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年父母的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 夫妻支持之作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年父母的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 夫妻支持之作用"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中年父母的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 夫妻支持之作用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an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of Middle-aged Parents: The Effects of Marital Support.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蕭羽帆.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謝誌 當初決定要念研究所是大三暑假的事了,一路走來終於完成碩士論 文,總是覺得遙遠的這天,終於也到了自己寫謝誌的時候,一路以來,真 的要感謝非常非常多人對我的幫助。 首先最需要大大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如萍老師,從大學進老師研 究室以來,在老師身上學習到的,豈是三言兩語能說明的,老師總是在我 被自己困住時鼓勵我,對我來說,和老師不僅是師生關係,還有家人的情 感產生,能在老師門下,真的是很幸福又感激的事!親愛的兩位口委老 師,周玉慧老師和蕭英玲老師,很是感謝兩位老師在口試中,及論文撰寫 期間給我的所有鼓勵,不僅細心的給予指導,也幫我考慮研究上的許多可 能和指出盲點,你們給予的正向力量,更讓我有勇氣和動力完成論文。 在研究所期間所修習的每一門課,都很開心又收穫滿滿,令我獲益良 多,在此感謝周麗端老師、魏秀珍老師、黃迺毓老師、潘恩伶老師、楊翠 竹老師、黃馨慧老師、衛教系晏涵文老師,在每一門課程中都開展了我在 家庭生活教育上的視野與充實專業知能。以及特教系陳心怡老師與心輔系 陳柏熹老師,給予我在統計方法上的教導,讓我發覺統計的有趣之處。 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即便常常感到辛苦,但也因為身旁的人,讓我 常感到喜悅,不僅在我失落和進度落後時給予打氣,更因為有你們的陪 伴,讓我在這條路途中感到不孤單,謝謝秋姐、芝麻、秉珊,很抱歉總是 在你們忙碌時打擾你們,但你們總是很有耐心的替我解惑,安撫我的情 緒,讓我感受到滿滿的疼惜,論文能完成至此,真的要非常感激你們。謝 謝一起努力的家庭組夥伴:馥讌、先豪、婷儀、慕恩、珊妏、陳霓、從文、 珮榆,到現在都清晰可見我們一同在自習室奮鬥的痕跡,也懷念我們一同 班遊的開懷大笑,是你們讓我在研究所也找到了歸屬感,也是你們在我遭.

(3) 遇瓶頸時,給予安慰和啟發。謝謝惠芝、秭翊、小目、庭蓁、怡文、怡臻、 莉婷、韻茹、郁阡、榕真等學姐們,總是不吝於給予我關愛,時常的問候, 也在修課與研究上給予指導,讓我有更多方向,心中也有你們滿滿的祝 福!感謝研究室的學弟妹,柏亨和俞婷,謝謝你們的體貼、幫助和打氣, 讓我可以用力衝刺論文。 在論文衝刺期間,感謝嘉芳學姐,不僅包容我的雙重身份,還總是鼓 勵我並協助我許多,在你身邊這半年我獲得的真的太多了!此外,我還遇 到一群相見恨晚的好朋友,感謝親愛的實習夥伴們:崇鑫、太荷、修榕、 宜蓁、承昀、怡綸,謝謝這半年有你們給予我論文上的幫助,更耐心的替 我解答和想辦法;還要感謝佳卉、彥庭、傑懋、君銘、韓萱、加晉,謝謝 你們這段期間總是給我無限鼓勵和歡笑,讓我在愁雲慘霧之中還總是感受 到陽光的氣息。感謝親密好友楊咩、大力、菇菇,有你們一起努力,聽我 抱怨、彼此打氣真的很感謝!謝謝貝俞和博恬,同住的第四年,那時我們 都各自為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打拼著,但可以在那一年和你們擁有屬於我 們的家和晚餐時光,讓我的心不像個遊子,而有紮根的感覺! 謝謝小博,雖然我們分隔兩地,也雖然你比我晚念研究所,卻比我早 畢業,可是謝謝你總是聽我抱怨、講無聊的小事,還有一邊鼓勵我,又一 邊鞭策我,多少一起熬夜寫論文的夜晚,終於讓我也完成這個階段了!最 後,要感謝我最最親愛的家人們,謝謝爸爸、媽媽、弟弟總是包容我的任 性和壞脾氣,並且無限支持我做的一切決定,沒有你們,我不可能無後顧 之憂的走到今日,你們是最棒、最好的爸媽,天使中的天使,還有所有愛 我的家人們,謝謝你們對我的無限支持和鼓勵,我愛你們! 羽帆. 2014.02.17.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年父母與高中階段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對親子 關係滿意之影響,並檢驗中年父母之間的夫妻支持對於親子關係滿意的調 節機制。運用 2005 年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青少年成長歷 程研究計畫」蒐集之高三階段資料,選取受訪青少年之父母為樣本共計 1,253 份,以多元迴歸分析探討親子衝突、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 響,並進一步以交互作用變項檢視夫妻支持與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的 影響是否存在調節機制。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中年父母與高中階段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不高;中年夫妻普遍感受 到的配偶給予的高度支持,並且,男性相較女性感受到配偶給予較多 的支持行為。 二、 對於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而言,親子衝突對於親子關係 滿意均有顯著的負面影響,而當中年父母感受到配偶給予支持,則對 親子關係滿意有正向影響力。 三、 對於家有高中階段青少年子女的家庭,夫妻支持不會改變親子衝突對 於親子關係滿意程度的負向影響,整體來說,影響中年父母感受親子 關係滿意的因素是:親子互動中的親子衝突與婚姻互動的夫妻支持。. 關鍵字:親子關係滿意、親子衝突、夫妻支持、中年父母、青少年子女.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 parent-child conflicts an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for middle-aged parents with adolescent children. It is also to test the moderated effect of marital support. Th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are from the Taiwan Youth Project, which surveyed at 2005. The selected samples comprise 1,253 parents, aged between 40 to 64, with at least one adolescent child at senior hi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in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parent-child conflict and marital support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is moderated by marital support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the conflict frequency was not high between middle-aged parents and adolescent children at senior high. Middle-aged couples felt high marital support from their spouse, and the feelings of being supported by their spouse are stronger in male than female. Second,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s hav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while marital support from spouses has positive impact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Finally, marital support would not moderate the impact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resulting from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s. In sum,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as influenced by two factors: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s and marital support.. Keyword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marital support, middle-aged parents, adolescent children.

(6)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年父母的親子關係........................................................... 7. 第二節. 中年時期的婚姻關係......................................................... 17. 第三節. 中年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9.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樣本......................................................... 30. 第四節. 研究變項說明..................................................................... 3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6. 第一節. 背景變項描述..................................................................... 36. 第二節. 親子衝突、夫妻支持及親子關係滿意............................. 39. 第三節. 親子衝突與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 44. 第四節. 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的調節機制.............................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52.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59. 參考文獻 ................................................................................. 63 附錄 ......................................................................................... 72.

(7) 圖目錄 圖 3-1-1 研究概念圖 ........................................................................................... 28 圖 3-1-2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調查之資料結構圖 .......................................... ..31. 表目錄 表 4-1-1 受訪者個人基本背景變項 ................................................................... 38 表 4-2-1 受訪者親子衝突、夫妻支持與親子關係滿意變項描述 ................... ..43 表 4-3-1 背景變項、親子衝突、夫妻支持與親子關係滿意之相關係數矩…..48 表 4-3-2 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親子關係滿意迴歸模型 ................................ 49 附錄表 親子衝突與夫妻支持性別差異考驗迴歸模型………………....……... 73.

