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探究活動設計上

誠如結論所提,學生的科學認識觀、科學本質觀、科學探究觀是和其探究學習有所 連結的,尤其是對不同認識觀之學生。因此,建議在探究活動設計上,應先了解學生所 持之科學認識觀點,再針對其觀點給予合適的探究活動設計。例如:在本研究中,對持 建構觀之個案學生而言,較著重在理論之解釋,由探究學習中相互討論及探究活動經驗 中建構其科學本質觀及科學探究觀,因此,在探究活動設計上就宜針對其觀點較天真型 的部分設計讓其想法產生衝擊的活動經驗。而對於持實證觀之個案學生,在探究學習過 程中,提供探究設計做為其探究過程進行之引導,同時在歷程中即時給予回應,可以幫

助其將理論和實際經驗相連結。

此外,多給予學生多樣化的研究方式體驗,而非只著重在實驗室,甚至是紙筆的經 驗,對於學生「經驗性」、「科學方法-研究方式」、「科學方法-觀察歸納」觀點之理解是 較有幫助的;而課程中進行知識衝突的設計、議題討論、同儕對話,則可以促進學生「暫 時性」、「主觀性」、「條件」之觀點理解。在「觀察和推論」和「資料和證據」方面,學 生的觀點理解和實際學習情況之連結,需要教師多些引導,使學生能夠重新組合想法,

進而獲得理解。

二、在未來研究上

1. 本研究中採用小組共同進行探究之設計,在探究歷程呈現上是小組共同的資料,並 不一定完全代表個人之想法,因此建議未來可以針對個案學生單獨進行探究活動 後,其科學本質觀、科學探究觀和探究學習間相互關係做討論。

2. 在本研究中,因為研究者為在職進修之關係,故藉由學校的 E-Learning 進行學生的 探究活動。但在過程中,對於學生是否有閱讀研究者的設計及進行相關的討論是較 難掌控的,也因此在科學本質觀之「主觀性」融入設計上是較無法使學生將觀點和 實際探究經驗相連結的。所以,建議將來欲進行此方面研究之研究者,可再針對網 路平台的設計,及學生進度的掌控部分加以修正,尋找更合適的方式。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嘉琦 (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科學本質觀點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子華 (2001):網際網路教學環境之後設認知策略設計對於大學學生學習效益之影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佳如 (2002):探究活動在網路上實施之可行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

王敏祝 (2003):以探究導向教學提升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光學」單元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靜如 (2001):小學教師科學本質概念及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9(2), 197-217。

王靜如、周金燕和蔡瑞芬 (2006):國小教師科學教學基準系列報導(二)科學本質與科 學探究。屏東教大科學教育, 23, 3-17。

江火明和陳斐卿 (2004):Lain大氣學園: 歷程檔案導向的探究學習園地。論文發表於 2004年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桃園:龍潭渴望學習中心。

吳佳蓮和吳心楷 (2006):科學探究活動中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解釋能力及實務認識論之 研究。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巫俊明 (1997):歷史導向物理課程對學生科學本質的了解、科學態度、及物理學科成績 之影響。物理教育, 1(2), 64-84。

李佩倫和王國華 (2006):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對於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科學探究教學之態 度。論文發表於2006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李錦坤、佘曉清和張格瑜 (2006):網路化科學學習對國小學生燃燒概念改變與推理能力 提昇之影響。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林陳涌 (1995):高中學生對科學本質瞭解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 編號:NSC84-2511-S-003-083。

林陳涌 (1996):「了解科學本質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學刊, 4(1), 31-58。

侯香伶 (2001):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科學本質面貌對國一生科學本質觀之影響。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文東、楊志強、顏志民和黃毓琪 (2006):以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 科學探究能力。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洪振方 (2003): 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 15, 641-662。

翁秀玉 (1997):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秀玉和段曉林 (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作法。科學教育月刊, 201, 2-15。

高慧蓮 (2006):九年一貫課程提升學生科學本質能力指標表現可行教學模組之開發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 14(4), 401-425。

張萬居和黃萬居 (2005):國小學童酸鹼概念改變教學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一屆科 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部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梁志平和佘曉清 (2006):建構主義式的網路科學學習對國中生力的概念學習之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 14(5), 439-516。

莊嘉坤 (1999):從認同的觀點分析學童對科學本質的了解與科學生涯的知覺。科學教育 學刊, 7(4), 343-366。

許良榮和李田英 (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 179, 1995。

許良榮和柯玉婷 (2001):台中地區國小職前與在職教師對科學本質的理解與教學態度之 研究。台中師院學報, 15, 2001。

許瑛玿和廖桂菁 (2002):情境式網路輔助學習環境之研發與實踐。科學教育學刊, 10(2), 157-178。

郭重吉 (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改進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0(5), 548-570。

