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針對中年父母、家庭生活教育工作人 員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

壹、 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過去的許多研究皆證實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之間具有密不可分之關連 性,然而,由於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層面涉及廣泛,因此,研究並未直 接使用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的廣義字詞。其中最多使用共親職的概念來探 討夫妻間的婚姻關係與親職角色的責任與壓力等。在依變項中也多關注在 個人的外在行為或個人感受,針對親子關係滿意則較少著墨。

本研究透過次級資料的使用,選取相較於其他階段,中年夫妻與青少 年子女在此發展階段的特殊情境之處,使用親子互動中的親子衝突與婚姻 互動中夫妻支持為測量題項。然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實際上還有許多不同 的面向可進行討論與研究分析,故未來要再進行相關研究之時,可採用其 他面向進行討論,以豐富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相關研究之內容。婚姻關係 與親子關係中間還有親職行為的影響及作用,未來也可增加親職行為的相 關變項進行三者之間的討論。

此外,親子衝突與夫妻支持皆是持續且不斷改變之動態歷程,本研究 僅針對家有高中階段子女之中年父母進行探討,未來之研究除了可針對中 年父母不同階段之親子關係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研究之外,更可蒐集長期的 追蹤資料,或使用 TYP 資料庫之不同波段之資料進行連續變化的討論與分 析,更可以完整說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之間,中年父母與子女之親子關係

60

的轉變,以及中年夫妻的婚姻互動對於在子女於不同階段時和父母的親子 關係的影響。

貳、 對家庭生活教育工作人員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儘管夫妻支持對於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 滿意,並不存在間接影響機制。但證實夫妻之間的夫妻支持對於與青少年 子女的親子關係滿意具有直接影響力。這表示,即便高三階段的青少年子 女已經到了成年前期,但父母親的婚姻關係與婚姻互動的好壞,與青少年 子女的親子關係仍然具有明顯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正面臨人生的重 要轉換時期,父母親的支持與鼓勵對於孩子而言,是在高三階段很重要的 支持來源。

由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發現,中年父母的夫妻支持程度對於其自身感 受與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子女親子關係影響甚大。給予婚姻關係的關注,以 及其對於一個家庭的影響,並不僅止於存在於新婚夫妻之間,正因為婚姻 關係與婚姻互動是一動態且並非一成不變的歷程,因此每個階段都有其挑 戰與任務。故研究者建議,家庭生活教育者應針對處於此階段的中年父母,

設計家庭生活方案,針對中年夫妻的婚姻增進與增溫。以林如萍主編(2012)

之《心,約定》為例,該書是針對中年及老年夫妻所設計之婚姻關係自學 手冊,期望透過提醒式的短篇文章,以及穿插相關的測驗與活動增進夫妻 間的生活情趣,重新喚起經營婚姻關係的能力。可依此本書之內容與中年 夫妻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設計相關方案並推動。

此外,中年父母在此階段自身也面臨改變,生理因為老化所帶來的改 變,或者是工作上改變與退休,對於中年父母的生活也都帶來一定的挑戰 甚至產生困難。此時期的中年父母也不僅需要照顧青少年子女,也可能還

61

同時擔任成年子女角色,奉養者老年父母,加上處於婚姻關係中的妻子或 丈夫的多重身份與責任。對於此階段的中年父母而言,所面對的生活壓力 與家庭階段轉變較大。因此本研究也建議家庭生活教育人員,應發展相關 方案,使得中年父母對於自身的家庭生活規劃,並因應中老年期家庭,強 化中年父母在面臨家庭發展階段轉變之時,當面臨挑戰與家庭壓力時的因 應能力。

參、 研究貢獻

在過去的研究中,當探討親子關係時,研究者往往僅止於討論父母與 子女之間的互動或是親子關係的認知對於親子之間或子女個人發展的影 響。然而,以家庭系統理論而言,當一個次系統開始轉動時,其他的次系 統也會受到連帶的影響與改變,因此,本研究基於此理論基礎與概念之上,