(8)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從研究緣起、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分述之。. 第一節、 研究緣起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延長,目前男女平均壽命已達 75.96 與 82.63 歲(行政院,2011)。臺灣在西元 1993 年就進入高齡化國家(老年人 口佔 7%以上) ,行政院經建會的推計,臺灣預估在 2018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 例將超過 14%。近年來,中老年議題成為重要的議題且備受關注和討論,對 於華人社會來說,親子關係是家人關係的主軸,因此如何能維持好的親子關 係和代間關係品質是大家所關注的。親子關係研究關注於幼兒、學齡兒童與 父母的關係和父母親職行為對於子代福祉等議題;而代間關係研究則主要聚 焦於老人與成年子女之間。相對來說,中年世代父母親及青少年子女的親子 關係,較少成為關注。 為什麼要關注中年世代的父母親及青少年的親子關係呢?在家有青少 年階段的家庭,當親子雙方分別面臨轉變的情況下,是一般人們常認為的青 少年叛逆,抑或中年父母的中年危機對家庭會產生影響?以 Erikson(1959) 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而言,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尋求自 我存在價值與意義」,若於此一時期未能確立自我信念與期望,則可能對未 來開始產生不安與徬徨、迷失,此時也是青少年社會化和心理認知發展的重 要階段,更常被稱為「風暴期」或「叛逆期」來形容青少年於這階段的混亂 和多變。反觀中年父母於此階段的中心任務是「創造生產,希望對家庭和社 會有所貢獻」,但同時也是邁向老年的過渡期,當中年父母面對生理機能的 改變和需「扶老攜幼」的壓力,而婚姻關係亦可能面臨逐漸平淡和滿意度下 1.

(9) 降之時也可能產生「中年危機」。中年父母於此階段,所面臨的挑戰事實上 並不亞於青少年時期,然過去研究多關注於「親子衝突」對青少年的適應問 題、青少年偏差行為或是青少年的福祉與健康等議題,較少針對中年父母探 究其與青少年子女之親子關係。其中,以中年父母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也相當 有限,因此,本研究期望針對中年父母,探討: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親 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聯影響。 家庭中除了父母與子女的個人因素及親子互動會影響親子關係滿意 外,夫妻間的相互支持、互動也是重要的影響因子。過去許多文獻指出婚姻 結構及婚姻衝突也是影響親子關係及子女發展的重要因素(Fauber, Forehand, Thomas, & Wierson, 1990) 。有關中年階段夫妻婚姻關係的面貌,儘管對於婚 姻關係與家庭發展階段的關連性,過去文獻尚未達成一致。但文獻多指出夫 妻婚姻滿意度於子女就學期間是滿意程度較低的階段;當孩子又開始進入青 春期時,父母及青少年時期的親子衝突頻率和程度是會隨著婚姻滿意的高低 而波動,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的品質與穩定(Cui & Donnellan, 2009) 。然而, 有關中年夫妻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相關研究卻十分有限。 探討有關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兩者之間的相關研究時,研究者多使用家 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 theory)以及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的觀點 為理論根基。家庭系統理論指出關注家庭時,應視家庭為一個整體,內有許 多次系統會交互影響,因而當一家庭成員出問題時,其整個家庭都需被檢視 與調整(Smith, Hamon, Ingoldsby, & Miller, 2009)。外溢效應指的是關係系 統間的情感經驗及表現是會彼此傳遞,進而影響到另 一個關係系統 (Erel & Burman, 1995,Cox, Paley, & Harter, 2001) 。過去文獻多以負向的系 統間外溢為論述的重點,如:父母的婚姻衝突對孩子福祉的影響(Bradford, Vaughn, & Barber, 2008),以及對於親子衝突的影響(Almeida, Wethington, 2.

(10) & Chandler, 1999),或是對於親職行為、共親職的影響(Katz & Gottman, 1996)。而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之間的外溢,是否也有正向流動的可能性? 若婚姻不穩定會對親子關係帶來負面影響,那麼夫妻婚姻穩定對於親子關係 和子女發展之間,是否存在正向影響?十分值得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研究者期望釐清:面對青少年階段的親子衝突,中年夫妻之 間良好的互動支持是否能為維繫親子關係滿意帶來正向的影響?意即,夫妻 的良好婚姻關係或互動,是否對親子關係滿意有影響,二者間是否存在正面 的外溢效應?近年來,家庭研究領域倡導利用大型資料庫的資料進行次級分 析,不僅母體具有代表性(Hofferth, 2005)。目前,臺灣親子關係的研究多 數仍以子代的樣本為主要分析資料,缺乏親代角度的資料分析,因此,本研 究將應用大型的調查資料庫之資料,以次級資料分析之方式,由親代觀點探 究加以探討。. 3.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探討中年父母的婚姻關係,對於其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與親 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機制,具體而言,提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 探討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夫妻支持與親子關係滿意之 情況。 二、 探討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 三、 探討中年父母之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機制。. 貳、 研究問題 一、 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情況為何? 二、 中年夫妻的夫妻支持情況為何? 三、 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為何? 四、 中年夫妻的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為何? 五、 中年夫妻的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是否存在間接影響?. 4.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 中年父母 研究者關注的研究對象為中年父母,根據內政部戶政司對人口調查的定 義區分,15-64 歲人口為主要的工作年齡人口,隨著少子化及醫療資源的進 步,老化指數提高,對於此年齡區間的人口而言,扶養比也逐漸攀升。西方 將成年期分為三階段,少成年期(young adulthood)、中成年期(middle adulthood)與老成年期(later adulthood)(Gonyea, 2003)。當人進入中年階 段後,生理機能開始退化,老化跡象逐漸明顯,如聽力減弱、停經、視力模 糊等,且中年父母面臨青少年子女即將離巢(如到外地就學、就業)與退休 的生活變化,在身心轉變及社會關係的變化都是挑戰。 「中年」的概念學者至今無固定的年齡範圍界定,有些學者將中年界定 於 45 歲至 65 歲(張春興,1989) ,也有將其定義為 40 歲 65 歲之間(Erikson, 1959),甚至有些學者認為有些人早至 30 歲進入中年階段,晚至 75 歲才結 束(Gonyea, 2003) 。本研究關注的中年父母,不僅於此階段擔任家中主要的 經濟與生活的中心,在婚姻、家人扶養及工作上的多重壓力較明顯,故本研 究將以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庫之家長問卷為研究樣本,並將中年父 母定義為 40 歲到 64 歲之間,且家中有一位高中階段子女(本研究以下稱中 年父母)。. 貳、 親子衝突 家庭成員每日居住在一起便會增加衝突的機會,而親子衝突指的是父母 與子女之間因認知相異、意見不合、或是感情不睦而起爭執的情形(張春興, 1989),而衝突頻率又會隨著孩子的發展階段有所不同(Messman, 2003)。 5.

(13) 青少年時期被指出是衝突頻率較高的階段,本研究關注於家有高中階段青少 年子女與中年父母的親子衝突,親子衝突指的是:過去半年來,中年父母知 覺其與青少年子女相處時,所發生意見不合或子女態度不佳等親子衝突之頻 率加以測量。. 參、 親子關係滿意 親子關係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青少年隨著年齡增長與外在社 會的互動機會增加,和中年父母的親子關係也開始產生改變,本研究關注的 是以父母親角度知覺的親子關係滿意。將使用父母知覺與青少年子女之親子 關係滿意程度此一面向來分析。. 肆、 夫妻支持 婚姻是一個家庭建立的盤石,也是家庭研究中重要的關注。不論中、西 方在探討婚姻關係的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測量指標為婚姻滿意度及婚姻衝突 (Erel & Burman, 1995; Whiteman, McHale, & Crouter, 2007;吳明燁、伊慶 春,2003),在婚姻關係當中,兩人相處時間的長短及對於婚姻的穩定及維 持都具有重大影響。而夫妻間的正向支持也能夠增進彼此的婚姻關係品質 (周玉慧,2009)。然而本研究希望探討的是婚姻的穩定與正向力量,能否 對於親子關係滿意有影響,故使用夫妻支持此一面向來分析:夫妻支持則是 指:過去一年來,丈夫或妻子相處時,感受到配偶給予支持情況加以測量。. 6.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關注家有青少年階段的中年父母其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 意的影響,並探究中年夫妻的正向婚姻互動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即夫妻支 持對中年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機制。以下先針對中年父母的親子關係加以 分析,及中年夫妻的婚姻關係,最後聚焦討論中年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之 間的關聯。. 第一節、 中年父母的親子關係 本節將探討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先以家庭發展的角度探 討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個體發展現況及中年父母親子關係的相關研 究,接著討論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再討論此階段的中年父母親子關 係滿意。. 壹、 中年父母的親子關係 一、 父母與青少年子女 家庭和個人一樣具有發展歷程,家庭被認為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有 幾個必經的過程和階段,Duvall 於 1950 年代提出了個有系統具階段性的家 庭發展週期,認為家庭會依序從兩人走入婚姻、家有新生兒、孩子離家,最 後進入空巢期。發展階段也可由三個不同層次方面分析:個人心理、家人互 動、社會體制(林如萍,2001)。家庭發展中的轉化期並非是長久的改變, 多是短暫、快速且戲劇性地改變,它對於家庭發展任務的重要性,是可以在 轉化過程中發現之後可能的發展任務,然而並非所有的轉化都是由發展歷程. 7.

