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前述研究結論,爰於下述建議用以規劃我國消費教育以及未來後續研究 的參考,擬具建議如下:

壹、對未來教育活動規畫之建議

一、教育目的應強化學生批判媒體訊息與日常消費行為的能力,使學生具備消費 素養

Baudrillard 的研究指稱人類主體在媒體擬仿作用下,將迷失於符號客體所營 造的擬象迷障中。為解決他在當代消費社會中所觀察到的主體性淪喪問題,應致 力於消費素養教育,強化學生批判符號霸權的能力,對媒體訊息與日常消費行為 進行自我批判,以解除學生主體性淪喪的擬象危機。然而,國內目前只注意到媒 體素養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學生的消費行為有很大部分屬於媒體消費,但仍有不 屬於媒體消費的部分,如上百貨公司逛街、去師大夜市逛街、駐足商店櫥窗前……

等。在當代消費社會中,學生所面對的擬象危機,不僅僅是媒體傳播的問題,歸 根就底是消費體系的問題,因此不能單方面地重視消費體系中的媒體消費區塊,

而應該多加探討消費素養的核心內涵及其培養方式,以根本地解決因符號消費所 帶來的文化危機。因此,本研究認為應將媒體素養教育納入消費素養教育,以批 判性的消費教育觀點,更多面向地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消費社會的各種現象,對自 我消費行為具有自我管理與批判的能力,成為聰明的自主消費者。

二、師資培育課程應跨學院地安排消費研究課程,以充實教師在消費議題與超媒 體運用上的知能

Baudrillard 認為商品符號透過媒體擬仿作用成為真假難辨的擬象商品,在此 擬象充斥的社會,人類主體將全面地受到符號所操縱。根據其論述可發現無論是 教師或學生都過於耽溺於擬象消費的虛幻感受,而無法對商品擬象所造成的問題 進行自我批判。當教師都不具備與符號消費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批判符號霸權 的能力時,就無法進行批判性觀點的消費素養教育。由此可知,要培育具有消費 素養的公民,必須先改革國內師資培育的課程結構與設計。而國內師資培育課程 尚未推動傳播學系、教育學系與各學科領域之間的合作,鮮有教師們能意識到消 費議題對教育的重要性而自行選修其他學院的相關課程。因此,本研究建議教育 當局應推動師資培育機構跨學院地設計相關教育課程,使教師透過師資培育課程 與在職進修課程,充實自己在符號學與消費社會學的背景知識、超媒體在教育上 的應用能力,以及自編消費議題教材的課程設計能力……等,以使教師能夠正視 消費議題對教育的重要性,重新設計課程內容、重新檢視教學方法以及重建師生 關係,以引領學生在消費實踐中具備批判符號霸權的知能。

三、課程設計應包括認識媒體的內容,循序漸進規劃各階段媒體素養的系統教材 Baudrillard 認為符號透過媒體擬仿運作,生產出大量的擬象,導致人類被各 種商品擬象所包圍而陷入真假難辨的虛幻境地。學生身處於擬象充斥的消費社會 中,必須教導學生辨識媒體擬象以免落入 Baudrillard 所指稱的擬象危機,因此,

課程設計應包括認識媒體的系統教材。然而,國內的媒體素養教育,多偏向國中 小學認識媒體的課程設計,較缺乏高中和大學階段的相關課程,使得媒體素養教 育出現斷層而無法持續性地強化學生媒體素養。因此,本研究建議政府應出面設 置跨領域的媒體素養課程設計小組,針對各教育階段的學生規劃與設計不同的課 程內容,使得消費素養教育的教材具有統整性與系統性。

四、學校應結合企業、媒體與學術機構來發展教學支援系統,以擴展學生運用新 媒體進行符號創作的知能

Baudrillard 指出當代消費社會去價值的現象,認為人人都能透過多元符號的 組裝喬裝自己的虛擬形象。學生處於 Baudrillard 所稱的去價值消費社會中,可透 過新媒體的各種形式更快速、自由地操作各種多元符號,製作出極具創意的文

本。因此,學校教育在開展學生符號重組能力的教學上,應結合相關企業、媒體 與學術機構來發展教學支援系統,以增加學生運用新媒體來創作文本的機會。

貳、對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可透過各消費理論的分析來建構消費素養的理論內涵

本研究旨在釐清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進而探討符號消費文化所引發的 教育效應,以提出相關解決之道,研究偏於啟發性的哲學思考。然而,消費素養 教育如果要進一步地推廣到教育現場,必須先有相關研究針對消費素養的定義、

主要面向與內涵作探討,才能提供其他研究設計與發展相應的課程內容、教學方 法、教學評量……等。因此,建議未來的教育研究可朝消費素養的建構與消費素 養教育的實施兩個方向來進行研究,才能真正地落實批判性的消費素養教育。

二、以實徵性研究調查現代青少年的消費型態,以驗證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 論對台灣青少年消費現象的解釋力

