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教學與教材設計上的建議

一、在本研究的教學中,研究者先讓學生先自行列舉有關金屬的特性,之 後再由教師說明,此方法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因此,建議教學時讓學 生先自行列舉,如此可幫助釐清學生的先前概念,亦可增加豐富性,

學生可藉由同組之討論,激發本身之學習動機並觀察他人的思考模 式,有利於學習成效之提升。

二、本研究發現學生自行進行實物的操作,可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概念改 變的持續性上,有較良好的效果。因此,除了教師的示範教學外,建 議可加強學生的實物操作,教師的演示教學較屬於戴爾經驗塔的間接 經驗,而自行操作是學生在學習上的直接經驗,有助於幫助學生達成 概念的理解與改變。

三、本研究所設計的閱讀教材,乃根據教學策略設計自行開發的關於金屬 概念之教材。該份閱讀教材只有單純的文字說明,主要是針對學生在 文字閱讀的理解能力與科學學習的相關性上進行探討,因此,並未輔 以圖片說明以及教師導讀。由文獻顯示,圖形對於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Anglin & Stevens, 1987),因此,建議除了加強學生文字閱讀的能力 之外,圖片亦有加強理解之效果,而輔以教師的說明及導讀,應可幫 助學生獲得正確的科學概念,減少迷思概念的產生。

四、爲了避免學生在語言(或文字)上的過度推論,教學中應注意避免學 生過度的通則化語言(或文字)的意涵。例如在教授化學元素週期表 的元素命名時,除了說明金屬元素以「金」字邊命名之外,也應強調 或提醒並不是有「金」字邊的物質名稱,就都是金屬。而在介紹汞(水 銀)時,也應強調汞並不含有「水」或者「銀」的成分。

五、教學時應避免使用「金屬都是……」的敘述,例如「金屬都是固體」,

在初探研究的晤談中發現,學生可能因為「汞」是屬於液體,而將「汞」

歸類為非金屬,或者認為「金屬都可以導電」,因而誤將碳棒歸類為 金屬。所以建議教學時宜審慎應用概括性的說法,並且注意學生是否 只因金屬的某一項性質,就進行金屬與非金屬的歸類,宜針對金屬的 各樣特性,進行物質的比較及分類。並針對特例情形詳加說明,例如:

「汞」為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

六、本研究發現部分學生在文字邏輯上的推論能力尚顯不足。故,建議加 強學生在文字邏輯上的推論能力。閱讀理解是學生根據自身對主題的 知識以及閱讀的目的來建構文字對他本身的意義。教學中,應可舉出 數樣關於文字邏輯上的例子,例如:碳棒會導電,會導電就是金屬;

鋁看起來具有光澤,有光澤就是金屬等等錯誤概念,讓學生反覆練習

推演。如此,應可增加學生在文字邏輯上的推論經驗,增加判斷能力 以及豐富性。

七、在本研究的教學過程,研究者運用了大量的問答,對於學生學習成效 之提升,能獲得不錯的成效。因此,在課室內,除了教師的講解之外,

建議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加強師生間的問答。藉由問答可發 現學生存有的迷思概念,亦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

貳、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本研究發現學生在「汞是否含有『銀』的成分」的迷思概念中,較容 易有概念回歸的產生。這可能與學生在此迷思概念的改變,牽涉到「分 枝的跳躍」有關,學生需進行概念重組的修正,未來可針對此現象進 行較深入的研究。

二、在本研究中,並未針對學生在教學及自行閱讀上的感受,作深入的探 究。未來研究可配合晤談的實施,了解學生在教學上的感受以及心 得,或者可以行動研究或個案研究方法,藉由長期觀察與紀錄,進一 步了解學生概念改變的歷程。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省吾(1982)。圖書分類法導論。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王美芬(1991)。小學生所具有的月亮迷思概念。「台灣省第二屆教育學術 研討會彙編」。台北市。

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1)。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 苑。

任宗浩(2001)。不同學習階段和不同學習成就的中學生其力學概念組織 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培之(1988)。化學原理及應用基礎 第二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宜貞、黃秀霜(1998)。家庭環境變項、認字、語意區辨及閱讀理解能 力之關係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1,357-380。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財庫(2004)。中小學生物質微粒模式之迷思概念的診斷工具和分析方 法,科學教育學刊,12(2),183-218。

杭生譯(1987)。思維、學習與教學。台北市:五洲出版社。

洪振芳(1994):從孔恩的異例論證探討科學知識的重建。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美虹(1994)。化學教育的整體觀。中等教育,45(1),65-76。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教育學刊,8(1),

1-34。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

63-67。

姜文閔譯(Dewey 著)(1992)。我們如何思維。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 公司。

限公司。

徐鉅昌(1987)。空中教學的根源─視聽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 館編印:視聽教育雙月刊,29(2),1-19。