游淑媚 (2002):職前國小教師真實的科學探究能力之培育。台中師院學報, 16, 577-593。

游淑媚 (2004):大學非生物主修學生探究導向生命科學革新學習之研究(Ⅰ)。台北: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 93-2511-S-142-006。

游淑媚 (2005):大學非生物主修學生探究導向生命科學革新學習之研究(Ⅱ)。台北: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 NSC 94-2511-S-142-004。

黃志賢 (2002):科學探究教學模組對國小中年級兒童科學本質觀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偉 (2003):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本質觀與科學家形象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 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珮玉和劉嘉茹 (2005):高一學生科學認識論信念與概念改變對照之研究—以溶解概念 為例。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一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黃鴻博 (2000):兒童科學探究活動遭遇問題的探討。台中師院學報, 14, 389-409。

楊子瑩、王國華和余安順 (2006):科學教師試行資訊融入探究教學與學生成效之研究。

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楊秀停和王國華 (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 刊, 15(4), 439-459。

溫媺純、林宜汶和楊景成 (2005):領域特殊性認識觀信念:以高中階段為例。論文發表

於第二十一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劉宏文和張惠博 (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 決。科學教育學刊, 9(2), 169-192。

劉湘瑤、李麗菁和蔡今中 (2007):科學認識觀與社會性科學議題抉擇判斷模式之相關性 探討。科學教育學刊, 15(3), 335-356。

蔡執仲、段曉林和林珮君 (2006):中學生的科學知識觀與探究能力相關性之研究。論文 發表於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蔡執仲和段曉林 (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 刊, 13(3), 289-315。

鄭淑妃、劉聖忠和段曉林 (2005):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與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 13(2), 169-190。

鄭惠蘭 (2004):運用WebQuest網路教學模式進行主題探究實驗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國一 生物教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森榮 (2005):探究式實驗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與對科學的態度影響之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秀琴和黃麗燕 (2007):國中「細胞課程」概念改變教學之發展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5(3), 295-316。

謝文仁和許銘津 (2002):網路輔助主題式學習對國小學生之影響-以水生植物為例。論 文發表於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謝甫佩和洪振方 (2004):國小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課程設計及實驗成果之個案研究。師 大學報, 49(2), 61-86。

英文部分:

Abd-El-Khalick, F., & Lederman, N. G. (2000). 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of science courses on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10), 1057-1095.

Abd-El-Khalick, F., Bell, R. L., & Lederman, N. G. (1998).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 Making the unnatural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 82(4), 417-436.

Abd-El-Khalick, F., Boujaoude, S., Duschl, R., Lederman, N. G., Mamlok-Naaman, R., Hofstein, A., Niaz, M., Treagust, D., & Tuan, H. L. (2004). Inquir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Science Education, 88(3), 397-419.

Abell, S. K., & Smith, D. C. (1994). What is science? :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4), 475-487.

Akerson, V. L., Abd-El-Khalick, F., & Lederman, N. G. (2000). Influence of reflective explicit activity-based approach on elementar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4), 295-317.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1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AAS Publication.

Anderson, R. D. (2002). Reforming science teaching: What research says about inqui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3(1), 1-12.

Arbaugh, J. B. (2001). How instructor immediacy behaviors affect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learning in web-based cours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4(4), 42-54.

BSCS. (2006).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and effectivenes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Buckley, B. C. (2000).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nd model-based learning in biology.

International F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9), 895-935.

Collette, A.T. & Chiappetta, E.C. (1994).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cience school

( 3rd, pp.27-47 ). Columbas U. S. A.: Merrill.

Havdala, R., & Ashkenazi, G. (2007). Coordination of theory and evidence: Effect of

epistemological theories on students’ laboratory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4(8), 1134-1159.

Hegarty-Hazel, E. (1986). Lab work SET: Research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No. 1.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rch.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enquiry. School Review, 79(2), 171-212.

Hofer, B. K., & Pintrich, P. R.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ical theories: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knowing and their relation to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88-140.

Hofstein, A., & Lunetta, V. N. (2004). The laborat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ce Education, 88(1), 28-54.

Kreamer, S. M. (2005).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ponses to views of scientific inquiry (VOSI ) instrument as pre and posttes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allas, Texas, U. S. A. April 4-7, 2005.

Lederman, N. G. (1992).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nce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 331-359.

Lederman, N. G. (2005).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inquiry: What the research says. 發表於利用探究活動提升動機之科學教學研習活動(三)。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Lederman, N. G., Lederman, J. S., Kim, B., & Ko, E. (2005). Project ICAN: A program to enha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nature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Lederman, N. G., Lederman, J. S., Kim, B., & Ko, E. (2005). Project ICAN: A program to enha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nature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