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Baudrillard 學術論著與散文作品對於當代消費社會具有深刻的理論陳述與 現象分析,為能明晰其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承轉脈絡、其於當代消費社會中商 品、媒體與人類主體之間的互動意義之思索、消費文化的現象觀察、未來消費社 會圖像之預測,及其各項論述於教育中的衝擊性啟發,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 研究主要採取詮釋學方法,並輔以意識型態之批判。

為達前述目的,本研究採取 H. G. Gadamer 的哲學詮釋學和 J. Habermas 的批 判詮釋學方法。首先,就 Baudrillard 所處的歷史情境脈絡深入探討,作為詮釋其 符號消費理論的歷史視野。其次,將 Baudrillard 論述消費文化的主要文本置於其 歷史脈絡深度理解,歸納出符號、擬仿與內爆三個面向說明其消費社會之符號理 論。再就研究者所處的歷史情境脈絡,對台灣社會中消費文化進行反省,形成台 灣消費文化的歷史視野,以與 Gadamer 的哲學詮釋學產生視域的融合與轉化。

詮釋學研究方法於本研究的具體運用上,以研究者為理解者,以 Baudrillard 符 號消費理論作為詮釋理解對象。首先,藉由 Baudrillard 消費符號理論的歷史脈絡 與思想形成背景作為先前理解,其次,對其消費文化之理論與觀察進行文本的理 解與視野的交融,再透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與教育領域之對話,從而在教 育上獲得啟發。最後,採取批判理論的觀點,進一步檢視研究者本身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之詮釋理解,以及批判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意識型態。

另外,於研究步驟上,本研究主要採取的步驟如下:首先,蒐集有關 Baudrillard 的英譯論文、學術著作與散篇作品,及中、外相關評論研究。其次,

就蒐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初步閱讀思考,以確立研究方向為「Baudrillard 符號消 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再者,對文獻進行深入探究與理解,並且整理分析之。

其後,根據文獻詮釋與理解之結果,對 Baudrillard 理論論述與現象分析中的思維 矛盾處進行檢討,並針對台灣教育場域之消費文化進行深度理解與批判,俾使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對台灣教育有所針砭與啟發。最後,就上述分析結果,

形成論文綱要並撰寫論文,且於整個論文撰寫過程中,將透過蒐集、閱讀、分析 文獻與修正反省的循環思辨歷程,使文本與詮釋者、教育現場與理論之間不斷循 環互動,直至論文結構達致嚴謹、陳述論點較為清晰且體系完整為止。

將詮釋學方法運用於本研究主題上的研究架構,圖示如下:

符號消費理論發軔的歷史情境脈絡 歷史的視野

Baudrillard 之核心概念 符號 擬仿 內爆

Habermas 批判詮釋

Baudrillard 的思考方式與思想內涵

Habermas 批判詮釋

台灣當前教育的歷史脈絡 對當灣消費教育之建議

Gadamer 哲學詮釋:

台灣當前教育之 歷史視野與 Baudrillard 文本 詮釋的視野交融

Gadamer 哲學詮釋:

透過 Baudrillard 所處歷史情境 脈絡來詮釋理 解其符號消費 理論

批判詮釋 Habermas

圖 1-1:研究架構圖

第三節 章節架構與概述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及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此章旨在說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應用在教育領域上的研究動機 與目的,再敘述研究此論題之方法與步驟,並說明所挑選之素材與本論題之相關 性,以及在研究過程中的可能限制。

第二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本章旨在探求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生成的時代背景及其淵源。本研究將 回溯 Baudrillard 所處之法國當代思潮轉折與自我生命歷程,以明晰其理論中的時 代精神與個人風格,再對啟迪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三位學者 Marx、Debord 與 McLuhan 之相關理論探究,以解析 Baudrillard 承繼並反轉了三位學者的何種 論述,而開展其獨樹一格的符號消費理論。

第三章 Baudrillard 對消費社會的符號學分析

本章旨在闡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中的三項核心概念——「符號」、「擬 象」與「內爆」,並以此三面向探究 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社會現象的批判。首 先,敘述 Baudrillard 如何透過 Marx 政治經濟學之批判,確立商品將以符號邏輯 作為新的價值邏輯,並進一步揭示商品符號對主體全面支配的景況。再者,說明 Baudrillard 如何回溯實在與再現之間關係的歷史軌跡,以建立其擬象三次序之系 譜學(genealogy),由此說明其符號邏輯過度運作所產生的擬象,並進一步探討 擬仿次序下的超真實社會。最後,闡述 Baudrillard 如何透過對物品意義與影像訊 息之媒體生產機器的關注,來說明媒介如何依循符號邏輯與擬仿次序,而造成意 義與差異的內爆現象。以上即為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核心概念之探討。

第四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在當代教育問題之分析及應用

本章旨在探討消費文化對於教育領域所造成的衝擊效應以及教育的因應策 略。本研究將延伸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論述中對消費現象之批判,研析在媒介運

作下的商品符號,如何造成青少年在建構自我認同與社會關係上的異變,並進一 步探討教育如何培養學生在符號消費文化中,覺察媒介行銷明星、影像、名牌…

等商品的擬仿手法,以建立良好的身份認同與社會關係。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將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教育發展現狀,擬具消費素養教育之可行建議。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範圍

