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採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法,發現學生在經過教學方法後,在概念理解上可與 一般教學方法達到相同的效果,並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奈米科技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技 巧。對於學生在知識、技能與情意上皆有所提升,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供未來奈米科技 課程之參考。

此外,問題導向教學法在課前的設計需要花費一段時間與精力,對於許多教師而 言,並不容易。若有意願的教師,可依本身能力,配合自訂的教學目標,斟酌使用本教 材。部分學生限於家中無法提供上網,所以無法準時解決提出的問題。建議教師在課前,

調查家中資訊設備,若無法上網者,提供且協助查詢資料的多元管道,並能加強學生資 訊應用的能力,如關鍵字查詢、搜尋網站的使用等;建議教師,不管學生解決問題的品 質如何,多給予正向鼓勵,以提升其學習興趣與成就感,並能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藉此訓練學生討論與合作學習相關知能;除此,因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法較少於國小課程 使用,建議可以建立起適用於國小教材的資料庫,提供國小教材之使用。

因本研究主要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對於奈米科技認知概念、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 之影響,建議未來研究可再了解學生之合作學習情況,並且可進一步探討認知概念之廣 度與深度。除此,更可針對不同程度學生接受 PBL 之學習影響,探討其學習成效,這 亦是未來值得研究的主題之ㄧ。

參考文獻

丁大成(2003) 。應用 PBL 教學法幫助國中生建立正確物理觀念。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 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 育資料與研究,28,31­39。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 3 ), 

157­165。

吳清山(2002)。問題導向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120。

李志忠(2004)。問題導向學習在高職電機科電工機械課程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國立 彰化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邱文正(2007)。動機模式融入國小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 暨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漢東(2003)。以問題導向學習法與問題導向學習法建立學生正確物理概念之比 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民杰( 2003 )。超學科統整模式之一­問題導向學習在國中九年一貫課程的設計 與實施。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9。

呂宗昕(2003)。圖解奈米科技與光觸媒。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何鎮揚、陳雅玲、廖家榮(2004) 。奈米科技交響曲—化學篇。台北:臺大出版 中心。

奈米科技人才培育網( 2010 )。2010 年 04 月 01 日取自: 

http://solar.csie.ntu.edu.tw/NTUKM/prospectus.html 

奈米新世界  ( 2010 )。2010 年 04 月 01 日取自:  http://nano.nstm.gov.tw/home.asp 

林怡珊  ( 2007 )。自然科問題本位學習對六年級學生科學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美菊(2007)。5E 學習環模式對「奈米科技」學習成效與科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國書(2003)。PBL 教學在國中理化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 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詩華(2004)。 「傳統主題導向學習法」、傳統「問題引導學習法」及網路「問題引導 學習法」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未出版,新竹。

易國良(2005)。 「網路合作學習」對「問題導向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中自然科學為 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新竹。

洪榮昭(2001) 。PBL 教學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1,10­12。

洪榮昭、林展立  ( 2005 )。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 苑。

紀宗志  ( 2003 )。以『問題導向學習法(PBL)』與『傳統主題學習法(SBL)』增進學 生在學習科學概念深度與廣度的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

教學科技與媒體,55,58-71。

施郁芬、陳如琇(1996)。情境脈絡與學習遷移。教學科技與媒體,29,23­31。

張字和(2006)。運用 Moodle 平台進行奈米科技課程之初探—以某國小五年級 課程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張杏妃  ( 2000 )。國小生態問題導向學習行動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彰師大科教中心。

唐璽惠(1988)。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之相關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馬遠榮(2002)。奈米科技。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規劃報告(全程計畫 92 年~97 年) 。教育 部。

游文楓(2003)。網路化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學生生物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 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未出版,新竹。

郭裕芳(2003)。問題導向學習與傳統教學法在高職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國 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玨名  ( 2006 )。 「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科學習動機、學習態 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毓凱(2004)。 「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中二年級學生自我導向科學學習傾向與 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毓凱、洪振方  ( 2007 )。兩種探究取向教學模式之分析與比較。科學教育 月刊,305,4­19。

陳淑思(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奈米科技之認識。台中教育大學科學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

陳鳳妤(2006)。國小奈米科技教學的設計與成效-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麗文(2005) 。如何在中小學進行奈米科技的教學與應用。國教輔導雙月刊,45(2) ,  27­33。

黃光照、李重賢、李美英、劉怡君(2004) 。奈米科技交響曲─物理篇。台北:臺大出版 中心。

黃佳媛  ( 2010 )。小學奈米科技核心概念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中。

黃郁雯  ( 2005 )。情境式問題導向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態度之影 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若玲(2003)。發展連結生活情境數學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 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偉銘  ( 2004 )。 『問題導向學習』與『傳統教學法』在國中自然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 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善美  ( 2001 )。以問題為中心的合作學習策略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之研究。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琡惠  (2002)。問題本位學習的課程設計評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53­73。

黃憲政  ( 2008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生物的繁殖」單元學習成 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雅慧(2007)。科學寫作活動融入國小高年級「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詹秀美、吳武典  ( 2007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

楊巧玲(2000)。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3 

(3),121­136。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5) 。問題本位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歷程.中原學報,33(2) ,  215­235。

楊家興(2006)。情境教學理論與超媒體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2,40­48。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之教學實驗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廖湘瑄(2008)。偏遠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奈米科技學習成效之研究。台中教育大 學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達珊、胡苓芝、潘彥宏、孫蘭芳(2004) 。奈米科技交響樂-生物篇。台北:臺大出 版中心。

廖婉茹(2006) 。奈米科技與生活。台北:五南出版社。

趙金婷;卓宜青;劉旨峰;袁賢銘(2000)。學習社群理念在教學上的應用,

教育資料與研究,35,60­66。

蔡鳳娥(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 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家豪  ( 2006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對於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的影響­ 

以 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真華(1999)。概念構圖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在自然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 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羅棨全(2005)。中學師生奈米科技準備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龔建華(2002) 。你不可不知的奈米科技。台北:世茂出版社。 

Allen, D. E., & White, H. B. (2001). Undregraduate group facilitator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multiple classroom groups. In B.J. Duch, S. E. Groh, & D. E. Allen (Eds.),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 A practical “ How to ” for teach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any discipline. Virginia, Sterling: Stylus Publishing, LLC. 

Aspy, D. N., Aspy, C. B., & Quimby, P. M. (1993). What doctors can teach teachers  about problem­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0(7), 22­24. 

Barrows, H. S., & Tamblyn, R. H.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b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arrows, H. S. (1985). How to desig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

New York: Springer. 

Barrows, H.S. (1986). A taxonomy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methods. Medical  Education. 20.481­486. 

Biggs, J. (2000). 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周天賜(譯)。問題引導學習 PBL(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台北:心理。 

Duch (2001). Models for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in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B.J. Duch, S. 

E. Groh, & D. E. Allen (Eds.),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 A practical 

E. Groh, & D. E. Allen (Eds.),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 A prac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