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 研 究 結論 , 本 研 究在 霸 凌 行為 的 處 理 及 未 來 研 究方 面 提 出 建議 如 下 :

一、 學 校 需建 立 並 落 實反 霸 凌 政策

研究 發 現 校園 內 欺 霸 凌文 化 盛 行, 且 當 嚴 重霸 凌 行 為出 現 時 , 當家 長 介入 處 理 、或 是 當 上 媒體 版 面 時, 對 涉 入 霸凌 行 為 的學 生 、 學 校, 皆 有極 大壓 力 , 因此 建 議 學 校需 建 立 並落 實 反 霸 凌政 策 , 依據 學 校 獨 有文 化 、社 區脈 絡 , 以及 所 屬 地 區學 生 的 特殊 性 來 執 行, 而 不 是口 號 式 宣 導。 導 師可 學習 運 用 同儕 團 體 來 處理 霸 凌 行為 , 可 定 期使 用 問 卷或 其 他 形 式, 採 匿名 的形 式 調 查班 級 內 是 否有 霸 凌 行為 發 生 , 並分 析 霸 凌行 為 如 何 影響 團 體機 制 。

教導 學 生 認識 在 霸 凌 行為 中 的 各種 參 與 者 角色 , 讓 學生 可 以 理 解霸 凌 行為 是 團 體共 同 造 成 ,並 辨 識 自己 與 他 人 在霸 凌 行 為中 扮 演 的 角色 , 藉此 提昇 學 生 對自 己 行 為 的覺 察 , 並降 低 成 為 霸凌 角 色 的可 能 性 。

二、 親 子 互動 與 父 母 管教

親子 之 間 的互 動 關 係 、父 母 管 教方 式 是 影 響 子 女 學 習社 會 化 的 重要 途 徑, 對 子 女行 為 發 展 更具 有 決 定性 的 影 響 ,未 來 可 探究 親 子 關 係與 霸 凌 行 為的 關 聯 性 ; 再 者 隨 著社 會 變 遷造 成 的 多 元家 庭 型 態 , 如 : 雙 親、 單 親家 庭、 隔 代 教養 、 新 移 民家 庭 , 不同 家 庭 型 態的 家 長 對子 女 的 教 養方 式 亦可 能影 響 子 女面 對 校 園 霸凌 的 處 理方 式 及 霸 凌角 色 樣 態, 均 可 進 一步 仔 細研 究 。

三、 對 未 來研 究 之 建 議

(一 )本 研究 的 樣 本八 位國 二 女 學生 , 是 從 旁觀 者 的 角度 來 看 待 霸凌 事 件, 對 於 霸凌 者 特 質 與被 霸 凌 者的 特 質 方 面, 可 能 有自 我 揣 測 與主 觀 意識 的 加 入, 因 此 在 未來 的 研 究方 面 可 以 針對 女 生 的霸 凌 者 做 訪談 或 對女 性 被 霸凌 者 的 訪 談, 以 增 加其 真 實 性 。

於華 人 文 化, 屬 於 集 體主 義 , 重視 以 和 為 貴的 團 體 關係 , 本 研 究訪 談 的結 果 雖 然與 國 外 研 究有 雷 同 之處 , 但 由 於台 灣 與 外國 學 制 的 差異 , 是否 真 如 研究 所 得 , 女生 中 的 關係 霸 凌 會 持續 到 成 年 這 個 部 份 仍需 要 更多 的 實 徵研 究 加 以 佐證 ; 再 者台 灣 與 外 國親 子 教 育的 差 異 , 亦會 影 響 面 對 霸 凌行 為 的 態 度與 結 果 ,此 一 部 份 也可 進 一 步研 究 討 論 。

參考文獻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25480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社實例(第一版)。

台北市:巨流。

吳佳芸(2008)。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自我控制形成歷程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 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 英。〈原書 Earl Babbi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李美華等合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

巫宜倫(2004)。國中學生衝動性格、刺激尋求、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2012 年 5 月 1

