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Jean 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Jean 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楊 深 坑. 博士. Jean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 及其教育蘊義. 研究生:. 鍾 嘉 純.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2) 謝誌 從大學雙主修教育系開始直至教育研究所畢業,整整九個年頭,過程顛簸崎 嶇,卻總是有一股對教育熾熱且純粹的理想,以及親友師長永不放棄、永不計酬 的暖流,引領我尋回遺失的勇氣,協助我掙脫命運的框架,學習不逃避、不恐懼 地迎向挑戰。而今,這一份歷經四個寒暑淬礪的小小論文能夠誕生,能夠有一絲 一毫的精彩,要感謝很多人曾賜予我的力量,在此僅能以隻言片語,獻上我無盡 的感謝。 感謝我摯愛的家人!父親嚴謹而縝密的思路常給予我當頭棒喝,提供我重新 覺察自我的批判面向;母親樂觀而爽朗的態度則給予我滿滿活力,讓我始終保持 堅毅的微笑;大姐遠在他鄉卻無時差的 Skype 連線時時伴我到天明,讓我在台北 的黑夜中與她一同分享資訊、開拓視野而不感孤獨;二姐在週末的生煎包滷味小 聚會中,不僅細膩地分擔了我深陷論文泥淖的痛苦,更常以不畏世俗的觀點給予 我攀越山嶺的信心。是家人無盡的擔憂、關懷、陪伴與鼓勵,堅定了我搖搖晃晃 的步履,感謝深愛我的他們! 感謝我親愛的師長!一路上遇到許多的貴人師長們,其中最感謝的,莫過於 我最敬愛的指導教授,楊深坑老師。回想當初,自己憑著一股對學術的渴望與熱 情,請求治學嚴謹的楊老師收容一個未曾上過他課的學生,老師敞開楊門、慷慨 應允的寬厚使我倍感幸福!三年來,在兩週一次的 seminar 上,楊老師帶領我認 識教育哲學深刻的面貌,教予我哲學批判的知能,並包容我不定時的叨擾。楊老 師嚴密治學的態度搭配上獨特逗趣的楊式幽默,使我的論文在歡笑中磨礪成長, 而楊老師對學生那份不求回報的熱切付出與溫煦關懷,更帶給每一個楊門徒兒深 切的感動。另外,風趣聰穎的楊洲松老師則以其對後現代文化與科技教學的學術 專業,對我的論文提供了許多關鍵資料與精闢哲思;睿智犀利的林逢祺老師在我 研究所修課時,就時常引領我看見教育哲學的新穎面向與動人面貌,更協助我釐 清與翻轉論文中的各種概念;而第四年帶著論文實習期間,認真親切的國文系指 導老師,楊如雪老師,總是協助我調適實習與論文的雙重壓力,像個媽媽一般地 關懷我的身體健康;而實習學校信義國中的指導老師,戴愛蓮老師,是位亦師亦 友的貴人,戴老師一邊磨礪我的班經與教學能力,一邊督促我的論文進度,在我 如火如荼趕論文的最後階段,給予我太多太多的實質幫助與精神鼓勵。在論文長. i.

(3) 征的旅途上,有幸遇見教育系、國文系與信義國中的眾位良師,接受他們所給予 的一切悉心指導與照顧,使我衝破研究困境,感謝包容我的他們! 感謝我可愛的朋友!最了解我寫作快樂與困頓的伙伴,是一直以來無條件扶 持我的失格組——靈光四射的阿拉君竹、笑看人生的大嬸明慧、熱情左派的領導 淑芬。奇妙的緣分將四人沖到外海邊緣,四年來,在大浪中艱辛地牽著彼此的手 奮力划向夢想本島,是他們讓我看到生命更多的精彩,也讓我感受到戰友般的赤 忱友情。也要感謝我那既學術又溫暖的楊門大家族——將我領進門且給予無限關 懷的子彰學長、像兄姐般溫和指導我論文方向且常給我打氣加油的明燦學長、家 幸學姐、俊仁學長、靜宜學姐、珮瑜學姐、克瑋,以及任勞任怨地協助我安排 seminar 事務的助理柏章學長,三年來的楊門 seminar 相聚時光,他們讓我學習到 學術批判的真諦。亦感謝曾一同戰鬥、彼此切磋的同窗伙伴——小尤、洪嘉、馨 怡、為國、曉蓉、怡婷、力恆、玉琳、郁茸、聖潔、慧鈴,他們給予我學業上的 建議、關心與樂趣。獨學而無友是可悲的,何其幸運地結識了這麼些惕勵我成長 的學友,是他們拓寬了我的學術視野、開展了我的生命體驗,感謝陪伴我的他們! 與他們的相遇、相識與相知,是生命中最值得慶幸的美好偶然,他們所給予 我的一切,讓我在蜿蜒的旅途上懂得體驗缺口的生命意義,更讓我定格的歲月重 新搭上了時光的節奏,以更踏實的腳步、更豐沛的生命力,大步邁向下一個路標! 在此,謹誠摯地獻上我綿綿無盡的深深感謝!. ii.

(4)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詮釋學及批判理論方法探討 Jean Baudrillard 之符號消費理 論。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有四:(一)推究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歷史背 景及其理論淵源; (二)分析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內涵; (三)闡釋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所形成的教育蘊義; (四)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我國教育發展現狀, 擬具消費素養教育可行之建議。本研究結果有四:(一)其理論源於法國後現代 思潮,並受到 Marx 生產理論、Debord 景觀理論與 McLuhan 媒體理論之啟迪; (二) Baudrillard 以符號、擬象、內爆為核心概念,分析與批判當代消費社會在商品符 號化、媒體擬仿作用與意義內爆作用下所形成的超真實景況;(三)Baudrillard 所指陳的符號消費現象造成知識商品化、青少年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扭曲、師 生單向溝通與教育研究失真的教育問題,應以消費教育的批判觀點解決之; (四) 在台灣推展教育方面,吾人應重視並規劃台灣本身消費素養教育之內涵,且應參 酌 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社會的符號學分析及批判,重擬教育目的、課程內容、 教學方法、師生關係與教育研究,以確保學生能具備批判符號霸權的知能,成為 擁有消費自主性與文化創造力的消費主體。. 關鍵字:布希亞、符號、擬象、內爆、消費. iii.

(5) The theory of Jean Baudrillard’s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hermeneutics and critical theory, the study attempts to deal with J. Baudrillard’s theory on symbolic consump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includes: (a)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origin of Baudrillard’s theory on symbolic consumption; (b)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Baudrillard’s theory; (c) to interpret the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of Baudrillard’s theory on symbolic consumption; (d) to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 consider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results includes: (a) Baudrillard’s theory originates in an atmosphere of French postmodernism, and his thoughts are affected by the theory of K. Marx’s production, G. Debord’s spectacle and M. McLuhan’s media ; (b) Three core conceptions in his theory are sign, simulacra and implosion, Baudrillard analyses and criticizes the hyper-reality of contemporary consumer society by commercial signification, media simulation and meaning implosion; (c) The spectacle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which Baudrillard indicates leads to Knowledge commodification, the distortion of youth self-ident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ne-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unreal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study provides a critical viewpoint of consumer education through Baudrillard’s theor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d) The study recommends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literacy education in Taiwa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planed. J. Baudrillard’s theory might provide a critical and semiotic viewpoint to redevelop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meth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sumer literacy education will ensure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o criticize symbolic hegemony, and enabling them to be consumptive subject with consumptive autonomy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Keywords: Baudrillard, sign, simulation, implosion, consumption iv.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0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8. 第四節. 預定章節架構 …………………………………………09. 第二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淵源 …………………11. 第一節.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11. 第二節.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啟迪者 ……………30. 第三章. Baudrillard 對消費社會的符號學分析…………………41. 第一節. 消費商品的符號化 ……………………………………41. 第二節. 媒體表象的擬仿作用 …………………………………54. 第三節. 符號內爆下的社會景況分析 …………………………69. 第四節. 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論述之批判…………………79. 第四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在當代教育問題之 分析及應用 ………………………………………………85. 第一節. 符號消費文化對教育的衝擊 …………………………85. 第二節. 因應符號消費文化衝擊的教育策略 …………………105 v.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3. 參考文獻………………………………………………………………137. vi.

(8) 表次 表 3-1. Baudrillard 對四種物品形式的內涵分析…………………45. 表 3-2. Baudrillard 表象次序三階段之分析………………………62. 表 4-1 符號消費教育之 5W1H 提問法 ……………………………117 表 4-2. 師生對話關係檢核表………………………………………121. 表 4-3. 師生對話關係檢核表之使用範例…………………………121. vii.

(9) 圖次 圖 1-1. 研究架構圖 …………………………………………………07. 圖 2-1. 法國後現代思潮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影響圖…21. 圖 2-2 Baudrillard 生平經歷對其符號消費理論之影響圖 ………29 圖 2-3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淵源圖 …………………40. viii.

