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世紀交替之後,各學門回顧二十世紀的研究趨勢,反省現在,策勵未來,

臺灣地區的歷史學界亦不自外;2002 年 5 月杜正勝教授在劍橋大學東方研究 系“川流講座”

(Chuan Lyu Lectures 2002)

演講,講題為〈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 十年來的史學發展〉1,將臺灣史學分為 5 個截點加以分析:(一)臺灣史學的 起點──1950 年,(二)史學以真為本務──傅斯年與史語所,(三)史學反映 時代精神──沈剛伯,(四)社會科學方法進入史學──許倬雲和《食貨》,(五) 物質、社會與文化有機連繫的「新史學」;杜正勝教授在演講中指出,臺灣 50 年來的史學變革,有其內在理路亦與外緣的政治社會情勢密切關連;臺灣 史學的第一代學者於第二次大戰後來自中國,傅斯年強調自然科學的研究方 法;沈剛伯認為史學研究不應與社會脫節,1970-1980 年代引進社會科學方 法,昌盛社會經濟史的研究;1980 年代以後,臺灣史學界出現新的趨勢,形 成以社會經濟為基礎的文化史;1990 年青壯代史學工作者創辦《新史學》,

嘗試推動新領域、新課題的史學研究,此為臺灣史學發展的內在理路;而 1990 年代臺灣地區完成民主化,對史學發展造成的衝激遠較過去任何史學思潮或 方法更深刻,50 年來臺灣以中國史為中心的史學教育與研究不得不重新檢 討,而臺灣史學何處去?臺灣史家當如何安身立命?在歷史學社群內部的意 見變得相當分歧,甚至成為敏感的政治問題。處在轉變的關鍵時刻,杜正勝 教授認為下一波的新史學運動將不再是史家技藝的探索,而是史家心態的解 放,如何突破長久以來以中國史為主體的習慣與束縛,重新建構世界性的歷 史視野,為長年永續的實證研究開闢一條新路2

1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11.3(臺北,

2002.09): 21-42。

2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11.3: 21;有

關打破長久以來以中國史為主體的習慣與束縛,建構世界性的歷史視野,林滿紅教授亦

有深刻的觀察,參閱:林滿紅,〈以世界框架寫中國人的近代史〉,《晚近史學與兩岸

2002 年 7 月 7 日中國歷史學會第 38 屆年會舉行“近年史學新趨勢座談 會”,引言人分別是劉翠溶教授

(臺灣史)

、李東華教授

(中國史)

、王琪教授

(西洋史)

, 對臺灣地區 1980 年代以後的歷史學研究做了綜合性的討論。劉翠溶教授將 臺灣地區歷史研究所的臺灣史博碩士論文分為所別比較和專史比較,對了解 臺灣史研究的動向具有指標性的意義3;李東華教授的引言延續其〈一九四九 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論點4,並補強 1980 年代以後的相關發 展,說明史料學派和史觀學派對壘的最新趨勢,以及後現代史學對臺灣地區 歷史學研究的衝激5;其中劉翠溶教授和李東華教授的引言,均使用量化的方 式進行討論,對 1945-2000 年間的史學研究進行分析,略可說明在探討歷史 學研究動向時,量化證據的意涵。

1945-2000 年臺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主要內容為何,關注點為何,是 許多歷史學工作者關心的課題;特別是處此世紀已然交替,歷史學將往何處 去,亦為史學工作者所關心的切身問題。2002 年王晴佳教授出版《臺灣史學 五十年》,從外部分析 1945 年以後臺灣地區歷史學的發展6,是相關著作中論 旨與涵蓋範圍最廣泛者。王晴佳教授將臺灣史學分為 3 期討論:(一)1950-1960 年代中期:為臺灣史學的初創時期,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影響:1.史料學派;

2.冷戰的政治環境。(二)1960 年代中期至 1987 年:主要受社會科學與現代化 理論的影響。(三)1987 以後:政治的禁令解除,加上史學研究禁區的開放,

臺灣史學進入蓬勃發展期7。王晴佳教授的論述基本上採取印象式的敘述方 式,比較缺乏數據資料的支持8,而且在論述上亦稍較概論式。而臺灣歷史學

思維》(臺北:麥田出版,2002),177-202。

3

劉翠溶,〈臺灣史部分引言〉,《中國歷史學會會訊》,70&71(臺北,2002.11.30): 20-22。

4

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21.1(臺北,

1984.10): 36-43。

5

李東華,〈二十年來臺灣中國史研究趨勢之我見〉,《中國歷史學會會訊》,70&71(臺 北,2002.11.30): 22-24。

6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出版,2002)。

7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xiv-xvii。

8

王晴佳教授在量化部分略微徵引筆者對臺灣地區博士論文所做的量化分析;參閱:王晴

者的相關討論,截至 2002 年為止,除了本國史各斷代研究的相關論述9,以 及研究主題與動向的分析10,我們很難拿出比較整體性的介紹或說明。過去 有關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取向的討論,大約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史 學理論、史學方法與方法論的討論興趣較為濃厚,如黃俊傑、李東華、林正 珍教授11;另一種是以較宏觀角度對臺灣史學進行整體性討論,如杜正勝、