本研究在此將夫妻之間的婚姻互動中的支持行為納入考量,探討其與親子 關係滿意的影響和關連為何。研究結果顯示,夫妻支持確實對於親子關係 滿意具有直接影響而非間接影響,且直接影響效果明顯強烈。也就是說,

對於中年父母而言,自身的婚姻關係好壞,也可能對於親子關係有重大影 響,且為直接影響效果。

此外,在老年化的現代社會中,老化議題不再該是少數人所關心,隨 著平均壽命延長,與家人相處時間也越來越長,瞭解各階段的家人關係樣 貌為何,在不同的家庭發展階段以及個人生命歷程的各階段,會遇上不同 的任務與需要背負的責任。在過去,對於 40-64 歲左右的中年世代相較老 年與幼年的關注少了許多,故本研究特別將樣本選定對其中年世代的關 注,期望對於中年世代的家庭研究與相關議題多一些探討與瞭解。

62

肆、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中年母親與中年父親之樣本,為獨立樣本而非為對偶資料。

研究結果並無法顯示同個家庭中,夫妻雙方的感受與看法對照,僅能呈現 其中一方所感受到之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互動過程與感受,此為本研究 使用此次級資料之研究限制。且家長卷樣本中男性、女性樣本數差異較大,

也可能使得部份研究結果受到影響。而本研究僅使用家長問卷之調查資 料,然而,親子關係為一雙方互動的過程,因此親子之間的認知與行為解 讀也會有所不同,故本研究僅呈現中年父母所認知之親子關係,未來研究 者也可使用子女卷進行對偶的研究分析。

6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2012)。台灣青少年成 長歷程研究。2012 年 6 月 23 日,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gview/2/1

內政部(2006)。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13 年 8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94

內政部(2009)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2013 年 4 月 1 日,取 自 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2

內政部(2012)。內政部統計處簡易生命表。2013 年 2 月 1 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

王惠芝(2011)。成年子女生命事件對代間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麗瑩(2007)。中年人的生活事件與中年危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明燁(2009)。父母難為:教養行為對於青少年時期親子關係的影響。第 三次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 研究所。

吳明燁、伊慶春 (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 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臺 灣社會學,7,1-46。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社會政 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133-170。

64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4),439-471。

周玉慧、謝雨生(2009)。夫妻間支持授受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2), 215-234。

林如萍(1998)。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

中華家政,27,68-83。

林如萍(2001)。兒童與青少年。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

(主編),家庭概論(288-303 頁)。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2001)。家庭發展理論。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

(主編),家庭概論(82-97 頁)。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2012)。家庭的代間關係與代間互動類型。載於伊慶春、章英華

(主編),臺灣社會變遷 1985-2005:家庭與婚姻(75-124 頁)。台北 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如萍(主編)(2006)。航向中年。台北市:台灣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 員協會。

林如萍(主編)(2012)。心約定。台北市:教育部。

林昭溶、林惠雅 (1999)。國中學生親子衝突的因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

12,47-101。

林惠雅(2007)。青少年獨立自主發展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35,153-183。

65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6,

125-151。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 父、人母。教育心理學報,41,167-184。

林麗雅(2010)。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紹一、胡秀媛(2009)。大專學生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 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2(2),77-102。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出版。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 與諮商學報,27(1),47-63。

陳富美、利翠珊(2004)。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 料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 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黃宗堅(2010)。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配對類型及其親密關係滿意度:一個 對偶資料的分析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2(1),25-46。

黃宗堅、周玉慧(2009)。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51(2),25-46。

黃秋華(2006)。中年人手足規範態度與手足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葉光輝(2012)。青少年親子衝突歷程的建設性轉化。高雄行為科學學刊,

3,31-59。

鄭淑君、郭麗安(2008)。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

鄭淑君、郭麗安(2008)。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