由重力或是不同高度的影響,增加血液的回 流,回顧過去研究,當肌肉進行最大自主收縮時,靜脈壓及微血管壓受到肌肉收縮影 32.

(40) 響而下降,反而減少動作過程中的血流量 (Laughlin & Schrage, 1999),更能夠呼應進行 主動恢復後,血流量的變化與靜態恢復相似的結果。與預期相反的是,同時合併拔罐 以及主動恢復的介入方式,對於總血流量的提升不僅無法產生加乘效果,反而為四種 介入中變化最少的,推測造成此情形的原因,可能為拔罐的過程中,持續進行單關節 的主動恢復,拔罐杯中的負壓再加上股內側肌的收縮,使得股內側肌的肌肉及血管受 到更大的擠壓,進而導致血液無法經由受擠壓的血管匯流至股內側肌,而在介入後, 無論是介入區域或是周圍組織,血流量也因介入過程血流受到阻斷而無法增加,因此 進行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總血紅素的變化量明顯低於其他三種介入方式。 除了組別的影響外,恢復時間的不同也對總血紅素的濃度變化有所影響,當恢復 時間逐漸增加,總血紅素的數值有隨之上升的趨勢,此結果代表當恢復的時間越長, 組織將帶來更高的血流量;過去研究指出,肌肉疲勞的過程中,會持續的消耗血液中 的氧氣及養分,且增加組織的血流量 (Van Beekvelt, Colier, Wevers, & Van Engelen, 2001),而進行不同的介入,目的便是希望能夠加速改善疲勞所帶來的影響,如氧氣、 養分的缺乏以及代謝物質的累積,然而,除了接受介入外,隨著恢復時間增加,疲勞 的組織也會逐漸回到運動前的狀態,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肌肉疲勞後血流量會隨著時 間逐漸的增加,但直到恢復 30 分鐘,血流量的增加才會與介入後當下有顯著的差異, 此結果可能源於組織的血流量在運動過程會持續的增加 (Van Beekvelt et al., 2001),因 此在組織恢復時,血流量的增加較為趨緩,需有較長的時間方能達到顯著差異;而本 研究中血流量隨時間變化的情形,不受到介入方式的影響,表示不會因為介入的不 同,與時間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如欲選用本研究的四種介入方式來提升疲勞後的血流 量,則需至少恢復 30 分鐘,才能夠達到顯著的效果;但總血流量的增加,會持續多長 時間,以及上升至介入前的幾倍,則無法從本研究之結果得知,未來仍需進行更進一 步的探討,以了解恢復時間增加多少方能達到最佳效益,以及總血流量的上升是否有 一臨界值。. 33.

(41) 第四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氧合血紅素之影響 氧合血紅素能夠反映動脈血流量的增加 (Iwamoto, Mizukami, Asakawa, Yoshio, Ogaki, & Takemura, 2016),當組織含氧量增加後,能夠提升組織的代謝以及生理功 能,如促進組織修復等;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拔罐、主動恢復以及拔罐合併主動 恢復後,其氧合血紅素的濃度變化與接受靜態恢復無顯著差異,然而,在四組氧合血 紅素的變化圖中也可看出,拔罐組的濃度相較於其他三組呈現較高的趨勢;隨著恢復 時間的增加,氧合血紅素也有隨之上升的趨勢,然而恢復時間的不同,僅有在介入後 的第 5 次至第 7 次最大肌力測量與介入後立即測量值有顯著差異,意即介入後需恢復 至少 20 分鐘,氧合血紅素的增加方達顯著,除此之外,介入後第 7 次測量的濃度,也 顯著高於介入後的第 2 次測量,而上述氧合血紅素變化的情形,可針對不同的介入方 式以及恢復時間的差異進行探討。 在 Li 等人 (2017) 的研究中發現,拔罐能夠提升組織的氧飽和濃度, 且產生的效果 即便在拔罐結束後仍能夠維持,因此作者認為拔罐能夠增加組織的含氧量,以及促進 組織的微循環,此研究的發現也與本篇結果相互呼應,而拔罐治療能夠產生較高氧合 血紅素的原因,可能為負壓產生後,對組織產生拉提效果,進而促進微血管動脈的滲 透增加 (El Sayed et al., 2013),當動脈血流量增加時,氧合血紅素的濃度也隨之增加 (Iwamoto et al., 2016)。另外,主動恢復此種介入方式,無論在運動場上或是過去的研 究中,常被作為促進血液循環、增進乳酸代謝的一種方式,Martin 等人 (1998) 的研究 指出,當肌肉衰竭後進行主動恢復,能夠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速度,進而促進乳酸的排 除,黃彥霖等人 (2013) 的研究也發現,主動恢復的介入能夠藉由提升攝氧量及心跳達 到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血流,進而提高生理反應的效果,然而過去研究探討的主 動恢復多為全身性運動 (Koizumi et al., 2011; Martin et al., 1998; Roberts et al., 2015; Wiltshire et al., 2010),所收取的參數常受到心臟幫浦、全身肌肉以及呼吸的作用而影 響,然而本研究使用的單關節主動恢復,僅針對疲勞的肌肉進行主動恢復,因此本研 究中,主動恢復後對於氧合血紅素的影響,與過去研究結果不同,便可能是因為單關 34.

