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樂曲詮釋

第一節 序奏及第一樂章

序奏為第 1 小節至第 26 小節,有些類似宣序奏的風格,因此非常具有詮釋的 空間,鋼琴的留白處較多,小號演奏時在音樂的表達很彈性,每位不同的音樂家 都有自己的見解,風格差異也最多,因此、序奏時即可看出不同演奏家欲表達的 音樂風格。序奏分為兩個段落,前段為 1-17 小節、宣敘段為 18-26 小節,前段音 樂為第一主題的呈現,宣敘段可展現精湛的演奏技巧。

前段的鋼琴(mm. 1-11)首先以強烈的音色演奏前三小節(mm. 1-3),為本曲揭開 序幕,此處的節奏感要表達清楚,不可模糊帶過,彷彿如打擊樂一般地演奏,小 號獨奏開始時(mm. 4-5)建議拍子要精確的演奏,才能與鋼琴的音效達到契合,譜 上所標記之誇張的力度記號變化,要確實執行(譜例 4-1-1),如此才能展現現代音 樂極為誇張的對比性及聲響的刺激感。

【譜例 4-1-1:序奏,第 1-8 小節】

筆者認為此處的力度記號,不只表達音樂的重量,更是音色的明暗,所以在 演奏時,除了做音量的變化,也可以從音色的明暗來做思考,法國音樂中為常見 的現象,德布西及拉威爾作曲時就提倡了這樣的做法,德布西擅長表現音色的強 烈對比,拉威爾以音樂表達明暗以及光影效果,也不遜於德布西。此段速度上可 有些許的彈性速度,卻不宜過多,為要保持此段音樂的流暢度、以及動力,過多 的彈性速度是不必要的。

第二樂句(mm. 12-17)小號的半拍節奏是前段音樂的尾音,同時是開啟下一段 音樂的起音,演奏時不可收尾,要有力量的一直接續著音樂,小號及鋼琴要緊密 的配合,緊湊的接上彼此音樂的速度及音樂的力度,鋼琴以 16 分音符保持動能,

小號要一直保持動力,注意每次的休止符不可收尾,必須配合鋼琴的情緒,完成 大段落的音樂(譜例 4-1-2)。

【譜例 4-1-2:序奏,第 13-16 小節】

宣敘段是第 18-26 小節,作者標示以 Rubato 速度演奏,吹奏者須考慮樂句的 流暢度及合理性,另外還須考慮本段出現的最高音(譜例 4-1-3),在做音量變化的 同時,也要考量體力的分配,才能游刃有餘的表達高音以及音樂。

【譜例 4-1-3:序奏,18-26 小節】

以下整理三位演奏家對此段的演奏法:

第一樂章

這個樂章很龐大,在此依照作曲家譜上所切割的段落,一共分為四個 Part 介 紹,分別是 Part I:Allegro、Part II:Poco Piu Mosso、Part III:Allegro Molto、Part IV:Meno Vivo。

1. Part I (第 27 小節至第 87 小節):

Part I 為第一樂章的主題呈現,不同於序奏、此段回歸平靜的情緒,以詼諧的 方式呈現音樂,吹奏時注意力度的運用,語法的使用上不宜過度尖銳,保持音樂 的旋律感,彷彿是跳著宗教儀式的舞步,維持音樂的輕盈及神秘感。

Part I 的結構為 A+B+A’+Codetta,首先介紹 A 段(mm. 27-46),從原曲樂團的 編制可看出,鋼琴擔任低音強調節奏,而弦樂團演奏主題一的節奏,這樣的配置 音樂較為輕薄,不似開頭呈現第一主題的磅礡,提示演奏者此段落的氣氛,因此 使用鋼琴演奏時,也要注意力度的控制,盡量模仿弦樂演奏,觸鍵不宜過度尖硬,

主奏(mm. 35-46)配合前面營造的氣氛,延續舞蹈律動的氛圍,譜面上的表情記號 演奏須確實,但不能沉重,鋼琴的左手代表的是樂團的撥奏,觸鍵要輕巧(譜例 4-1-4)。

【譜例 4-1-4:Part I A 段,第 34-43 小節】

B 段(mm. 47-60)的音樂要更神秘、音量與力度要和前段要有反差,以 p 的音 量演奏,並且保持舌奏的輕巧,第 53 至 56 小節處有連續上行的 16 分音符,此處 在音形上容易變得過於大聲,影響旋律的平衡,因此要小心控制氣流,在上行音 時不要用力過多(譜例 4-1-5)。