(15) 中引導出來的,可能是單一或是多個複雜因素導致而成的。轉化期遇到的困 境與改變也會隨著家庭的差異性而有不同的因應,有些家庭會順利度過,有 些則可能面臨許多困難(White, 1995)。 正位於家庭生命週期「家有青少年」階段的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他 們在此階段的家庭發展任務有哪些呢?此階段其發展任務主要有二,一是隨 著青少年的成熟、獨立,父母和子女需調整親子關係,在「自由」和「責任」 中取得平衡;二為中年父母在為人父母後期,建立自己的興趣及規劃老年生 涯(林如萍,2001)。自發展任務中可知家有青少年階段的親子關係和中年 父母的個體發展都正面臨改變,值得被關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不 同,這在西方社會發展出的理論用於華人社會是否有所不同?這個階段的親 子關係到底呈現何種樣貌? 在西方社會文化裡,個體的獨立自主是重要的價值觀,但對中國人的文 化來說,個體被視為社會關係的一個部分,個人行為和關係中的其他人是密 不可分的,因此每個人之間都維持一定的相依關係(林惠雅,2007),這部 分更是展現在青少年子女和中年父母的家庭互動情形上。根據內政部 2009 年的青少年狀況調查中發現,臺灣 15 到 24 歲青少年、青年主要的居住型態, 以與父母同住者最多,佔 58.58%,其中位於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和父母同住 的比例更高達 87.51%,顯示在臺灣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和家庭中的互動和對 家人、父母的依賴還是非常緊密。另外,內政部在 2003 年針對青少年身心 狀況調查報告中,父母在管教態度上,與 1999 年的調查相比,少年的父母 親管教態度,以「會和我(少年)討論後再做決定」為最多約佔五成左右; 但親子意見不一致的問題,則以「課業升學問題」佔最多,甚至母親與子女 對課業的意見不一致還比 1999 年的調查上升近 10%。顯示,儘管父母的管 教態度已逐漸民主、尊重子女意見,但在臺灣的家庭中,可能隨著教育體制 8.

(16) 的變動與升學壓力的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投入尤其是在課業參與和未來的 升學與出路其實有著更多的投入、不鬆手。林惠雅(2007)也發現子女於青 少年階段,中年父母還是有很多限制,尤其在國、高中階段,除了學校之外, 家庭生活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圈,因此父母對課業重視、生活玩樂、朋友交 往、金錢使用等管制還是非常明顯。雖然親子間意見不一致不一定會導致衝 突,但的確呈現了此階段親子關係間存在矛盾與認知差異。 由上述說明可知,臺灣社會的中年父母對於子女成長的認知,並不如同 西方的父母,一旦子女開始進入青春期或成年後,就會開始學習放手讓子女 對自己的選擇學習全權負責與決定。在臺灣社會中,於此階段的中年父母對 於子女還是有很多陪伴,甚至管制,即便是子女成年或離家就讀大學,對於 中年父母而言,那僅是物理空間上的暫時離開,而非真正的離家。華人文化 以父子軸為家庭的主要關係,表示不僅看重倫理、輩份,更看重其親子之間 的關係,尤其家有青少年子女和中年父母更是需要被討論,但目前在探討親 子關係的相關研究中卻還是少見以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為主要關注對象。. 二、 中年父母親子關係之研究現況 相較於西方社會以夫妻軸為家庭核心與基石,在華人文化中,則以父子 軸為家庭議題中主要關注焦點,隨著性別平等價值觀改變,儘管當今社會已 不如以往,謹守父子上對下的親子關係,但華人家庭中,親子關係仍然是關 注重點。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當中,認為對於子女的投資是未來老年生活的保 障,傳統諺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句話也顯示出了中國家庭對於孩 子的重視,即便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許多父母儘管已不再認為老後要隨 子居住,但相較於西方社會的父母親而言,華人父母和孩子的緊密程度仍然 是非常高的,親子關係也是家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題。檢視國內、外 文獻中,親子關係相關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關注父母的教養方式、親職行 9.

(17) 為對子代發展的影響,從子代的外在行為表現、學業成就、心理發展及心理 福祉等,皆為家庭領域研究者們主要感興趣的研究議題。早期親子關係的相 關研究對象多集中於子代的幼兒時期與兒童期,就發展的角度,幼兒時期和 兒童期是學習社會化和心理發展重要的階段,因此也是許多學者所關注的。 張思嘉(2006)針對家庭相關主題的研究整理其台灣心理學者所有興趣的議 題,發現親子關係研究中主要集中於親子關係與教化,關於親子關係的研究 議題又主要多在探討親代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外在行為、學業成就、自我概 念發展等影響。但之中卻少見聚焦於「關係」的研究,隨著子代的發展,在 中年期家庭的親子關係依然多關注於父母的教養方式及親職行為與青少年 的外在發展,在親子「關係」層次的討論則是缺少探究的研究議題。 隨著社會的變遷及人口結構的改變,中老年人口福祉相關議題開始受到 關注,但提到代間關係,大家也主要針對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與其成年子女 為研究對象,依然獨漏了中年階段的世代,因此研究者好奇中年父母和青少 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目前呈現的樣貌為何。目前的文獻顯示討論家有青少年階 段的親子關係議題中,有探討親子衝突後青少年的因應策略和歷程(林昭 溶、林惠雅,1999),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吳齊殷,2000; Bradford et al., 2008;Hair et al., 2009a),父母教養行為對青少年及 親子關係的影響(周玉慧、吳齊殷,2001),父母間衝突對青少年的影響 (Feinberg, Kan, & Hetherington, 2007),親子關係對子代未來親密關係 的影響(黃宗堅,2010;黃宗堅、周玉慧,2009)等議題。以上親子關係研 究大多是以子女的角度討論親子關係,特別關注父母教養行為與子女表現的 關連。儘管有少數以親子配對的資料展現,但仍關注於子代。然而,在親子 關係中不僅只有子代需要被關注,父母親所知覺之親子關係也等同重要,但 目前卻甚少探討親代,尤其鎖定中年父母知覺親子關係滿意好壞與其個人福. 10.

(18) 祉的相關研究。 根據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發展現況而言,可知隨著臺灣的社會變 遷,教育體制的改變,父母認為子女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的認知和時間 都與以往大不同。過往農業社會教育不普及,當家中資源不足時往往僅能供 應家中少數子女受教育,其他子女則提早出社會,開始成為一位成人;但現 代社會隨著義務教育的實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青少年在高中畢業後,大 多數選擇繼續升學,因此父母親對於青少年蛻變成一個成人或被看待為一位 成人的時間更為拉長及延後。加上臺灣家庭中,這階段的中年父母對於青少 年子女還是有很多陪伴、不放手與管教等。 過去關於親子關係的研究多放在父母的角色行為,對青少年子女的教養 與管教,國中、高中階段時對於學業的要求,以及行動(如與朋友外出、門 禁等)和生活層面上的限制對於子女個體的影響,但大部分的親子研究卻很 少關注中年父母和青少年子女的「關係」層面,國內的研究也僅有少數幾篇 研究關注於親子關係內涵。國內以中年父母角度探究親子關係的研究中,周 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利用親子對偶資料將家有青少年家庭的親子 關係利用潛在全象分析進行分類,之後分析親子關係對中年父母生活感受的 影響。 研究結果指出,母子與父子的親子關係各可分為四類型。整體而言,雖 然對親子關係知覺一致的「親愛型」在母子或父子關係中都是比例最高的約 佔三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親子關係知覺不一致的四種類型也都分別佔整 體的二成至三成,顯示至少一半的青少年子女和父母親在此階段的親子關係 知覺有落差,且在這些類型當中子女所感受到的親子衝突感都較父母親來的 高。另外,此研究也發現親子關係類型會因青少年的性別而有所不同,「親 愛型」中以青少女和父母親的配對比例較高;相對而言,青少年和父母親的 11.

