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主要的結論,本研究針對教學應用以及後續研究,提出 建議。

1、 3D 繪圖教學應用的建議

除了資料分析之外,研究結果發現,3D 繪圖教學對於空間能力與 圖像表徵能力有具體成效。本研究所使用之教學活動為「創意音樂盒設 計製作」活動。在本單元「音樂盒的創意設計與製作」活動中,融入 Rhino 3D 繪圖進行音樂盒 3D 模型的建構,學生除了學會 Rhino5.0 3D 繪圖軟 體之基本操作技巧,且完成音樂盒造型設計,並且能有效提高學生之空 間能力與圖像表徵能力的。

學生在繪製音樂盒之 3D 模型前,會實施 Rhino5.0 基本操作練習,

然後學生在進行音樂盒之繪製時,才能根據所學之操作技巧進行音樂盒 的繪製。經本研究發現,3D 繪圖教學對學生空間能力與圖像表徵能力提 升有具體效果。以下幾點建議:

(1) 教師可以多使用 3D 繪圖應用於教學中,尤其是設計相關的教學單 元上。本研究發現在進行創意音樂盒設計的 3D 立體模型時候,3D 繪圖的工具有確實的教學成效。因此老師們未來從事產品設計、工 業設計有關的活動,可多加應用。最近很流行的造型椅子、創意手 機架、手機擴音音箱、桁架橋設計、等教學活動。

(2)對於空間能力測驗結果部份分量表效果值(Eta 平方)偏低的現象,

例如立體旋轉空間定位能力測驗與圖形對應空間視覺能力測驗效 果值2 值偏低,可能是因為 3D 繪圖軟體的使用效果,仍然有其 局限性。因此建議在實施 3D 繪圖教學時,也同時使用其他合適的 教材來強化 3D 繪圖教學不足之處。例如,可同時融入實物模型的 觀察活動,讓學生有動手觸摸感覺的機會,也就是讓更多的感觀來

88

了解模型的每一個細節,或者是結合 3D 列印課程,讓學生了解 3D 模型列印輸出的真實型狀,如此將有助於學生對於模型的認識以 及空間能力的提升。

2、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只針對創意音樂盒設計製作活動,進行 3D 繪圖教學融入音 樂盒造型設計活動。或許不同設計重點或項目,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 影響之空間能力與表徵能力就會有所不同。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外型設計,

對於內部結構部份設計,相對較少。而且創意音樂盒設計也只做到主要 的結構而已,對於會動的機構的設計並沒有牽涉到,此次的教學活動未 涵蓋到這個部份,當然這部份要需要再做後續的研究。

本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在空間能力測驗各個項度皆有顯著,但是每 個項度間的表現仍有其差異,有些項度較好,有些項度較弱。是否有可 能在進行 3D 繪圖教學時,試著去改變教學程序或步驟,也許就可以強 化到要弱的那一塊。所以老師在做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在安排教學程 序時,可以思考是否有什麼地方可以強化的或改善的。這些都是後續研 究或進一步的研究可以做深入探討的地方。

在研究設計當中之情境,人、事、時、地、物,改變任一個變項,

研究結果就很有可能會不一樣。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以臺北市立萬芳高 中為主,萬芳高中學生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大約分布在 PR75~85 之 間,程度在所有臺北市立高中排名,大約在中後段左右,其中國中部直 升高中部人數約佔 15%。如果研究樣本改為其他學生不同程度高中或大 專院校之學生。其研究結果結果就有可能不一樣。其他如教材內容的改 變,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師更換,資訊設備的提升等,都有可能影響實驗 之結果。這些都是值得去探討的。

本實驗所使用的 3D 繪圖軟體是 Rhino5.0,具備精準的尺寸掌控機

89

制以及介面及操作方式簡單又直觀(周立倫,2008b),介面視窗有正投 影視窗及透視圖視窗,和傳統工程圖表現方式相近。因為不同 3D 繪圖 軟體皆有其不同特色,其介面與操作方式亦不盡相同,因此改用其他不 同 3D 繪圖軟體,研究結果應該也會有所不同,這也是值得去探討的。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3D 繪圖教學對符號表徵能力的提升幫助不 大,或許是 Rhino5.0 3D 繪圖軟體的操作介面,或建模方式,對於符號 表徵提升影響不大,因為 3D 繪圖軟體的建模方式有很多方式,通常使 用者都會選用自己認為最方便、快速的方式來建模。因此如果改變建模 方式,例如使用輸入指令或點選指令的方式來建模。而且不同的 3D 繪 圖軟體操作方式以及邏輯上也大不相同,例如 AUTOCAD、PRO/E 等,