Orenstein 原著。台北市:女書文化。

陳怡如(1999)。校園暴力的新焦點:關係性欺凌。英國文教輯要,11,4。

陳銘宏(2006)。國中學生遭受幫派同儕欺害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心理剖析 Bullying among school children—

apsychologicalanalysis。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香港教師中心學 報),4,141-149。

郭戎晉(2009)。初探「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衍生之法律議題。科技法律 透析,4,15-20。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 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詹永名(2008)。外籍教師來台生活適應與教學經驗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 立台東大學教育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市:桂冠。

楊士隆、蔡德輝(2001)。犯罪學。台北市:五南。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國教之友,60(4),33-41。

葛婷婷(2009)。國中生旁觀欺凌行為的經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 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11)。99 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2012 年 1 月 2 日,取自:https://csrc.edu.tw/FileManage.mvc/FrontDetail/225。

鄭夙雅(2000)。國中生社會技巧、認知曲解與校園暴力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台中師院學報,

17,21-49。8。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McLaren Peter 原著。

台北市:巨流。

二、西文部分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s:

Prentic-Hall.

Bandura, A. (1983).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 In R. G. Geen & E. I . Donnerstein (Eds.), Aggress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 Vol.1: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pp.1-40). NY: Academic Press.

Bandura, A. (1992).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R. Vasta ( Ed. ),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1-60). London:Jessica Kingsley.

Boulton, M. J. (1994). Preventing bullying in the playground.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 : Routledge, .

Cleary, M., & Sullivan, K. (2004). Bully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What it looks like and how to manage it . London: Paul Chapman.

Coloroso, B. (2003). The bully, the bullied, and the bystander: From preschool to high school--how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help break the cycle of violence. New York:

HarperResource.

Eron, L. D.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ve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ing behaviorsm. American Psycholgist, 43, 435-442. as cited in Orpinas, P.,

& Horne, M. A. (2006). Bullying prevention: Creating a positive school climate and developing social compet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leming, M., & Towey K. (2002). Educational forum on adolescent health: Youth bullying. Chicago: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Goldstein, A. P. (2002). The psychology of Group Aggression. UK: John Wiley & Sons.

Hunt, R. (1993). Neurobiological patterns of aggression.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2(1),14-20. as cited in Walker, H. M., Colvin, G.., &

Ramsey, E.(1995).Antisocial behavior in school: 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Johnson A G.(1997).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Publisher.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Kauffman, J. M.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8th ed.). Columbus, Ohio:Merrill.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UK:

Blackwell.

Olweus, D.,& J. Junger-Tas.(1999).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NY: Routledge.

Orpinas, P., & Horne, M. A. (2006). Bullying prevention: Creating a positive school climate and developing social compet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eggy Orenstein(1994). Schoolgirls; Young Women, Self-Esteem, and the Confidence Gap, New York:Dopubleday.

Roland E., Idsøe T. (2001), Aggression and Bullying, “Aggressive Behavior”, 27, 446-462.

Walker, H. M., Colvin, G.., & Ramsey, E. (1995).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chool:

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

附錄 一

邀請函

同學 您 好 :

首先 感 謝 您願 意 接 受 本研 究 之 訪談 , 本 研 究訪 談 主 要想 瞭 解 國 中女 生 對於 霸 凌 行為 的 觀 點 ,訪 談 時 間約 一 個 小 時, 在 訪 談過 程 中 , 為了 利 於事 後資 料 的 整理 與 研 究 分析 , 將 全程 錄 音 , 錄音 內 容 僅供 資 料 分 析之 用 ,不 會另 外 做 為其 他 用 途 ,訪 談 內 容將 完 全 保 密, 請 您 可以 安 心 接 受訪 談 。

為了 確 認 您訪 談 所 陳 述的 內 容 、意 義 會 被 研究 者 所 誤解 , 將 訪 談內 容 謄成 逐 字 稿整 理 之 後 ,請 您 確 認研 究 者 所 陳述 之 內 容, 且 確 切 表達 您 的想 法。 感 謝 您的 支 持 ! 謹此

