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由於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為主,雖能獲得幼兒園家長網路使用行為以及親子互動現 況,但較難瞭解教師對於網路實際的需求與動機以及親子互動間問題。因此,建議未來 研究可選取具代表性的樣本,再搭配訪談法進行深入的探討,將有助於研究內涵的提升。

且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影響親子互動關係的原因還有很多,舉凡子女、社會因 素亦或網路使用態度、網路沉迷,均是潛在的影響因素。故整體而言,在本研究之外,

仍有其他需要進一步探索的主題,有待未來的研究繼續探討與驗證。

7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彩緞(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作業影響因素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60。

王鍾和(1995)。如何與孩子溝通。學生輔導通訊,38,112-121。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1)。2011 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檢索日期:2012.5.27,

取自 http://www.twnic.net.tw/index4.php。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2012 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檢索日期:2012.11.25,

取自 http://www.twnic.net.tw/index4.php。

全國幼教資訊網(2012)。2012 幼托園所查詢。檢索日期:2012.6.24,取自 http://www.ece.moe.edu.tw/index_teacher.asp。

交通部統計處(2007)。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檢索日期:2012.5.29,

取自 http://www.motc.gov.tw/ch/index.jsp。

朱海成(2006)。資訊管理。臺北市:碁峰資訊。

江南逸(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沉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2010 勞工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檢索日期:2012.6.4,

取自 http://www.rdec.gov.tw/mp100.htm。

江德怡(2007)。國小學生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75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

吳筱玫(1999a)。電子報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上) 。網路通訊,90,96-101。

吳筱玫(1999b)。電子報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下) 。網路通訊,91,122-128。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育研究,39,63-73。

杜宜展(2004)。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杜宜展、吳青蓉(2009)。父職角色信念與母職守門關係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18,

165-192。

76

李旻陽(2004)。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

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35-47。

林娌竹(2008)。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現況調查。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 休閒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傑斌、劉明德(2002)。SPSS11.0 與統計模式建構。臺北市:文魁資訊。

77

林雅鈴(2007)。單親兒童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1。檢 索日期:2012.6.26,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89.htm

林豪鏘、曹修源(2006)。網路行銷。臺北市:旗標。

施香如(2001)。迷惘、迷惘—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張仁獻(2003)。臺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沉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

張瀞尹(2010)。網際網路負向人際事件之初探以 MSNMessenger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78

莫黎黎、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 學報,2,57-114。

許怡安(2000)。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 兩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君山(2005)。團體組織與互動。檢索日期:2012.6.4,取自 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dictionary/dictionary1.htm。

陳佩珮(2010)。台南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素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安(2002)。線上遊戲中的助人行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4。檢索日期:2012.6.26 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5/index.htm

陳怡婷(2008)。新移民子女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

陳朝昇(2008)。網路素養、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

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媖瑋(2003)。E 世代網路價值觀與網路偏差行為。學生輔導,89,42-53。

鄭惠環(2005)。青少年子女的父子互動關係與其未來父職角色期待之研究。國立台灣

185-200。

盧浩傑(2006)。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9,206-221。

賴昱霖(2007)。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與資訊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小高

駱利萍(2011)。國中生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之研究--以苗栗縣某國中為例。國立聯合大 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市。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29-58。

薛 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 編號:NSC86-2413-h143-001。

鍾鳳嬌(2000)。幼兒社會能力發展之研究。高雄市:高雄文化。

魏鈺珊(2006)。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親子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李綢、羅品欣(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 關係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蘇文進(2005)。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寂寞感相關因素研究–以雲林縣高中職學生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詠翔(2010)。網路偏差行為衡量及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83

蘇嘉鈴(2011)。社會工作者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以提供少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為 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龔惠文(2006)。國小六年級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84

西文部分

Bigner, J. J. (1986). Parent-child relations. New York:Macmillan.

Bronte-Tinkew, J., Carrano, J., & Guzman, L. (2006). Resident fat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les and link to involvement with infants. Fathering, 4(3), 254-285.

Chess, S., & Thomas, A. (1987). Roundtable: What is temperament? Four approaches. Child Development, 58, 505-529.

Cooney, T. M., Pedersen, F. A., Indelicato, S., & Palkovitz, R. (1993). Timing of fatherhood:

Is “on-time”optimal?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55(1), 205-215.

Cooper, A. (1998). Sexuality and the Internet: Surfing into the new millennium.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2), 187-194.

Dekovic, M., & Meeus, W. (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 163-176.

Eastin, M. S., & LaRose, R. (2005). Alt. Support: Modeling social support onlin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1(6), 977-992.

Goldberg, I. (1996). Are you suffering from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On line]. Accessed:

May 05 2012, from http://www.nicoladoering.de/Hogrefe/goldberg.html.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Plenum Press. 397-418.

Griffiths, P. D. (2000). Excessive internet use: Implications for sexual behavior.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3, 4.

Grohol, J. M.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guide. [On line]. Accessed: 06May 2012, from http://www.netaddiction.com.

85

Heino, R. K., Lintonen, T.,& Rimpela, A. (2004). Internet addiction? Potentially problemati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a population of 12-18 year-old adolescents.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2,89-96.

Hinson, J. M. (2005). Investigating the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eachers when Internet access is universal.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22 (1-2), 19-31.

Kafai,Y. B., Nixon, A.S., & Burnam, B. (2007). Digital dilemmas: How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reason about students' appropriate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5 (3), 409-424.

Katz, J. & Aspden, P. (1997). Motivations for and barriers to internet usage: results of a national public opinion survey. Internet Research, 7(3), 170-188.

Kohn, M. L. (Eds.). (1979), The effects of social class on parental valu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45-68.

Kraut, R., Patterson, M., & Lundmark, V.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1017–1031.

Kraut, R., Kiesler, S., & Boneva, B. (2002).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49–74.

Lam, L., Peng, Z. W., Mai, J. C., & Jing, J. (2009).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5), 551-555.

Lindaman, S. L., Booth, P. B., & Chambers, C. L. (Eds.). (2000). Assessing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with the Marshak Interaction Metho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iu &Larose, Liu, X., and LaRose, R., (2008). Does Using the Internet Make Peopl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3), 310-320.

86

Loges, W., & jung, J. (2001). Exploring the digital divid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4), 536-562.

Mina, K. (2001). Marital conflict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and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An examination of Mexican-American famil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Morahan-Martin, J. M., & Schumacker, P. (2003). 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 659-671.

Riphagen, J., & A. Kanfer (1997). How Does Email Affect Our Lives? Champaign-Urbana, IL: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uler, J. (1999).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 (5), 385-393.

Wood, A. F., & Smith, M. J. (2001). Online communication: Linking technology, identity, and cultur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Publishers.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