(42) 節主動恢復缺少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協助,在攝氧量、心跳數都沒有增加的情形下, 持續進行主動恢復,不僅血流量無法如預期增加,更可能因為持續的肌肉收縮而增加 組織的耗氧量,最後使得氧合血紅素的濃度無法提升。合併拔罐以及主動恢復的兩種 方式,雖然同時使用兩種介入方式,然而對於氧合血紅素,並未產生兩種介入效益加 乘的效果,造成此結果的原因之一,為本研究中拔罐以及靜態恢復皆無法顯著提升氧 合血紅素的濃度,因此當兩者無法產生效益的方式同時使用,仍無法達到期望的效 果;除此之外,拔罐產生的負壓雖然能夠藉由組織的拉提,而達到微血管動脈滲透增 加的效果,然而在拔罐的同時進行肌肉的收縮及放鬆,可能因為肌肉收縮時肌纖維縮 短,使得更多的肌纖維及組織受到負壓的拉提,而肌肉放鬆時肌纖維恢復至原先的長 度,反而使拔罐杯內的組織被迫拉長,在兩個不同方向的來回牽拉下,除了造成組織 的不適外,也可能影響血液的流動,甚至因為組織過度的拉提及拔罐杯限制組織的移 動,阻礙原先拔罐產生動脈血流增加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改變氧合血紅素濃度的因素除了不同的介入外,恢復時間的長短也 會造成影響,雖然人體中的組織都有自主修復機制,能夠使疲勞後的組織隨著時間的 增加逐漸恢復至運動前的狀態,然而身體中各種參數恢復的速度不同,且當組織疲勞 後,各項參數是否僅會恢復至運動前的情形,或是產生比運動前更高的數值,都值得 繼續探討。氧合血紅素能夠反映組織動脈的血流量,當組織從疲勞的狀態逐漸恢復 時,由於疲勞組織代謝物質的累積、酸鹼濃度的不平衡等等,將誘使更多的充氧血到 組織當中,當含氧量提升,便能夠藉由氧化代謝物質,來加速累積物質的排除 (Ainch et al., 2004; Lopes et al., 2014),在本研究的結果中,也可以看到無論在何種組別中,氧 合血紅素平均在介入後第四次的力矩測量時,數值高於運動前測值,然而氧合血紅素 並未因回到運動前的狀態而停止增加,反而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數值持續的上升, 此情形也呼應上述所提,為了促進組織的恢復及加速代謝物質的排除,使得組織的含 氧量持續增加;除了氧合血紅素隨時間持續上升,且濃度高於運動前的情形外,本研 究也發現,當恢復 20 至 30 分鐘後,其濃度便與介入後有顯著的差異,意即如希望氧 35.

(43) 合血紅素有顯著的增加,則需要至少 20 分鐘的恢復時間,且恢復時間增加,濃度仍能 持續的增加,然而本研究僅探討介入後恢復 30 分鐘的變化情形,因此當恢復時間超過 30 分鐘,氧合血紅素的濃度是否仍會持續上升,以及恢復多長時間,氧合血紅素的數 值會出現平原期,都需更進一步的研究進行了解。. 36.