(19) 配對比例則於「衝突型」及其他知覺不一致類型中佔多數。 且不論是父親或母親的中年生活感受,均會受到此一階段的親子關係而 有所影響,顯示這階段親子關係不僅對青少年有重大影響,對於中年父母的 生活感受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此研究除婚姻狀態外並未納入其他婚姻關 係的相關變項進行討論,但也在文獻回顧中提及婚姻是個長久且動態的歷 程,當孩子離家後,夫妻回歸兩人生活時,婚姻關係又將再度成為兩人間的 重要議題,故婚姻關係也應是影響中年父母的生活感受的重要變項。且中年 父母的生活感受為個人層次的主觀感受,與本研究期望探討的為中年父母對 親子關係滿意的關係層次有所不同。 另外,以子女角度切入的相關研究中,中年父母的教養行為對於青少年 時期的親子關係有何影響?吳明燁(2009)從代間矛盾的觀點來檢視教養行 為對親子關係的影響,相較於西方社會崇尚個人主義,華人社會則以家庭為 與外在社會的界線劃分,所以華人父母認為子女是家庭內的自己人及家庭或 家族的延伸,對於子女的管教自然也是竭盡所能。 此研究從華人文化「管」的概念進行測量,並將親子關係區分為依附、 衝突和矛盾情感三個面向。研究者利用長期資料針對國中時期的親子互動變 項,探討對高中時期親子關係的影響,結果發現父母教養行為中的「回應」 行為有利於依附關係的增進,而「要求」行為則容易提高親子衝突,兩者的 影響都是持續非短暫的。但華人父母大多不只使用「回應」或「要求」的教 養行為,多使用「夾雜」的方式進行,因此容易產生親子間的矛盾情感。教 養行為的不同比較看來,對青少年較好的教養行為方式,都是屬於不直接干 預行為,雖然青少年子女在此階段自主性增加,但對於父母的依賴和需求並 未減少,因此在親子關係上呈現矛盾的情感。此篇研究透過華人父母的教養 特色來呈現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然此篇研究還是以子女的角 12.

(20) 度看待親子關係和本研究期望關注中年父母角度的親子關係不同。 綜上所述,過去有關親子關係研究不在少數,但大多針對親子關係中的 衝突、教養行為、子代偏差行為等進行討論,親子關係品質或滿意程度的研 究卻相當少見,故本研究將針對親代,也就是中年父母觀點所感受之親子關 係滿意進行討論與分析。. 貳、 中年父母的親子衝突 一、 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衝突研究 家庭是相較於其他社會團體更為親密且互動緊密的團體,研究指出家庭 相較於其他社會團體更容易產生衝突,且親子衝突的頻率和孩子的年齡與發 展階段具密切相關性(Messman, 2003)。 針對家有青少年的親子衝突研究,許多文獻探討從兒童期過度到青少年 期間父母和子女的親子衝突變化,就 Erickson(1959)提出的社會發展階段 和任務來看,青少年及中年父母於此時期同時面臨身心的轉換過程,雙方分 別面對來自學校及社會的壓力。孩子於此階段開始增加與外界的接觸和互 動,尋求認同的族群也不限於家庭一個團體,因此在學校和其他同儕關係中 也面臨巨大壓力,和父母開始呈現「既親且離」的狀態(Bloom, 1980,引 自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中年父母親也面臨社會、工作和家庭 經濟,家人扶養的多重壓力之下,面對孩子的轉變和狂飆時期,雙方的衝突 往往可能一觸即發。 青少年與父母的親子衝突頻率是否真的較其他時期來的高呢?在探討 從兒童期到青少年期的長期追蹤研究中發現:子女於青少年期和父母的衝突 確實會提高,且家庭結構與手足都是重要的影響因子。Shanahan、McHale、. 13.

(21) Osgood 與 Crouter(2007)透過長期追蹤調查,討論有關子女從兒童期到成 年前期分別與父親與母親的親子衝突變化(7-19 歲),發現第一位子女進入 青春期時,第二位子女與父母親的衝突於同時期也會提高,且父親與母親和 子女的衝突頻率與軌跡有差異,母親相較於父親和子女的衝突頻率較高,並 會持續到子女年齡較大時衝突才開始減緩,就整體而言,母子的親子衝突期 間較父子的親子衝突時間長。 吳明燁(2009)發現青少年子女與父母的親子衝突較其他時期來的高, 是因為父母教養行為中對於子女的「要求」,以發展角度而言,青少年開始 從家庭中分化出來,並學習自立的階段。在他們擴展社會群體,尋求自主性 的同時,對家庭和父母親的依賴和需求並沒有減少,因此當面對父母的要求 時,就會出現反彈,反而造成親子衝突的產生。研究也指出,如果父母常採 取高壓處罰或權益限制的方式,親子間衝突就越多。若父母採高壓體罰,其 效應會持續到高中階段,即使控制高中階段的衝突程度,效果依然顯著。 針對青少年晚期的大學生進行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相關研究,研究者 認為過去的親子衝突研究的觀點缺乏華人文化的視角(許詩淇、黃囇莉, 2009),因此以角色義務的觀點調查與蒐集大學生的親子衝突經驗並將資料 分析後歸類,發現衝突事件可分為父母「執行積極義務」 、 「違反反強制義務」 及「違反強制義務」三類可有效預測衝突後的親子關係變化。在親子衝突的 引發原因最多的為「父母管教子女」如父母糾正子女的錯誤或因擔憂子女安 全責罵子女為最多。此研究進一步分析在衝突發生後親子關係的改變,以「維 持不變」最多,其次為「變差」 , 「變好」者最少,顯示親子衝突後對青少年 親子關係變化有影響。 由上述文獻可知青少年時期的親子衝突相較於其他發展時期確實較 高,葉光輝(2012)採取正向心理學觀點,以文獻回顧與概念分析,並整合 14.

(22) 青少年發展與家庭生命週期觀點,針對親子衝突進行更周延的討論和理論建 構,發現以家庭系統來看,青少年的親子衝突多是因為「子女尋求自主與自 我認同發展需求」及「父母執行親職教養權」之間的認知差異所產生。又以 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任務來看,中年父母應開始學習放手讓子女自立,然此 階段的青少年子女希望獨立卻又需要依賴父母;父母想放手卻還是有很多管 教,矛盾造成親子衝突的增多,更顯示此階段的親子關係值得關注。. 二、 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衝突的發生不一定意味著雙方關係很差,反而可能是因親子關係與互動 緊密所造成的。家有青少年階段的親子衝突一直都是許多研究者關注的議 題,但焦點多放於親子衝突對於子代個體的影響而非對親子關係的影響,然 親子衝突是否必定會對親子關係帶來負面影響?抑或於之中還存在其他的 影響機制呢? 針對青少年進行有關子代知覺父母的管教風格對親子衝突的影響及對 親子衝突的因應歷程,林昭溶及林惠雅(1999)以質性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 結果顯示國中子女因應親子衝突的歷程主要可分為三種風格, 「順親無違」、 「起而抗爭」和「交相影響改變」三種。至於在親子衝突因應的部分,若子 女能知覺父母的管教風格,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可能比較沒那麼負面 的影響。而父母若能不以高壓權控,反而能以溝通、同理甚至退讓,則親子 衝突對親子關係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但若父母持續使用高壓式的管教方 式,則青少年也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因應策略。 而在親子關係中,父親與母親的角色對於青少年的親子關係也有很大的 影響,在李文傑、吳齊殷(2004)針對男性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機制,以 父母親的教養行為(「監控行為」及「嚴厲教養」兩面向)和青少年知覺之 15.

(23) 親子關係進行研究探討。青少年知覺與父親及母親的親子關係,及母親和父 親的教養行為對於男性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青少年評價 與母親的親子關係都較與父親之親子關係為佳。分析結果顯示父親對兒子的 嚴厲與監控行為對青少年暴力行為有直接影響;而母親則是透過親子關係才 能影響到兒子,顯示父親與母親對兒子的影響過程有差異。可知即便父母以 嚴厲的方式教養青少年,但沒有妥善監控也就是瞭解關懷青少年,才會影響 到青少年本身的行為以及其親子關係,而非僅有直接影響。 周玉慧、吳齊殷(2001)使用大型資料庫針對國中階段的學生與其父母 的親子配對樣本,進行親子知覺相對重要性的相關研究,發現:親子之間對 於親子關係中不同面向的知覺存在許多不一致。且進行路徑分析後,其中發 現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度、不信任感及子女偏差行為皆有顯著影響。唯 此樣本之受訪家長幾乎全為母親,故無法針對父親與母親和青少年的親子關 係知覺相對重要性進行比較,此研究並非針對中年父母,但可證實親子關係 滿意確實會受到親子衝突的影響。 由上述研究可知,親子衝突對於親子關係滿意的影響,並不全然是直接 影響,中間可能存在不同的調節或中介機制,但過去研究多將親子關係中教 養方式以及共親職行為當作調節或中介變項,仍然是親子關係中的面向,然 本研究認為:應在親子關係中納入中年父母之婚姻關係,來探究其與親子關 係滿意的關聯。有關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研究的相關文獻討論將於下個段落 進行分析。. 16.