(10)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現代傳播科技快速發展,透過網際網路資訊之傳佈無遠弗屆,商品經由媒體 科技的行銷而滲入人類日常生活中,商品廣告更運用電腦模擬技術,以超炫之真 假難辨、虛實難分的形貌,誘發人類的消費慾望。在豐裕的社會中,消費需求已 不再囿限於生存維繫的功能性目的,開始加入文化與感性的購物目的,商品較之 以往含括了更繁雜的多元文化意義與象徵價值,人們所追求與崇拜的消費對象, 從純粹的使用功能轉為與物品本身毫無關連的品牌符號。在曖昧多義的符號交織 下,消費者鮮少探求思索商品、傳媒與自身消費行為的深層關係,極易陷入後現 代消費境域的恍惚迷亂中,而無法認知物品的真相與自身的真正需求。深入分析 符號消費的社會現象,診斷現代消費態度與行為的可能偏差,以提供針砭之道, 在紛亂無序的後現代社會中,實極必要。 一般研究消費文化的學者,常以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市場行銷學、 政治學…等單一面向來剖析消費文化,而使理論的關照面向過於片面化。法國思 想家 Jean Baudrillard(1929-2007)預見了當代社會科技傳媒的發展趨勢,認為 在媒體快速運轉下的商品符號將對人們的消費態度與行為造成巨大的影響。他以 符號學的分析角度,進行各領域的研究,切入人類日常生活的消費實踐、個人消 費與消費群體間的動態關係、與不同社經地位相符的消費品味、消費動機與商品 符號間的互動關係、資本家激勵消費的行銷手法、消費文化中符號霸權的問題… 等消費議題,更能全面性地關照媒介時代下動態的消費文化。再者,Baudrillard 以辛冷嘲諷的筆調與獨創的擬仿次序觀點,生動地剖析當代消費社會的各種景 觀,更能突顯符號消費在過度化發展下,導致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等二元 價值判準瓦解的文化危機。因此,以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觀點來思索當代 消費文化的危機問題,有其重要性。 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社會的觀察與批判,對於啟發人們去思索符號霸權所 造成的消費問題及尋找可能的出路上,有相當重要的精闢見解,其重要性見諸符 號消費理論中的三個分析面向——「符號(sign)」、「擬仿(simulation)」與「內 爆(implosion)」 。他以符號動力學的獨特學術角度,直指當代消費社會的問題根 1.

(11) 源,剖析當代消費社會中的人、事、物,如何透過媒體擬仿作用而化身為商品符 號,並在媒體過度運作下產生內爆,形成擬象充斥的消費社會景況。 首先,Baudrillard 觀察西方消費社會,從人類日常生活與物品之間的互動, 發現物品功能與價值的發展軌跡,進而剖析人類在商品符號化後的消費世界中, 如何透過商品符號來建構自我認同、樹立個人風格、連結人際關係與尋求社會流 動。表面上,人類似乎可以利用商品符號來重塑自我,但 Baudrillard 進一步地分 析商品符號化的行銷手法,深入思索商品符號與消費欲望之間的情感連繫,並從 中發現商業體系系統化地操作符號,透過文化氛圍的營造、購物網絡的建構與時 尚邏輯的運用,使消費者不知不覺地在各種消費體驗中被符號霸權所宰制。由此 可知,Baudrillard 以符號次序來剖析人類的消費行為,不僅是把人類消費動機的 研究深入到文化脈絡與情感意涵的層次,更透過探討商品與人類之間的符號流動 關係,揭發符號隱而未顯的能動性,使學術界能夠正視商品符號宰制主體的能 力,進而開啟主體異化問題的另一個研究面向。而此種消費商品的符號意義分 析,有助於發現系統化的符號行銷手法所造成的消費欲望與消費能力失衡之問題 根源,因此,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商品符號化的概念,對於解決消費欲望 不當增生的問題極為重要。 其次,Baudrillard 在發現商品符號化的消費趨勢後,更進一步地探究商品符 號體系是如何被建構與操作的,進而發現媒體以擬仿手法來操作商品符號,使商 品以真假難辨的擬象面貌來迷惑消費者。在探討媒體宣傳商品的行銷手法上, Baudrillard 不同於其他消費文化研究者,除了分析廣告勸誘性的陳述語言,更深 層地析究媒體形式與媒體運作邏輯,並獨創擬仿一詞來說明媒體操作符號、虛構 真實的手法,提供了人類探討大眾傳播、消費文化、流行文化……等相關議題時 的研究新視野。另外,Baudrillard 對商品符號化的剖析並不止於「物品」形象的 探討,而能夠諷刺地凸顯人類主體作為一種商品符號,如何被媒體所操弄,如何 在其擬仿軌道中被虛擬,使得消費文化研究有了人文關懷的批判面向,並使人類 能夠警覺媒體如何透過符號擬仿作用,將人類主體降為客體,並以擬象商品的樣 貌被拋售在公共消費空間。由此可見,面對符號宰制人類主體的問題,應深入探 究媒體如何操作符號以創造真偽難辨的擬象,以協助人類理解並批判主體性淪喪 的擬象危機,而 Baudrillard 媒體擬仿概念對媒體生產擬象的過程有精闢的分析, 對於解決主體失落的問題實屬重要。. 2.

(12) 再者,Baudrillard 指出在媒體過度發展下,商品符號化與擬仿化的加速作用, 使得符號負載過多真實意義而內爆,導致符號與真實之間的連結斷裂而產生真假 難辨的擬象,人們因而進入一個充斥著各種擬象的超真實(hyper-real)社會景況, 人們將面對去深度、去隱私與去價值的消費空間。Baudrillard 以符號內爆的概念, 相當細膩地觀察到人類在消費社會中的轉變,包括認知世界的方式、對公私領域 的界定,以及跨越多元價值的能力,啟發人類在自我批判的歷程中,可透過消費 行為的分析,加以檢視自己的知識圖像,並開展自我運用符號的知能。另外, Baudrillard 豐富了內爆一詞的意涵,以內爆的觀點直指當代消費社會的核心問 題,闡發人類被擬象所迷惑進而盲目崇拜擬象,最終陷入無法辨識真實與虛幻的 困境,並在此超真實空間中,建構出與真實疏離的自我認同、人際關係與消費欲 望,相當具有警醒人心的批判力道。為解除盲目的擬象崇拜、真假不分的虛擬認 同,必須透過 Baudrillard 對內爆社會現象的深入剖析,以使人類走向較合宜的自 我認同與人際網絡。 而台灣近年來經濟力的揚升,不僅使日常生活中每項活動之行為皆與消費息 息相關,更使消費支出從早年的基本維生費用快速擴至育樂費用主宰之局面,功 能性的物質消費亦拓展為社會性的符號消費,並於全球高度資本主義的進襲與科 技傳媒迅疾的發展下,提前揭示了台灣正式進入豐饒充盈的符號消費社會。然 而,於此商品環伺的媒體社會中,人們透過商品符號交換而獲取人際關係、身份 認同與欲求饜足的消費實踐,不僅開啟了符號體系殖民化與擬仿化日常生活踐行 的問題閘門,更映現了 Baudrillard 以其符號消費理論所剖析的歐美社會消費亂 象。 如同 Baudrillard 對歐美消費社會之觀察,台灣也在邁入符號消費時代之際, 浮現了人們在主體認同、社會關係與需求滿足上,漸失主體性的文化危機。首先, 市場推出各式各樣的商品符號,以提供人們透過消費內容、方式與過程,在與他 人的差異中突顯及定位個人風格,也從集體的流行風潮中尋求文化認同。人們透 過名牌配件(如:LV 包包或 Nike 運動鞋) 、衣服的時尚穿搭(如:波西米亞風 或龐克搖滾風)、購物地點的選擇(如:東區或西門町)…等符號消費,說明自 己是誰、希望成為怎樣的人以及期待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以確認自我的身份地位 與生活風格。然而,當人們單從商品符號中尋求自我認同時,只在乎個人所擁有 的商品符號表象,忽略從更深層的自我精神探索來尋求主體認同,造成人們對商. 3.

