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 校 或 不 同 層 級 學 校 , 以 為 共 同 比 對 分 析 。 另 , 建 議 要 在 此 領 域 之 研 究 人 員 , 最 好 要 有 實 際 靜 坐 之 經 驗 , 不 要 只 停 留 在 學 術 之 研 討 上 , 如 此 , 對 此 種 議 題 之 研 究 , 才 會 有 更 深 的 研 究 成 果 出 來 。 三 、 對 企 業 界 之 建 議 :

(一)本研究對企業主管人員之培育,開創新的訓練需求模式,同 時 具 備 實 用 價 值 , 若 廣 為 應 用 , 對 企 業 管 理 人 才 之 能 力 發 展 極 有 幫 助 。

(二)從本研究說明及分析,並由實務研究及學理印證,可提供企 業 界 從 事 人 力 資 源 管 理 人 員 之 參 考 。 對 導 入 企 業 的 學 習 系 統 應 有 相 當 之 參 考 價 值 。

參考文獻

1. 王貴芳 (1995),「氣功對腦波影響分析」,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論 文 。

2. 王光我 (1995),「靜心靜坐精要」,帝教出版社。

3. 台灣省教育廳 (1993),「靜心靜思」,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

4. 何慧芬 (2001),「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心 理 與 輔 導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5. 何奇英、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 (1997),「學習輔導」,空中 大 學 。

6. 李豐楙 (1999),「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世紀末到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宗 教 觀 察 」 , 中 研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籌 備 處 。 7. 李豐楙 (1997),「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五南圖書公司。

8. 李嗣涔 (1990),「氣功態及氣功外氣之紅外線頻譜」,台灣大學 工 程 期 刊 , 第 四 十 九 期 , 第89-107頁。

9. 李嗣涔,張楊全 (1991),「由腦α波所定義的兩種氣功態」,中國 醫 藥 新 刊 , 第 二 卷 , 第 一 期 , 第30-46頁。

10. 呂雀芬、廖張京棣、劉嘉逸、劉杏元、張雅惠 (1998),「靜坐對 焦 慮 症 之 效 果 」 , 台 灣 精 神 醫 學 , 第 十 二 期 , 第343-351頁。

11. 呂雀芬、趙曲水宴、廖張京棣 (2000),「靜坐之生理與心理效應 及 臨 床 護 理 運 用 探 討 」,護 理 雜 誌,第 六 卷,第 四 十 七 期,第 53-58 頁 。

12. 杜正治 (1994),「靜坐法對智能障礙學生的適應行為、學習特徵 及 學 習 態 度 之 影 響 」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劃 成 果 報 告 ,NSC 82-0301-H003-026。

13. 巫淑蓉 (1998),「課前靜坐對兒童學習適應與學業成績之影響」,

花 蓮 師 範 學 院 國 民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14. 若 水 譯 , 李 安 德 著 (1992) , 「 超 個 人 心 理 學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桂冠圖書公司。

15. 吳武典 (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第二十 五 期 , 第17-26頁。

16. 吳水丕、何敬之、應國卿、蕭武桐 (1995),「坐禪對人類行為之

效 應 」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劃 成 果 報 告 ,NSC 84 -2413-H211-001。

17. 吳水丕、何敬之、應國卿 (1998),「禪對於腦α波的效應」,華梵 學 報 , 第 五 卷 , 第17-30頁。

18. 吳水丕、何敬之、應國卿 (1997),「坐禪對於工壓力暨組織行為 之 效 應 」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劃 成 果 報 告 ,NSC 86-2417-H211-002。

19. 吳水丕 (1995),「禪修對大專佛學社學生行為效應初探」第一屆 禪 與 管 理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第 109-117 頁,華梵大學,台北。

20. 吳慧君 (1997),「運動中集中注意力時之 EEG測量」,國民體育 季 刊 , 第 二 十 六 卷 , 第 四 期 , 第85-90頁。

21. 吳 芝 儀 (1990), 「 認 知 行 為 策 略 在 輔 導 青 少 年 逃 學 行 為 上 的 應 用 」 。 諮 商 與 輔 導 , 四 十 一 期 , 第21-23頁。

22. 范姜郁美 (1994),「禪坐訓練方案對國小學生注意力與生活適應 的 影 響 」 。 台 北 市 立 師 範 學 院 初 等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