(44) 第五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去氧血紅素可用來評估組織消耗氧氣的情形,被認為是組織去氧合的敏感指標 (Subudhi, Dimmen, & Roach, 2007),因此當其濃度上升時,表示組織的耗氧量增加;本 研究中在肌肉疲勞後進行四種不同的介入方式,從去氧血紅素濃度變化圖可以看出四 組間以靜態恢復及動態恢復組的數值最高,最低的為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拔罐組則 介於三者之間,然而僅有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與主動恢復及靜態恢復組有顯著的差 異,即四種介入方式中,拔罐合併主動恢復最能減少組織耗氧的情形。不同介入影響 去氧血紅素的機制各不相同,過去研究認為,進行拔罐的過程中,去氧血紅素會顯著 的低於拔罐前的狀態,並在拔罐結束後,去氧血紅素下降的幅度逐漸減緩,但其數值 仍比接受拔罐前低 (Li et al., 2017),然而本研究並未在拔罐組看出相同的趨勢,可能是 因為進行拔罐前肌肉為疲勞的狀態,由於肌肉在疲勞過程持續收縮時,耗氧量會大幅 的 增 加 , 且當使出的力量越大,耗氧情形更為明顯 (Shadgan, Reid, Gharakhanlou, Stpublisher-ids, & Macnab, 2009),因此雖然拔罐能夠降低去氧血紅素,但介入結束後, 組織又會回到肌肉耗氧量大的疲勞狀態,因此肌肉疲勞後接受拔罐的介入,無法使去 氧血紅素迅速減少,甚至低於運動前的狀態;除了拔罐外,肌肉疲勞進行主動恢復後 去氧血紅素與疲勞前的基準值相比,仍有較高的濃度,並未因為持續的主動收縮,使 其濃度下降,Yao、Guo、Sheng、Zhang 以及 Zhu (2014) 的研究指出,在進行主動收縮 時,去氧血紅素會顯著的增加,並在結束後迅速下降,其濃度甚至低於進行主動收縮 前的狀態,然而,本研究在進行主動恢復前,組織的狀態已和運動前不同,去氧血紅 素也因為疲勞過程中肌肉的持續收縮而有較高的趨勢,因此即使進行主動恢復,去氧 血紅素的濃度有下降的趨勢,其數值仍高於肌肉疲勞前的基準值;疲勞後接受拔罐合 併主動恢復的介入,去氧血紅素明顯低於其他三種介入方式,雖然如上述所提,拔罐 過程能夠使去氧血紅素減少,然而同時進行主動恢復,卻也會因為肌肉收縮而增加耗 氧量,因此本研究預期兩種介入同時使用時,對於組織耗氧的影響會互相抵消,但研 究的結果與預期大相逕庭,故此種方式所產生的效益是否為拔罐以及主動恢復同時使 37.

(45) 用所產生額外的效果,仍需更多不同的比較及研究進行談討,以了解使用拔罐合併主 動恢復能夠比靜態恢復、主動恢復以及拔罐有更少的耗氧量,其背後的機制,另外, 產生的效益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也是未來能夠研究的方向之一。 無論何種介入方式,去氧血紅素的數值皆未回到運動前的基準值,表示肌肉疲勞 並接受介入後,組織消耗氧氣的量仍比肌肉疲勞前高,且持續到至少介入後的 30 分 鐘,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去氧血紅素從熱身到運動結束時會持續增加,直到恢復期 才開始下降 (Rupp & Perrey, 2008),然而本研究並未觀察到相同的趨勢,原因可能為本 研究同時在進行最大力矩測量時,收取介入後肌肉氧飽和度參數,使得原先下降的去 氧血紅素又回到運動的狀態,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因為肌肉疲勞的過程中,耗氧量持 續的增加,雖然接受不同的介入以及恢復時間逐漸增加,能夠減少耗氧的情形,但在 介入後的 30 分鐘內,仍不足以使組織恢復到運動前的狀態;然而,是否有其他因素, 影響去氧血紅素恢復的情形,以及檢測時如未同時進行最大自主收縮,是否會影響其 濃度變化的趨勢,則需持續進行後續的探討。. 38.