(13) 品符號的盲目崇仰,而無法擺脫媒體操控主體的行銷手法。其次,媒體透過影像 廣告的傳播,用符號包裝各種人、事、物的商品(如:明星或限量版公仔),推 促人們透過商品符號的消費來跟他人溝通交流,以聚集殊異個人而整併為各種不 同的群體,如經紀公司所包裝的明星與迷(fans)之間的社會關係、迷與迷之間 的迷文化、透過公仔交換所建立的人際關係、時尚派對中以行頭互相較量的社會 競爭關係…等,商品符號成為人們確認是否與他人交流的條件。當人與人之間的 關係只能透過人所擁有的商品符號來建構時,商品符號將成為能動者,而人類卻 只是消極被動的消費反應器。最後,資本主義所生產的產品,必須大量擴散與行 銷,因此透過媒體行銷的擬仿作用,賦予商品虛實難辨的幻象符號,刺激人們提 高追尋更新更好的物質慾望,誤以物質慾求作為生活基本需求,並搭配消費總在 生產之前的信用卡制度,導致許多人在無法抗拒媒體廣告的炫麗誘惑下,加速購 買而積欠卡債,成了受商品符號掌控的卡奴。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歐美抑或台灣,身處符號消費社會中的消費者主體性在 社會關係、身份認同與需求的異化,以及媒體符號擬仿的行銷手法下,漸次淪喪 泯滅。面對物我主客異位的符號秩序世界,人類主體性的嚴重失落乃研究者所深 憂之問題。端視當今台灣大多數的年輕學子在工讀機會擴增的情況下,擁有消費 經濟資本與消費自主權,卻未能擁有與消費議題相關的知識涵養,致使享受於當 代豐產生活的孩子們眩暈於流動幻化的符號之中,受媒體聲光圖像所煽動而盲從 媚俗,並於無止盡慾望未能滿足的焦慮驅策下,紛紛以賺錢為生活第一要務,甚 至將身體當作消費品而進行援交。青少年不經思慮的日常生活消費行為,促使消 費霸權文化輕易的透過感官圖像的媒介傳播,模糊了真實與虛幻之疆界以操控青 少年的消費態度與行為,並泯其主體性。於今,符號消費的影響力藉由媒介傳播 無遠弗屆,消費文化所影響到的對象,已不僅止於具有經濟能力的成人,更擴及 在心理、生理及經濟力皆未成熟的青年學子,由此可見,從小培養人們具有消費 自覺意識,以扭轉符號宰制困境的消費素養教育,有其必要性。 當代消費社會中人類主體性淪喪問題,須透過才能根本地解決。透過消費教 育,才能培育與消費議題相關的適切消費態度與行為,以因應型變的經濟體制與 消費倫理。人們不應只狹隘的停滯於表面形式的消費者保護運動,而僅能達到治 標不治本的效果,社會應將問題治本之道深耕於教育,培育學子們消費的反身性 意識,以正面迎向當代的符號消費社會。再者,Baudrillard 在觀察與描繪符號消 4.

(14) 費社會的各種現象,銳利地砭刺消費者主權自由的假象,直指消費社會中物品的 符號擬仿化乃各種亂象之問題核心,並深刻地剖析物品、符號、媒介與人之間的 互動關係,以引領人們深切反思符號支配下物我主客關係逆轉的人類主體性危 機,其精徹的見解與激亢的論調,給予有關消費議題的教育許多耐人深省的思索 空間與關鍵論點。 以往,國內外對 Baudrillard 為主題的研究,多從新聞傳播學與流行文化理論 的角度切入政治、經濟與社會領域。近年來消費者的教育問題雖引起關注,惟仍 缺相關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即試圖彌補此缺失,將消費議題的教育置諸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來深入分析,透過其獨到的文化視野,思索在狂亂的消 費文化中教育的著力點,相信透過本研究的詮釋,能夠為教育工作者開拓嶄新的 視野,並予其更多的思想激盪,更期待大眾關注消費教育的議題研討。 基於上述的認識,本研究試圖探究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並闡述其於教 育上的蘊義,以供教育工作者從事理論研究與實踐性活動之參考。簡言之,本研 究之目的如下: 一、推究 Baudrillard 生處之法國思潮氛圍、生命經歷及其思想啟迪者之理 論,以追溯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思想生成的時代背景及其淵源。 二、剖析 Baudrillard 對消費社會中符號邏輯、擬仿運作與內爆作用的論述內 涵,以闡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內涵。 三、探究 Baudrillard 對當代符號消費文化的現象觀察。 四、推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對當代消費社會之觀察與批判,詮釋符號 消費文化在教育上所產生的衝擊,以研擬教育應有回應策略。 五、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教育發展現狀,擬具消費素養教育可行之建議。. 5.

(1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Baudrillard 學術論著與散文作品對於當代消費社會具有深刻的理論陳述與 現象分析,為能明晰其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承轉脈絡、其於當代消費社會中商 品、媒體與人類主體之間的互動意義之思索、消費文化的現象觀察、未來消費社 會圖像之預測,及其各項論述於教育中的衝擊性啟發,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 研究主要採取詮釋學方法,並輔以意識型態之批判。 為達前述目的,本研究採取 H. G. Gadamer 的哲學詮釋學和 J. Habermas 的批 判詮釋學方法。首先,就 Baudrillard 所處的歷史情境脈絡深入探討,作為詮釋其 符號消費理論的歷史視野。其次,將 Baudrillard 論述消費文化的主要文本置於其 歷史脈絡深度理解,歸納出符號、擬仿與內爆三個面向說明其消費社會之符號理 論。再就研究者所處的歷史情境脈絡,對台灣社會中消費文化進行反省,形成台 灣消費文化的歷史視野,以與 Gadamer 的哲學詮釋學產生視域的融合與轉化。 詮釋學研究方法於本研究的具體運用上,以研究者為理解者,以 Baudrillard 符 號消費理論作為詮釋理解對象。首先,藉由 Baudrillard 消費符號理論的歷史脈絡 與思想形成背景作為先前理解,其次,對其消費文化之理論與觀察進行文本的理 解與視野的交融,再透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與教育領域之對話,從而在教 育上獲得啟發。最後,採取批判理論的觀點,進一步檢視研究者本身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詮釋理解,以及批判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意識型態。 另外,於研究步驟上,本研究主要採取的步驟如下:首先,蒐集有關 Baudrillard 的英譯論文、學術著作與散篇作品,及中、外相關評論研究。其次, 就蒐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初步閱讀思考,以確立研究方向為「Baudrillard 符號消 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再者,對文獻進行深入探究與理解,並且整理分析之。 其後,根據文獻詮釋與理解之結果,對 Baudrillard 理論論述與現象分析中的思維 矛盾處進行檢討,並針對台灣教育場域之消費文化進行深度理解與批判,俾使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對台灣教育有所針砭與啟發。最後,就上述分析結果, 形成論文綱要並撰寫論文,且於整個論文撰寫過程中,將透過蒐集、閱讀、分析 文獻與修正反省的循環思辨歷程,使文本與詮釋者、教育現場與理論之間不斷循 環互動,直至論文結構達致嚴謹、陳述論點較為清晰且體系完整為止。. 將詮釋學方法運用於本研究主題上的研究架構,圖示如下:. 6.

(16) 歷史的視野 符號消費理論發軔的歷史情境脈絡 法國後現代思潮. 生平經歷. Marx 生產理論 Debord 景觀理論 McLuhan 媒體理論. Baudrillard 的思考方式與思想內涵. Gadamer 哲學詮釋: 透過 Baudrillard 所處歷史情境. Baudrillard 之核心概念. 脈絡來詮釋理. 符號. 擬仿. 內爆. 解其符號消費 理論. 符號消費理論. 對消費社會的理論論述 客體系統 的 符號邏輯. 媒體社會 的 擬仿運作. 超真實景況 的 內爆作用. Habermas 批判詮釋. 對消費社會的現象觀察與批判. Gadamer 哲學詮釋: 台灣當前教育之 歷史視野與. 教育的視野 符號消費文化對教育之衝擊及教育因應策略. Habermas 批判詮釋. Baudrillard 文本 詮釋的視野交融. 台灣當前教育的歷史脈絡 對當灣消費教育之建議. 圖 1-1:研究架構圖. 7. Habermas 批判詮釋.

(17) 第三節. 章節架構與概述.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及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此章旨在說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應用在教育領域上的研究動機 與目的,再敘述研究此論題之方法與步驟,並說明所挑選之素材與本論題之相關 性,以及在研究過程中的可能限制。. 第二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本章旨在探求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生成的時代背景及其淵源。本研究將 回溯 Baudrillard 所處之法國當代思潮轉折與自我生命歷程,以明晰其理論中的時 代精神與個人風格,再對啟迪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三位學者 Marx、Debord 與 McLuhan 之相關理論探究,以解析 Baudrillard 承繼並反轉了三位學者的何種 論述,而開展其獨樹一格的符號消費理論。. 第三章. Baudrillard 對消費社會的符號學分析. 本章旨在闡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三項核心概念——「符號」 、 「擬 象」與「內爆」,並以此三面向探究 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社會現象的批判。首 先,敘述 Baudrillard 如何透過 Marx 政治經濟學之批判,確立商品將以符號邏輯 作為新的價值邏輯,並進一步揭示商品符號對主體全面支配的景況。再者,說明 Baudrillard 如何回溯實在與再現之間關係的歷史軌跡,以建立其擬象三次序之系 譜學(genealogy),由此說明其符號邏輯過度運作所產生的擬象,並進一步探討 擬仿次序下的超真實社會。最後,闡述 Baudrillard 如何透過對物品意義與影像訊 息之媒體生產機器的關注,來說明媒介如何依循符號邏輯與擬仿次序,而造成意 義與差異的內爆現象。以上即為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核心概念之探討。. 第四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在當代教育問題之分析及應用. 本章旨在探討消費文化對於教育領域所造成的衝擊效應以及教育的因應策 略。本研究將延伸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論述中對消費現象之批判,研析在媒介運 8.

