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於實際應用中,建議我國韻律體操團體整套編排可以思考如何在協作(C)難度類型 動作中提高動作數量,並且增加單個難度動作分值,以在整套獲得更高分數。未來可以

針對協作(C)難度類型中,不同協作加分動作(CC、 、 、CR、CR2、CRR、CRR2、

CRRR)的數量及比例進一步探討。本研究中僅以團體整套於比賽中的實際表現難度結果 進行討論,未來可以增加對整套中實施(E)分數的分析,以提供更全面性的了解。本次研 究範圍以 2017-2018 年世界韻律體操錦標,與 2017-2019 年世界盃系列賽團體單項決賽 隊伍做為參考依據,未來研究可以增加紀錄世界挑戰系列賽事資料或其他不同層級之國 際賽事資料進行分析。從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規則對於整套編排內容帶來影響,未來可 增加對於瞭解不同手具項目與整套編排關係的研究方向。

引用文獻

刁在箴、謝穎、洪小平、俞善云、龍春曉 (2001)。對國際藝術體操評分規則的思考。體 育學科,21(6),36。

于夢源 (2018)。奧運會藝術體操中國隊與前八名隊伍成套動作的對比分析-以里約奧運 會集體項目為例(碩士論文)。取自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中田真美、黃奕銘、吳修廷、湯文慈 (2009)。不同等級韻律體操選手難度的起始評分、

難度的最後得分與難度得分落差之分析-以 2007 年世界韻律體操錦標賽為例。國 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19(3),77-86。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 (2018)。認識體操-韻律體操。取自 http://ctga.com.tw

王程 (2014)。我國藝術體操個人項目器械技術動作選編與運用的現狀分析(碩士論文)。

取 自 中 國 學 術 文 獻 網 路 出 版 總 庫 。 百 度 百 科 (2018) 。 藝 術 體 操 。 取 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A%E6%9C%AF%E4%BD%93%E6%93%8D

?fromtitle=%E9%9F%B5%E5%BE%8B%E4%BD%93%E6%93%8D&fromid=4304323 吳佩伊、林靜萍 (2016)。教練修行路:一位韻律體操新手教練之專業發展歷程。體育學

報,49(3),337-351。doi:10.3966/102472972016094903007

吳佳鴻 (2004)。台灣韻律體操發展概況與中小學韻律體操選手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呂銘亞 (2014)。我國藝術體操集體成套動作難度體系選編特徵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林建興 (2006)。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沿革與分析。福建體育科技,25(5),36-38。

林惠玲 (2004)。伸展訓練對競技韻律體操柔軟的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洪小平(1985)。韻律體操史略。成都體院學報,4,25-32。doi:10.15942 /j.jcsu.1985.04.005 胡建國(1993)。雙槓自選動作內容與編排的研究。武漢體育學報,20(2),28-32。

孫弘佳 (2017)。中外藝術體操集體項目成套難度動作技術的對比分析(碩士論文)。取自 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張勝靜 (2014)。規則變化對我國藝術體操集體項目難度發展趨勢的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張曉英、張天良 (2010)。男子競技體操 2009-2012 年版新規則變化的美學因素透析。西 安體育學院學報,27(3),357-360。doi:10.16063/j .cnki .issn1001-747x.2010.03.023 張澤軍 (2006)。女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演變特徵及影響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取自中

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陳光輝、王明鴈、陳嘉遠(2005)。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改內容之比較分析 (1993- 2004)。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1),51-64。doi:10.6591/JPES.2005.06.04

陳偉文 (2006)。男子競技體操 2006-2008 年新版規則的變化特徵及競技性展望。福建體 育科技,25(6),27-29。

黄美林(1980)。藝術體操的起源與發展。北京体育学院学報,2,21-24。doi:10.19582 /j . cnki.11-3785/g8.1980.02.005

程在髖 (1993)。雙槓自選動作類型與組合方式的變化。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6 (1),78-81。

黃心蒂(譯) (2017)。2017-2020 評分規則。臺北市:中華民國體操協會。(FIG 技術委員會 認可)

賈配芹 (2013)。2005-2016 年藝術體操評分規則變化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中國學術 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趙玉華、刁在箴 (2001)。論規則的演變與藝術體操技術的發展。體育與科學,22(4),40-42。

趙亞楠 (2018)。我國藝術體操集體項目協作動作呈現形式的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劉超 (2012)。二十一世紀國際體操規則的變化對我國競技體操發展的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樊蓓蓓(2010)。國際藝術體操評分規則的演變及發展趨勢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中國學 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

蔡 亨 (2007) 。 國 際 男 子 競 技 體 操 評 分 規 則 演 進 。 大 專 體 育 , 91 , 140-147 。 doi:10.6162/SRR.2007.91.22

鄭仕一、鄭幸洵、蕭君玲(2002)。國術、武術、競技體操、韻律體操及體育運動舞蹈之 競賽規則比較研究。康寧學報,4,213-235。

賴高司、吳森琛、張宏文(2004)。國際體操規則修訂對男子地板運動影響之研究。藝術 學報,75,307-322。doi:10.6793/JNTCA.200412.0307

顏智淵、林惠鈴 (2002)。國際競技韻律體操個人競賽評分規則演變之探討[電子版]。大 專體育學術專刊,431-440。

Altman, D. C. (1991). Practical Statisitcs for Medical Research. London: Chapman & Hall.

Cohen, J. (1960). A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for nominal scal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1), 37-46.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Gymnastique. (2017). F.1.G. Code of Points Rhythmic Gymnastic 2017-2020. LAUSANNE: FIG Executive Committee.

Toledo, E. D., & Antualpa, K. (2016). The appreciation of artistic aspects of the Code of Points in rhythmic gymnastics: an analysis of the last three decades. (1), 119-131.

附錄一 研究影片來源

YouTube 頻道影片搜尋網址:

(一)https://www.youtube.com/user/FGIfederginnastica (二)https://www.youtube.com/user/figchannel

(三)https://www.youtube.com/user/VanaFreitas (四)https://www.youtube.com/user/MahyGM (五)https://www.youtube.com/user/voltigierclips

(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fObfZpjmFZQTj9pYFLErg (七)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cZHbXmF9zosVxJK7SZsNQ (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FG91BvmrT4BJWksfVVKRg (九)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onUQ71NASMdSK8K-LVVg (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JhIhpdZu5gFlCYGg82ApA/videos (十一)https://www.youtube.com/user/MahyGM/videos

(十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9h5j0OyPR2uls1sfJb8-g (十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fVO5Gi7QITj4srLXHElwQ (十四)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gorqxPgvMHybIttHp3px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