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傳統文獻

宋.陳康伯,《陳文正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 15,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 . 朱 熹 撰 、 陳 俊 民 校 編 ,《 朱 子 文 集 》, 臺 北 : 德 富 文 教 基 金 會 出 版 , 2000。

宋.周必大,《文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47-1149,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楊萬里撰,《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 書》,冊 298-299,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 . 周 綸 編 、 刁 忠 民 校 點 ,《 周 益 國 文 忠 公 年 譜 》,《 宋 人 年 譜 叢 刊 》, 冊 9,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宋 . 徐 自 明 撰 、 王 瑞 來 校 補 ,《 宋 宰 輔 編 年 錄 校 補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2012。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股份公司,1976。

清.鄒樹榮編、劉德清校點,《楊文節公年譜》,《宋人年譜叢刊》,冊 9 ,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國 家 圖 書 館 善 本 金 石 組 編 ,《 宋 代 石 刻 文 獻 全 編 》,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 2003。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二、近人專書

(日)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禾,199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李之亮,《宋兩湖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張 維 玲 ,《 從 南 宋 中 期 反 近 習 政 爭 看 道 學 型 士 大 夫 對 「 恢 復 」 態 度 的 轉 變

(1163-1207)》,《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3編 17冊,臺北:花木蘭 出版社,2010。

陶晉生,《金海陵帝的侵宋與采石戰役的考實》,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

1963。

三、近人論文與其他論述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

8:3(臺北,1997.1),頁 161-216。

王 明 ,〈 陳康 伯 與南 宋初 期 政局 〉,《 實踐 學報 》, 34 ( 臺 北 , 2003.6 ), 頁 191-229。

王德毅,〈宋孝宗及其時代〉,《宋史研究集》,第 10 輯,臺北:國立編譯館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頁 245-302。

李 傳 印 ,〈 韓 侂 冑 與 開 禧 北 伐 〉,《 安 慶 師 範 學 院 學 院 ( 社 會 科 學 版 )》,

19:4(安慶,2000.8),頁 55-64。

柳立言,〈南宋政治初探—高宗陰影下的孝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57:3(臺北,1986.9),頁 553-584。

崔英超、張其凡,〈論「隆興和議」前後兩宋主戰派陣營的分化與重構〉,

《甘肅社會科學》,2004:3(蘭州,2004.6)),頁 69、73-77。

張邦煒,〈韓侂冑評議〉,《四川大學學報》, 1991 : 1(成都,1991.31 ),

頁 54-60。

張嘉友,〈寧宗前期的宋金關係述評〉,《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4:3(綿陽,2007.3),頁 48-53。

許雅惠,〈南宋金石收藏與中興情結〉,《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31(臺北,2011.9),頁 1-60。

馮永林,〈關於韓侂冑評價的幾點看法〉,《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報)》,1983:1(呼和浩特,1983.3),頁 93-101。

黃寬重,〈秦檜與文字獄〉,收入岳飛研究會編,《岳飛研究.第四輯—岳 飛暨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 159-167。

楊高崴,〈陳康伯〈親征詔草〉與紹興辛巳宋金大戰〉,《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44:5(南昌,2011.10),頁 121-127。

劉靜貞,〈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收

入《宋史研究集》,第 25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頁 95-141。

劉 靜 貞 ,〈 北 宋 前 期 墓 誌 書 寫 活 動 初 探 〉,《 東 吳 歷 史 學 報 》, 11 ( 臺 北 , 2004.6),頁 59-82。

蔣義斌,〈史浩與南宋孝宗朝政局—兼論孝宗之不久相〉,《中國歷史學會 史學集刊》,14(臺北,1982.5),頁 41-76。

鄧 小 南 ,〈 何 澹 與 南 宋 龍 泉 何 氏 家 族 〉,《 北 京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2013:2(北京,2013.3),頁 113-130。

鄧 小 南 ,〈 書 畫 材 料 與 宋 代 政 治 史 研 究 〉,《 美 術 研 究 》, 2012:3 ( 北 京 , 2012.9),頁 12-21。

韓隆福,〈論韓侂冑與開禧北伐〉,《常德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24:5

(常德,1999.9),頁 42-46。

The Reappearance of an Obscured Rescript of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