(18) 作下的商品符號,如何造成青少年在建構自我認同與社會關係上的異變,並進一 步探討教育如何培養學生在符號消費文化中,覺察媒介行銷明星、影像、名牌… 等商品的擬仿手法,以建立良好的身份認同與社會關係。.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將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教育發展現狀,擬具消費素養教育之可行建議。.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範圍. Baudrillard 對於物品符號、媒介仿擬過程、生產與消費…等符號消費理論之 概念論述主要出現在其《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s)》(法文原著出版年: 1968)、《消費社會(The Consumer Society)》 (法文原著出版年:1970)、《符號 的政治經濟學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法文原 著出版年:1972)、《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法文原著出版年: 1973)、《象徵交換與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法文原著出版年: 1976)、學術論著中,因此,本論文研究範圍主要鎖定於此五個文本的閱讀,復 以 Baudrillard 其他著作與散篇作品為補充。 《物體系》 、 《消費社會》 、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Baudrillard 分析並 批判結構主義符號學與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立場,藉以展示其分析符號形式的符號 政治經濟學主張,並揭示其符號秩序與擬仿次序的立場。此三本書之內容可助研 究者探析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的立場轉向及其符號消費理論中的一些重要概 念,並輔以《Baudrillard 受訪輯(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與《冷酷 的記憶(Cool memories)》中 Baudrillard 生平背景與日常生活雜記的相關資料, 更能明晰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發軔的生平背景與時代脈絡。 前三本書除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作嶄新的景況析考外,更是站在符號學的. 9.

(19) 立場,對 Marx 主義進行批判,然,此時的理論批判仍屬 Marx 主義內部的一種 批判檢討之聲。隨後,Baudrillard 在其《生產之鏡》中,企圖徹底擺脫馬克斯主 義的內部批判立場,結合了人類學、社會學與符號學的研究成果,提出由象徵交 換所建構而成的象徵社會,藉以批判由生產性邏輯所主宰的生產社會。此書內容 之深究可釐清研究者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背景與承轉脈絡。 承襲前幾本著作的理論立場,Baudrillard 於《象徵交換與死亡》中更透過「擬 象」與「擬仿」的概念詮釋,說明符號不確定性的轉向過程,藉以宣稱真正實在 的指稱與生產時代之終結、政治經濟學之終結。再以此書內容對照著《擬象與擬 仿》 ,便能進一步理解到促使物品符號進入超真實境況的「內爆(implosion)」概 念,並輔以書中活潑生動的當代消費社會現象例證,幫助研究者闡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社會中的理論內涵及其對消費社會的現象觀察與預測。 本研究限於時間所限,Baudrillard 所著之期刊、論文、札記與散文產量豐富, 因此,未能盡數加入本研究的分析範圍。再者,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現象的分 析側面不僅於符號、擬仿與內爆三個側面,未來若有機會可針對其他分析面向加 以研究探討。. 10.

(20) 第二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淵源. Baudrillard 生於 1929 年 7 月,卒於 2007 年 3 月,處於法國政治、經濟與社 會劇烈變動的現代化歷程中,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所隱藏的過度現代化危機,引 爆了各種政治衝突。法國學界為解決現代性的文化危機而掀起一波波的思潮,在 此思想氛圍中的 Baudrillard 吸納了反現代性的思潮,孕育出符號消費理論的雛 形,並透過其生平體驗,來發展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激進論調。Baudrillard 符號消 費理論中「符號邏輯」 、 「擬仿次序」與「內爆作用」的思想,在思潮的影響與個 人經歷的體驗下,Baudrillard 更吸納了「Marx 生產理論」、「Debord 景觀理論」 與「McLuhan 媒介理論」內涵,轉而開展其符號消費理論。本章旨在分析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背景及其理論淵源:. 第一節.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Baudrillard 對當代文化處境產生焦慮而進行的觀察與反省,構成其符號消費 理論中的三個重要論點:客體系統中的符號邏輯、媒介消費的擬仿運作與泯除二 元差異的內爆作用。他企圖顛覆過度膨脹的主體哲學、連結真實的再現表象與二 元對立的理性邏輯,由此可見其思考基軸是一種對於現代性過度發展後的現象而 作的質疑批判。而 Baudrillard 此種反現代性的力量之源,乃醞釀於法國當時的時 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即是對現代性的反動,其主軸基調有三,一 是對主體膨脹所擴張之權力進行批判,二是對失卻真實依據之表象進行質疑,三 是對理性邏輯作用下的二元對立觀進行否定。然而,法國顛覆現代性的後現代精 神因何而起、為何而戰,則必須回溯至法國哲學思潮之走向,以透晰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時代精神與理論基調之源。再者,本節不僅從鉅觀的歷史角度去 探索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時代精神,亦從其生平經歷去分析其理論中反文 明與疏離斷裂的書寫傾向,及其具有革命情態的文采風格,以理解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11.

(21) 壹、法國後現代思潮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影響 Baudrillard 觀察到現今消費社會因理性與科技的高度發展,提前達到與超前 人類自啟蒙時代所設定之目標,而造成人類在精神想像方面與文化生產方面不斷 地重複與回流,生產超過基本需求的物質與精神產品,並透過影像網路廣告的符 號媒介,激發人們不知所求為何的持續消費,以燃燒無止盡的慾望動能。西方這 種表面上高度發達的消費榮景,實際上卻使人們陷入一種無目的生產與消耗物品 的空虛精神狀態,此種精神狀態所衍發的許多現代性文化畸形現象,正是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所要批判之標的。Baudrillard 對於現代性文化的挑戰, 展現於其符號消費理論中,便是藉由客體系統符號邏輯的強調來批判現代性文化 中過度膨脹的主體權力,並以獨特的擬象式認識論截斷再現與實在之間的緊密鏈 結,更採用內爆概念消毀二元對立的理性化邏輯。推究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 中直衝現代性的批判聲源,可溯及當時法國後現代思潮的時代氛圍。. 法國後現代思潮中,各領域中的後現代理論家對於內在於後現代 (postmodern)中的「後(post)」字,雖有十分歧異的曖昧解釋,但綜歸各家論 述,仍不脫反現代性(anti-modern)的基調,而將「後」理解為試圖「超越」與 「否定」現代紀元中的意識型態、論述軸線與文化實踐(Best & Kellner, 1991: 29)。現代性(modernity)作為法國後現代思潮所批判的對象,其指涉內涵、思 想源起、擴張與引爆文化危機的歷史進程,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推究,以勾勒出當 代法國思潮的走向,並從中覓得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所萌發的時代氛圍及其 批判理論的指涉內涵。 現代性一詞乃是一個歷史斷代的術語,代表了一個接續著中古世紀或封建制 度而生的新紀元,其奠基於自 Rene Descartes 至法國啟蒙運動及其遺續所擁護與 彰顯的理性思維,深信人類主體憑藉著適切的思想理論與行動實踐規範,便能不 斷地促進社會的改造與進步。當時現代性的啟蒙方案在法國人民的實際運作中, 更是引爆了試圖推翻封建舊制以創造自由、平等、公正之社會秩序的法國大革 命。其後,法國更歷經了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的時期,使得人們對於現代性所弘 揚的理性觀更加堅信並誇大其可達成的範圍與潛能。而,在此中發展的現代性理 性觀與進步觀之指涉內涵,展現於對「主體哲學」 、 「再現式認識論」與「理性化 邏輯」三個層面的肯定(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1997:119-125;沈清松, 1993)。 12.

