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一、在健康促進方面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及醫療的進步,加上健保實施後的醫療方便性及可近 性,國人的平均餘命已提升,依衛生署統計調查,98 年度國人的平均餘命已達 78 歲,可見延長壽命已非現階段需極力所要達到的目標。如何活的健康、活的 快樂才是真正重要的,也就是公共衛生三段五級預防的初段預防,積極的建立民 眾健康行為,選擇適當的娛樂休閒環境,來預防慢性疾病發生,轉而成為非常重 要的課題。本研究結果得知,寵物狗的介入能提升民眾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達 到健康促進的效果,提供民眾另一種促進健康的方式。

二、在衛生政策方面

寵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近年來已陸續引進台灣的安 養院、護理之家、醫院等等的機構,也已有許多證實對病患的健康及情緒方面等 皆有改善。但觀看國內的寵物治療發展趨勢仍停留在病患,一直無法擴展到一般 民眾身上,忽略了寵物狗對民眾健康及生活品質的影響。未來在衛生政策推動方 面,可多元化的將寵物運用發展在各多處,如寵物與自殺個案的居家訪試計劃、

醫院開放寵物探病計劃等方案的試辦;另也可思考將寵物陪伴推展至校園,除可 增進孩子的健康外,另可培養孩子負責及正確的飼養觀念,間接的促進其人格發 展。

三、在流浪狗社會問題方面

由本研究結果得知,擁有寵物狗與人類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相關,證明了飼 養寵物狗的人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較高。目前台灣社會流浪狗的問題日趨嚴重,

政府目前僅能以消極的態度持續的捕抓與安樂死,不但無法解決流浪狗根本問 題,更引起許多保護動物人士的異議。若能以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流浪狗的問題,

積極加強宣導及證實寵物狗對健康及生活品質的正向影響,詳加構思與規劃與流 浪狗收容之公私立單位結合,讓流浪狗能有機會擁有一個家,除了解決社會問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于永娥(2006)。台灣地區發展可攜帶寵物同住民宿可行性之研究。屏東科技大 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佩玲(1987)。高中聯考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鎮宏(2007)。寵物犬在休閒生活之角色-探討飼主飼養之動機、行為與阻礙。

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王嘉琦(2007)。不乾不淨養寵物可預防過敏病-醫界探討鉤蟲和養寵物預防過敏 氣喘的可能性。健康世界,10,60-62。

今日新聞(2009)。如果發生緊急事故你願意幫寵物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嗎?。2009 年 10 月 31 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10/26/11507-2523672.htm 世界衛生組織(1948)。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2009 年 08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zh/index.html

台 灣 狗 醫 生 協 會 ( 1999 )。協 會 介 紹。 2009 年 09 月 12 日 , 取 自 : http://www.doctordog.org.tw/main2/main.asp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2002)。簡式健康表(BSRS-5)。2009 年 08 月 27 日,取 自:http://www.depression.org.tw/health/health.asp

由恆山(譯)(2002)。Curtis, A. J.著。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 司。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江珮儀(2004)。應用寵物治療於護理之家之經驗分享。長期照護雜誌,8(2), 118-132。

江麗玉(譯)(2004)。Donatelle, R. J.著。健康促進。台北:華藤文化。

李怡娟(2000)。健康促進在護理專業中的應用。護理雜誌,47(1),5-12。

李慶泰(2001)。國小兒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萍慈(2005)。動物輔助暨社會互助團體方案對亞斯伯格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 成效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市。

李芳鐘(2007)。新竹市寵物擁有者攜帶寵物從事國內旅遊阻礙與阻礙協商策略。

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卓燕萍(2006)。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寵物飼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孟薇、李明川(2009)。動物在心理治療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78,14-16。

林武雄(2002)。慢性病防治。載於邱清華主編,公共衛生(頁 251-280)。台北:

偉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芝宇(2009)與生命的互動,從「在乎」開始-動物輔助治療與自閉症孩子的 交會。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冠宇、毛義方(2009)。醫院看護人員健康及工作危險因子相關性研究。台北: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花 蓮 縣 政 府 ( 2008 )。人 口 統 計 資 料。 2009 年 08 月 15 日 , 取 自 : http://www.hl.gov.tw/ch/

姚開屏(2000)。簡介與評論常用的一邊性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兼談對未來研 究的建議。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7(2),111-138。

姚開屏(2002)。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與應用。台灣醫學,6

(3),194-200。

洪雅鳳、羅皓誠(2007)。寵物治療及其在心理治療上的運用(上)。諮商與輔導,

261,7-11。

徐畢卿(2008)。健康的概念基礎。載於王秀紅主編,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與實 務(頁 1-14)。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袁翠苹(2007)。寵物似如親:經歷寵物死亡之生活經驗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 玨(1987)。大專聯考壓力症候群之探討。公共衛生,6(3),43-53。

梁浙西、張明正、吳淑瓊(1993)。台灣地區老人健康狀況與醫療服務之利用。

許文耀(1999)。身心健康量表編製計劃。聯安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之研 究計劃,未出版。

許智傑、謝政廷(2009)。寵物治療的基本概念。諮商與輔導,278,2-6。

陳鎰明(2002)。休閒教育的重要性。雲科大體育,5,68-72。

陳玉雲(譯)(2003)。Mullin, M. H.著。鏡子與視窗:人類與動物關係的社會文 化研究。中外文學,32(2),41-71。

陳怡樺(2009)。人狗關係在心理治療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78,21-24。