(24) 第二節、 中年階段的婚姻關係 本節將探討中年階段的婚姻關係,先以家庭生命週期的概念討論有關中 年階段的婚姻關係樣貌,再進一步分析影響婚姻關係的影響因素。. 壹、 中年夫妻的婚姻適應 婚姻關係是需要兩人長久共同經營,而婚姻關係是會隨著家庭發展的階 段不同而有所變化,長時間婚姻關係的波動情形是婚姻研究學者們所關心與 好奇的,從家庭建立期開始直到老年,家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 也會影響到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當人到中年,婚姻關係的滿意度和品質對 於中年階段的父母,到底是什麼樣貌?曾有研究者指出家有青少年期孩子的 中年夫妻,婚姻滿意度是家庭發展週期中最低的時候,因為孩子的青春期會 增加親子之間的距離,而孩子的自主性也會使得親子衝突頻率增加,進而影 響婚姻關係的滿意(Steinberg & Sliverberg, 1987)。 探討婚姻關係可由「婚姻組成結構」及「夫妻互動」來探討,組成結構 指的是:婚姻狀態、婚齡、是否與配偶同住等;而夫妻互動則包含:婚姻滿 意度、婚姻品質、婚姻快樂程度、夫妻的支持行為等,且婚姻互動性因素變 項往往是受訪者對於自己婚姻的主觀感受(吳明燁、伊慶春,2003)。過往 文獻有研究者指出婚姻滿意度為 U 型曲線,也有其他研究者證實並非呈現 U 型曲線,但皆指出當子女在就學時期時,婚姻滿意度為低滿意時期,等到成 年期,孩子離家讀書或工作時,婚姻滿意度才會稍稍回升但並不會反彈如新 婚時期一般高,可推論中年階段夫妻婚姻滿意度依然深受子女的影響。也有 研究者認為 U 型曲線過於概念、理想化,它只存在於一般人的談話非研究 證實中(Menaghan, 1982,引自 Fuller & Fincham, 1994)。. 17.

(25) VanLaningham、Johnson 與 Amato(2001)發現過往有關婚姻關係曲線 的相關研究大多都是橫斷式的資料,因此透過長達 17 年的追蹤研究,分別 進行橫斷式資料分析和縱貫式資料分析,探討長期的婚姻快樂程度與結婚年 數的關係,是否也能和橫斷式資料一樣呈現 U 型曲線。結果發現橫斷式資 料和以往的研究發現類似呈現 U 型曲線,但以長期資料研究進行分析後發 現婚姻年數對應婚姻快樂的程度並不會呈現 U 型曲線,也就是說夫妻的婚 姻快樂程度,會隨著婚姻年數的增加而不斷下降。 國內研究學者針對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的關係進行探討,將樣本 家庭分為五個階段,發現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婚姻滿意度呈現逐步下 滑,從新婚期滿意度最高一直到最小子女離家後,夫妻的婚姻滿意度反而降 至最低(沈瓊桃、陳姿勳,2004)。和國外學者提出的 U 型曲線有差異,且 在子女青少年期的中年夫妻婚姻滿意度有明顯的下降。然而此研究並非長期 追蹤資料,對於家庭生命週期的婚姻滿意度的推論有其侷限性。 家有青少年子女階段的中年父母婚姻關係是否會因著子女的成長而受 到影響?Whiteman et al.(2007)利用長期資料探討夫妻之間關係的變化, 包含婚姻愛、滿意度及衝突,並測量當家中第一位及第二位子女經歷青春期 階段時,兩階段之間是否有所關連。研究結果發現婚姻愛於婚齡 14 年時, 妻子的婚姻愛高於丈夫,但自婚齡 16 年開始比妻子婚姻愛一路下降,丈夫 則趨於平緩;婚姻滿意度在婚齡 14 年時,雙方一起些微下降,於婚齡 18 年 後趨於平緩。研究發現夫妻的婚姻愛與婚姻滿意度於第一個孩子經歷青春期 時開始下降,而當第二個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則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婚姻衝 突在此研究中則無太多變化。 探討婚姻衝突與婚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中,Cui 與 Donnellan(2009)利 用資料庫(Iowa Youth and Families Project)四年的計畫資料,透過夫與妻的 18.

(26) 資料進行成長曲線分析,分析 431 對家有青少年父母的婚姻衝突和婚姻滿意 度的變化。研究結果指出性別在婚姻滿意上並無性別差異,女性不應被認為 是對家庭付出較多情感者而有較低的滿意度,且家有青少年時期確實對於父 母的親職和婚姻都是挑戰的時期。但研究結果也強調家有青少年子女的夫妻 衝突的提高或減少會受到婚姻滿意度的上升或下降而有所波動,也就是說, 若家有青少年的夫妻婚姻滿意度呈現高滿意的話,也就能減緩婚姻衝突的發 生。 Keizer 與 Schenk(2012)利用長達十五年的長期追蹤資料研究,想探究 夫妻在成為父母之後對於配偶關係滿意如何,發現當孩子出生後,滿意度會 降到最低,但當孩子上學後便會開始回溫。且從長時間的曲線圖看來,男性 的滿意度都高於女性,且當女性因照顧孩子及從事家務的時數提高,缺少了 兩人的共處時間時,男性的關係滿意度則會下降,由上述結果可知婚姻關係 確實會因為孩子的出生而有所改變。但此樣本的依變項僅就「關係滿意程度」 單題處理,加上整體樣本的滿意回答程度皆偏高,因此對於關係滿意的推論 並不能代表一般的群體。 除婚姻滿意度外,配偶的支持也是婚姻關係中的重要指標,與婚姻關係 也有高度相關,當另一半越表現支持的態度,則越會減少婚姻衝突的發生, 也提高其婚姻品質,而 Hair et al.(2009b)將家有青少年前期子女的中年父 母進行婚姻關係的分類,發現「高支持、低衝突」組雖為最多,但是「高支 持、高衝突」組也有近兩成,顯示這個階段不僅親子關係不穩定,婚姻關係 也因為人步入中年及孩子成長轉變,生命階段的改變而有不同的樣貌,值得 更進一步檢驗。 由上述研究可知在探討婚姻關係的變化時,研究者多以家庭生命週期的 概念當作整個家庭演進的時間軸,而家庭生命週期又是以子女的成長階段作 19.

(27) 為劃分,因此當夫妻從成為父母的那刻開始,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交互影 響也就緊不可分,尤其當人到中年,孩子漸漸與父母分離,學習自主,婚姻 關係又再度成為兩人之間需要重新學習的課題。但過去研究中關注親子關係 滿意和婚姻關係兩者互動的議題相對較少,多從其他層面切入。又婚姻互動 中的配偶支持行為對於婚姻品質和滿意度有所影響,故於此,本研究擬聚焦 中年父母的配偶支持對於其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機制為 何?. 貳、 影響中年階段婚姻關係的因素 影響中年夫妻的婚姻關係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針對性別進行探討。在婚 姻關係中的,婚姻滿意度和婚姻快樂等都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在過往研究 中,發現丈夫與妻子對於婚姻滿意度存在差異,伊慶春(1991)研究結果顯 示,夫妻在不同的家庭階段中,各自對於婚姻滿意有差異(引自沈瓊桃、陳 姿勳,2004)。婚姻滿意度也會因為妻子的支持或是對於丈夫的回應與關心 程度而有所影響(陳富美、利翠珊,2004)。由此可知在婚姻關係中,性別 差異為重要影響因素。. 20.