(22) 現代性內涵所指涉的「主體性哲學」 、 「再現式認識論」與「理性化邏輯」雖 在歷史進程中推動了社會進步,但理性過度膨脹的結果也引發了危機,終而引爆 了兩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轟然地破壞了人們進步與理性的幸福假象,不僅 加強了人們的反思自省能力,亦激發了人們以各種獨創性思想去尋求社會困頓的 出口,這使得法國學界重新反省現代性中過度膨脹的主體性與過度張揚的理性化 邏輯,改而於 40、50 年代興起一股以人文主義式的關懷為基調的「存在主義」 與「現象學」思潮(高宣揚,1999,2003)。 當時法國學界中雖有存在主義與現象學兩個學派在反省現代性問題,但仍著 重主體、自我意識、個人、存有、本質等概念,對於現代性的傳統論述還不算是 完全性的崩解,因而法國在 50 年代中期至 1968 年五月學運風潮的期間,再度掀 起一波針對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學說的反動力量——結構主義思潮,其中主要包含 馬克斯主義、符號學、精神分析…等研究。. 結構主義思潮的形成是先受到語言學家 Ferdinand de Saussure 符號學理論之 影響,再將其結構語言學的概念發展應用至人文科學中,如 Louis Althusser 發展 結構馬克斯主義與 Jacques Lacan 所發展的結構精神分析。結構主義式的批判企 圖剔除現代性中過度膨脹的主體概念,將主體性視為一種社會的和語言的建構, 否定了主體的創造性效力,用語言或社會的結構、規則與符碼來描繪社會現象, 反對以往形塑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時的人本主義基調。 縱然結構主義思潮能夠針砭現代性中主體過度膨脹的危機,但仍未顛破再現 式認識論與理性化邏輯的傳統思維。結構主義即使提出符號的任意性(意符與意 指之間沒有固定的關係),但仍舊相信實在與再現、意符與意指之間仍有穩定的 鏈結關係,而無法解決現代性中再現式認識論的危機。另外,結構主義者亦追求 一種基礎、真理、客觀性、確定性與系統性的科學目標,並預設了人類心靈、語 言與社會有著先天與普同的結構,而無法擺脫二元對立觀的理性化邏輯危機。. 二次大戰後,法國學界雖然因現代性危機之反省而興起存在主義、現象學、 結構主義的改革思潮,然而,與此同時,二次大戰末期仍是農業國家的法國在戰 後,以飛快的速度轉變為一個以都市、工業為主的社會,更加速了現代化的進程。 因此,在存在主義、現象學與結構主義只是部分地突顯與批判現代性危機的發展 下,現代性過度彰顯的全面性問題就無法完全的被揭露出來。法國知識份子直至. 13.

(23) 1968 年五月學潮風暴的失敗後,才深刻體認到現代性的文化危機,當時的法國 學者如 Jacques Derrida、Michel Foucault、Julia Kristeva、Jean Francois Lyotard… 等人,皆重新反省馬克斯主義、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的結構主義理論,更加徹底地 反現代性,並由此展開全面性的顛覆與摧毀,而促使後結構與後現代主義的思潮 沛然湧現(Best & Kellner, 1991: 1-33)。 當時法國後結構與後現代思潮對於現代性的批判角度紛雜,但總歸以三個批 判向度:「對主體性哲學的批判」 、「對再現式認識論的質疑」與「對理性化邏輯 的否定」。身處法國後現代思潮氛圍中的 Baudrillard 更依此三批判向度,發展出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符號、擬仿與內爆之概念內涵,重新強調客體系統中符號之重 要地位以對過度膨脹之主體權力進行批判、以媒介社會的擬象式認識論來對失卻 真實依據之再現表象進行質疑、以泯除差異的內爆作用來對二元對立之理性化邏 輯進行否定,由此來對現代性過度發展下的消費畸象進行徹底的批判。以下由後 現代思潮的三個反省向度說明其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影響:. 一、對過度膨脹之主體權力的批判 現代性對於以人為主體性的「主體哲學」之肯定,可說是法國傳統的哲學思 維。自 Descartes 宣告「我思故我在」後,自覺到人作為認知、權利與價值的主 體,從而展開對知識、權利與價值的探究。然而,此種對人的主體性之張揚,在 經歷了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後,人類無可避免地將主體過度膨脹為支配與征服世 界宇宙的中心,而任意地對客體世界進行無止盡的攫取與探勘。法國知識份子雖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開始對主體性哲學的發展弊端有所反思,但對於主體性哲學 的顛覆力量,卻是在法國 1968 年五月學潮的失敗後而全面迸發。. 法國 1968 年的五月學潮,乃由巴黎市郊的 Nanterre 大學點燃學運的火炬, 掀起一股對現代社會各種問題的抗議狂潮,當時社會上除了有一千萬人展開大罷 工,原本非暴力的遊行變為路障、汽油彈與燃燒汽車的激戰,年輕世代的學子們 透過學運,企圖表達其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科技官僚社會與父權社會的禮法、成 規與價值的不耐與不屑,並進而以社會行動來要求實現激進參與民主與嘗試另類 生活。五月風暴彰顯了人們企圖翻轉現有價值、推翻舊體制以追求烏托邦新社會 的慾望(鄭明萱譯,1996:660-662)。 當時參與其中的法國知識份子,與法國共產黨十分親近,如 Foucault、. 14.

(24) Lyotard、Baudrillard 及其師 Henri Lefebvre,然而,五月學運中原本高舉著反戴 高樂主義旗幟的法國共產黨,卻在 de Gaulle 承諾舉辦新選舉並誘使罷工團體與 個人照例上班後與之妥協,並轉而抨擊喧囂的青年學子。法國知識份子因而和法 國共產黨決裂,不僅不再相信傳統革命行動能創造新社會的宣稱,更因法共的陣 前倒戈而轉為對人類主體理性的失望。法國 1968 年的五月學運,雖然為期不長, 然其所帶來的挫折與希望,對於當代的法國人確有深刻的文化意涵。Baudrillard 如同其他法國知識份子,在親歷五月革命的失敗後,徹底瓦解了內心對人類主體 理性的憧憬,並重新反省馬克斯主義、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的結構主義理論,更加 徹底地反現代性,而激盪出一股全面崩毀現代性的後結構與後現代思潮。這股後 結構與後現代思潮在面對過獨膨脹的主體性危機時,重新對自主主體進行完全性 的剔除,拒絕啟蒙方案中所發展的自主自發且理性的主體性概念,反而特別關注 以往所聲稱的客體系統,如語言、意義系統與權力系統,是如何生產主體的過程, 重新自客體位置發聲(Best & Kellner, 1991: 1-33)。.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內涵與批判隨著法國當代各時期的哲學思潮 走向而有所轉變,早期觀點受到 50、60 年代結構主義思潮之影響,企圖結合符 號學與馬克斯主義的政治經濟批判,拋棄傳統中的自主主體性概念轉而描繪客體 系統的輪廓,著述出《客體系統》 、 《消費社會》與《符號的政治經濟批判》三本 作品,以彰顯將主體納編於消費社會的客體世界。然而,Baudrillard 結構主義的 研究論調,在歷經上述的法國五月學潮慘敗事件後,並同時受到後現代與後結構 思潮的激盪下,於 1973 年出版的《生產之鏡》正式與馬克斯主義相決裂,並自 1976 年出版的《象徵交換與死亡》一書起,轉而在其符號消費理論中更徹底而 犀利的批判過度膨脹的人類主體性(Best & Kellner, 1991: 111-145)。 過度膨脹之主體權力的批判思想,影響了 Baudrillard 對符號秩序的相關論 述。他認為如果現代性是一個由工業資產階級所掌控的生產年代,那麼,今日的 社會則是一個資訊與符號傳播的擬象時代,將由符號本身來支配一切,客體藉由 符號的運作到最後將擺脫主體的掌控而自行快速創衍各種豐富意義,而人類主體 僅能眩暈於客體所營造出來的超真實擬象氛圍。代表主體的人類慾望被代表客體 的商品符號隨意操弄,此種消費景象正是客體反諷主體的一種表現。Baudrillard 觀察到消費社會中客體反過來操控主體的趨勢,擔心人們因為沾沾自喜於高科技 的發明與運用,而無法覺察到客體已透過符號的行銷包裝,悄然滲入人類生活各. 15.

(25) 領域並成功奪取其主導權,Baudrillard 因而要求人們進一步思考: 當我們一步步縮小問題範圍之後,會不會發現其實是科學的客體對象在戲弄 我們,它們將自己偽裝成某個物體,然後譏諷我們(人類主體)自負地妄想 要去分析它?(周汶昊、詹乃璇譯,2002:98-99) 於此可見,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剔除了現代性思維中自主理性的主體中 心思維,並改以客體上位於主體的角度,去論述主體如何在客體系統中被生產與 消費,以揭示出客體系統中所依循的社會新秩序——符號邏輯。 Baudrillard 認為人類在面對客體逆轉為主體的文化危機時,可試著學習客體 在消費社會中的運作方式,以擺脫受客體操控的困境。Baudrillard 在《致命的策 略》一書提及,傳統的平庸策略只是要讓主體相信自身總是比客體還要聰明而能 操控之,但若要有所改善人們在符號過度增殖繁衍的超真實景況中所造成的精神 迷亂,便須與「平庸策略」相決裂,代之以「宿命的策略」,承認客體比主體更 為精明優秀,並放棄主體地位改而學習客體的虛無荒誕式的策略,此即為 Baudrillard 將體系邏輯推至極端而令其崩解並逆轉的改革策略(Best & Kellner, 1991: 130; Kellner, 1994: 14-18)。. 探究 Baudrillard 對於客體系統中符號邏輯的相關論述,可發現其符號理論的 論述企圖在於對主體性思維方式的翻轉。往昔,人類以為主體終能掌控客體對 象,認為其在科技與政治權力的適當運作下,便能操弄自然界與大眾,Baudrillard 於此顛破此種壓迫與異化模式的看法,改以「客體可以反過來嘲弄主體」的客體 上位概念,以及「主體可以學習客體」的文化改革策略。在一片反現代性的聲浪 中,Baudrillard 對於主體性過度膨脹的困境,提供了一種「他山之石(客體)可 以攻玉(主體)」的思考方式,讓人們藉由重新觀察自身以外的客體世界,以適 時的嘲弄過度擴張的主體意識。. 二、對失卻真實依據之表象的質疑 現代性對於以再現表象(representation)來連結世界實在的「再現式認識論」 加以肯定,主張人作為主體,需透過各種表象的建構,來認知客體世界的實體真 實並加以控制。然而,此種對於表象可普遍化與總體化地代表真實實在界的傲慢 宣稱,不僅隱含著因過度推論而深信理論作為革命終極指導的實踐力問題,更潛. 16.

