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0-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由上述結論可得知無論是地方代表或專家學者,對於「智慧能源」、「智慧生活」

與「智慧交通」看法趨於一致且都給予高於共識質之評價,代表現行埔里智慧小鎮推 動策略具有一定之適宜性與可行性,如此便可依據上述所建立之智慧小鎮推動策略評 估指標進行修正與建議。且從現況發展之重視度與滿意度分析也反應出許多不足之 處,如在地商家對於結盟規模與隨身虛擬導覽所產生的排擠效應感到失望;一般遊客 對於隨身虛擬導覽的便利性以及個人化虛擬行囊的相關資訊抱持較為懷疑之態度。因 此本研究將針對智慧城市推動策略評估指標建構之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分別提出下 列兩項改善與建議:

一、埔里智慧小鎮推動策略及現況發展改善與建議

由於智慧城市的概念與相關技術尚處於萌芽階段,多數的地區發展政策仍以傳統 的城市規劃概念及方法為主,而分析埔里智慧小鎮推動策略之現階段發展亦僅著重於 基礎設施之相關建設,對於資源系統整合及資通訊技術導入城市實質空間發展等議題 則略顯不足,因此透過本研究所歸納的四大智慧城市觀點,提出以下策略改善與建議:

(一)城市發展

就城市或區域之觀點切入,可運用資通訊基礎設施的主動監測,如智慧綠地偵測 器、主題性之地理資訊系統整合與土地邊坡偵測預警系統等,將在地自然與人文資源 做系統性之管理,並透過相關的城市服務系統如電子證照與垂直服務單一窗口等提升 在地居民與遊客之人身安全與便利性,且針對智慧城市所需之基礎統計資料進行收集 如每度電或水所產生的GDP 等項目亦有助於策略推動後之評估,而民眾可配合政府 所推行的相關發展策略計畫與培訓活動提高本身對於就業或創業時之競爭力,進而達 到智慧城市最終「宜居環境」、「永續發展」之目標。

(二)科技應用

就現況發展不足之部分,因加速建立完善之公車客運服務系統,如車動態資訊系 統、綠色大眾運輸以及智慧公車站等方式,不但可以提升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

更可有效抑制自小客車使用之需求;而藉由停車資訊導引系統、數位化之路邊收費管 理系統、即時路況監測系統、整合式交通號誌控制系統等服務,可大幅提升交通效率。

並藉由整合現有網路資訊系統重新設計智慧小鎮入口網站與鎮公所連結,提高埔里智 慧小鎮之相關資訊可及性,強化網路行銷與商家圖資簡介資訊配合擴大商業結盟,增 加隨身導覽設備數量以改善現況之不足。最後整合「智慧能源」、「智慧生活」與「智 慧交通」等優先發展項目,將新能源技術導入設計電動三輪車,運用在地導覽員培訓 活動及埔里鎮觀光優惠卡等措施,打造全新之觀光旅遊模式。

(三)區域創新

除了透過智慧小鎮的商轉串聯在地商家結盟外,亦可針對現有之重要觀光景點 進行整體性之規劃,如整合觀光旅遊智會館、埔里酒廠、埔里行政中心、龍南天然 漆文物館、台糖公司、埔里鎮立圖書館、埔里藝文中心、夜市及宗教建築等所在區 域,將其規劃成為埔里智慧觀光園區,並配合暨南大學之產學合作輔導將此區域做 為在地文化觀光相關產業之生產基地,進而提升整體商業服務層級。

(四)空間規劃

可配合前述之重點調整土地使用及交通道路系統,如配合園區增設專線綠色大眾 運輸系統並以各重要之觀光景點作為交通動線之節點,以 TOD 之形式活化周邊土地 使用,並可利用類似 BRT 之系統串聯埔里與臺灣中部各區域,強化交通可及性與便 利性,配合埔里現況的公路客運系統將觀光旅遊智慧館結合客運轉運站之功能,提升 整體交通服務層級,再者擴大評選適合的實驗場域,除現有的觀光旅遊智會館及未來 將進行的埔里鎮立圖書館外,可將埔里藝文中心、埔里鎮公所及區內涵括的各級學校

等公共空間一併納入,針對智慧綠建築及永續環境等項目進行改善,不但可以有效提 升現況環境品質,更可以此作為引導加速整體計畫推動。

二、本研究之改善與建議

目前國內針對智慧城市的論述與研究仍處於概念階段,故本研究所呈現之定義與 實證成果皆僅能以質化觀點切入進行評估,進而影響分析數據之客觀性,且因為目前 相關統計數據之缺乏或是未能及時更新,造成資料分析基礎點之差異,皆成為本研究 對於策略評估指標建構時之限制條件,因此對於本研究未盡完善之處及未來後續研究 之發展方向提出下列建議:

(一)評估體系建構之建議

由於國內尚未出現針對智慧城市推動策略之相關研究,且因為智慧城市所包含之 概念為跨領域的專業整合,故在專家問卷選擇時以資通訊科技、智慧綠建築、都市物 理環境、空間資訊系統、都市計畫與設計、環境工程與保護、交通計畫、產業發展規 劃等八大類群之專家學者作為受測對象,並以模糊德爾菲之方式降低其主觀性及受測 過程之複雜性,但仍就無法避免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對於本研究主題意涵之誤解,故在 指標篩選時將文獻中提及較為重要之指標項目予以刪除,因此在提出專家問卷之過程 中因加入深度訪談部分,使各專家學者退於本次研究主題皆能充分了解後,在進行問 卷之填測,此外更可調整簡化問卷的名目尺度比例再次降低受測之複雜性,並可配合 FAHP 或 ANP 等方式解決各指標間獨立性等問題。