佳,《臺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211, 214。

9

如:蔡學海,〈近五年(1987-1991)來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報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 刊》,25(臺北,1993.09): 205-230;王吉林,〈近五年來隋唐五代史研究〉,《中國歷 史學會史學集刊》,25(臺北,1993.09): 231-234;王德毅,〈近五年來宋史之研究──

民國七十六年至八十年〉,《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5(臺北,1993.09): 235-241;

秦照芬, 〈近五年(民國76至80年)中國上古史研究目錄彙編〉 ,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25(臺北,1993.09): 287-302;吳智和,〈近五年來臺灣地區明史研究論著選介〉(上),《漢 學研究通訊》,10.1=37(臺北,1991.03): 5-12;吳智和,〈近五年來臺灣地區明史研究論 著選介〉(中),《漢學研究通訊》,10.2=38(臺北,1991.06): 93-97;吳智和,〈近五年 來臺灣地區明史研究論著選介〉(下), 《漢學研究通訊》 ,10.4=40(臺北,1991.12): 289-296;

張榮芳, 〈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中古史研究論著選介〉(上), 《漢學研究通訊》 ,9.1=33(臺 北,1990.03): 1-4;張榮芳,〈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中古史研究論著選介〉(下),《漢 學研究通訊》,9.2=34 (臺北,1990.06): 69-75;杜正勝,〈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上古 史研究書目簡介(民國七一年至七五年)〉,《漢學研究通訊》,7.1=25(臺北,1988.03):1-7;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來國內各校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為中心(一 九八三至一九九二)〉,《歷史學報(師大)》,22(臺北,1994.06): 413-446;周健,〈近 十年來臺灣地區西洋史研究概況簡述〉,《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5(臺北,1993.09):

267-275;王德權、甘懷真,〈最近十年(1980-89)來唐代學術研究概況:臺灣地區──史 學部分〉,《中國唐代學會會刊》,1(臺北,1990.11): 25-40。

10

李筱峰,〈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大學歷史研究所中有關臺灣史研究成果之分析〉,《臺 灣風物》,34.2(臺北,1984.06): 84-97;張炎憲,〈臺灣史研究的新精神〉,《臺灣史料 研究》,1(臺北,1993.02): 76-86;吳密察,〈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臺 北,1994.08): 78-97;杜正勝,〈中國史在臺灣研究的未來〉,《歷史月刊》,92(臺北,

1995.09): 79-85;陳弱水,〈傳統中國史研究與臺灣史的未來〉,《當代》,111(臺北,

1995.07): 104-113。

11

相關著作如:黃俊傑,〈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國六十年至民國 七十年)〉,上,《漢學研究通訊》,2.2(臺北,1983.04): 69-76;黃俊傑,〈近十年來國 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國六十年至民國七十年)〉,下,《漢學研究通訊》,

2.3(臺北,1983.07): 135- 145;黃俊傑,〈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

收入: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29-99;李東華,

〈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21.1(臺北,1984.10):

宋晞、林滿紅教授12

李東華教授在〈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指出,

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主要淵源有二:(一)日治時期臺灣的歷史研究,(二) 民國以來的中國史學發展13。李東華教授的分析,勾勒出臺灣地區歷史學研 究的兩條重要線索:民初以來的中國史學發展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歷史研究,

可謂深刻而有見地。李東華教授進一步指出,1949 年以後的臺灣史學,約略 可以 1960 年代畫分為兩個時期,1960 年代以前為大陸史料學派延續時期,

1960 年代以後,史料學派的地位開始動搖,進入解釋史學時代14。在另一篇 論文〈中華民國歷史學博士論文內容及方法之評析〉中,李東華教授分析了 1957-1983 年間臺灣地區歷史學博士論文的師承、斷代分布、專史領域與方 法15

黃俊傑教授在〈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

(民國六十年至

民國七十年)

〉中,曾就刊載有關史學方法論最多的兩分雜誌──《食貨》月刊

和《思與言》雜誌,做了統計與分析16。黃俊傑教授認為 1970-1980 年代是

36-43;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漢學研究通訊》,20.4(臺 北,2001.11): 6-17。

