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及研究過程的心得,提出下列建議,包括教學應用與未來研究方 面,以供日後從事相關研究者或教育相關人員參考。

一、教學應用方面建議

電子書包融入教學的特點在於「互動性」和「即時性」,除了考慮到呈現教材的多 元化之外,讓學生可自己動手操作或規劃觀看教材的進度,亦是電子書包的優勢,教師 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編寫以電子書包搭配教材或軟體進行教師和學生互動與學生能自我 學習的課程設計。

從研究結果可知,電子書包融入教學的方式確實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可 以藉由電子書包和學生互動,即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迷思。因此建議教師在設計課 程時,可以將電子書包的互動功能融入到課程設計中,並且提供不同的輔助教材,讓學 生能增進個別學習的效能,進而提昇學生的學習效率。

電子書包融入教學的活動設計著重於師生間互動的即時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 練習題,讓學生在平板上書寫,藉由電子書包即時回饋的機制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 且針對學生在解題時產生的迷思或困難給予即時的協助與解答。透過這樣的方式蒐集學 生在學習上不易瞭解的概念,調整教學的內容與進度。從研究結果可知,學生使用這樣 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有助於學習成效的提昇。因此建議在未來的教學上,要善用電子書 包即時互動的功能,對學生進行形成性的評量,適度調整教學的進度與內容,並給予學 生即時的協助,相信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有一定的幫助。

二、未來研究方面建議

以下分研究時間、研究對象、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四個部份進行討論。

(一)研究時間

本研究僅使用了 7 節課的實驗教學時間,研究結果上雖然顯示學生的學習成就 有所提昇,學習態度卻沒有明顯的提昇。然而,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需要藉 由長時間累積,讓學生對於學習更加投入,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在研究時間方面,

可以增加實驗教學的時間及規劃系統性多個單元的課程,藉以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 成效與學習態度的變化。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考慮研究規劃施測的便利性,以研究者本身任教的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 究對象,礙於電子書包設備的數量,因此無法普及到其他學校或年級來進行大範圍 的研究。建議未來政府大力推廣電子書包實驗時候,研究者可以增加不同學校或不 同年級的學生成為樣本來做探討。

(三)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體積和容積」單元進行實驗教學,探討電子書包融入教學可提昇學 生的學習成效,但推論至數學其他單元或其他不同領域的成效有限,因此建議未來 研究者可以將電子書包融入教學應用在不同的數學單元或不同領域教學上,探討電 子書包融入教學對於學習的影響,讓電子書包融入教學的研究更多元、更廣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進行實驗教學,並以量化方式進行檢定考驗,探討電子 書包融入教學應用在「體積和容積」單元教學,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建議未 來研究者可以加入質性研究的方式,訪談、紀錄學生的學習改變歷程,亦可以行動 研究的方式,依據學生的學習反應做教學研究上的調整,相信更能增進學生的學習 成效與學習態度。

資訊科技的進步,使得學生擁有平板的機會升高,若是教師能夠使用平板輔助 教學來讓教學更加活化,進而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確實驗證了電子書包融 入教學能夠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特別對於低學業成就的學生,希望往後的研究者 更加努力,將研究範圍擴大並設計出更多適合將電子書包融入教學的課程設計,讓 學生能夠學得更有興趣,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禎輝(2010)。電子書包應用於小學教育之可行性分析-以某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古詩旋(2013)。電子書包在偏鄉導入與實施之探究-以大城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田瑞華(2005)。電子書包:教學科技發展歷程中的政治(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臺北市。

朱芝琬(2012)。國小教育實施電子書包教學之前置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 江大學,新北市。

江祝慧(2012)。電子書包融入國小教學現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試辦學校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吳佳蓉(2011)。合作學習輔以電子書包在國小四年級國語文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吳玟萱(2005)。行動學習在國小生態園學習環課程之應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雪菱(2012)。電子書包遊戲式學習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國一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杜曉芸(2013)。電子書包結合「雲端測驗與補救教學系統」運用於國小五年級自然與 生活科技教學之學習表現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沈佑霖(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體積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屏東縣。

林仁得、謝祥宏、陳文典(1993)。國小學童對體積測量的認識。師大學報,38,269-281。

林佳鈴(2013)。應用電子書包於國小數學科教學及相關因素對學童數學興趣效果之調

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珈伃(2013)。電子書包導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邱玉菁(2005)。數位學習教與學歷程研究-以 A 高中實施之台北市教育局「電子書包 實驗計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凃金堂(2011)。運用「範例(worked-out example)」在國小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實驗研 究。教育心理學報,43(1),25-50。

施娟娟(2003)。電子書包教學的理想與現實─對兩個實驗教學計劃的具體觀察(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洪崇桓(2012)。電子書包應用在國小社會領域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胡六金(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電子書包」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范慧萍(2012)。國小學童實施虛擬電子書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桃園縣。

徐存姮(2003)。診斷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體積直觀迷思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翁翠萍(2000)。台灣開始電子書包可行性研究期能領先全球。中央通訊社:教育文化。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1)。隨身學智慧校園-總計畫。高雄市: 高雄市教育局。

高震峰(2006)。資訊時代藝術教育的轉向:電子書包學習模式應用於藝術與人文數位 教學環境。國教新知,53,23-34。

康軒文教事業國小數學編撰委員會(2010)。國民小學數學備課手冊-第 10 冊。臺北縣: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惠閔(2013)。運用電子書包與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明侃(2000)。華勛國小書包減重實驗開步走。桃縣文教,15,63-65。

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美鈴(2013)。電子書包實驗計畫運用於臺北市高職英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淑怡(2004)。從 Maturana 的認知生物學看數學學習與數學教學之本質。朝陽人文 社會科學學刊,2(1),109-148。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取自:

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network_3.htm

教育部(2008)。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2008-2011。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電子書包實驗教學試辦學校暨輔導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莊金和(2007)。國小數學領域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與容積適性學習設計與成效評估(未 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許嵐婷(2003)。國小五年級面積概念之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臺中市。

陳良基(2002)。行政院國科會九十年度電子書包使用性之研究執行成果報告。臺北市:

行政院。

陳怡君(2003)。電子書包之推行現況與未來發展─以台北市立南湖國小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陳淑美(1998)。數學焦慮症新解藥。光華,23(7),84-92。

陳德懷(2002)。「電子書包」是不是「書包」。載於陳德懷、林玉珮(主編),啟動 學習革命。台北:遠流。

黃文達(2003)。青少年的測量概念學習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91-2522-S-003-008。

黃以周(2013)。電子書包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誌祥(2012)。運用 DEMATEL 分析彰化地區國小實施電子書包輔助教學之關鍵因 素(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劉子鍵、王緒溢、梁仁楷(2002)。當電子書包進入教室:高互動學習環境之系統建置 與應用模式。教育研究月刊,99,110-119。

蔡旻軒(2012)。臺灣電子書包使用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市。

蔡欣翰(2012)。宜蘭縣國小校園導入電子書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宜蘭縣。

蔡淑瑩(2014)。國小教師採用電子書包教學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開 南大學,桃園縣。

鄭涵(2010)。具選擇題與建構反應題之電腦化測驗診斷模式探討—以國小「容量」單

鄭涵(2010)。具選擇題與建構反應題之電腦化測驗診斷模式探討—以國小「容量」單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