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參

參、、、教師在一人一機、教師在一人一機教師在一人一機環教師在一人一機環環環境中境中境中境中,,,,仍仍仍仍傾向於維持原有傾向於維持原有傾向於維持原有傾向於維持原有教師教師教師教師中心的教學方式中心的教學方式中心的教學方式中心的教學方式

在本研究中因修改 Flanders 互動分析量表而追加的「資訊能力指導」、「詢問電腦 相關問題」、「教師使用電腦」、「學生使用電腦」四類項目中,所紀錄的結果以「教 師使用電腦」為多,顯示教師應用一人一機班級教學環境進行班級教學時,仍是以教師 使用環境對全班進行教學,維持以往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而非開放讓學生自行使 用。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本研究根據所得實驗結果,分別提出對教學與未來研究兩方面建議。

壹壹壹

壹、、、 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教學建議教學建議

一一一

一 、、、使用、使用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一人一機教學環境進行進行進行進行班級教學班級教學班級教學班級教學活動活動活動活動

根據本研究中結論可看出教師在一人一機班級教學環境中教學流暢度增加、並 且亦加強與學生的發問互動行為。一人一機教學環境對於班級教學活動有正面效益,

因此在進行班級教學活動時,可利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進行教學。

在本研究當中,因未限制教師之教學活動,教師在班級教學時多使用電子白板 軟體搭配投影之電子教材進行教學,教學告一段落後才讓學生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 境。因此在本次互動分析當中,以「教師使用電腦」畫記佔最多筆,建議可以規劃 適合學生在班級授課時使用之媒材進行教學,增加學生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使用 機會,更加凸顯一人一機教學環境特色。

貳貳貳

貳、、、對未來研究建議、對未來研究建議對未來研究建議 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一一

一、、、在不同科目與年、在不同科目與年在不同科目與年級在不同科目與年級級級重複實施重複實施重複實施重複實施

本研究之觀察場域為國小五年級數學科,故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朝不同學科領域 與不同年級進行,探討一人一機教學環境在不同科目與年齡層中的教學應用。

二 二二

二、、、採取實驗研究法重複實施、採取實驗研究法重複實施採取實驗研究法重複實施 採取實驗研究法重複實施

本研究礙於現行國民小學數學科之教學對象皆是由單一教師對單一班級授課,

因此採取前後比較對照法,且並未針對教師教學活動做限制,研究可能因教學活動、

抽樣教師之資訊能力、教師教學風格等種種差異,造成結果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 採取實驗研究法或準實驗研究法重複實施。

三三三

三 、、、增加、增加增加一人一機教學環境增加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一人一機教學環境一人一機教學環境實驗觀察實驗觀察實驗觀察實驗觀察時間時間時間時間

本研究讓研究參與者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約五週,若有更多時間熟悉一人一 機教學環境,並且花更多的時間觀察,應更能看出該環境對師生互動的影響。建議 在未來研究中可以延長使用一人一機教學環境時數,以深入瞭解一人一機教學環境 對於師生互動的影響。

四 四四

四 、、、採用不同互動分析方法、採用不同互動分析方法採用不同互動分析方法 採用不同互動分析方法

本研究採取 Flanders 於 1970 年提出之社會互動分析法,在 Flanders 的分類當 中,教師互動行為佔七類,相對於學生互動行為只有兩類,Flanders 的社會互動分 析法較注重教師在課堂上之行為,未來研究可採取不同互動分析方法,針對學生行 為做更詳盡的互動分析。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Bales, R. F. (1950). A Set of Categories for the Analysis of Small Group Inter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5(2), 257-263.

Brown, G. (1975). Micro-teaching: A Programme of Teaching Skills. London: Methuen.

Chan, T., Roschelle, J., Hsi, S., Sharples, M., Brown, T.O.M., & Patton, C. (2006).

One-to-one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An Opportunity for Glob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http://www.g1on1.org/Chan%20et%20al2006_One-to-one%20technology-enha.pdf

Chang, C.-Y., Sheu, J.-P., & Chan, T.W. (2003). Concept and design of Ad Hoc and Mobile classroom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36-346.

Cheffers, J. T. F., Mancini, V. H., & Zaichkowsky, L. D. (1976).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Scale. Physical Educator, 33(1), 30-33.

Chen, G. D., Chang, C. K., & Wang, C. Y. (2008). Ubiquitous learning website: Scaffold learners by mobile devices with information-aware techniqu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0(1), 77-90.

Chen, Y., Kao, T., Sheu, J., & Chiang, C. (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47-359.