(28) 第三節、 中年階段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 本節首先由相關理論分析中年時期的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再進一步檢 視中年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相關研究及其影響因素。. 壹、 理論觀點 在子女進入青春期後與外界的社會接觸增多,認同的團體逐漸轉為同儕 團體,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開始改變,可能因為學業或交友等問題使得親子衝 突增加,進而影響親子關係,然婚姻關係對於中年夫妻也是重要的議題,過 去研究多以子女的觀點探究親子關係對其個體的影響,卻少見以更寬廣的理 論及以中年父母的角度討論親子關係滿意。以下將就家庭系統理論及外溢效 應的觀點分析中年時期的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 一、 家庭系統理論觀點 家庭系統理論是根基於Von Bertalanffy提出的一般系統理論而來,用一 般系統理論之基本概念來描述家庭互動,尤其著重家庭中的次系統、界域、 階層性、整體性與穩定性(引自Goldenberg & Goldenberg, 2008) ,後來於1980 年代由Minuchin所提出應用於家族治療上。且由Broderick和Smith在1979年 左右,提出一般系統理論中所主張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家庭中的行為與現 象,因而在1980年以後,廣泛被應用於家庭研究的領域。 一般系統理論將社會系統整體看做是一有機體,整個社會需要順利運作 的話,其中的機制是複雜且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的,從個人、家庭、社區、 學校到整體社會都是不同的系統,都有各自的職責,彼此系統間具有界限, 同時也會進行互動。將此一般系統理論套用於家庭中時,可發現家庭內每個 成員也同樣分別扮演重要的角色使家庭可以順利運作,若整個家庭是一個大 21.

(29) 系統,家庭系統理論的主要概念就是「系統」 ,Day(1995)將系統定義為「由 互動組合的一個整體」,故系統指的是持續、重複的模式,以及系統中各部 分的互動,家庭更被視為一個有生命的生物體。 比家庭小的系統稱為次系統。次系統間以界域互相相隔,彼此之間的互 動存在隱性的規則,且家庭次系統間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次系統的組成並 非一成不變,可能隨著角色與不同的世代出生,而有不同的次系統。例如一 位女性在家中可能為妻子、母親與老年父母的女兒等。一般而言,家庭中以 夫妻、親子、代間和手足四個次系統被認為是最持久且穩定的次系統,其中 又以夫妻次系統為穩固家庭關係的基石,夫妻次系統也是一個家庭建立的最 初,然而當孩子出生後,夫妻多了父母的新角色,親子次系統也應運而生。 其中,夫妻次系統和親子次系統更是現代社會以核心家庭為主要家庭型態下 的兩個重要次系 統,當一個次系統運轉時必定會 影響到其他的次系統 (Flemimg, 2003)。 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青少年階段的家庭中,中年父母的婚姻次系 統以及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次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呈現什麼樣貌?又華人 家庭本研究認為使用較鉅觀的家庭系統理論也使我們更瞭解家有青少年階 段家庭組織的模式和家人之間的互動。. 二、 外溢效應的觀點(關係到關係,轉變理由) 外溢效應指的是關係系統間的情感經驗及表現是會彼此傳遞,進而影響 到另一個關係系統,也就是其中一個家庭次系統內的知覺、情緒和行為,皆 可能會因為外溢 效應的作用而影響另一個次系統 知覺、情緒甚至行為 (Erel & Burman, 1995;Cox et al., 2001)。過去文獻多以負向的系統間外溢 為論述的重點,如婚姻衝突對於孩子的福祉影響(Bradford et al., 2008) ,對. 22.

(30) 於親子衝突的影響(Almeida et al., 1999),對於親職行為或共親職的影響 (Katz & Gottman, 1996) 。根據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 ,婚姻關係的好壞 會因為溢出效應對父母在親子教養上有所影響進而影響親子關係。 Erel 與 Burman ( 1995)針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後設分析研究 (meta-analysis),分析 68 篇文獻後,結果支持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有正向 且顯著直接相關,兩者的直接效果值達 0.46,研究結果也支持這兩者之間具 外溢效應,認為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兩者間存有正相關。這之中包含了婚姻 關係中的衝突、互動品質、滿意度、行為支持皆會影響到親子關係的品質和 孩子的福祉。林惠雅(2010)針對父母的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兩者之間的關 連所做的研究也發現,父母的教養聯盟行為會影響親職參與的程度,也就是 說父母之間的支持或抵制行為會增加或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程度。 然而,目前國內、外的文獻卻甚少探討有關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滿意互 動,多數研究依然僅止於將焦點放於對子女的影響上,尤其是婚姻衝突對孩 子的適應歷程,並未進一步討論其對中年父母的影響。而溢出效應也多在討 論負向的影響流動,缺乏正向的溢出影響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婚姻 關係與親子關係滿意的關聯究竟為何?是否存在正向的外溢?本研究在婚 姻關係的部分,並未以婚姻滿意度題項,而使用夫妻支持行為來呈現婚姻關 係中的實際互動狀況,更能展現婚姻關係互動中的真實樣貌。. 23.

(31) 貳、中年階段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 學者 Belsky(1984)認為婚姻關係是父母角色運作時的重要支持系統, 更特別強調夫妻關係滿意度對親職參與的影響(引自林惠雅、周玉慧, 2009)。可見其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相關性是密不可分,又根據家庭系統 理論及外溢效應之觀點,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之中存在流動性,這兩個關係 次系統彼此交織著,然目前多數文獻較常以負向的溢出效應進行探討,當婚 姻關係不穩定或是夫妻之間存在衝突時,對於子女的外在表現或是親子關係 所產生的負面影響。Levenson、Carstensen 與 Gottman(1993)針對中年夫 妻與老年夫妻兩組對照組進行長期婚姻的探討,根據結果顯示衝突的議題排 行來源,發現家有平均 17 歲青少年子女中年夫妻的主要衝突議題是與孩子 有關的事件,可見親子互動對於父母的婚姻關係具要重要影響力。 實際上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對彼此的影響是如何 呢?Almeida et al.(1999)探討家庭日常的壓力如何在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 中流動。受訪者為平均婚齡 16 年的 177 對夫妻,當中約六成的家庭至少有 一名青少年階段子女,利用問卷進行量化分析。結果顯示,父親與母親對於 親子關係中出現緊張感的頻率、認知有些微差異。當週末在家中的時間長, 則緊張感也比平日大,若父親同時有了婚姻和工作上的壓力,則更容易外溢 至親子關係上。在家有青少年子女家庭,母親較父親更容易在婚姻關係緊張 時,外溢至親子關係上。在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外溢方向,結果指出母親 的外溢方向是單向的,由婚姻關係的緊張外溢至親子關係;而父親的外溢方 向則是雙向的,也就是只要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一方出現緊張時,都會向另 一方溢出。此篇研究證實了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確實彼此交織、流動,雖以 婚姻衝突外溢至親子衝突的負向溢出切入研究,然此篇研究使用的是關係的 緊張感、衝突作為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內涵,和本研究希望探究的關係品 24.

(32) 質內涵不同,而此篇研究者於討論時指出雖然本篇以負向的外溢進行探討, 但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間並非沒有正向溢出,而須待之後研究檢驗之。 其他多數探討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負向外溢相關研究,則關注的是夫 妻的婚姻狀態、婚姻結構對親子關係和子女的影響。關注子女在不同的婚姻 結構家庭中的福祉、行為與調適。研究透過比較家庭結構差異對父母衝突影 響孩子適應問題之比較,以親職行為,如鬆綁、心理控制及拒絕/撤離為中 介變項,比較雙親家庭及離婚家庭的青少年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在雙親家 庭的青少年,若長期處於有婚姻衝突的家庭但父母未離婚者,比剛經歷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更容易在之後經歷變動和生活適應問題(Fauber et al., 1990; Crosnoe & Cavanagh, 2010)。 鄭淑君、郭麗安(2008)則是以關係聯盟的角度進行討論,該研究針對 家有獨生子女家庭的國、高中階段子女及其父母進行問卷調查的研究,發現 當父母婚姻滿意度越高,子女越不會在夫妻發生婚姻衝突時涉入其中,親子 關係的穩定度也較不會因結盟或子女成為代罪羔羊等造成破壞。Hair et al. (2009a) 將雙親家庭的夫妻婚姻品質與親子關係合併,討論兩者對於兒童 和青少年健康的影響。利用大型資料庫,篩選於 1996 年年齡介於 12-14 歲 之間的填答者、雙親家庭,父母維持婚姻關係的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結果支 持假設,父母的婚姻關係品質及親子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子女的健康及福祉與 負面行為。也說明了在探討家人關係時,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是需要一起考 慮的,而非僅有單一的影響因子。 由上述研究整理中可知,家庭研究之所以重要正是因家人的關係是緊密 的,每一位成員都是家庭系統中的一部分,和每一位成員的互動都會影響著 彼此。而衝突在婚姻關係裡是自然且必然的(Cupach & Canary, 2003) ,在婚 姻關係裡必然會有一方比另一方滿意或不滿意此段關係,然而婚姻關係對子 25.

