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觀研究者進行之「台東區國高中生之科學與科學本質態度調查研究」,針 對研究設計與實施,提出對學校教育及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一、學校教育方面

從研究結果可知,多數學生對科學工作存有負面的印象,即便對學習科學有 意願,但仍對以科學事業為職志採取消極的態度,就連學業成就表現為前段的學 生也不例外。建議學校教育宜自科學教育及生涯教育著力,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之能力指標為原則,提供學生認識及體驗科學工作的機會,俾使學生對科學事業 具有合理的期待。

二、研究範圍方面

研究者選擇台東市區兩所國中及高中為研究基地,針對七、九、十、十二年 級學生進行調查。未來研究可擴展至台東縣其他地方行政區域及其他學校層級,

一步分析其間差異。

三、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學校/年級/性別/族群)的台東市區國高中學 生的科學與科學本質態度是否存有差異。依據文獻探討,尚有許多影響學生科學 與科學本質態度的因素,包括教師自身的科學本質觀、教師具備的教學信念、課 程內容的設計(科學史教材的運用)、教學活動的實施(合作學習或探究教學模 式)、互動討論或明示教學策略的設計、班級經營的能力(學習情境的鋪陳、教 室座位的安排、討論文化的營造)、學生過去的學習經驗及學生的同儕科學家意 象。未來研究可針對前述主題進行探討,以對影響學生科學與科學本質態度的因 素,有更多元的認識。

四、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依據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 對六個分量表中的部分題項,採取互異或非為科學本質當代觀點的態度;透過訪 問調查的分析探討,得知學生的受教年數及學業成就表現影響其對科學本質的認 知。未來研究如欲深入瞭解學校教育相關因素對學生學習科學本質的影響,建議 透過參與觀察、個案研究、行動研究等質性研究方法,藉由教育場域中更多面向 的現象詮釋,覺察學生學習科學本質的實況,俾利提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雲五(1972)。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臺三版)。台北市:台灣商務。

王靜如、張靜儀(2001)。教師科學本質觀、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院學報,14,859-898。

古智雄、何燿州(2005)。東台灣地區六七九年級學生科學本質觀調查研究。2005 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市。

巫俊明、黃德和(1997)。五專普通物理課程中加入科學史事例對學生科學本質 的了解、科學態度、及物理學科成績之影響。元培學報,4,143-158。

林陳涌(1996)。「瞭解科學本質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月刊,4(1),

31-58。

柳信榮(2003)。高學業成就之高中學生科學本質了解之探討。雄中學報,6,

177-200。

洪木利、陳和玉、溫武男(1999)。科學史融入高中物理之教學研究。物理教育,

3(1),35-57。

翁秀玉、段曉林(1998)。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

8,36-52。

高慧蓮(2006)。九年一貫課程提昇學生科學本質能力指標表現可行教學模組之 開發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4),401-425。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RC 92-2522-S-153-012-),未出 版。

張玲齡(2004)。科學本質與教學。景女學報,4,145-155。

張鳳琴(1994)。高雄地區公立高中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質之看法。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簡明旺、黃志賢、高慧蓮(2002)。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科學本質。屏師科學 教育,15,3-11。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 市:教育部。

莊嘉坤(1999)。從認同觀點分析學童對科學本質的瞭解與科學生涯的知覺。科 學教育學刊,7(4),343-366。

許良榮、柯玉庭(2000)。師院學生對科學本質之教學態度的研究。台中師院學 報,14,411-434。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

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0。

陳文靜(1999)。原子與電子發展史融入教學對高一學生科學本質觀改變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國成等人(主編)(1984)。圖解科學大辭典。臺北縣:華文。

陳淑媛、洪振方(1997)。融入科學史之教學對學生了解科學本質之影響。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科學與教育學報,2,125。

黃萬居、李悅美(2003)。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之研究。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科學教育類,34,173-197。

劉振中、熊召弟(2002)。國小教師的科學本質觀及其教學實踐個案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285-314。

鄭淑妃(1999)。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之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戰克勝(2006)。互動式科學小故事對高中學生科學本質觀之影響。屏東教大科 學教育,24,3-20。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市:台灣 培生教育。

英文部分

Abd-El-Khalick, F. (2004). Over and over again: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In L. B. Flick & N. G. Lederman (Eds.), 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 (pp. 389-425).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Abd-El-Khalick, F., Bell, R. L., & Lederman, N. G. (1998).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 Making the unnatural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 82(4), 417-436.

Aikenhead, G. S. (1987). High school graduates’ beliefs about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1(4), 459-487.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4).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A project 2061 repo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 R. L. (2004). Perusing pandora’s box: Exploring the what, when, and how of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 In L. B. Flick & N. G. Lederman (Eds.), 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 (pp. 427-446).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Conley, A. M., Pintrich, P. R., Vekiri, I., & Harrison, D. (2004). Changes in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in elementary science student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9, 186-204.

Huang, C. M., Tsai, C. C., & Chang, C. Y.(2005).An 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early adolescents' view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Adolescence, 40(159),645-655.

Khishfe, R., & Abd-El-Khalick, F. (2002). Influence of explicit and reflective versus implicit inquiry-oriented instruction on sixth grader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7), 551-578.

Kimball, M. E. (1967).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A comparison of scientists and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 110-120.

Lederman, N. G. (1995).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to classroom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2474)

McComas, W. F., Clough, M. P., & Almazroa, H. (1998). The role and character of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W. F. McComas (Ed),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 (pp. 3-39).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Moore, R. W., & Foy, R. L. H. (1997).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inventory: A revision (SAI II).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4, 327-336.