為了泯除 Baudrillard 所描繪的青少年對於商品消費造成認同迷失,有必要深 入瞭解國內目前青少年的消費型態。未來有必要針對現代青少年的消費型態加以 研究,再將其研究結果與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相應證,以進一步探討解決策 略。

三、以質性研究探討社會背景各異的青少年消費行為,以修正 Baudrillard 觀察 對象同質化所產生的理論限制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大眾」的概念過於籠統,未能細膩地觀察不同 社 會 背 景 的 子 群 體 , 在 日 常 生 活 的 消 費 行 為 有 何 殊 異 , 因 而 無 法 得 知 其 Baudrillard 所指稱的符號消費現象在各殊的子團體中,是否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未來有必要分析不同社會背景的現代青少年消費行為,以拓展 Baudrillard 符號消 費理論因對象同質化而受限的研究視野。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王俊斌、馮朝霖(2003)。詮釋學的發展與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 教育哲學(頁 91-128)。台北市:師大書苑。

朱元鴻(1992)。布希亞科幻劇場。當代,75,12-27。

朱全斌(2001)。從主體、認同看質化的閱聽人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

67-79。

朱芳瑤(2009,5 月 22 日)。45%學童交網友 有人當天見面。中國時報。2009

年 5 月 26 日 , 取 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 21,50101158+112009052200116,00.html

朱芳瑤、呂素麗、林宏聰、吳江泉(2009,5 月 22 日)。交網友蹺家 國中女佔 六 成 。 中 國 時 報 。 2009 年 5 月 26 日 , 取 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 21,50101158+112009052200119,00.html

仰海峰(2004)。走向後馬克思:從生產之鏡到符號之鏡。北京市:中央編譯出 版社。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載於伍至學(主編),哲學雜誌第四期:從現 代到後現代(頁 4-25)。台北縣:業強。

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1997)。B. Smart 著。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

台北市:巨流。

李奉儒(2000)。批判理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 355-367)。高雄市:麗文文化。

宋修德、陳妍竹、黃議正(2007)。部落格在問題導向式教學應用之初探——以 電腦繪圖課程為例。中等教育,58(2),24-51。

林鴻祐(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65,31-47。

林承宇(2003)。菸品廣告規範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D. Slater 著。消費文化與現代性(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台北市:弘智。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市:生智。

周汶昊、詹乃璇(譯)(2002)。C. Horrocks 著。布希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台北市:果實。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市:麗文。

洪千凡(2006)。台灣視覺創作型部落格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維敏(譯)(1990)。W. Miller 著。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26-41。

唐維敏(譯)(1999)。S. Connor 著。後現代文化導論(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台北市:五南。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市:五南。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觀點。本土學心理研究,4,224-259。

梁佳鈴(2000)。失去影子的世界——布希亞以擬象論當代實在。國立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11 月 20 日)。讓國中小學師生認識媒體素養教育。教育部全球 資 訊 網 。 2009 年 6 月 10 日 取 自 http://www.moe.gov.tw/news.aspx?news_sn=2193&pages=6

郭正雄(2006)。學校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之策略——以永定國小經驗提出幾點建 議。北縣教育,58,41-44。

張君玫(譯)(1995)。R. Bocock 著。消費(consumption)。台北市:巨流。

張芳全(2003)。量化研究迷思——從問卷調查法談起。國民教育,43(4),52-57。

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西亞的媒介社會論述探討。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黃振家、張書翎(2007)。B. C. Bruce 著。數位時代的資訊素養:運用科技進行 知識建構(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quiries Into Meaning Making With New Technologies)。台北市:學富文化。

馮克芸(譯)(2007)。C. Rapaille 著。情感行銷的符碼——消費‧生活‧文化(The Culture Code)。台北市:天下遠見。

辜 振 豐 ( 無 日 期 )。 法 國 六 八 革 命 的 光 與 影 。 2009 年 5 月 28 日 , 取 自 http://www.books.com.tw/onlinepublish/2001111601.htm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台北:師大 書苑。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文化研究學派與批判教學論。台北市:洪葉 文化。

楊洲松(2006)。Lyortart《後現代狀況:知識報告書》。中等教育,57(3),166-173。

齊隆壬(1990)。主體性和權力關係——由一則司迪麥廣告片談起。當代,55,

110-118。

趙偉妏(譯)(2009)。D. Holmes 著。媒介、科技與社會:傳播理論的面向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台北市:韋伯文 化。

蔡崇隆(譯)(1991)。J. Baudrillard 著。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65,48-71。

蔡紫德(2007)。Web2.0,讓「資訊」不只融入於課堂教學——以討論版與部落 格搭建嶄新的生活科技教室。中等教育,58(2),104-114。

蔡菁芝(2007)。師生對話關係的重建。師友,476,48-51。

蔡菁芝(2007)。師生對話關係的重建。師友,476,48-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