高榮成、段曉林(1995)。化學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究,彰化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6,113-134。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70,23-36。

許良榮(1996)。圖形與科學課文學習關係的探討。教育研究資訊,4(4),

121-131。

許良榮(1998a)。本體論在科學學習的意涵。國教輔導,37(1),17-18。

許良榮(1998b)。科學史課文對於科學理論之閱讀學習的效果。中師數 理學報,2(1),111-141。

許良榮(2003a)。科學概念學習研究( )Ⅲ --化學科--子計劃五:中小學生對 於物質化學性質的分類迷思概念的成因之研究( )(1/2)Ⅲ 。行政院國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期 中 報 告 ( 報 告 編 號 : NSC-91-2522-S-142-002),未出版。

許良榮(2003b)。中小學生對於金屬之分類的迷思概念研究,科學教育 學刊,11(3),277-296。

許雅惠(2001)。融合閱讀理解策略教科書之教學研究-以電動機單元為 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典和劉德生(1994):國小學童對熱與溫度概念的認知。科學教育學 刊,2(2),77-101。

陳世輝(1995)。兒童遺傳概念之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

NSC83-0111-S-026-004N。

陳舜佳(2003)。中小學學生對金屬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 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書局。

郭金美(1997)。小學職前教師類比教學策略的運用研究。嘉義師院學報,

11,259-272。

郭重吉(1993)。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

展教育,20(1),548-570。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台捷國際文化。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 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 域。台北市:教育部。

莊志彥、蘇育任(1999)。國小學童知覺選擇與動物分類概念之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7(2),135-156。

黃瓊儀(1996)。國小學童閱讀理解策略、閱讀理解歸因與閱讀理解能力 相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07-149。

楊淑純(2004)。國小六年級實施文學閱讀與討論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憲明﹙1998﹚。中文詞間、詞內空格調整對閱讀的影響研究。台南師院 學報,31,303-326。

蔡聰暉(2001)。由心智模式探討學生導引之類比教學對國二學生溫度與 熱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劉俊庚(2002)。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 和後設分析模式探討其意涵與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雅筑(1999)。國中學生批判思考、創造思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 解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謝志仁、郭重吉(1993)。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探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4,25。

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台北市:五南 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分

Andersson, B. (1986a). The experiential gestalt of causation: a common core to pupils’ preconception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8(2), 155-171.

Andersson, B. (1986b). Pupils’ explanations of some aspects of chemical reaction. Science Education, 70(5), 549-563.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usubel, D. F.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Bar, V., & Travis, A. S. (1991). Children’s views concerning phase chan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4), 363-382.

Barman, C. R. (1992). An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a technique designed to assist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use the learning cycle with science textbook.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2(2), 59-63.

Banerjee, A. (1991). Misconception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chemical equilibr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3(3), 355-362.

Bendall, S., Goldberg, F., & Galili, I. (1993).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prior knowledge about ligh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9), 1169-1187.

Bergquist, W., & Heikkinen, H. (1990). Student ideas regard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7(12), 1000-1003.

Biddulph, F., & Osborne, R. (1983). Children’s ideas about “metal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Unit University of Waikato Hamilt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52395).

Bonder, G. (1991). I have found you an argument: The conceptual knowledge of beginning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8, 385-388.

BouJaoude, S. (1991). A study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concept of bu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 689-704.

BouJaoude, S., & Tamim, R. (2000). Analogies generated by middle-school science students–types and usefulness. School Science Review, 82(299), 57-63.

Braund, M. (1991). Children’s ideas in classifying animal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5(2), 103-110.

Brumby, M. N. (1984).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concept of natural selection by medical biology students. Science Education 68, 493-503.

Carv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ambrige, MA: MIT Press.

Chi, M. T. H. (1992). Conceptual change within and across ontological categories: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discovery in sciences. In R.

Giere (Ed.), Cognitive models of science: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p. 129-18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i, M. T. H., Slotta, J. D., & de Leeuw, N. (1994). From things to processes: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for learning science concepts. Learning and Insturction, 4, 27-43.

Cohen, R., Eylon, B., & Ganiei, U. (1982). Potential difference and current in simple electric circuits: A study of students’ concep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1, 407-412.

Coll, R. K., & Treagust, D. F. (2000). Leaners’ mental model of metallic bonding: A cross-age study.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tralasia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443689)

de Posada & Maria. J. (1997). Concep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rning the structure of metals and their electric conducti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Science Education, 81(4), 445-67.

Driver, R. (1988). Theory into Practice 2: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Fensham, P. (Ed.), Development and

dilemmas in science education. London, New York (pp. 133-149), Philadelphia: The Falmer Press.

Driver, R., Asoko, H., Leach, J., Mortimer, E., & Scoti, P. (1994).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3(7), 5-12.

Driver, R. (1994).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science. European

Driver, R. (1994).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science. European

在文檔中 金屬迷思概念改變之研究 (頁 1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