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本研究之過程與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作為日後科學教育及研究的參 考,茲分述如下:

一、對科學教育的建議

(一)教育當局舉辦色光概念相關內容之在職進修:

針對國小自然科教師的色光概念,舉行在職進修研習,使教師重新檢視自己對 色光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擁有的概念是否符合科學概念,以便消除另有概念,

增加對色光概念的學識。有關探討學生有關光的概念研究中,不論中、外,不論年 級,發現學生的另有概念皆有相似的類型及雷同的結果,可以說在發現學生光的另 有概念的部份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對於教師的概念部份則較少提到,學生的概念 是由教師所引導,因此,教師本身概念是否符合正確,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二)鼓勵教師進行色光概念的研習進修:

研究者在進行訪談前與受試教師交談發現,許多擔任自然科教學的教師,並非 自然相關科系畢業,且本身對於色光概念亦不清楚,如此一來,在教學時,不但不 能澄清學生的另有概念,更遑論對新舊概念的討論與改變。因此,研究者建議國小 自然科教師能對於學科知識不足或錯誤的部分,能多充實科學知識,加強自我進修,

吸收教學的新理念,時時自我檢核,以求突破與改進。

(三)將色光的科學概念列入自然科指引,導正本身的另有概念:

本研究對國小自然科教師進行POE 活動後,發現不但學生對色光概念有不清楚 的情況,在職的自然科教師對於色光的概念也與學生有相似的另有概念。為幫助自 然科教師在教學前能明白正確的色光概念為何,建議將有關國小自然科教師對色光

的另有概念,列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的教學指引中,讓自然科教師能在教學之前,

先釐清本身可能會有的另有概念,以幫助學生科學概念的學習。

(四)納入概念改變的教學,以提高教學成效:

本研究藉由POE 策略來探究自然教師的色光概念,發現透過POE 的歷程能達 到概念改變的產生,故建議教師在教學前後,運用POE 策略設計評量活動來檢視學 生所習得的概念是否正確,一方面檢測學生概念學習的成果,一方面提供概念衝突 的機會,讓學生能反思或檢視概念的完整性,以提高教學成效。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本研究之擴展:

限於時間、人力、物力,本研究僅對 20 國小自然科教師進行色光概念及概念改 變的分析,未能探討不同年級與不同背景的自然科教師,因此若能擴大研究對象的 範圍,應可對自然科教師的概念及概念改變有較全面性的了解。

(二)色光概念之概念改變的教學設計:

本研究僅止於自然科教師色光的另有概念及發生概念改變的情形,若能針對其 另有概念及其成因設計適當的教學方案,將可以幫助教學者進行科學概念的教學,

也能對教學產生實質的助益,因此,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究如何進行概念改變教 學,以增加教師教學的成效。

(三)設計 POE 策略的教學活動:

本研究運用 POE 策略探究自然科教師的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的歷程,研究顯示 教師對於 POE 策略賦予正面的回饋,藉由前預測、預測和觀察的活動過程提升了參

與學習的興趣,因此 POE 策略不但能用於了解概念理解外,也適合進行科學概念的 探究或教學活動設計,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去觀察科學概念的學習是很重要的,概念 改變教學中之「認知衝突策略」有其多變以及不確定性,要如何適切的使用於教學 情境並產生有效且正向的影響?故建議未來可多運用 POE 策略進行研究,協助建立 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以幫助教師更有效的教學。

(四)「前預測」與「再預測」的活用:

POE 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讓受試教師說明預測以及支持預測的理由,藉由活動單 或以開放的形式可獲取資料,而此活動必須在觀察之前進行(White & Gunstone, 1992),本研究運用兩次預測成功製造概念與所觀察之現象產生衝突的機會,也藉 由研究發現前預測階段中,自然科教師對於色光呈色活動存在一套邏輯的解釋理 由。建議未來可以設計不同面向或主題的前預測與再預測活動,對於掌握受試教師 先前概念及另有概念的類型。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玉龍(2005)。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之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國 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淑琴、郭重吉(1994)。利用 DOE 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學報,5,117-137。

王龍錫、林顯輝、張靜儀、王麗真(1992)。國小學童光與視覺之概念發展研究(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1-0111-S-153-01-N)。