Clough, G., Jones, A. C., McAndrew, P., & Scanlon, E. (2008). Informal learning with PDAs and smartphon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4(5), 359-371.

Dunleavy, M. H., &Walter F. (2007). The Impact of 1:1 Laptop Use on Middle School Math and Science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24(3/4), 7-22.

Dunleavy, M., Dexter, S., & Heinecke, W. F. (2007). What added value does a 1-1 student to laptop ratio bring to technology-suppor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3, 440.

Fahy, P. J. (2005). Online and Face-to-Face Group Interaction Processes Compared Using Bales'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IPA). 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Flanders, N. A. (1970).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 Addison-Wesley.

Fried, C. B. (2008). In-class laptop use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 learning.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0(3), 906–914

Gay, G., Stefanone, M., Grace-Martin, M., & Hembrooke, H. (2001). The effects of wireless computing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3(2), 257-276.

Good, T. L., & Brophy, J. E. (2003). Looking in Classrooms. New York: Allyn & Bacon.

Hembrooke, H., & Gay, G. (2003). The laptop and the lecture: The effects of multitasking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5(1), 46–64.

Hennessy, S., Deaney, R., Ruthven, K., & Winterbotton, M. (2007). Pedagogical strategies for using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o foster learne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science.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2(3), 283-301

Intel Corporation(2007). Deplying 1:1 e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http://www.classmatepc.com/pdf/classmatePC_Planning_a_Pilot.pdf

Jipping, M. J., Dieter, S., Krikke, J., & Sandro, S. (2001). Using handheld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laboratories and collaboration on handheld machines. ACM SIGCSE Bulletin, 33(1), 169-173.

Karasavvidis, I., Pieters, J. M., & Plomp, T. (2003). Exploring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omputers contribute to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1), 115-128

Lai, C.-Y., & Wu, C.-C. (2006). Using handhelds in a Jigsaw coop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2(4), 284-297.

Liang, J.-K., Liu, T.-C., Wang, H.-Y., Chang, B., Deng, Y.-C., Yang, J.-C., Chou, C.-Y., Ko, H.-W., Yang, S., & Chan T.-W. (2006). A few design perspectives on one-on-one digit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1(3), 181

Penuel, W. R. (2006).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One-to-One Computing Initiatives: A

Sara, D. (1983).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New York: Methuen.

Staarman, J. K., Krol, K., Meijden, H. (2005). Peer interaction in thre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40(1), 29-39.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 265(3), 94-104.

Wu, C.-C., Hsu, P.-C., & Lai, C.-Y. (2008). Handhelds in a science classroom– Analysis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interactio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active Mobile and Computer Aided Learning (IMCL 2008), April 16-18, 2008, Amman, Jordan

Wubbels, T., Creton, H. A., Hooymayer, H. P. (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0 040 )

Wubbel, T., & Levy, J., (1993). Do You Know What You Look Lik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 Routledge

Wurst, C., Smarkola, C., & Gaffney, M. A. (2008). Ubiquitous laptop usage in higher education: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constructivist measures in honor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4), 1766.

Zurita, G., & Nussbaum, M. (2004).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ing wirelessly interconnected handheld comput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42(3), 289-314.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空白 空白 空白 空白課堂觀察紀錄表 課堂觀察紀錄表 課堂觀察紀錄表 課堂觀察紀錄表

教學活動

日期: 節次: 觀察者:

課程單元名稱:

教學情境:

教師進行活動

時間 教學活動 備註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 課堂觀察紀錄表示例 課堂觀察紀錄表示例 課堂觀察紀錄表示例 課堂觀察紀錄表示例

附錄三 空白互動觀察紀錄表 紀錄日期:

紀錄時間: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

265 270 275 280

285 290 295 300

305 310 315 320

325 330 335 340

345 350 355 360

365 370 375 380

385 390 395 400

405 410 415 420

425 430 435 440

445 450 455 460

465 470 475 480

485 490 495 500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540

545 550 555 560

565 570 575 580

585 590 595 600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四 四 四 四 互動觀察紀錄表 互動觀察紀錄表 互動觀察紀錄表 互動觀察紀錄表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紀錄日期:20091015b 紀錄時間:01:00 - 09:10

0 0 0 0 0 0 0 0 0 5 4 8 5 5 5 5 5 5 5 5

5 10 15 20

5 5 5 4 8 8 8 8 3 3 4 4 3 3 5 4 5 8 5 5

25 30 35 40

5 4 0 5 9 9 0 5 5 5 5 5 5 5 4 5 5 8 5 5

45 50 55 60

4 0 8 5 5 5 5 5 0 0 0 0 0 0 0 4 0 8 5 5

65 70 75 80

5 5 5 5 5 5 4 8 5 5 5 5 5 5 5 4 9 0 3 8

85 90 95 100

0 -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五 五 五 五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學習單 學習單 學習單 學習單示 示 示 示例 例 例

附錄 附錄 附錄

看的是列式。第二,要不要寫答?