祝 學 業 進步

國立 台 東 大學 教 育 學 系諮 商 心 理碩 士 班 研究 生 潘 儒 瑩 敬 上

附錄 二

訪談同意書

我了 解 研 究目 的 與 性 質後 , 同 意參 加 「 霸 凌行 為 : 國中 女 生 的 觀點 」 的研 究 計 劃, 對 我 的 經驗 進 行 訪談 。

我已 充 分 了解 以 下 各 項權 利 與 義務 :

1.為 了 避 免訪 談 內 容遺 漏,在 訪 談過 程 希望 能 全 程錄 音,並 在未 經 您 的同 意前 , 絕 不會 透 漏 您 所提 供 的 訪談 內 容 、 姓名 及 個 人資 料 。

2.在 研 究 報告 中 採 用 的訪 談 資 料內 容,一 定事 先 經 過您 的 同 意 後才 會 發 表。

3.這 是 一 項學 術 研 究,您 個 人的 自 身 利益 不論 訪 談 中或 訪 談 後 都受 到 保 障。

4.訪談 過 程,如 果 您 有任 何 不 願意 說 或 不 舒服 的 感 覺,您 可 以 隨 時 反 應 , 我將 尊 重 您的 想 法 與 決定 。

若您 同 意 上述 四 點 , 願意 參 與 研究 接 受 訪 問, 請 您 在下 方 簽 名 處寫 下 您的 姓 名 。在 此 感 謝 您的 參 加 協助 , 並 祝 您

學業 進 步 萬 事 如意

受訪 者 簽 名: 日 期 :

國立 台 東 大學 教 育 學 系 諮 商 心 理碩 士 班 潘儒 瑩 敬 上

附錄 三

訪談大綱

1.你 曾經 看 過 你周 圍 的朋 友 或 同學 被 霸 凌 的事 件 嗎 ?如 果 有 的 話, 可 以 請 你描 述 這 個事 件 嗎 ? 這樣 的 事 件在 他 身 上 持續 多 久 呢?

2.你 覺得 被 霸 凌的 人 有什 麼 反 應或 感 受 ? 這個 事 件 對他 會 有 什 麼影 響 呢 ? 3.你 覺得 霸 凌 別人 的 人, 在 事 件發 生 之 後 ,會 有 什 麼反 應 或 感 受?

4.你 有沒 有 過 霸凌 別 人的 想 法 呢? 如 果 有 的話 , 是 什麼 原 因 ? 後來 有 真 的 執行 你 的 想法 嗎 ? 如 果沒 有 執 行, 是 甚 麼 原因 讓 你 沒有 去 做 呢 ?

5.什 麼樣 的 女 生會 被 霸 凌 或 被 欺負 (特 質 )?什 麼 樣 的女 生 又 會 去 霸 凌 別 人 呢 ?

6.當 班上 的 女 生打 算 對某 個 人 很壞 或 做 壞 事時 , 他 們會 怎 麼 做 ?老 師 看 到 發生 什 麼 事了 嗎 ? 為 何沒 有 看 到? 他 如 何 反應 ?

7.在 你觀 察 到 或經 歷 過的 霸 凌 經驗 中 , 有 沒有 家 長 或老 師 是 知 情的 ? 如 果 有的 話 , 他們 的 反 應 或做 法 為 何? 對 於 他 們的 做 法 你的 想 法 是 什麼 ? 8.你 如果 被 別 人霸 凌 的話 , 你 會尋 找 協 助 嗎 (找什 麼 人或 希 望 如何 處 理 )?

附錄 四

更難 受 , 所以 說 不 說 要考 慮 一 下。 而 且 會 因人 而 異 ,有 些 人 可 以

如果 有 的 話, 他 們 的 反應 或 做 法為 何 ? 對 於他 們 的 做法 你 的 想 法是 什 麼 ?

C: 有觀 察 到, 就 是 通常 他 們 會很 嚴 重 處 罰霸 凌 別 人的 人 , 我 覺得 可 以 讓 他們 有 改 過自 新 的 機 會, 因 為 說不 定 是 覺 得好 玩 和 太氣 了 才 這 樣; 雖 然是 傷 害 別人,但 每 一個 人 都 會犯 錯 啊 ! 給予 一 點 反省、改 錯 的機 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