(26) 藏著因過度化約而忽視了實在界與表象世界之間斷裂可能性的文化危機,而此種 危機便於法國五月學潮中徹底顯現。 Baudrillard 在法國五月學潮的政治動盪中,挖掘了兩項社會現象:一是資本 家以營造分享的消費氛圍假象,來包裹壓迫的事實(Horrocks & Jevtic, 1996:10-13)。二是表面上被革命團體所佔據的大眾傳播媒介,不但無法傳遞出具 有顛覆性的訊息,更偽造出一種自由溝通的情況(唐維敏譯,1999)。此外, Baudrillard 亦受到當時法國的後現代與後結構論者對結構主義者的批判影響,而 不再將語言運作的範圍侷限於結構主義中封閉的二元對立結構,重新賦予意符凌 駕於意指之上的地位,突破了真實與再現緊密連結的意義架構,以彰顯出意義的 流動性與創衍性。(Best & Kellner, 1991: 1-33)Baudrillard 在五月學潮的兩項親 身觀察,再加以當時後結構與後現代理論家對結構主義對鏈結實在世界的再現表 象之質疑聲浪,影響到 Baudrillard 在其符號消費理論中對於媒介社會之擬象作用 的創發。. Baudrillard 在〈論虛無主義〉(On Nihilism)一文中,認為所謂的現代性乃 是「表象的徹底摧毀與世界的除魅(disenchantment)」(Baudrillard, 1981/1994: 160) ,現代性論述企圖透過實體神秘性的刨除,以揭示暗藏於表象之下的真實與 構成事實的各種權力,此為一種再現意義的現代性革命。然而,Baudrillard (1981/1994: 161)以「凡生於意義者,已死於意義中」之說法,來斷然否定此 種現代性意義革命的必要性,認為在當代資訊流動過快的時代中,符號經由媒介 傳播而不斷創衍流變,最後導致 Baudrillard(1990/1993: 6)所形容的景況: 各種事物、符號與行動從它們的觀念、概念、本體、價值、參照點、起源及 其目的中解脫出來時,那些事物、符號與行動便進入了一種朝向無止盡自我 再製的狀況。所有的事物能夠繼續運作著,但與之相應的觀念卻老早消逝無 蹤了。 斷裂的意指與意符,再也無法經由現代性的意義革命而重獲鏈結。且,相對於現 代性的意義革命,在 Baudrillard 摧毀意義的擬象革命中,現代性論述中的歷史脈 絡性會由於意義的摧毀,而失去穩固的分析結構與因果鎖鍊,致使生產、真實、 社會性、歷史性的消散終結而代之以後現代的現時性、片斷性與不確定性(Best & Kellner, 1991: 274-282)。. 17.

(27) 接著,Baudrillard 藉由「客體與其符號意義相指涉」之真實世界崩毀的宣告, 進而掀開充滿虛幻擬象之超真實世界的帷幕,以更激進的論點去否定現代性中的 「真實表象」之概念。他認為所有的客體系統,如物體或影像,在經由媒介不斷 傳播後,承載了過多的意義而形構出一種新的形象,但此形象以脫離客體原先所 指涉的對象真實,成了虛幻的擬象。在超真實世界中,擬象將比真實的指涉對象 更為真實,而透過此種過度真實的擬象流衍(effluence),使人受到一種「幻象 式的逼真」氛圍所纏繞,而無須亦無法再去追溯符號意義所指涉的人或物(Best & Kellner, 1991: 121-122)。. 總歸 Baudrillard 對於媒介社會中擬仿作用的相關論述,可發現其論述企圖在 於對表象界與實在界相互指涉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以往,現代性的再現式認識 論所探討的是,隱藏在再現表象中的真實世界之「生產模式」,以了解人們透過 哪些手法生產出再現表象,然,Baudrillard 於此不再關注生產模式,轉而關注到 意指與意符斷裂後,意義、真實與人在物體或影像消費中逐漸亡失的「消逝模式 (mode of disappearance)」。他指出客體系統中有一股喚作擬仿的秘密推動力, 試圖脫離其原先的參照系統,以更恣意地滲入各個方向的盡頭,並於此分離的過 程中,事物失卻其觀念、人類遺忘其身影,一切的人事物都陷落於意義消逝的迷 惘中。Baudrillard 以擬象式思維剔除了再現式思維,改而強調消費社會中的消逝 模式,其意在警醒人們不要喪失自嘲反諷的省思能力,以免誤將一切消費媒介所 傳達的意象都當真,而致使虛幻擬象發揮其控制群眾之力,推促人們跌落至一種 因缺乏自我參照與自我反省而自我陶醉之盲目消費行為。. 三、對二元對立之理性化邏輯的否定 啟蒙運動以來,支配西方哲學的現代性隱含著一種二元對立的理性邏輯,此 種二元對立觀建構出一套價值序階,以保障所謂的真理,並貶抑所謂的劣質概 念,傾向於發展主體、本質與絕對真理,而貶抑影像、物質、表象的價值,在除 魅的過程中,企圖以一個絕對真理的預設與基礎,去產生一套具有規訓作用的制 度、常規與論述,來對世界進行有規律的支配與控制。然而,因為真與假、美與 醜、善與惡、心靈與物質之二元對立觀的絕對論調,而失卻了二元間的多元性地 帶,並因偏重二元中的主體理性層面而忽略客體非理性層面的作用力。此種基礎 主義式的認識取向因過度擴張而逐漸顯露的文化危機,經由法國五月學潮而使後. 18.

(28) 現代與後結構主義者有了深刻的反省,Baudrillard 亦從此次學潮的革命過程中, 體認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過於理性化與結構化的鉅型理論而無法適切實踐於多 元歧異的政治景況,他同其他理論家一樣,由此質疑哲學和社會理論的基本架構 與深層預設,並開始關注以往二元對立結構中一直被壓抑的多元向度,並以重視 邊緣、差異、日常生活的微政略來對抗過度化約的絕對真理(Best & Kellner, 1991: 1-33)。 當時對二元對立的理性化邏輯之否定聲浪,促使 Baudrillard 進一步思索媒介 社會中的擬仿作用,除了主張客體意符與意指之間的斷裂,更揭示了物體與影像 等客體,在承載與吸納過多原本分屬不同價值層級的意義後,使人們無法再對融 合各種意義價值的客體符號進行真偽、美醜與善惡的判斷,而達致意義與價值「內 爆」的情景,一如吸收所有光線和能量而放射不出去的黑洞,客體所擁有的意義 與價值翻攪其內,進而促使以往固有之價值序階的崩解與二元差異的泯除,終而 引領人們進入「價值的碎形階段(the fractal stage of value)」,在價值的碎形階段 中,人們找尋不到任何可以評估價值的參照系統,二元價值碎裂成多元價值,而 各種價值便如傳染性強大的病毒或癌症,普遍性地四處蔓延與不確定性地隨意穿 透至日常生活的任何縫隙,Baudrillard(1990/1993: 5-6)形容價值碎形階段的文 化圖式時,提出下述的說明: 每一種價值或價值的碎片短暫地閃耀於擬象的天空上,接著消逝於虛空中, 如同兩條彎曲的山中小徑,偶然才有所交會。此即碎形圖式(the pattern of the fractal) ,亦是我們當前的文化圖式。 由此可知,內爆後的消費社會將進入一個不再有任何絕對信條與判定標準的超美 學、超性別、超政治、超真實之價值碎形階段,以此顛破二元對立的理性邏輯觀。. 總歸 Baudrillard 對於泯除差異之內爆作用的相關論述,可發現其論述企圖在 於否定二元對立的理性化邏輯。Baudrillard 曾於訪談中數次表達其對現代性二元 辯證與二元差異的質疑,認為自己「不再屬於現代性的一部份,不再採用現代性 中所隱含的辯證形式——一種具有二元對反之批判距離的辯證形式」,反而抱持 著「對事物的反省是非辯證性的」態度(Cane, 1993: 82) ,並以此態度破二元價 值論為碎形價值論,破「二元辯證之論述結構」而代之以「所有差異因內爆而泯 除」的論述路線,其意在顛覆固有的思維方式與論辨方式,以警示人們日常生活. 19.