(33) 女的社會發展也是重要的影響因子。研究也發現夫妻對婚姻越滿意者,越能 回應子女的需求,反之亦然。由上方研究中也可發現若婚姻越穩定時,親子 關係的緊張感也會減少、減緩,呈現穩定狀態(Almeida et al., 1999)。因此 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更需要被納入在大的系統觀點下討論。然過往的研究多 以青少年子女的角度出發或是以親子雙方的資料進行分析,卻幾乎不見以中 年父母的主觀知覺感受進行相關研究的探討。尤其在子女青少年期間,對整 個家庭系統而言是重大的轉變,不論青少年甚至於中年父母都面臨許多新的 任務。然過去文獻中卻尚未見研究者探討婚姻關係或婚姻互動,對於親子關 係是否還扮演著支持或緩衝的中間角色?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家有高中階段 青少年子女中年父母的資料進行分析,究竟此階段之中年夫妻婚姻關係對於 青少年子女和中年父母親子關係滿意扮演何種角色?. 參、 影響中年階段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之因素 影響中年階段夫妻的婚姻關係及其與子女的親子關係之因素,以下將分 別加以探討:. 一、 性別 過往文獻,儘管有一部分研究認為在親子關係裡,沒有存在性別差異, 然而,不少研究也指出不論是父母或子女的性別,對於親子關係是有影響 的。認為母親對子女付出更多的情感關懷和心力,因此和子女的關係相較於 父親和子女不論是在情感支持或是衝突上的程度和感受皆有所不同。研究也 發現同性別的親子關係可以預測婚姻滿意度,若父子關係好,則父親的滿意 度便會上升;相對的若母女關係好,則有助於母親擁有較高婚姻滿意度 (Steinberg & Sliverberg, 1987)。Erel 和 Burman(1995)回顧文獻後發現父 母性別對親子關係有差異,甚至有些學者提出父親和子女的關係品質比母親 26.

(34) 和子女的關係品質更為重要。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也發現父親 和母親對親子關係有不同的感受,母親知覺到的子女支持、衝突和榮耀均高 於父親。因此,本研究將把中年父親與中年母親樣本分開進行分析與比較。. 二、 教育程度 父母的教養行為的信念和價值觀除了自原生家庭學習而來,其他的個人 背景因素也會有所影響,多數研究文獻指出不同教育程度的父母在教養行為 和對孩子的觀察力皆有所不同,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親職效能也越高(陳 富美,2005)。而父母的教養行為和親職效能也都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影 響因素。. 27.

(35) 第三章、研究設計 本章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資料來源與研究樣本、研究變項說 明、資料分析方法,分節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年父母之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的影響,並關注夫 妻支持是否具有影響,依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之研究概念圖,如圖 3-1-1。 考慮其性別差異,故將中年父母依性別分開分析,並在背景變項加入父母的 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一同進行分析。. 夫妻支持. +. 親子衝突. 親子關係滿意. -. 圖 3-1-1 研究概念圖. 28.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架構及相關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提出 以下之研究假設: 假設 1:中年父母之親子衝突、夫妻支持與親子關係滿意因性別有顯著差異。 假設 2: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具有負向顯著影響力。 假設 3:夫妻支持對親子關係滿意具有正向顯著影響力。 假設 4: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會受到夫妻支持之調節影響。. 29.

(37)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樣本 壹、研究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來源為「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 (Taiwan Youth Project, 簡稱 TYP),此計畫係是一長期追蹤計畫,目的在探討這段時期的青少年的 成長歷程是如何受到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交互影響,以致影響到個人在成長 時的身心調適。此研究以針對台北縣市與宜蘭縣的國一與國三學生進行連續 十年的追蹤調查,以便同時顧及地域及學制上的差別。此研究試圖分別從家 庭、學校與社區三個重要的面向影響進行探討,並針對同一個受訪對象連續 追蹤十年。 研究樣本以 2000 年春天台北市、台北縣以及宜蘭縣國中學生為抽樣母 體,為使樣本數夠大以達足夠的統計效力,分別在台北縣市抽取國一和國三 各 1000 名學生;宜蘭縣國一和國三學生各 800 名,估計總樣本數為 5600 名 學生。抽樣方式為分層的多階層叢集抽樣,以「縣、市」作為第一分層, 「鄉、 鎮、市、區」作為第二分層。分層後,以叢集抽樣(Cluster)為主,在第二 分層內分為二階段隨機抽樣,第一階段以「學校」作為抽出單位,第二階段 以「班級」作為最終抽出單位。 有鑑於此資料庫具有青少年期完整的成長歷程,且不僅關注學業成就, 還納入家庭、學校及社區等面向題目及家長問卷,能夠透過更多元的面向瞭 解不同階段的青少年發展和他們與家庭的互動情形,故選取此資料庫為樣本 來源。考量資料的時效性以及樣本的特性後,最後,本研究選取國一樣本的 高三波段,於 2005 年所進行調查之樣本。為 TYP 資料庫裡高中階段青少年 資料中最新的一波。. 30.

(38) 樣本群. 受訪對象. 第一波. 第二波. 第三波. 第四波. 第五波. 第六波. 第七波. 第八波. 2000.3. 2000.10. 2001.10. 2003.3. 2004.2. 2004.10. 2006.12. 2008.11.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大一. 大二. 大四. 研二. 青少年. 自填. 電訪. 電訪. 留卷. 電訪. 留卷. 留卷. 電訪. 家長. 自填. 面訪. 面訪. 老師. 自填. 調查時間. J3(N=2890). 2000.3. 2001.3. 2002.3. 2002.10. 2003.10. 2005.3. 2006.3. 2007.6. 2009.6. 國一. 國二.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大一. 大二. 大四. 青少年. 自填. 自填. 自填. 電訪. 電訪. 留卷. 電訪. 留卷. 留卷. 家長. 自填. 面訪. 面訪. 老師. 自填. 調查時間. J1(N=2696). 面訪. 第九波. 面訪 自填. 面訪. 自填. 圖 3-1-2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調查之資料結構圖 註:J3 指一群在 2000 年就讀國三(9 年級)的樣本; J1 指一群在 2000 年就讀國一(7 年級)的樣本。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2012)。台 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12 年 6 月 23 日,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gview/2/1. 31.

(39) 貳、研究樣本 一般而言,青少年時期被認為是從國中至高中時期,晚至大學才結束, 以目前「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已公開釋放的資料中,國一樣本的學生 於國一開始每年進行追蹤研究,然而,因本研究將關注焦點放於中年父母身 上,家長卷則分別於子女國一、國三、高三及大二時進行調查。考慮到臺灣 的教育制度以及華人家庭文化的特色對親子關係所產生的影響,及為使家長 年齡符合中年階段,故選擇高三時期的家長面訪卷作為研究分析的主樣本。 因受訪學生在家庭中的子女排序及父母的結婚和生育年齡具有差異性,為符 合中年父母的樣本特性,故本研究將中年父母樣本年齡限制在 40~64 歲之 間。 本文之研究主題為中年父母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的影響,並探究其 夫妻支持對於親子關係滿意所扮演的角色,為符合中年父母及家有青少年階 段的樣本,故篩選樣本時,選取國一樣本的高三階段,且父母於同波段也有 填答者。本研究主在關注雙親家庭的親子關係,也為了瞭解中年父母的夫妻 支持,暫不於此討論繼親家庭或離婚家庭等其他型態的家庭,故選取父母為 子女的親生父親或母親,第一次婚姻且於子女高三階段與受訪時與配偶同住 者。 綜上所述,本研究篩選樣本之步驟如下: 1. 依據 ID1 合併 2005 年青少年與家長之樣本資料。 2. 選取 2005 年時,家長有填答者。 3. 選取 2005 年時,青少年性別無漏答者之樣本。 4. 選取 2005 年時,家長年齡介於 40-64 歲之間之樣本。 5. 選取 2005 年時,為青少年親生父親或母親之樣本。 6. 選取 2005 年時,與配偶同住之家長樣本。 32.