Neuhaus, B., Sandmann, A., & Chang, W.H. (2006).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Conference of

European Researchers in Didactics of Biology, Sep. 11-15, London, UK.

Nussbaum, J. (1989). Classroom conceptual chang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 530-540.

Rubba, P. A., & Andersen, H. O. (1978).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secondar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cience

Schwartz, R. S., & Crawford, B. A. (2004). Authentic scientific inquiry as context for teaching nature of science: Identifying critical elements for success. In L. B.

Flick & N. G. Lederman (Eds.), 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 (pp.

331-355).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Suchin, K. (1993). Effect of research experience o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nature

science (science trai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amir, P. (1994). Israel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science and views about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2(2), 99-116.

Tsai, C. C. (2006). Biological knowledge is more tentative than physics knowledge:

Taiwan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views about the nature of biology and physics.

Adolescence, 41(164), 691-703.

附 錄

附錄一 項目分析表

題 項

修正的 項目 總相關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值 CR值 留(○)

刪(×

修正的 項目 總相關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值 CR值 留(○)

刪(×

1 .085 .873 5.896 ○ 19 .445 .864 19.969 ○ 2 .403 .865 18.832 ○ 20 .378 .866 15.390 ○ 3 .272 .868 12.542 ○ 21 .591 .862 26.796 ○ 4 .441 .865 19.004 ○ 22 .512 .863 22.364 ○ 5 .423 .865 19.311 ○ 23 -.023 .874 1.458 ×

6 .348 .866 15.938 ○ 24 .494 .864 21.342 ○ 7 .375 .866 16.523 ○ 25 .280 .868 13.316 ○ 8 .346 .866 15.936 ○ 26 .492 .863 22.237 ○ 9 .132 .871 6.908 ○ 27 .381 .866 16.382 ○ 10 .493 .863 22.034 ○ 28 .590 .862 29.226 ○ 11 .429 .865 20.558 ○ 29 .589 .862 27.204 ○ 12 .443 .864 21.763 ○ 30 .501 .863 21.680 ○ 13 .544 .863 24.461 ○ 31 .499 .863 26.819 ○ 14 .369 .866 17.552 ○ 32 .440 .864 19.793 ○ 15 .516 .863 22.597 ○ 33 .289 .868 14.498 ○ 16 .249 .869 11.947 ○ 34 .100 .873 5.968 ○ 17 .352 .866 15.491 ○ 35 .346 .866 17.071 ○ 18 .304 .868 15.935 ○ 36 開放式問題

附錄二 解說總變異量

附錄三 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附錄四 「學生之科學與科學本質態度問卷」

(正式問卷)

同學,妳/你好!

由於進行一項跨國研究,希望能了解台灣的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想法,因此我們 想邀請妳/你填寫這份問卷。首先,請先花一點時間,看完整份問卷。然後,再 請你針對每個敘述,圈選妳/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每個敘述只要圈選一次,

如果妳/你不了解某項敘述的意思,請把該項敘述畫掉。這份問卷沒有標準答案,

也沒有人會對妳/你的回答打成績,妳/你的老師也不會看到妳/你填寫的問卷。

依照妳/你的想法誠實回答,將有助於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感謝妳/你的協助!!

性別 (請勾選): 男 女

族群 (請勾選): 原住民 非原住民 年級: ________ 年齡: _______ 歲

極為同意 同意 無意見 不同意 極不同意

1 妳/你必須相信科學書籍裡談到的 內容。

2 一旦科學家由實驗得到一個結果,

這就是唯一的答案。

3 新發現會改變科學家認為什麼才是 真實的。

4 在科學中,想法可以來自妳/你自己 的問題和實驗。

5 社會能夠支持科學研究是重要的。

6 只有科學家確知科學中那些是真實 的。

7

科學一個重要的部分是進行實驗以 便提出關於事物如何運作的新想 法。

極為同意 同意 無意見 不同意 極不同意

8 在科學中,所有問題都只有一個正 確答案。

9 如果妳/你閱讀的是科學書籍的內 容,妳/你可以確定那是真實的。

10 在科學中,科學家可能有一種以上 的方法來測試她/他們的理論。

11 我願意享受學習科學的快樂。

12 我願意和其他科學家一起合作解決 科學問題。

13 現今的科學中,有些想法與科學家 以前的想法不同。

14 科學研究應該要得到政府支持。

15 關於科學實驗的想法是源自好奇以 及思考事物如何運作。

16 老師在自然課中說的都是真實的。

17 進行實驗之前先有假說,是好的。

18 我願意成為科學家。

19 科學研究有助繁榮。

20 做實驗是知道某件事是否真實的好 方法。

21 科學書籍中的理論有時會改變。

極為同意 同意 無意見 不同意 極不同意

22 多次試行實驗來確定自己的發現,

這樣比較好。

24 好的理論是根據許多不同實驗的證 據而來。

25 在科學實驗室工作應該是有趣的。

26 我們的社會需要科學研究。

27 對於在科學中什麼是真實的,有時 科學家會改變心意。

28 在科學中,好的想法可以來自任何 人,不一定只有來自科學家。

29 科學中的想法有時會改變。

30 有些問題連科學家也無法回答。

31

科學家差不多已經知道關於科學的 每件事,沒有太多需要再去知道的 事了。

32 每個人都必須相信科學家說的話。

33 科學知識是永遠真實的。

34 從事科學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一個 正確答案。

35 我可能無法提出偉大的發現,但是 從事科學工作應該是有趣的。

36 .如果妳/你是一位科學家,妳/你想要探索什麼現象呢?

(在下圖中寫下妳/你的想

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