(46) 第六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組織氧合指標能反映氧合血紅素與總血紅素變化的情形,並代表組織的氧合程度 (Subudhi, Olin, Dimmen, Polaner, Kayser, & Roach, 2011),本研究使用四種不同的介入方 式,目的即是了解何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疲勞組織的氧合作用,達到最佳的恢復效 果,此外,也希望了解疲勞組織進行介入後,恢復時間的增加對組織產生的效益,以 有效運用於競技比賽當中。在本研究的結果中發現,拔罐以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此兩 種介入的組織氧合指標皆顯著高於靜態恢復及主動恢復組,即接受拔罐及拔罐合併主 動恢復後,相較於其他兩組有較高的氧合程度;而觀察恢復時間對組織氧合指標造成 的影響發現,雖然四組的數值皆隨時間增加而上升,但 7 次的測量值未達顯著的差 異。由於組織氧合指標為氧合血紅素與總血紅素的比值,因此拔罐及拔罐合併主動恢 復組的數值較高,可從此兩個數值進行探討,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四種介入當中,無 論是總血紅素或是氧合血紅素,拔罐組都有最高的濃度,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則都有 最低的數值,然而兩組的比值相近,因此兩者的氧合程度相當,而靜態及主動恢復的 總血紅素濃度雖高,且趨近於拔罐組,但因氧合血紅素的數值明顯低於拔罐組,使得 此兩種介入的氧合程度顯著較低。雖然組織的含氧量以及總血流量對於組織的恢復都 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組織氧合指標能夠同時反映氧合血紅素及去氧血紅素的影響,並 比較相同血流量時組織的含氧程度,因此能夠較為客觀的呈現出組織的氧飽和度。總 和本研究的結果,倘若希望選擇最利於組織恢復的方式,拔罐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都 能夠達到促進氧飽和度的效果,然而此兩種介入方法除了能夠提升組織氧合指標外, 是否能夠產生其他的效益,則仍有許多面向值得探討。 人體擁有良好的修復機制,由許多不同的系統共同作用,肌肉疲勞後中樞及周邊 的神經系統等皆會協助組織的恢復 (Minett & Duffield, 2014),使身體的不同機能發揮作 用,減輕因肌肉疲勞帶來的損傷及影響,故肌肉疲勞後,即使不進行任何的介入,組 織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逐漸恢復到運動前的狀態,而恢復所需的時間則與組織的疲 勞、損傷程度息息相關,因此組織氧合指標無論在何種介入方法中,都能看出隨著時 39.

(47) 間增加,數值從負值逐漸回到原點也就是運動狀態前的趨勢,此結果也呼應氧合血紅 素以及總血紅素在四個介入組中,都有隨時間增加的情形,且當氧合血紅素增加的比 總血紅素多時,計算出的氧合指標便會隨之上升。肌肉疲勞的過程中,組織大量消耗 氧氣 (Kubo et al., 2012; Van Beekvelt et al., 2001),減少組織中的氧合血紅素,也使組織 中的去氧血紅素增加,導致肌肉疲勞後的組織氧合指標大幅低於運動前的狀態,且即 使接受不同類型的介入,仍無法使組織的氧合程度立即回到運動前的基準值,而介入 後的 30 分鐘當中,雖然可看出所有組別的組織氧合指標逐漸回升,但仍不足以使組織 的氧合程度恢復至疲勞前的狀態,因此如欲了解肌肉疲勞後接受 5 分鐘不同的介入, 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夠使組織回到疲勞前的狀態,則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研究,以了 解恢復時間的增長、不同的介入方式、介入時間,對於組織氧合程度的影響,以及產 生的最大效益。.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atic, private, local and argument variables are mapped by the compiler on the four memory segments static , this , local , argument.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3, the average number of completed units in each building was 11,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for 2002 (15 units). a The index of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 Develop motor skills and acquire necessary knowledge in physical and sport activities for cultivating positive values and attitud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tive and

In 1990s, the research area of nonhomogeneous Harmonic analysis became very active due to three famous mathematicians Nazarov, Treil and Volberg published an important result in

In comparison with August 2011, notable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price index of Alcoholic Beverages &amp; Tobacco (+33.33%); Food &amp; Non-Alcoholic Beverages (+8.44%); and

In comparison with September 2011, notable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price index of Alcoholic Beverages &amp; Tobacco (+33.83%); Household Goods &amp; Furnishings (+7.80%);

Note that if the server-side system allows conflicting transaction instances to commit in an order different from their serializability order, then each client-side system must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