(29) 中已遭受二元對立之理性化邏輯侵蝕的現代性文化危機。. 由前述分析顯示,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乃在法國哲學思潮的變遷中逐漸 醞釀成形,以一種反現代性、反文明的激進觀點來呈顯並批判後現代的消費社 會,進而大膽地提出具有高度獨創性的符號、擬象與內爆概念以及一套空前未有 的宿命策略,法國後現代思潮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影響在本研究即以 「對主體性哲學的批判」、「對再現式認識論的質疑」與「對理性化邏輯的否定」 三層面說明其影響內涵。Baudrillard 在其符號消費理論的論述中,冀望著先以「客 體上位邏輯」翻轉「過度擴張的主體性論述」 ,再以「重消逝模式的擬象式認識 論」破除「重生產模式的再現式認識論」,最後以「價值碎形的內爆作用」取代 了「價值二元論的辯證結構」,以達成反現代性的訴求,其新穎的理論視野確實 有針砭固有的現代性思維之失。縱然,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在反現代性的論 述中,雖有某些主張令人感到窒礙難行之處,卻無法抹煞其開創性思想觀念對現 代性的有力衝擊,其依著反現代性的基本論調開展其符號消費理論之獨特性,並 以此甚具衝擊性與極端性的符號消費觀點,深深影響著當代媒體、藝術與文化領 域之探討。. 法國後現代思潮標舉著反現代性的旗幟,形成一股「批判主體性哲學」 、 「質 疑再現式認識論」與「否定理性化邏輯」的思想氛圍,而此後現代思潮氛圍孕育 了 Baudrillard 的論述軸線,並由此三項論調來開展其符號消費理論中的三大概念 「符號」、「擬仿」與「內爆」。法國時代思潮對於 Baudrillard 思想形成之影響, 圖示如下:. 20.

(30) 法 國 後 現 代 思 潮. 對 主 體 性 哲 學 的 批 判. Baudrillard 客 體. 符號消費理論. 泯 除. 系. 差. 統. 異. 的. 的. 符. 內. 號. 爆. 邏. 作. 輯. 用. 對 理 性 化 邏 輯 的 否 定. 法 國 後 現 代 思 潮. 媒介消費的擬仿運作. 對再現式認識論的質疑. 法 國 後 現 代 思 潮. 圖 2-1:法國後現代思潮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影響圖. 貳、Baudrillard 的生平經歷對其符號消費理論之影響 Baudrillard 的符號消費理論雖稟受法國當代哲學思潮的後現代精神,然而, 其後能開創出獨樹一格的消費理論,可歸功於他特出的惰性寫作傾向、極端化的 論述風格,及其與前人理論相決裂的思路開展,這些論調使其符號消費理論更具 煽動性與創發性。以下,將進一步從 Baudrillard 的農家生長環境、求學經歷、參 21.

(31) 與學術與社運的生命經驗中,探求其寫作傾向、發展理路與論述風格的形成過 程,以充分理解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形成背景中的時代面與個體面:. 一、農家的生長環境對 Baudrillard 寫作傾向之影響 1929 年 7 月,Baudrillard 生於法國東北部 Ardennes 省城市 Reims,其出身 背景是一個從農村向城市過渡的平民家庭。Baudrillard 的祖父一生務農、至死方 休,其父則是一位提前退休的公職人員,而 Baudrillard 則於 1966 年以前身為中 學德語教師,並於 1966 年 9 月起在 Nanterre 大學中擔任助教,展開其大學執教 的工作。其家庭成員的工作從農夫、公務員至教師,皆帶有一種安土順天的閒逸 (idleness)特性。Baudrillard(1990/1996b: 7)在其隨筆集《冷酷的記憶Ⅱ》中, 對其生長的農村特性,便有下面一段的描繪: 此種閒逸的本質可說是一種農村生活的方式。其立基於一種自然界中勞力酬 賞與平衡的情感上。為了取得(人類)工作與(自然界)土地間的對等(關 係),你不應作出過多、過度的開發,這是一種考慮周全及尊重的原則。 這個原則所帶給我的,是某種相信宿命的傾向。閒逸是一種命定式的(生存) 策略,而命定論也可說是一種閒逸的(生存)策略。我也從這個原則中,吸 收了一種既極端又散漫的世界觀。不論事件如何發展,我都不會去改變它。 我厭惡身邊市民所從事的熙嚷活動,也憎惡著他們的主動激進、社會責任 感、野心與競逐。這些都是一些外來的、講求效率的與自負的城市價值觀。 這些都是工業文明的特點,反之,閒逸才是一股自然界的能量。 Baudrillard 承襲著家庭務農者的天性,感染了與天地相持衡、從不過度生產的安 土順天性情,抱持著閒散安逸的世界觀,對於都市人主動積極的圖利相爭與過度 開發的競爭性格感到厭惡至極。Baudrillard 認為自己受農家閒逸特質的影響甚 深,不僅將教師一職定位成一種閒逸的工作,更認為自己「是一個從未開始工作, 就取得一個既邊緣又有閒暇的工作職位:大學教師」(Baudrillard, 1990/1996b: 6)。 Baudrillard 受到童年農家生活的閒逸天性影響,除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採 取不信任的拒斥態度,以及對都市消費現象進行猛烈質疑與批判以外,更造成他 在寫作論述上,有一種惰性的思維傾向。Baudrillard 形容自己是一個擁有惰性思 維的虛無主義者,「如果說虛無主義就是惰性思維至上,並致力於分析系統的不 22.

(32) 可逆轉性質至無可轉圜的餘地,那麼,我就算是個虛無主義者」 (Baudrillard, 1984; 引自 Kellner, 1994: 12) ,他所謂的惰性思維中,正隱含著一種虛空與順其自然的 閒散安逸態度。Baudrillard 閒逸天性所形成的惰性寫作傾向,使其對於內爆的消 費社會景況,提出令人驚愕且富含想像力的批判策略——一種虛無式的宿命策 略。 於此,可用 Baudrillard(1990)於《宿命的策略》(Fatal Strategies)書中的 一章〈狂熱與惰性〉 (Ecstasy and Inertia)來對上述閒散安逸的惰性思維作進一步 闡述。首先,Baudrillard 設想當客體在媒介傳播作用下,其符號意義加速的增生 繁衍,導致客體在未加控制的生長與複製中擴張並分泌出更多的商品、服務、訊 息與需求,最後超越了所有的理性限度,而達致內爆狀態。再者,伴隨著符號意 義增生的狂熱而出現的,便是一種內爆後的惰性鬆弛狀態,於此漸漸冷卻的惰性 狀態中,一開始主體同客體共同進行意義運轉的熱情,亦趨疲轉為一種過度依賴 與崇拜客體的愚蠢惰性。最終,客體不僅逃脫了主體的捕捉,更翻轉為主體的宰 制者,並暗合於 Baudrillard 傾向服從命運的宿命邏輯——主體世界的消費機制過 度積極地製造客體,並創造與擴張其符號意義,終將導致客體凌駕主體思考並逼 使主體臣服其下的命定結局(Kellner, 1994: 15)。 面對此命定性終局,Baudrillard 嘲諷地指示人類應先好好觀察客體不主動革 命,卻能反客為主地取得戲耍主體的惰性精神,再心悅誠服地承認客體的優位 性,並仿效「客體的抗拒之道:稚氣、過度服從的態度、全然的依賴、被動性、 愚昧」,以及「拒絕主體性位置與意義」(Baudrillard, 1981/1994: 85) ,主體可不 斷吸納訊息與複製意義而成為擬象,安逸地順應著體系自身的邏輯而逐漸型變為 客體,以一種靜滯的方式去對抗媒介運轉符號的速度,最後便可猶如一面鏡子反 射對抗整個體系,亦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然而,Baudrillard 雖教人採用此種閒 逸的宿命策略,卻未能清楚說明具體落實方式,致使其整體惰性思維所開展出的 策略與預示,隱含了一種極端荒誕的虛無主義。Baudrillard 抱持著閒逸的虛無態 度,不再關注傳統工業社會的生產模式,卻化作一股直指消費社會中意義消逝模 式的批判力道,向眾人展示著主客體如何消逝的模式與遲滯的惰性終局,從而開 創出一條空前未有的批判理路(Baudrillard, 1981/1994: 79-86, 159-164;Kellner, 1994: 1-32) 。 通過對 Baudrillard 性格中閒逸特質的童年溯源,發現其惰性思維的寫作傾 向,並由此思維方式回視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宿命策略,以更深層地理. 23.