(二)後續研究建議

1.以城市或區域為研究主體時,因組成要素與基礎統計數據之關聯性較為複雜,且由 定義可知智慧城市不單是一種系統與系統之間整合的成果,亦是一種動態成長的 過程,而本研究僅以目前所建置完成之項目進行評估,未考慮因時間演進所發展

相關科技技術所造成之因果關係,故未來在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時可考慮透過系 統動態模擬等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2.本研究指標評選之方式仍以目前多數研究所使用之主觀賦權法(如德爾菲法等)進 行,受個人影響因素較大,建議未來可用客觀賦權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等)進行相 關研究,並配合本研究之相關成果進行歸納分析,獲取更為準確之評估指標。

3.目前國內對於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因基礎資料之條件限制,僅能以質化指標作為論 述之基礎,若未來能針對政府相關資訊整合並獲取指標相對應之數據時,建議以 量化指標進行後續之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一、 碩、博士論文

1. 許惠雯,2002,資訊應用對城市空間變遷之模擬研究-由空間可及性量測加以探 討,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黃晏淨,2008,生態城市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湯珮涓,2008,新竹縣遊憩型自行車路線評選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台灣科技大學資 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期刊

1. 吳明機,2010,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策略推動現況,工程,第83期第4卷,頁14-22。

2. 林峰田,2002,數位資訊的市民城市,建築師,第334期,頁110-113。

3. 何明錦,2010,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動策略,工程,第83期第4卷,

頁7-13。

4. 高瑋蘋、胡淑貞,2006,日本市川市健康城市案例介紹,健康城市學刊,第五期,

頁31-42

5. Nicos Komninos,2009,"Intelligent cities: towards interactive and glob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rscience Publishers) 1 (4): 337–355(19)。

6. William J. Mitchell,2007,Intelligent cities,UOC學報,ISS 5。

三、書籍與出刊品

1. 工研院,2010,標竿國家智慧城市發展趨勢下之台灣產業商機,台北,工研院。

2. 工研院,2011,FY99分包學術機構研究計畫,智慧城市服務應用體系建構之研 究,新竹:工研院。

3.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9,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新應用案例報導-「創新智慧城市,

以台灣桃園及韓國首爾為例」,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 林鑑澄、胡田田驛,2004,Joe Ravetzm原著,都市區域2020:永續環境的整合 性規劃,台北:詹是書局。

5. 胡太山,2003,知識創新、產業聚群與區域發展:新竹高科技區域之發展論述,

新竹:建都文化。

6. 施鴻志,1997,都市規劃,新竹,建都文化。

7. 施鴻志,2002,地區發展管理,新竹:都建文化。

8. 崔曉存,2007,赴韓國仁川參訪仁川管制中心協調聯繫航管作業出國報告書,台 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

9.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9,智慧台灣專書,台北市:行政院顧問小組。

10. 浙江網新,2010,A Harmonious Way To An Intelligent City,浙江:浙江大學。

11. 陳瑞清譯,1998,William J. Mitchell原著,位元城市,台北:天下文化。

12. 馮正民、邱裕鈞,2004,研究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

13. 惠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智慧台灣桃園啟動「U-桃園計畫」規劃書,桃園:

桃園縣政府研發處。

14. 劉弘煌,2003,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5. 葉亞芝,2007,智能城市建設及評價體系,北京:北京交通大學。

16. C j Lim ,E d Liu ,2010,Smartcities+Eco-warriors,America:Routledge。

17. Cisco,2010,Connected Urban Development”,San José : Cisco。

18.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2007,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 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Vienna。

19. Dr.Joseph N.Pelton and Dr.Indu Singh(2009) ,「Future City」New york: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20. ITU,2005,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日內瓦:ITU。

21. Natalino Martins , Carlos Figueiredo , Fátima Azevedo , Félix Ribeiro , Manuela Proença , Maria José Abreu ,2007. “INTELLIGENT CITIES PROJECT”Urban Revitalisation Policy Guidelines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ities, Lisboa: Department of Foresight and Planning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22. N. Komninos and E. Sefertzi,2009,Intelligent Cities: R&D offshoring,web 2.0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第二屆世界知識城市 高峰會。

23. Nicos Komninos,2002,Intelligent Cities,New York,Routledge。

24. Nicos Komninos,2009,Intelligent Cities and Globalisa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New York,Routledge。

25. Susanne Dirks,Mary Keeling,2009,智慧城市白皮書,北京:IBM商業價值研 究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26.

William J. Mitchell,2008, Intelligent cities, Universitat Oberta de Catalunya:

Inaugural lecture of the UOC 2007-2008 Academic Year。

四、網頁資料

1. 工研院,2009,「i236智慧生活科技運用計畫」:http://www.i236.org.tw/index.htm,

(2011年3月24)。

2.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2010,生態城簡介,「中新天津生態城網站」:

http://www.eco-city.gov.cn/eco/shouye/zoujinshengtaicheng/shengtaichengjianjie/(20 10 年 9 月 27)。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0-17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