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分為兩個階段,依次為準備階段(包含發現問題與蒐集文 獻、撰寫研究計畫與編修工具、訂定工作限制活動與訓練使用工具。)、練習活 動實施與資料收集(實施前測、實施工作限制活動、實施中測、實施後測、資料 整理與分析討論、撰寫論文。)

詳細的研究流程如圖 3-4-1 所示: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1.發現問題與蒐集文獻

2.撰寫研究計畫與編修工具

3.訂定工作限制活動與訓練使用工具

4.實施前測(2 節)

5.實施工作限制活 動

(10 每 )

8.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 7.實施後測(2 節)

9.撰寫論文 檢視

回饋 修正 調整

6. 實施中測

(第四、六、九 週)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流程依準備階段(1-3)與 練習活動實施與資料收集(4-9)等兩個部分說明 如下:

一、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包括:1.發現問題與蒐集文獻 2.撰寫研究計畫與編修工具 3.訂定 工作限制活動與訓練使用工具。

在準備階段中,研究者蒐集不同工作限制及樂樂棒球教材教法的相關文獻,

以了解工作限制的理論基礎、樂樂棒球教學模式與教學評量等概念。根據文獻探 討之結果與研究學校現況選擇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為對象,在樂樂棒球課程中施 以異質性分組教學,以研究工作限制對國小學生樂樂棒球之學習效果。研究者在 本次研究中,與學校行政上進行溝通,打破班級界線與課程編排,採取將全校四 至五年級的活動均安排在每週一三五的放學時間以異質性方式進行練習。進行工 具使用者之訓練及拍攝學生評量影帶攝影方面則由研究者負責拍攝,使用工具者 訓練的方式如下:為了順利完成攝影,由研究者擔任攝影的工作,並於參與研究 教師教學時進行攝影機的操控練習。以數位攝影機拍攝學生技能測驗過程。

二、練習活動實施與資料收集

此階段包括:4.實施前測(2節)5.實施工作限制活動6. 實施中測(第六週)

7.實施後測(2節)8.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9.撰寫論文。

根據所蒐集相關資料與文獻編擬本研究之前中後測。前中後測有以下四種樂 樂棒球技能測驗:擊球落點、擊球距離、打擊球種以及打擊型態。練習活動實施 與資料蒐集包括練習前、中、後的測驗; 練習活動實施等。

工作限制設計活動之擬定,主要參考林靜萍主編(200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 與評量-棒壘球及個人實際教學經驗,輔以相關文獻及棒、壘球教學相關書籍,

擬定樂樂棒球工作限制活動,本研究課程時數為期12週,第一週前三節進行前 測,第二到十一週進行工作限制的練習並於第四、六、九週進行中測,第十二週 進行後測,每週三次,每次需完成的練習如表3-4-1。練習內容詳見本章第六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實驗教學前先向評分員說明有關樂樂棒球打擊技能工作限制之教學過 程,經過問題澄清和檢核表之類目詳加說明後,藉由之前所拍攝的影帶,進行 檢核練習,得到評分員記錄的穩定性和評分員間記錄的一致性。並邀請兩位具 體育教學能力及棒壘球相關能力的國小教師擔任本研究 「打擊型態技能評量評 分員」。攝影方面則由研究者負責拍攝,使用工具者訓練的方式如下:

(一)觀察員訓練

1.了解各項打擊型態觀察類目之定義,並熟悉類目與記錄方式。

2.練習觀察與編碼:觀察員同時針對錄影帶做觀察練習,討論觀察時所遭 遇的困難,尋求彼此共識,以便更加熟悉類目與記錄方式。

3.觀察員信度考驗:經由不斷的實際觀察練習,直到評分員內在信度與評 分員間信度均達.80以上,才達到可信賴之信度。

(二)攝影機操控訓練

為了順利完成攝影,由研究者擔任攝影的工作,並於參與研究教師試 教時進行攝影機的操控練習。由於評分員無法全程參與整個測驗流程,

因此以數位攝影機拍攝學生打擊型態。實驗場地如圖3-3所示。

圖 3-4-2 實驗場地圖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