生:要。

師:你的答案應該怎麼長?

生:用…

師:阿?你看第一題,要分給幾個人,真正要問的在這邊,比如說要分給一個人、三個 人、五個人、九個人、十五個人、四十五個人。你得把這些統統列出來,知道嗎?

你不能光寫個老師,六種。看清楚人家在問什麼。你是不是要把每一個因數都列出 來,還是說只要回答幾種就好,看清楚人家在問什麼。十分鐘夠不夠?

生:夠。

師:開始!

(學生練習)

師:請把筆放下,請把筆放下。原則上我看了一下,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有幾個地方請 各位注意到,我剛剛看到的毛病,請看清楚,XXX,我發現你上課不專心,聽不 懂又不問!不管是因數也好,倍數也好,你把所有的東西統統都混在一起寫。第二,

我再強調一遍,應用題是寫給你看的還是寫給老師看的?

生:老師。

師:寫給別人看的對不對?應用題是表達你解題的整個思考過程。所以計算的部份要不 要出現在應用題上面?

生:不要。

師:是不要出現在應用題上面的。你不管是用除法來分解也好,用乘法來分解也好,那 個運算過程請你出現在你的計算紙上,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說過應用題每 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呈現跟列式會不一樣,那個我不管你,但是,計算 的方法,我很堅持我沒教過的你不准用,我不管你課輔班老師教到哪裡,或者你課 輔班老師教過哪些東西,你根本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統統都用上去,這種方法比較高 階嗎?我這邊還有輾轉相除法你要不要試試看?根本就還沒到那種程度嘛!這一題,

請問一下,有人這樣直接做,可以不可以?你知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拿來算什麼的?

直接算出最大公因數我們才會用這種方法來做,題目上要你寫的是 60 和 45 的公因 數有哪幾個,你拿它來算最大公因數幹甚麼?你有看過人家拿大砲打蚊子的嗎?就 是你。這樣不會代表你的程度比人家好耶!你用的方法、用的工具根本就有問題嘛!

你要講工具高級,我有更高級的工具你要不要來玩?亂搞一通!然後還有好幾位同 學你題目表示的方式有點問題。看到這裡,XXX,仔細聽喔!這種題目,就是這 樣,60 的因數有哪幾個?你就在外面算完了以後,直接抄進來,總共多少?1、2、

3、4、5、6、10、12、15、20、30、60,總共有這麼多個。不准抄答案,筆放下來。

45 的因數有哪幾個?1、3、5、9、15、45,對不對?你分別把 60 所有的因數列出 來,分別把 45 所有的因數列出來,然後再來怎麼辦?

師:圈阿!有哪幾個?有 1、有 3、有 5、還有 15。所以你看,你的答是什麼東西?1、

要先懂,什麼叫作互質?那它跟倍數又有什麼關係?再講一遍,什麼叫作互質?它

三角的話,就這樣打三角,這樣有沒有問題?

生:沒有。

師:不要把原來的數字蓋掉,知不知道?不要把原來的數字蓋掉。XXX,要不要我把 你家的沙發抬過來?有點坐相,從開學講到現在,始終一攤爛泥巴攤在椅子上面,

64 頁,第 6 題、第 7 題,也是一樣,寫在數練 B 本上面,好了嗎?

生:老師,要抄題嗎?

師:不用抄題。然後,64 頁下面的作作看,直接寫在課本上面。65 頁的第一題、第二 題、第三題直接寫在課本上,然後作作看直接寫在課本上,好了沒有?

生:好了。

師:好了沒有?

生:好了。

師:好了來,66 頁,第四題…第四題先不用動,第四題先不用動,直接作下面的作作看,

第四題先不要寫阿,有沒有問題?

生:沒有。

師:好然後看 67 頁,67 頁的第一題、第二題,請你拿著附件操作一下,然後把它寫在 課本上。然後 68 頁恭喜各位,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直接寫在課本上,第六題下面的 作作看直接寫在課本上,有沒有問題?

生:沒有。

師:有沒有問題?

生:沒有。

師:再問一遍有沒有問題?

師:再問一遍有沒有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