陸 洛(1994)。職業壓力指標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衛生安全 所。

程鈺雄(2002)。對身心障礙人士的寵物治療。國教之聲,34(3),2-4。

費昌勇(2006)。94年度全國家犬、家貓數量調查與六年分析摘要。台北市: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葉明理、劉金枝、廖華芳(2001)。動物輔助治療施用於學齡前腦性麻痺兒童之 初探性研究。載於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編),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第 四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S8)。台北:國立陽明大學。

葉明理、廖華芳(2002)。動物輔助治療系統之發展與評值-以犬類動物用於老年 照護與心智障礙兒童為例期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 究計劃(編號 89-2614-B-227-001-M4)。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漢耀(譯)(2001)。Brian W.著。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台北:張老師文化。

農 委 會 ( 1998 )。 動 物 保 護 法 。 2009 年 08 月 27 日 , 取 自 : http://www.coa.gov.tw/show_lawcommond.php?serial=9_cikuo_200409151053 37&code=A09&type=A

齊若蘭(2000)。親密關係的經營:寵物篇-人與寵物的深情記事。康健特刊, 71-78。

劉清華(2001)。社區老人擁有寵物對其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影響之相關性探討。 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麗雯(2006)。動物輔助休閒生活影響照護機構老人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體 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志成(2008)。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 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鄭和萍(2000)。健康狀態相關之生活品質與養有寵物間的關聯性。台灣大學公 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暨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曉函(2008)。家中飼養寵物之台北市高中生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之研究。國 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耀賓(2004)。生態旅遊遊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南投桃米生態村為 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簡妤儒(2002)。寵物商品化與價值變遷:分析1950年代後犬市場的形成與變遷。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淑芬、孔秀美、曾美蓮、林淑娟、張秀香(2003)。寵物治療在護理專業領域 之臨床應用。護理雜誌,50(1),93-97。

英文部份

Albert, A., & Bulcroft, K. (1988). Pets, families, and the life cours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543-552.

Arker, S. B., & Dawson, K. S. (1998). The effects of animal-assisted therapy rating of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Psychiatric Services, 49(6), 797-801.

Barba, B. E. (1995).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animals:Animal-assisted therapy in acute car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9(4), 199-202.

Barker, S. B., & Dawson, K. S. (1998). The effect of animal assited therapy on anxiety ratings of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Psychiatric Services, 49(6), 797-801.

Baun, M. M., Bergstrom, N., Langston, N. F., & Thoma, L. (1984).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human/companion animal bonding. Nursing Research, 33(3), 126-129.

Friedmann, E., Katcher, A. H., Lynch, J. J., & Thomas, S. A. (1980). Animal companions and one-year survival of patient after discharge from a coronary care unit. Public Health Reports, 95(4), 307-312.

Gage, M. G., & Holcomb, R. (2001). Couples perception of stressfulness of death of the family pet. Family Relations, 40, 103-105.

Gail, F. M. (2001). Why the Wild Things Are: Animals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ebaum, J. (2004). It's a dog's life: Elevating status from pet to "fur baby" at yappy. Society & Animal, 12(2), 117.

Kaminski, M., Pellion, T., & Wish, J. (2002). Play and pets: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impact of child-life and pet: Therapy on hospitalized children.

Children’s Health Care, 31(4), 321-335.

Kawamura, N., Niiyama, M., & Niiyama, H. (2007). Long-term evaluation of animal-assisted therapy for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eople: a preliminary result.

Psychogeriatrics, 7(1), 8-13.

Lawton, M. P., & Brody, E. M. (1969). 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Gerontologist, 9 (3), 176-186.

Le Roux, M. C., & Kemp, R. (2009). Effect of a companion dog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evels of elderly residents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Psychogeriatrics, 9(1), 23-26.

Levinson, B. M. (1978). Pet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port, 42,

1031-1038.

Levinson, B., & Mallon, G. (1997). Pet-oriented child psychotherapy.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Merriam-Webster Online (n.d.). Pet ,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9, from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et

Maglacas, A. M. (1988). Health for all: Nurs ing's role. Nursing Outlook,36(2), 66-71.

Motomura, N., Yagi, T., & Ohyama, H. (2004). Animal assisted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Psychogeriatrics, 4(2), 40-42.

Muschel, I. J. (1984). Pet therapy with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Social Casework, 451-458.

Odendaal, J. S. J. (2000). Animal-assisted therapy-Magic or medicin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 49 (4 ), 275-280.

Pepper, T. (2000). Effects of brief exposure to a pet therapy dog on affective states of HIT-positive men.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San Diego.

Raina, P., Waltner-Toews, D., Bonnett, B., Woodward, C., & Abernathy, T. (1999).

Influence of companion animals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older people: An analysis of a on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47(3), 323-329.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 Exploration on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 57, 1069-1081.

Schalock, R. L. (2000). Three Decades of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Focus on Austi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2), 116-127.

Sebkova, J. (1977). Anxiety levels 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dog. PhD thesi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England.

Serpell, J. A. (1987). Pet-keeping in non-western societies: Some popular misconceptions. Anthrozoos: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he Interactions of

Serpell, J. A. (1987). Pet-keeping in non-western societies: Some popular misconceptions. Anthrozoos: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he Interactions of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