李采褱(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與相關因素探究。屏東師院學報,

20,315-354。

李家銘(2002)。應用 POE 策略在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物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莘怡(2005)。溶解迷思概念之概念改變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政勳(2003)。高中學生光學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31-34。

邱彥文(2001)。國中理化課試行 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紀宗秀(2004)。從直觀法則分析學童的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唐明(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光概念及相關迷思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湘武、黃寶鈿(1989)。學生對投影及光性質之概念研究。中華民國第五屆科學 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23-266。

張川木(1999)。孩童之「光與色彩」概念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計畫成果報告(NSC:86-2511-S110-003)。

張宗義(2003)。POE 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敬宜(1994)。精熟學習理念對師院非數理系學生化學成就之探討—酸、鹼與鹽。

台北師院學報,6,545-584。

許良榮(2004)。中小學生之溶解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科學教育學刋,12(3),265-287。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0(5),548-570。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科學教育的革新。科學教育學刊,3(2),213-233。

陳忠志(1997)。把握教改的契機—回歸以學生為中心的物理課程。一九九七年中華 民國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集。

陳志偉(2004)。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 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采真(2002)。一個教師的教學改變──國小三年級光概念單元之自我教學研究與 省思。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 市:教育部。

黃萬居(1996)。台灣地區國小學生酸鹼迷思概念類型和成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2-2522-S-133-007)。

葉辰楨(2000)。POE 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科學教育

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楊坤原(2004)。發展和應用二段式診斷工具來偵測國中一年級學生之遺傳學另有 概念。科學教育學刋,12(1),107-131。

楊之明(200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摩擦力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賈本惠(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光合作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湧涇(2000)。Using a diagnostic assessment instrument to asses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 concepts。八十九年度自然科學概念學習研究工作坊研習手冊,2-9。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羅焜榮(2004)。結合 POE 與合作學習法對國三學生學習電流的化學效應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蘇育任(1993)。兒童的科學研究之沿革與其對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啟示。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集刊,1,91-104。

蘇育任(1999)。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探究。

科學教育學刋,7(2),157-176。

二、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1).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譯)。台 北市:濤石。(原著於1998出版)

Car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Champagne, A. B., Klopfer, L. E. & Gunstone, R. F. (1982). Cognitive research and the design of science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7(1), 31-53.

Chinn, C. A. & Brewer, W. F. (1993). The role of anomalous data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i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3(1), 1-49.

Clayton, W. M. (1993). Predict-observe-explain science activities in the junior high classroom – a qualitative inquiry. MED thesis of Saint Mary's university (Canada).

David, F. T. (1995).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Learning

Science in the Schools: Research Reforming Practice, 14, 327-346.

Driver, R. (1983). The pupil as a scientist. Milton Keynes, U.K. : Open University Press.

Driver, R., Guesne, E. & Tiberghien, A. (Eds.)(1985).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Eaton, J. F, Anderson, C. W. & Smith, E. L. (1983).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terfere with science learning:Case studies of fifth-grade student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84 , 365-379.

Feher, E. & Rice, K.(1992).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ligh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 29(5), 505-520.

Fisher, K. M. (1985). A misconception in biology: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1), 53-62.

Gentner, D., Brem, S., Ferguson, R. W., Markman, A. B., Levidow, B. B., Wolff, P. &

Forbus, K. D.(1997). Analogical reasoning and conceptual change:A case study of

Johannes Kepler.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6 (1), 3-40.

Gregory, L. (1990). Eye and brain : The psychology of seeing. London: Weidendeld and Nicolson.

Gunstone, R. F. & White, R. T. (1992). Probing understanding. London: Falmer Press.

Hewson, M. G. & Hewson, P. W. (1983). Effect of instruction using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change strategies on science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8), 731-743.

Keil, F. (1999). Conceptual change. In R. A. Wilson & F. C. Keil (1999). 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79-182.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Liem, T. L. (1987). Invitations to science inquiry (2nd edition). Ginn Press: Lexington, MA..

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5). A predict-observe-explain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abou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eat and expansion of liquids. Austr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41(1), 68-71.

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dict-observe-explain tasks

in diagnos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in identifying their levels of achiev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April 13-17, 199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0715)

Nersessian, N. (1992). Constructing andinstructing : The role of abstraction techniques

Nersessian, N. (1992). Constructing andinstructing : The role of abstraction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