12

相關著作如:杜正勝,〈中國史在臺灣研究的未來〉,《歷史月刊》,92(臺北,1995.09):

79- 85;林滿紅,〈當代臺灣的史學與社會〉,《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169-176;宋 晞,〈民國以來的中國史學──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在中國歷史學會年會上 講〉,《國史館館刊》,復刊21(臺北,1996:12): 1-26;王晴佳,〈臺灣史學的“變”與“不 變” :1949-1999年〉,《臺灣大學歷史學報》,24(臺北,1999): 329-374。

13

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21.1: 37- 38。

14

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21.1: 36- 42;

李東華教授進一步說明以1960年代為分期的原因有三:(1)從史學理論及方法論而言,1963 年2月15日創刊的《思與言》是對史料學派最早提出批評的刊物;(2)就史學研究工作者而 言,1960年代是內地來臺老一輩教授逐漸退隱、凋謝的時代,也是第二代學者大量崛起 的時代;(3)就歷史研究與教學而言,1960年代是歷史研究、教學單位數量上大量增加的 時代(頁40)。

15

李東華,〈中華民國歷史學博士論文內容及方法之評析〉,《史學評論》,8(臺北,1984.07):

121-149。

16

黃俊傑,〈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國六十年至民國七十年)〉,上,

《漢學研究通訊》,2.2: 69-76;黃俊傑,〈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

臺灣地區注重史學方法論的年代,其中量化史學、心理史學、社會科學與歷 史學的結合17,對史學研究有重大的影響。在〈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 研究(1950-1980)〉一文,黃俊傑教授將臺灣歷史學界對史學方法論的觀察分 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1950-1970,第二階段為 1970-1980;黃俊傑教授認 為第一階段主要是繼承近代中國的史料學派,第二階段則是社會科學

(特別是歐 美以實證主義為中心的行為科學)

對臺灣史學的影響18;黃俊傑教授在文中亦提及部分 學者

(如錢穆、杜維運、余英時、汪榮祖、王爾敏教授等

)對傳統史學思想中有關“史識”的 強調,說明歷史學工作者無法避免“意義”的問題及其先導性19

林正珍教授在〈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中,全面回顧 和檢討了 1950-2000 年間臺灣史學有關史學理論的引介,並對臺灣史學過度 向現代化、科學化傾斜的現象有所評騭,認為在科學化風潮之下,使得文學 或藝術想像與史學產生距離20

杜正勝教授〈中國史在臺灣研究的未來〉一文,將臺灣地區的史學工作 者分為四代:(一)第一代學者:1945 年以後來臺的史學工作者,研究方法基 本上以史料學派為基礎;(二)第二代學者:1960-1970 年代的史學工作者自國 外帶回許多新的觀念,最突出的是援引社會科學方法到歷史學領域;(三)第 三代學者:1970 年代以後到 1980 年代之間,在介紹外國理論時較不生吞活 剝,顯示臺灣史學界對 1960-1970 年代迷信方法論的反省;(四)第四代學者:

國六十年至民國七十年)〉,下,2.3: 135- 145。

17

黃俊傑,〈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國六十年至民國七十年)〉,上,

《漢學研究通訊》,2.2: 70-73。

18

黃俊傑,〈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戰後臺灣的教育思想》,

72-99;我們也意到因著眼點的不同,黃俊傑教授和李東華教授對臺灣地區的史學發展,

在年代上約有10年的差距,李東華教授以《思與言》雜誌對史料學派的挑戰為分期依據,

黃俊傑教授則以當代西方史學的輸入(特別以計量、心理史學、社會科學與歷史學的結 合),做為臺灣地區史學發展的分水嶺。

19

黃俊傑,〈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戰後臺灣的教育思想》,

81-97。

20

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漢學研究通訊》,20.4: 15-16。

1990 年代,臺灣歷史界發生較大的變化是臺灣史研究蔚為風尚,本土意識確 立,臺灣史研究與中國史研究重新畫分界線21

林滿紅教授在〈當代臺灣的史學與社會〉指出當前臺灣歷史學界的幾個 現象:(一)以中國為思考範圍,無法突破舊有的框架;(二)研究著重古史,近 代史研究又不講求歷史解釋;(三)忽略現在與過去對話及史學整體性的方法 論問題;(四)史學研究與社會的脫節22;林滿紅教授並提出四項建議:(一)促 請立法院趕快通過檔案法;(二)建立公報、報紙等資料光碟,鼓勵全民寫史;