23. 林一民 (1983),「科學靜坐法」,真善美出版社。

24. 林正文 (1997),「行為改變技術」,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5. 林佳慧 (1998),「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之效應」,華 梵 大 學 工 業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6. 林光侍 (1996),「靜坐與健康」,飛碟與科學月刊,第二卷,第 七 期 , 第14-17頁。

27. 林龍輝 (1994),「少年刑事司法體系中矯治對策之研究」,中央 警 官 學 校 警 政 政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8. 洪啟嵩 (1994),「坐禪之道與修證」,時報文化出版社。

29. 洪啟嵩 (1988),「坐禪之道」,文殊出版社。

30. 胡錦蕉 (1995),「靜坐訓練對國小資優兒童創造力、注意力、自 我 概 念 及 焦 慮 反 應 之 影 響 」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31. 南懷謹 (1989),「如何修證佛法」,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2. 南懷謹 (1993),「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 公 司 。

33. 馬哈西里綜合研究所 (1989),「TM超覺靜坐法」,武陵出版社。

34. 唐一玄 (1985),「六祖壇經註釋」,佛光出版社。

35. 黃德祥 (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五南出版社。

36. 郭靜晃等 (1997),「社會問題與適應」,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 司 。

37. 寇牧生 (1997),「宏揚靜坐」,建宏出版社。

38. 陳雪麗 (1999),「靜坐澄心對身心靈的開展及在中學實施的相關 因 素 探 討 」 , 中 等 教 育 , 第 二 卷 , 第 五 十 期 , 第52-72頁。

39. 陳榮洲、王貴芳等 (1997),「天帝教正宗靜坐的腦波研究」,中 醫 藥 雜 誌 , 第 三 卷 , 第 八 期 , 第137-154頁。

40. 陳倬民、連添財 (2003),「教育的樂章」,心理出版社。

41. 陳倬民 (1995),「靜思與教學」,教育實習輔導季刊,第二卷,

第 二 期 , 第5-8頁。

42. 陳孟瑩 (1991),「青少年犯罪行為特質與實例」,社會福利,第 九 十 一 期 , 第11-13頁。

43. 陳金定 (1999),「學習輔導」,三民書局。

44. 葉眉君 (2000),「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生活輔導之探討」。技術及 職 業 教 育 , 第 五 十 六 期 , 第46-49頁。

45. 馮觀富 (1997),「輔導與諮商:理論、實務」,復文圖書出版社。

46. 涵靜老人 (1992),「靜坐要義」,帝教出版社。

47. 賀桂芬譯,Paul Galbraith著 (1994),「與壓力共處」,經典傳訊 文 化 。

48. 張文亮 (1993),「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之調查研究」,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輔 導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49. 張春興 (2002),「現代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出 版 社 。

50. 張 美 惠 譯 , Daniel Goleman著 (2003), 「 破 壞 性 情 緒 管 理—達 賴 喇 嘛 與 西 方 科 學 大 師 的 智 慧 」 , 時 報 文 化 出 版 社 。

51. 張美惠譯,Daniel Goleman著 (2002),「EQ」,時報文化出版社 司 。

52. 彭駕騂 (1985),「青少年問題探究」,巨流圖書公司。

53. 鄔佩麗 (1993),「禪坐的時間及省察度與個人的自我覺知、自主 性 的 關 係 研 究 」 , 輔 導 與 諮 商 學 報 , 第 79-98 頁。

54. 達智禪師 (1992),「坐禪的奧秘」,武陵出版社。

55. 楯山明雄 (1996),「改變命運的腦波開發法」,世茂出版社。

56. 楊國樞 (1966),「能力分班對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之影響」,科 學 月 刊 , 第 四 卷 , 第 四 期 , 第1-27頁。

57. 鄭石岩 (1988),「禪與內臟學習」,遠流出版社。

58. 鄭熙彥、林幸台、宋湘玲 (1996),「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

復 文 圖 書 出 版 社 。

59. 稻田太作 (1997),「超級頭腦訓練法」,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0. 劉天祥譯,七田真著 (1997),「全腦時代—超右腦革命實踐法」,

聯 經 出 版 社 。

61. 劉天祥譯,七田真著 (2001),「超右腦革命」,聯經出版社。

62. 劉一民 (1991),「冥想改變您一生」,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63. 劉焜輝 (2002),「輔導原理與實務」,三民書局。

64. 謝渙章 (1991),「氣功的科學基礎」,養生氣功文化出版社。

65. 聶秀藻 (1994),「無上甚深妙法」,梵音文化事業出版社。

66. 嚴莞華 (1997),「靜坐自然健康法」,遠流出版公司。

67. Alexander, C. N., Robinson,p., Orme-Johnson, D. W., Schnetder, R.

H., and Walton, K. G. (1994), “ Theef effects of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 of relaxation and meditation in reducing risk factor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 Homeostasis, Vol.35, No.(4/5), pp.143 -163.

