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結論以及研究者在過程中的省思,提出以下數點建議,希望能 提供有助於樂樂棒球打擊教學及訓練方法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訓練者與教練的建議:

(一)在兒童初學樂樂棒球打擊技能之時,可從其打擊型態來導入工作限制的活 動限制。如:以右手打擊者為例,常見的揮棒未完成即放開右手,可請學生以右 手手持短棒練習揮擊;或是僅用雙手揮棒,未使用下半身及腰部帶動揮棒,可請 學生將球棒夾於身後練習揮棒。針對其打擊錯誤動作來進行工作限制的活動,將 有效增進學生的打擊技能。

(二)學童對打擊落點的工作限制條件顯得表現的較容易進入狀況,在第三週的 中測第一次測驗即有明顯的進步。因此建議教學或訓練上可以做要求加上打擊距 離的工作限制,等於是給兩個工作限制的條件。如:要求打向右外野且要求落點 在 30 公尺到 35 公尺間。這樣的要求不但可以加強工作限制的難度,也可以接近 實際打球的狀況。因為實戰上外野手的站位可是變化很大的。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三)於打擊距離的工作限制要求下,經過練習後,學生能擊出較遠的飛球。建 議教學或訓練上可加入工作限制的訓練。而實驗者在練習的過程中能保持高度的 興趣,也是因為比起單調的揮棒練習,多樣且多變化的工作限制練習,能提供學 生不同的打擊體驗與趣味。

(四)工作限制訓練對教學及訓練上的建議:很多老師或教練往往會用自己當年 的打擊方法去要求學生或選手完成打擊動作,而不是依據他們本身的特性去做調 節。工作訓練的練習恰好可以依照個人特性去安排合適的工作限制訓練來改善動 作協調性,以達到更有效果、更有效率的練習。除此之外,工作限制訓練活動投 入的時間除了練習打擊技能時,亦可放入運動參賽季調整、當成雨天備案、移動 到室內訓練、分組活動、賽前準備及場邊熱身時練習。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建議後續研究者可比較打擊球種與打擊落點、打擊距離與打擊球種以及打 擊落點與打擊距離,兩種不同的工作限制條件下,對實驗者打擊技能的影響。如:

先要求打擊距離,再要求打擊落點跟先要求打擊落點,再要求打擊距離,兩組之 間的比較。

(二)本研究的封鎖下半身打擊課程單元活動練習週數為三週,建議後續研究者 可以增加練習的週數來進一步研討。比方說對打擊動作不流暢的學習者要增加多 一點週數,熟練者則少一點週數。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2006)。中華樂樂棒球活動發展沿革。2007 年 5 月 10 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chba/post/3597406

江元凱(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樂樂棒球不同打擊步法之生物力學分析。(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憲,郭紘嘉,呂子平,劉峻狼(2003)。棒球不同打擊姿勢揮棒速度之比較 分析研究。北臺學報,28,353-362。

林素珍(2008)。八週樂樂棒球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與運動體適能 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林靜萍(200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棒壘球。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 館。

林華韋

(1991)。

從運動學的觀點研究一流棒球選手的揮棒動作

台灣省第一屆教 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下集)。霧峰: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唐恩江

(1979)。

棒球打擊動作之力學分析。輔大體苑,33,2-5。

徐浩展(2011)。樂樂棒球訓練對國小學童上肢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199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莊忠勳(2005)。淺談樂樂棒球經營策略。學校體育,90(15),55-61。

陳秀惠(2008)。學習的基本概念。載於劉有德(主編),運動技能學習(頁3-2)。

台北:禾楓書局。

陳秀惠(2010)。協調的物理限制:動力系統理論。載於劉有德(主編),技能

學習的動力:限制導向的觀點(頁50)。台北:禾楓書局。

陳啟榮(2005)。台灣國民小學的迫切危機與解決策略。南縣國教,19,46-47 陳冠任(2006)。樂在樂樂棒球的打擊。國教新知,53(1),108-110。

陳冠任(2007)。樂樂棒球選手打擊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 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畇蓁(2012)不同背景干擾對國小三年級女童樂樂棒球打擊技能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許鎮顯(2008)。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及樂樂棒球打擊效 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茂三(2001)。少棒打擊動作動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張育誠(2009)。工作限制對棒球打擊動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曉菁(2011)工作限制下對不同層級之女子壘球選手揮棒速度與準確性影響之 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臺北市:正中。

葉志仙、李明憲、朱峯亮(2003)。棒球聖經—棒球技術圖解剖析。台北:商周 出版。

溫卓謀、劉淑燕(2008)。理論與觀點。載於劉有德(主編),運動技能學習(頁 7-27)。台北:禾楓書局。

蔡嘉湖(2007)。國小樂樂棒球比賽技術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蔣懷孝(2008)。回饋。載於劉有德(主編),運動技能學習(頁5-9)。台北:

禾楓書局。

二、外文部份:

Davids, K. W., Button, C., & Bennett, S. J. (2008) Dynamics of skill acquisition:

Aconstraints-led approac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G. Wade

& H. T. A. Whiting (Eds.),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pp. 341-361). Amsterdam: Martius Nijhoff.

Griffin, L. L., Mitchell, S. A., & Oslin, J. L. (1997). Teaching sport concepts andskills:

A tactical games approac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essier, S. P. & Owen, M. G. (1984). Bat dynamics of female fast pitch softball.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5(2), 141-145.

上。

(2)用力階段:左腳向前滑步,同 時,左手用力向前拉球棒,右手 用力推球棒,腰部向來球方向快 速旋轉。

(3)加速度階段:左手手腕由內側 向外翻轉,右手手腕用力推向欲 打擊方向,雙手手肘是由內屈至 向外伸展,腰部水平旋轉,但要 感覺腰部左側有向前推的力 量,左腳以全腳掌的方式旋轉,

右腳腳尖提起用力旋轉並須撐 住身體的重心。

(4)完成動作:左手手腕向外,右 手手腕向內旋轉,右肩部頂住下 巴,腰部停止旋轉並維持水平,

左腳停止旋轉,右腳提跟停止旋 轉並支撐身體。

腰部動作有 無作用在球 棒上。

3. 注意下半身 左右腳的配合。

4. 揮棒收勢動 作能否平衡並 轉向跑壘。

附錄二 體育專家教師

專家教師 教學背景

涂花嘉

體育教學年資十四年,現任宜昌國小體 育教師。

陳建文

體育教學年資十年,現任宜昌國小體 育教師。

吳伯元 體育教學年資十年,現任富源國小棒球 隊管理兼教練。

附錄三 參與研究學生同意書

研究題目:工作限制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打擊技能學習效果之研究 學 校:國立台東大學體育系體育教學碩士班

指導教授:陳秀惠博士 研 究 生:徐智勇 各位小朋友你好:

這是一個有關於工作限制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打擊技能學習效 果的研究,主要在了解同學們經過工作限制的要求在打擊技能上的進 步情形。在本研究期間的測驗、比賽成績,是為提供研究資料,不會 影響到你的體育成績。本研究非常需要你的協助,若同意參與本次研 究,請在「同意人」處簽名,並請你將同意書帶回請家長簽章。謝謝!

預定實施日期:中華民國102 年3月11 日至102 年5月30 日 地點:本校操場

同 意 人: (簽章)

家 長: (簽章)

日 期: 年 月 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