(三)調整與史學相關的獎評、升等、聘任辦法;(四)加強當代臺灣歷史的研究 實習23。林滿紅教授的論文大體指出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一般現象,其中 以中國史為思考範圍,無法突破舊有的框架,尤指出問題關鍵所在;加強當 代臺灣歷史的研究實習部分,在 1990 年代以後已有明顯改善;其餘所論大 抵鉤勒出臺灣史學研究的一般現象及弊端所在。

宋晞教授論析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將臺灣史學與現代中國史學放在同 一範疇中討論,較接近書目式的列舉,而以史料的發崛和各領域史學研究論 著為論述主軸24

1945-2000 年間臺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已集木成林,在 21 世紀之初的此 刻,回顧 20 世紀的學術成果,試圖在回顧與前瞻中找尋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失為一適當時機。有鑑於此,近幾年來筆者嘗試用計量方式,對臺灣地區 歷史學研究做一些粗略的量化考察25

21

杜正勝,〈中國史在臺灣研究的未來〉,《歷史月刊》,92: 80;李東華教授在〈一九四 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認為「臺灣史的研究始終有良好的發展」,與 杜正勝教授的說法略異;參見: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

《中國論壇》,21.1: 40。

22

林滿紅,〈當代臺灣的史學與社會〉,《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144-168。

23

林滿紅,〈當代臺灣的史學與社會〉,《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169-176。

24

宋晞,〈民國以來的中國史學──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在中國歷史學會年會上 講〉,《國史館館刊》,復刊21: 1-26。

25

筆者已完成的是臺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歷史學期刊分析;請參閱:彭明輝,

〈臺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取向:一個計量史學的分析(1945-2000)〉,《臺灣史

1945-2000 年間,臺灣史學的發展已是繁花葳蕤,全面性的探討有其必 要性;但截至 2000 年底為止,相關論述主要係以概念式的方式進行,以較 宏觀角度對臺灣史學的發展進行討論,而缺乏實證的計量分析,雖然計量並 非研究史學發展的唯一途徑。

臺灣史學一面承襲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一面受到第一代來臺大陸 學者的影響26,更在西方史學的影響下,呈現多樣而豐富的面貌27。此外,歷 史學術社群內部對史學的思考,亦影響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動向;而外在 政治、社會環境的改變,亦牽引歷史學研究的動向。欲探索臺灣地區史學發 展的進程,可以就個別史家、學術機構、博碩士論文和學術期刊等進行分析,

其中期刊主要的功能在於快速傳播新知與交流學術意見,本文擬選取研究機 構與政府機構所出版期刊為對象,分析內容取向及關注課題,配合計量分 析,探索臺灣地區史學發展的趨勢。本文擬討論的政府機構與研究機構所刊 行歷史學相關期刊如下:

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BIHP])

, 臺 北 , 1945-2002,季刊。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臺北,1969-2002,半年刊。

學的中國纏結》,151-206;筆者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臺灣地區歷史 學研究的動向:以學術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編號NSC 89-2411-h-004-033),討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史學集刊》、《史學 評論》、《思與言》、《幼獅學誌》、《食貨月刊》、《新史學》等8種期刊,研究報告 於2002年1月20日完成;部分章節以單篇論文的形式發表,請參閱:(1)彭明輝,〈從歷史 學期刊論文分析臺灣史學研究動向(1945-2000)〉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19: 335-364;

30pp;(2) 彭明輝,〈臺灣地區歷史學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量化比較(1945-2000)〉,

《漢學研究通訊》,21.2=82: 1-16;(3) 彭明輝,〈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量化考察:以 5種學術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漢學研究通訊》,20.4=80: 18-27。

26

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21.1: 36-37。

27

黃俊傑,〈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戰後臺灣的教育思想》,

29-99。

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編),《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Newsletter of Taiw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

,臺北,1986-1993,季刊。

4.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編),《臺灣史研究》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臺北,1994-2002,半年刊。

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季刊》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Quarterly)

,臺 北,1966-1983,季刊。

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文獻》

(Ch'ing Documents a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臺北,1969-1973,季刊。

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圖書季刊》

(Quarterly Journal of Bibliography)

,臺北,

1970-1973,季刊。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學術季刊》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Research

Quarterly)

,臺北,1983-2002,季刊。

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文物月刊》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Monthly of

Chinese Art)

,臺北,1983-2002,月刊。

10.國 史 館 ( 編 ) ,《 國 史 館 館 刊 》

(The Academia Historical Journal)

, 新 店 , 1987-2001,半年刊。

11.國史館(編),《國史館學術集刊》

(Bulletin of Academia Historical)

,新店,2001,

年刊。

1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文獻專刊》,南投,1950-1954,季刊。

1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文獻》

(Taiwan Wen Hsien)

,南投,1955-2002,

1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文獻》

(Taiwan Wen Hsien)

,南投,1955-200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