因此也可選用其他 3D 繪圖軟體來進行教學實驗,也許研究結果也有所 不同,這也是值得去探討的。

9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信翔(2013)。《致幻》 3D 電腦繪圖與超現實影像之研究創作。(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吉同凱(2012)。3D 電腦遊戲玩家空間能力與尋路策略對地標使用與空 間知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何縕琪、林清山(1994)。表徵策略教學對提升國小低解題正確率學生解 題表現之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259-279。

何曜名(2008)。3 D 建模方式在鋼結構施工圖製作之應用。(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大學,高雄市。

余淳銘(2007)。網路繪圖留言板應用於國小電腦繪圖之教學策略研究 ---以OekakiBBS 網路繪圖留言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育昇(2001)。電腦輔助建築製圖能力本位訓練教材-電腦繪圖軟體介 紹。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編號:SCD-A2D0902),取自 http://www.vtu.wda.gov.tw/admin/abilityFront.do?act=load&materialId

=null&countName=pdf&countId=5994&attName=uploadFile/material/

5994/902.pdf

呂美惠,趙世範、荊溪昱(2011)。3D電腦輔助繪圖應用於國小生活科 技課程之可行性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4,33-40。

李宏鎰(2009)。認字困難學童之文字表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1), 51-66。

李金泉 (1993)。SPSS/PC 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臺北市:松崗。

李思欣、趙品灃、陳貞妤(2010)運用創造力教學進行電腦繪圖創作歷

91

程之初探。立德學報,7(2),24-38。

周立倫(2008a)。造形描述科技與創意設計。生活科技教育。41(1),

1-1。

周立倫(2008b)。推薦一個適合於中學生活科技課程學習及使用的 3D 繪圖軟體-Rhinoceros 4.0。 生活科技教育,41(1),2-11。

周長發(譯)(2005)。計算機圖形學幾何工具算法詳解-Geometric Tools for Computeric Graphic(原作者:P. J. Schneider 與 D. H. Eberly)。 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2)

孟慶東(2012)。國中視覺藝術課程進行電腦繪圖教學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俊宏(2003)。投影幾何之電腦輔助教學設計與成效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林義斌(2007)。電腦輔助設計實體建模表現與空間能力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漢裕、李玉琇(2010)。空間短期記憶,空間工作記憶與空間能力對 圖學表現的影響。設計學報,15(4),1-18。

林漢裕、李玉琇、陳垣長(2012)。探討指長比和空間能力的關係。設 計學報,17(1),25-40。

林輝鐸、莊桓綺、陳怡琴、羅珮妤、鄭郁蝶(2010)。3D 動畫學習環境 -以電腦程式語言學習對比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全球商業經 營管理學報,2,45-54。

洪明顯(2014)互動式 3D 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正投影視圖。(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翁崇基、鐘世凱(2009)。電腦繪圖中 3D 建模技術之可塑性分類-以造 形藝術中立體造形形式為例。藝術論文集刊,12,29-59。

92

康鳳梅(2002)。高工學生空間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報告(編號: NSC-91-2516-S-003-007),未出 版。

康鳳梅(2003)。高工學生空間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1-2516-S-003-007),未出版。

康鳳梅(2006)。高中職學生空間能力提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4-2516-S-003 -006-),未出 版。

康鳳梅、戴文雄、李金泉、吳煥昌、簡慶郎、陳憲章(2001)。機械製圖 交線與展開提昇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 育研討會論文,313-322。

康鳳梅、鍾瑞國(1998)。我國大學機械相關系學生工程圖學剖視圖解題 歷程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康鳳梅、簡慶郎、詹秉鈞(2003)。工程圖交線電腦化創意教材提昇學生 空間能力之研究。師大學報,48(2),225-238。

張哲豪(2011)。桃園縣國中學生二度空間能力之研究-以平移、對稱、

旋轉、縮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張國徵(2004)。數位造形於視覺傳達設計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熙明(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表徵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振中(2004)。製圖科學生應用 3D 電腦繪圖軟體學習立體圖在空間 能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郭春在、卓素慧(2008)。從認知發展觀點探討幼兒教具設計原則之研究。

93

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3,27-36。

陳大鋼(2004)。神工鬼斧-3D 模型的最佳化建立。中國北京市:機械工 業出版社。

陳李綢(1984)。表徵方式與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認知發展的成就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1985)。布魯納理論應用於中小學生認知學習的成效研究。教育 心理學刊,18,191-228。

陳李綢(1986)。國中學生認知能力與創造力的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19,85-104。

陳怡君(2005)。電腦繪圖課程網路教學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俊良(2008)。電腦繪圖競賽平臺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奕翰(2013)。樂高積木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提升空間能力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陳奕翰(2013)。樂高積木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提升空間能力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