【譜例 4-1-5:Part I B 段,第 53-57 小節】

A’段(mm. 60-87)在音效上使用音量誇張的變化,讓再現樂段被凸顯出來,A’

段旋律進入前有兩的導入的音,力度要如同譜所標示,誇張的變化,呈現具有戲 劇效果的開頭(mm. 60-62 譜例 4-1-6),音量及力度要快速變化,一進入主題後立 即放鬆,回到前面 A 段的風格,往後才慢慢漸強。

codetta 段(mm. 68-87)的音域是從高到低,但在力度上作者是希望能在最後才 到高點,所以要規劃整段的力度以及音量,才能讓整段音樂聽起來較有層次,從 68 小節開始,要控制高音的力度輕巧一些,才能使 Codetta 段循序漸進的達到最後 的最大音量(譜例 4-1-6)。

【譜例 4-1-6:Part I A’段,第 60-79 小節】

2. Part II (第 88 小節至第 142 小節):

本段風格和 Part I 截然不同,Part I 音樂輕快並富有旋律感,Part II 節奏感強烈、

氣勢十足,以附點音符構成旋律,增添了音樂的精神感,和 Part I 的音樂形成對比。

本段的結構為 A+B+A’+Codetta,以下份段敘述之:

A 段(mm.88-104 )第一樂句以氣勢磅礡的附點八分音符節奏來構成旋律,吹奏 時要保持音樂動力,才不會流於呆板,每顆音符都要維持前進的感覺,以一個大 樂句為單位演奏(譜例 4-1-7)。

【譜例 4-1-7:Part II A 段,第 88-102 小節】

B 段(mm. 104-119)強弱力度變化劇烈,需要很好的氣流控制力,第一樂句(mm.

104-111)以突強力度起音,然後在半拍的時間裡,立刻突然弱到力度 p,接著又要 漸強到力度 f,因此在氣流的使用上要留有空間做轉變,不可因為緊湊的音樂,造 成身體的過度緊繃;兩句模進上行將力度發展到 f,第二樂句(mm. 112-119)是第一 樂句的對比,要立刻以 p 力度演奏,注意氣流的支撐,才能在高音域及小聲的音 量中控制好音色及音準,尾句(mm. 118-119)又是一個極為誇張的音量變化,本段 對於氣流的使用要有很好的控制力,才能將豐富的音量變化轉換自如,帶來戲劇 性的效果 (譜例 4-1-8)。

【譜例 4-1-8:Part II B 段,第 104-114 小節】

Codetta(mm.131-142)段落節奏複雜且富有律動,小號和鋼琴都要冷靜的掌握速 度,不可趕拍、衝速度,才能將作者譜寫的律動充分表達。(譜例 4-1-9)

【譜例 4-1-9:Part II Codetta 段,第 132-142 小節】

3. Part III (第 143 小節至 196 小節):

鋼琴前奏(mm. 143-151)以 pp 力度彈奏,表現和 Part II 力度完全不同的反差,

以極輕的力度演奏,盡可能拉開和前一段落的音量對比,小號在本段落以加裝弱 音器的音色演奏(mm. 153-189),此段落音樂輕巧、敏捷,舌奏要細緻清晰,小號 加裝了弱音器後表現力會較為減弱,為了克服這個狀況,此段落小號的點音要更 清晰,強弱的對比也需要更明顯。

A 段(mm. 152-167)小號及鋼琴各演奏不同的旋律,要留意彼此間音量的平衡 及配合度,兩者都需要清楚的聽見,不應偏重在任何一方,小號和鋼琴更如同競 奏一般,彼此保持一定的音量距離平行前進,彼此間要配合好(譜例 4-1-10)。

【譜例 4-1-10:Part III A 段,第 153-162 小節】

B 段(mm.168-183)和 A 段戲劇性的音樂對比,B 段音樂要有壓抑的氣氛,力度 上除了若起拍的音量是 fp,其他都要壓抑在 pp 的音量演奏,作者還在此處標示〝不 要漸強〞,所以要克制模進上行漸強的慾望,還要高音演奏的障礙,以低聲來演奏 這段節節高升的音樂(譜例 4-1-11)。

【譜例 4-1-11:Part III B 段,第 167-179 小節】

Codetta 段(mm.184-197)