(40) 第四節 、研究變項說明 壹、 親子關係滿意 親子關係相關研究過往多以子女角度的資料進行分析,而本研究關 注中年父母角度的「親子關係滿意」 ,將以家長問卷中親子關係滿意來 呈現親子關係滿意之情形。 為瞭解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滿意,研究者將以分析親 子關係滿意程度作為測量題項,編碼方式分述如下。以「對這個孩子以 下的這些情況,您滿不滿意?」此題組中的「與父親的關係」 、 「與母親 的關係」兩題,答項為「很滿意」 、 「滿意」 、 「還算滿意」 、 「不太滿意」、 「不滿意」到「很不滿意」共六點量表,答項計分為 1 到 6 分,分數越 高表示親子滿意程度越高。 貳、 親子衝突 本研究以親子衝突之頻率為分析親子之衝突情況,題目為:「回想這 半年來,當您和這個孩子相處時,有沒有以下的情形?」 ,包括: 「態度 不好」、「很生氣地對您大小聲」、 「因為您不同意他的看法而跟您爭執」 三題,以五點計分,從「總是」 、 「常常」 、 「一半一半」 、 「不常」到「沒 有」,反向計分後並合併計算平均分數,答項計分為 1 到 5 分,分數越 高表示親子衝突之頻率越高。. 33.

(41) 參、 夫妻支持 本研究之「夫妻支持」之測量題項為:「回想這半年來,當您和您 的丈夫(妻子)聊天或一起做事情時,他是如何對待您的?」,分別是 「會問您對重要的看法」 、 「仔細聆聽您的看法或想法」 、 「表現出支持您 和瞭解您的樣子」共三題,答項為「總是」 、 「幾乎總是」 、 「常常」 、 「一 半一半」、「不常」、「幾乎沒有」到「沒有」,以七點計分,反向計分後 並合併計算平均分數,答項計分為 1 到 7 分,分數越高表示感受到配偶 給予的支持程度越高。 肆、 背景變項 根據文獻可知樣本的背景變項,非親子衝突與婚姻關係相關變項會 對親子關係滿意有所影響,故本研究將背景變項如:父母教育程度、家 中平均月收入、子女性別納入分析中並加以控制。 一、 教育程度 原調查為教育程度包括「國小以下」 、 「小學」 、 「國(初)中」 、 「高中」 、 「高職」、「專科」、「大學」、「碩士」 、「博士」、「其他」 ,依序編碼為 1 至 9,重新編碼後,以教育年數呈現,數字越高代表教育程度越高。 二、 子女性別 性別包括「男」與「女」 ,原編碼為 1 與 2。在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 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項,男為 1、女為 0。. 34.

(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統計分析軟體「SPSS for Windows」18 版進行資料分析,使 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與多元迴 歸分析。. 壹、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針對中年父母之個人背景變項、親子衝突、親子關係滿意及婚姻關係, 以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統計量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本研究將以相關分析檢驗中年父母之親子衝突頻率、夫妻支持程度以及 親子關係滿意之間的關連程度。. 參、 獨立樣本 t 考驗(t-test) 本研究將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中年父母之親子衝突頻率、夫妻支持程 度以及親子關係滿意變項之間的差異性。. 肆、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將以多元迴歸分析之階層迴歸分析法,分別檢視中年父親與中年 母親之親子衝突對親子關係滿意之影響,並加入中年夫妻的夫妻支持探討其 對親子關係滿意是否存在影響機制。. 35.

(43) 第四章、研究結果 第一節 、背景變項描述 根據研究樣本的選取步驟篩選樣本後,得出之樣本總人數為 1253 人, 受訪者個人資料如表 4-1-1,以下就背景變項進行描述。 一、 性別 男性為 351 人,佔整體樣本之 28%,女性 902 人,佔 72%,男女比約為 3:7;相較於國內中年人男女比例約 1:1(行政院主計處,2005),本研究 樣本之女性比例高出許多。 二、 年齡 本研究將年齡範圍界定為 40 至 64 歲,平均年齡為 46.45 歲,標準差為 3.95,表示抽樣之中年父母樣本主要介於 42.5 至 50.4 歲之間,若以五歲為 一年齡組,則年齡集中於 45-49 歲(45.8%) 、40-44 歲(34.0%)兩個年齡組。 中年父親平均年齡為 48.44 歲,標準差為 4.172,顯示此樣本大多數中 年父親年紀介於 44 至 53 歲之間。而中年母親平均年齡為 45.68 歲,標準差 為 3.579,顯示此樣本大多數中年母親年紀介於 42 至 49 歲之間。本樣本男 性年齡,略高於女性。 三、 教育程度 整體樣本教育程度以高中高職居多,佔(36.5%) ,其次為國(初)中及 專科大學,分別佔 25.5%和 20.0%。若換算為教育年數,則平均受教育年數 為 11.14 年,標準差為 3.36。. 36.

(44) 中年父親的教育程度以高中高職和國(初)中居多,分別佔 30.2% 及 27.9%。換算成教育年數,則平均受教育年數為 10.97 年,標準差為 3.522。 相較於國內 40-64 歲男性平均教育年數為 10.07 年相近;中年母親的教育程 度以高中高職和國(初)中居多,分別佔 38.9%及 24.6%。換算成教育年數, 則平均受教育年數為 11.21 年,標準差為 3.287。相較於國內 40-64 歲平均教 育年數為年,其中女性平均教育年數為 9.08 年(內政部統計處,2006) 。可 知本樣本之女性教育程度略高於男性。. 37.

(45) 表 4-1-1 受訪者基本背景變項描述 變項(範圍). 人數(%). 整體平均數. 男性平均數. 女性平均數. SD. SD. SD. t值. 性別 男. 351(28). 女. 902(72). 子女性別 男. 632(50.4). 女. 621(49.6). 年齡(40-64). 46.45(3.95) 48.44(4.17) 45.68(3.58) 10.941***. 40-44 歲. 426(34.0). 45-49 歲. 574(45.8). 50-54 歲. 203(16.2). 55-59 歲. 44(3.5). 60-64 歲. 6(0.5). 教育程度(6-18). 11.14(3.36) 10.97(3.52) 11.21(3.29) -1.102. 國小以下. 206(16.4). 國(初)中. 320(25.5). 高中高職. 457(36.5). 專科大學. 250(20.0). 碩博士. 20(1.6). 38.

(46) 第二節 、親子衝突、夫妻支持及親子關係滿意 本節將分別呈現中年父親與中年母親之親子衝突頻率、夫妻支持程度以 及親子關係滿意的情形,並分析中年父親與中年母親在親子衝突、夫妻支持 以及親子關係滿意現況上之差異,分析結果整理如表 4-1-1,其結果分別敘 述如下。. 壹、 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滿意 一、 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之親子衝突 本研究分析整體樣本之親子衝突後,發現親子衝突平均數偏低,僅有 1.79,並未達理論中點,顯示中年父母與高中階段子女的親子衝突頻率並不 高。表示中年父母知覺其與子女之親子衝突頻率偏低,在互動過程中,子女 也較少有態度不好,對父母大小聲等行為出現。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後,發現:中年男性與中年女性親子衝突 頻率平均數達顯著差異(t=-5.578,p<.001),中年男性(N=351)的親子衝 突頻率平均數為 1.61,且有超過半數(55%)受訪者回答過去半年「沒有」 與子女發生過衝突,35%的受訪者回答他們過去半年與子女「不常」發生親 子衝突。中年女性(N=902)的親子衝突頻率平均數 1.85,以百分比來看, 有 42.6%的受訪者在過去半年內「不常」與子女發生衝突,38.5%的受訪者 則表示過去半年「沒有」和青少年子女發生衝突。男性及女性與高中階段子 女的親子衝突頻率之平均數皆未達到理論中點,且不論男女,皆有非常高比 例受訪者回答過去半年內沒有和子女發生衝突。 由上述結果可知中年母親與子女之親子衝突頻率,高於中年父親的親子 衝突頻率,且在此樣本中,父母與高中階段子女的親子衝突並不高。.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 Can Parents Help Their Children Adapt to School Lif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or Nurturing the New Generation Develop Children’s Potential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

Height Width AlignHorizontal AlignVertical VerticalArrangement1 Fill Parent Fill Parent 可隨意設定 可隨意設定 HorizontalArrangement1 Automatic Fill Parent

嬌寵溺愛不應該 期望過高可成害 身心健康要涵蓋 應知孩子樂與哀 每天溝通添親愛 孩子有錯耐心改 言教身教一齊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 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If using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is needed,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children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