68. Alexander, C. N., Swanson, G. C., Rrinforth, M., Carlisle, T. W., Todd,C. C., and Gates, R. M. (1993), “ Effects of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progrm on stress reduction, health, and employee development: A prospectivesudy intwooccupational settings, ”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Vol.6, No.3, pp.245-262.

69. Benson, H., Malhotra, M. S., Goldman, R. F., and Jacobs, G. D.

(1990), “ Three case reports of the metabolicand electroencep halographic changes during advanced Buddhist meditation techniques, ” Behavioral Medicine, Vol.16, No.2, pp.90-95.

70. Deukman, A. (1967), “ Deautomatization and the mystic experiences, ” Psychiatry, No.29, pp.324-338.

71. DeImonte, M. M. (1985), “ Meditation and anxiety re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 Clinical Psychologia Review, No.5, pp.91-102.

72. Eppley , K. R. , Abrams , A. I. , Shear , J. (1989),“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Relaxation Techniques on Trait Anxiety : A Met analysis,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45, No.6, pp.957-974.

73. Green, E., and Waltes, K. (1979), “ Biofeedback for mind/body self-regulation : Healing and creativity. InErik Peper, Sonia Ancoil, and Michele Quinn(Ed.), ” Mind/body integration : Essential readings in biofeedback , New York : Plenum Press, pp.125-139 . 74. Heide, F. (1985), “ Relaxation: The storm before the Coping,”

Psychology Today. Vol.19, No.4, pp.18-25.

75. Hains, A. A. and Hains, A. H.(1987), “ The effect of a cognitive strategy intervention on th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delinquent youth, ” Journal of Adolescence, No.10, pp.399-413.

76. Holmes, D. S. (1984), “ Meditation and somatic arousal reduction: A re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39, No.1, pp.1-10.

77. Holmes, D. S. (1987), “ The influence of meditation versus rest on physiological arousal: A secondexamination. West, Michael A.(Ed), ” The psychology of meditation, New York, NY, US:

Clarendon Press/Oxford UniversityPress, pp.81-103.

78. Johnson, C. (1978), “ Secondary schools and student responsibility,”

Phidelta Kappan, No.59, pp.338-344.

79. Kennedy, R. E. (1984),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ith elinquents, In A. W. Meyers and W. E. Craighead(Ed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children. New York:Plenum Press.

80. Lesh, T. V. (1970). “ Zen medi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conselors, ”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ol.10, No.1, pp.39-74.

81. Lester, D. Crow and Alice Crow. (1968), An Introduction to Guidance: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aipei:Tamkang Book.

82. Little, V. J. and Lendall, P. C. (1979),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ith Delinquents : Problem Solving, Roll Taking, Self-Control, NewYork:Academic press.

83. Shapiro, D. H.(1994), Examining the content and context of

meditation: A challenge for psychology in the areas of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therapy, and religion/valu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ol.34, No.4, pp.101 –135.

84. Thomas, B. L. (1991),“ Elder care pain management for the elderly:

Alternative intervention (Part II),” AORN, Vol.53,No.1, pp.126-132.

附錄 青年高中勵學正心輔導辦法

台中縣私立青年高中勵學正心輔導辦法 壹、目的:

為防範屢犯校規之學生誤入歧途,激勵其奮發上進,藉收潛移 默化之效,變化學生氣質,樹立榮譽感,俾能予學生改過遷善自勵 自新之機會。

貳、輔導對象:

一、操行不及格者。

二、留校察看者。

三、適應不良者。

列入輔導之學生資料、名冊,由導師、輔導老師、輔導教官協同 負責建立,存放生活輔導組管制。

參、輔導方式:

以靜心靜坐方式實施。

肆、輔導人員編組:

由訓導主任、輔導室主任、主任教官、科主任、輔導組長(教師)、

生活輔導組、導師、輔導教官組成輔導組。

伍、輔導項目:

一、品德輔導。

二、生活輔導。

陸、輔導要領:

一、列入輔導之學生每日中午及聯課活動時至靜心室靜坐,藉靜坐時 身心的調伏,覺悟自身過程的是非,而產生清明自覺的智慧,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