Codetta 段落回應 A 段的音樂,音樂風格立刻變得尖銳,演奏段斷奏時要力求 精確與清晰,這次要隨著模進上行而漸強,然後將音樂及力量交給鋼琴承接,鋼 琴的部分原譜中是璇月與鋼琴大齊奏,氣氛彭湃而熱鬧,演奏此段落時要將動能 不斷地維持,小號尾句以 pp 的音量慢慢漸強,最後和鋼琴的氣氛接合與融合,如 同 一 道 光 束 , 一 開 始 模 糊 , 越 到 後 來 就 越 清 晰 ( 譜 例 4-1-12) 。

【譜例 4-1-12:Part III Codetta 段,第 184-197 小節】

4. Part IV (第 197 小節至第 243 小節):

這個樂段的結構是 A+B+Coda,回到 Part I 的氣氛,但更為詭譎、神秘,此段 落也是第一樂章中最有旋律感的一段,演奏者可思考如何做更多音樂性。

A 段(mm.197-208)鋼琴的前奏將第一主題轉變得富有旋律感,是較為平靜的氣 氛,平息前面所累積的激烈情緒,鋼琴的前奏(mm. 197-200)氣氛要冷靜,並且以 較為旋律性的方式彈奏(譜例 4-1-13)。

【譜例 4-1-13:Part IV A 段,第 197-200 小節】

小號獨奏的部分,要運用三吐技巧演奏(mm. 201-207),三吐演奏時要注意音 樂音之間的連結感,不能將過多的氣擋住舌頭,暴露出過度顆粒感的舌奏,舌奏 要輕巧、並且運用氣的支撐帶出音符,才能完成有旋律感的音樂,吹奏時還要注 意作者標示的力度記號,他希望兩個句子之間可以有對比,吹奏時可想像為兩個 不同的腳色相互對話,製造音樂的戲劇效果(譜例 4-1-14)。

【譜例 4-1-14:Part IV A 段,第 200-208 小節】

B 段(mm.208-222)考驗吹奏者對於音量的控制,舉例來說(mm.209-219)常有誇 張的音量變化,練習時可以將音樂的輪廓想清楚、再加以反覆吹奏,以達到作者 想要的效果(譜例 4-1-15)。

【譜例 4-1-15:Part IV B 段,第 209-222 小節】

Codetta 段落(mm. 223-243)有一句很長的三吐演奏段落(mm. 235-240),是不能 在中間呼吸的長句子,因此要妥善的調配吹奏時的氣息運用,首先是要有適當的 呼吸處,再來是呼吸後先以較輕的音量演奏,最後搭配句子的輕重分配力量,方 可順利控制此段落的演奏(譜例 4-1-16)。

【譜例 4-1-16:Part IV Codetta 段,第 232-242 小節】

【表 4-1-3:第一樂章演奏家詮釋比較】

小節數 Tempo

第二節 第二樂章

共有兩個段落,結構是 A+B 段,A 段( mm. 244-285 )較為內斂,B 段( mm. 286-30

開始轉變情緒,由躁動、欲動,最後表達狂放的音樂銜接致第三樂段。

A 段(mm. 244-285 )的旋律內斂、沉靜,音高的起伏較小,吹奏者要在這段內 斂的音樂中去表達音樂情感,譜面上作者標示了許多的漸強漸弱記號,若是真的 將它演奏為強弱的變化,不免有些俗氣,並且音樂也顯得不成熟,吹奏時不妨將 之想像為音樂的方向,將漸強當作是音樂往前進,而漸弱則是往後退,亦可想像 為音樂的緊湊與鬆弛,讓音樂在此段有更多表達的空間。另外本段演奏時要注意 樂句的劃分,以大的樂句作為演奏的方向,避免音樂的不流動。

A 段第一樂句(mm. 250-261)較為內斂,可選擇較暗的音色來演奏,彷彿如低吟 般的傾訴樂句,吹奏時將氣速放慢,以製造較為平緩的音色,第二樂句(mm.262-273) 開始時以八度音程拉開高音域(譜例 4-2-1),可視為暗轉明的過程。

【譜例 4-2-1:第 258-267 小節】

由於音域的變高已經帶來音響上較為明亮的效果,吹奏時要克制氣速的使 用,

若是氣速使用過快、造成高音變的刺耳,則會破壞原來的氛圍,音樂的形狀 變得過於突出,因此演奏時不需過於激動,要控制情感的表達,留待 B 段再做爆

若是氣速使用過快、造成高音變的刺耳,則會破壞原來的氛圍,音樂的形狀 變得過於突出,因此演奏時不需過於激動,要控制情感的表達,留待 B 段再做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