Baudrillard 對於物品符號、媒介仿擬過程、生產與消費…等符號消費理論之 概念論述主要出現在其《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s)》(法文原著出版年:

1968)、《消費社會(The Consumer Society)》(法文原著出版年:1970)、《符號 的政治經濟學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法文原 著出版年:1972)、《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法文原著出版年:

1973)、《象徵交換與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法文原著出版年:

1976)、學術論著中,因此,本論文研究範圍主要鎖定於此五個文本的閱讀,復 以 Baudrillard 其他著作與散篇作品為補充。

《物體系》、《消費社會》、《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Baudrillard 分析並 批判結構主義符號學與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立場,藉以展示其分析符號形式的符號 政治經濟學主張,並揭示其符號秩序與擬仿次序的立場。此三本書之內容可助研 究者探析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的立場轉向及其符號消費理論中的一些重要概 念,並輔以《Baudrillard 受訪輯(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與《冷酷 的記憶(Cool memories)》中 Baudrillard 生平背景與日常生活雜記的相關資料,

更能明晰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發軔的生平背景與時代脈絡。

前三本書除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作嶄新的景況析考外,更是站在符號學的

立場,對 Marx 主義進行批判,然,此時的理論批判仍屬 Marx 主義內部的一種 批判檢討之聲。隨後,Baudrillard 在其《生產之鏡》中,企圖徹底擺脫馬克斯主 義的內部批判立場,結合了人類學、社會學與符號學的研究成果,提出由象徵交 換所建構而成的象徵社會,藉以批判由生產性邏輯所主宰的生產社會。此書內容 之深究可釐清研究者對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背景與承轉脈絡。

承襲前幾本著作的理論立場,Baudrillard 於《象徵交換與死亡》中更透過「擬 象」與「擬仿」的概念詮釋,說明符號不確定性的轉向過程,藉以宣稱真正實在 的指稱與生產時代之終結、政治經濟學之終結。再以此書內容對照著《擬象與擬 仿》,便能進一步理解到促使物品符號進入超真實境況的「內爆(implosion)」概 念,並輔以書中活潑生動的當代消費社會現象例證,幫助研究者闡明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社會中的理論內涵及其對消費社會的現象觀察與預測。

本研究限於時間所限,Baudrillard 所著之期刊、論文、札記與散文產量豐富,

因此,未能盡數加入本研究的分析範圍。再者,Baudrillard 對當代消費現象的分 析側面不僅於符號、擬仿與內爆三個側面,未來若有機會可針對其他分析面向加 以研究探討。

第二章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淵源

Baudrillard 生於 1929 年 7 月,卒於 2007 年 3 月,處於法國政治、經濟與社 會劇烈變動的現代化歷程中,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所隱藏的過度現代化危機,引 爆了各種政治衝突。法國學界為解決現代性的文化危機而掀起一波波的思潮,在 此思想氛圍中的 Baudrillard 吸納了反現代性的思潮,孕育出符號消費理論的雛 形,並透過其生平體驗,來發展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激進論調。Baudrillard 符號消 費理論中「符號邏輯」、「擬仿次序」與「內爆作用」的思想,在思潮的影響與個 人經歷的體驗下,Baudrillard 更吸納了「Marx 生產理論」、「Debord 景觀理論」

與「McLuhan 媒介理論」內涵,轉而開展其符號消費理論。本章旨在分析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背景及其理論淵源:

第一節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思想形成背景

Baudrillard 對當代文化處境產生焦慮而進行的觀察與反省,構成其符號消費 理論中的三個重要論點:客體系統中的符號邏輯、媒介消費的擬仿運作與泯除二 元差異的內爆作用。他企圖顛覆過度膨脹的主體哲學、連結真實的再現表象與二 元對立的理性邏輯,由此可見其思考基軸是一種對於現代性過度發展後的現象而 作的質疑批判。而 Baudrillard 此種反現代性的力量之源,乃醞釀於法國當時的時 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即是對現代性的反動,其主軸基調有三,一 是對主體膨脹所擴張之權力進行批判,二是對失卻真實依據之表象進行質疑,三 是對理性邏輯作用下的二元對立觀進行否定。然而,法國顛覆現代性的後現代精 神因何而起、為何而戰,則必須回溯至法國哲學思潮之走向,以透晰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時代精神與理論基調之源。再者,本節不僅從鉅觀的歷史角度去

Baudrillard 對當代文化處境產生焦慮而進行的觀察與反省,構成其符號消費 理論中的三個重要論點:客體系統中的符號邏輯、媒介消費的擬仿運作與泯除二 元差異的內爆作用。他企圖顛覆過度膨脹的主體哲學、連結真實的再現表象與二 元對立的理性邏輯,由此可見其思考基軸是一種對於現代性過度發展後的現象而 作的質疑批判。而 Baudrillard 此種反現代性的力量之源,乃醞釀於法國當時的時 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後現代精神即是對現代性的反動,其主軸基調有三,一 是對主體膨脹所擴張之權力進行批判,二是對失卻真實依據之表象進行質疑,三 是對理性邏輯作用下的二元對立觀進行否定。然而,法國顛覆現代性的後現代精 神因何而起、為何而戰,則必須回溯至法國哲學思潮之走向,以透晰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的時代精神與理論基調之源。再者,本節不僅從鉅觀的歷史角度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