(33) 解其文化策略與諷喻。. 二、學術生涯的生命經驗對 Baudrillard 發展理路之影響 Baudrillard 離鄉求學的經驗,曾在學者 Mike Cane 對其的訪談中,有一詳盡 的敘述: 我的祖父母是農民,我的父母親變成了公務員,他們離開了鄉下,而到城裡 定居,這是一個家庭傳統的發展方式。我可以說是在這個部族中,第一個去 唸點書的人,而當我從此離開部族轉而尋求學術發展的那一刻,就可說是一 個決裂點(the point of rupture)。除了這些,我沒有什麼好說。我並不 是在一個智識的環境下長大——在我身邊什麼也沒有——我的父母就是他 們那個樣子,甚至連小布爾喬亞(petit bourgeois)的邊都搆不上,又或 者能夠稱他們是非常低階的小布爾喬亞。那不是一個具有文化教養的環境。 為了能夠彌補這一點,我因而在中學階段極度用功。那是我進行大量自學積 累的時候。那是我在生命中,真正努力以獲取大量資源的一段期間。在那期 間之後,我便與父母親決裂了。(Cane, 1993: 19) Baudrillard 的家庭成員向來是以農民與公務員這類安逸穩定但收入甚少的 職業維生,在經濟上只求溫飽的鄉下低階家庭中,始終未有能力去營造一個充滿 文化氛圍的家族環境。然而,青年 Baudrillard 並不甘於困鎖鄉野而過著未能經受 文化陶養的貧乏生活,因而極力累積學識而終可告別家鄉、進城求學,進而成為 家中唯一一個研究學術的文化人。Baudrillard 更進一步對自己脫離部族而至外地 求學的經驗,作了以下的論斷: 此種脫離(與家庭分裂的象徵 this break-up)在我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為脫離父母親的行徑,建立起我的一種決裂模式(a mode of rupture) ,爾 後再以一種位移的程序(a process of transposition) ,去影響了生命中的其他 事物。(Cane, 1993: 19) Baudrillard 自認為此種與家族傳統習性相背離而獨個兒開創學術生涯的生 命經歷,不僅形塑了自己日後在處世上的決裂模式,更因為早早領受了與家族眾 人相左的孤獨感,而使其後有一種不斷疏離俗眾的邊緣傾向。Baudrillard 對於此 種具有疏離傾向的決裂模式,如何映照於學術生涯,有一段清楚的自我剖析:. 24.

(34) 我總是存在於一種虛擬的決裂狀態(a virtual state of rupture)中;與大學決 裂,甚至與政治界決裂,而我雖然能夠涉足政治界,但始終會以一種與之保 持距離的方式來參與。因此,在我童年及青少年等時期中,存在著一種原型 (a kind of prototype) (此指一種決裂的原型) 。我沒有進入高等師範。我參 加了高等教師競試未果,因此未能成為一個擁有此種頭銜的人物。我在 1960 年代,從一條迂迴的曲徑進入了大學。總而言之,就一個正常的生涯進程而 論,我總是未能擊中標的,其中包括了我從來沒有升到教授位置的事實。 (Cane, 1993: 19) 誠如Baudrillard的自述,他的學術之路未如一般人順遂,是以一種迂回曲折 的方式前進著。1966 年以前,Baudrillard一直在中學教授德語課程,並從事一些 德語著作的翻譯工作,其間亦有在法國某些雜誌中發表一些文學文章。然而,他 直至 1966 年 3 月才完成其社會學論文《社會學的三種週期》 ,並於該年 9 月才正 式被聘任為巴黎第五大學Nanterre大學的助教一職, 1 直至 1987 年因旅行、出版 與寫作之故而離開該校之際,仍未能升至教授一職。不過,Baudrillard提及自己 未能升上教授以及遠離該大學的邊緣感受與決裂經歷,並非想要與人針鋒相對, 他認為此種與一般學術路途背離的決裂選擇,可說是: 這是我想要獲得某種程度之自由的一個小遊戲。這是我那個時代與我那一輩 的人,有時會出現的想法。你靠任何東西都能夠維生,而此種能量就是來自 於決裂。(Cane, 1993: 19-20) 而此決裂的原型於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發展路線中,可以看到其大膽 地挑戰傳統論述,反骨地批判現代性論述與以主體為上的社會改革策略,而這兩 項決裂性的批判,使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在發展理路上,與 Marx 生產理論、 Debord 景觀理論、McLuhan 媒介理論,以及傳統社會改革策略分道揚鑣。其與 傳統決裂的發展理路,使其符號消費理論不僅石破天驚地為人所知,亦遭致學界 眾人的批判嘲諷。 探究 Baudrillard 決裂性的發展理路,表現在與「現代性論述」以及「傳統改 革策略」相左的論述立場。首先,在反現代性的論述立場中,Baurdillard 捨棄 Marx 生產理論中的生產秩序而改以符號秩序,背離 Derbor 景觀理論中的再現式 1. Baudrillard相較於其他聞名世界的當代學者,以 37 歲才始入大學擔任助教一職的學術生涯起跑 時間確實有些晚,如當時只比他大三歲的Foucault,就已獲得Clermont-Ferrand大學的哲學教授一 職了。 (仰海峰,2004:7) 25.

(35) 思維而改以擬象式思考,再以擬仿次序來駁斥 McLuhan 的媒介論述,Baudrillard 自此與其思想啟迪者決裂。其次,在反對傳統改革論調上,Baudrillard 從 1960 年代天真地想像在地平線的那端便是一個新的、令人興奮的「世界的極端革命樂 觀論調」 ,在一連串的社運經驗中,發覺了原先信仰的馬克斯社會改革路線之弊, 轉而與之決裂,並興發一股對新時代消費秩序的批判熱情,爾後,Baudrillard 更 將社會改革的熱情推至極端,發而為虛無主義之論調,在 1980-1990 年代的理論 思路中便充斥著「極端的嘲諷政治承諾之革命無望論調」(Best & Kellner, 1991: 342-343)。亦如 Grossberg 所言,Baudrillard 認為擬象的充斥將促使所有真實表 象與二元差異皆消逝無蹤,並以否定式的後現代論點宣稱社會中不再存有二元辯 證性,因此,社會上許多的權力關係與意識型態的問題也將吸附進入擬象的內爆 狀態,進而推論出社會革命之抗鬥激情與積極行動是不必要的。 (Grossberg, 1988: 174-176;引自黃宏昭,1997)Baudrillard 藉此拒斥了「烏托邦式的極端樂觀改 革論調」而代之以「荒誕虛無式的悲觀革命無望論調」 ,拒絕了所有外在於現存 體系的觀念及烏托邦式的替代方案,放棄社運改革的積極投入,而偏好一種消極 犬儒主意識的理論前衛姿態,不提出任何較為具體的策略,期待主體以一種靜滯 閒逸的虛無態度,來擬仿客體的致命策略而免於受客體任意擺佈之境,據此提出 其符號消費理論中與傳統改革論調相決裂的宿命策略。 就 Baudrillard 的想法言之,他與家族傳統習性及其任職大學相疏離的決裂際 遇,轉化為他日後勇於衝撞傳統的自由氣魄與對抗主流思想的汩汩生命力,而支 撐其在往後理論路線因更弦易轍而頻遭批判之際,仍能持續發展其自由懷想的極 端主張而未輕易被撼動。. 三、參與社運的革命體驗對 Baudrillard 論述風格之影響 20 世紀 60 年代的Baudrillard充滿了激進左派的革命熱情,其政治上的興趣 起於當時左派反對阿爾及利亞戰爭的聲浪,不僅於行動上支持法國殖民地阿爾及 利亞的獨立運動, 2 更投入左派激進雜誌的創辦與文章撰寫,於 1962-1963 年間 同存在主義者Jean-Paul Sartre合作創辦雜誌《現代》 ,以及參與創辦了鼓吹社會改 革的《烏托邦》雜誌。此外,Baudrillard更積極投入法國 1968 年的五月學運風潮,. 2. 辜振豐(無日期)於〈法國六八革命的光與影〉一文指出,1954 年阿爾及利亞爆發反殖民的 抗爭,當時的法總統戴高樂有意派兵大舉鎮壓,但國內的反對聲浪日趨高漲,他只好作罷。在這 個過程中,法國新左團體一直支持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運動。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還非講得精彩不可。上課其實很費氣力,很多人無法理解 那種消耗元氣的狀態……

其次,將服裝可視為一種「符號」,在當代已是不爭的事 實。美國服裝社會心理學家 Susan Kaiser 在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中,進一步提出一「關於服裝符號系

大略來說 , 以上兩者決定 dynamic programming a lgorithm 的執行時間. ( 之前說的 Subproblem graphs

•  其中最重要的是 Materials 和 Updates.. 管理學習教材及發佈消息 - Page. • 

在生活中體證禪、領悟禪的真諦,這是「禪與生活一體」的第

• 教師為全班選定一個原因,並為各組選 定其中一個解決方法,著各組就該解決

虛擬線上投籃比賽 MVPA60 VIRTUAL SHOOT 替代學界比賽..

另外價格也是企業對於消費者傳達的另一種訊號,因為價格被視為最重要的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