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Ⅴ7/Ⅳ Ⅳ Ⅴ7/Ⅴ

Ⅴ Ⅴ7/vі vі Ⅴ7/іі іі Ⅴ

Ⅴ Ⅰ

模進

模進

28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九八拍子,降 A 大調,為一加了尾奏(coda)和裝 飾奏(cadenza),且主題有回歸的二段體(Rounded Binary Form)。詳細段落劃分及 調性安排見表 4-2。 Cadenza)

小節數

29

B 段為 f 小調,其調性是由 A’與 B 段之間的小橋段(mm. 180-182)落透過共同 和弦轉調而形成的(見譜例 4-11),除了與 A 段互為關係大小調之外,音量和伴 奏型態亦與 A 段的弱奏以及分散和弦形成強烈對比(見譜例 4-12)。之後,同樣 再透過小橋段落回到降 A 大調。

譜例 4-11:第二樂章共同和弦轉調的小橋

譜例 4-12:第二樂章 B 段伴奏型態

f: іі∘Ⅴ 8 6 4

--

7 5 3 Ab: vіі∘

30

第三節 第三樂章

此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就外觀形式來說,可以說是完全模仿第一樂章,但在音 樂內容和調性安排上,作曲家還是有他巧妙設計之處。詳細段落劃分與調性安排 見表 4-3。

表 4-3:第三樂章之段落與調性

段落 前奏 主題一 暫轉調區 主題二 小橋 主題三 尾奏 小節數 211-240 241-268 269-283 284-303 304-309 310-333 334-337 調性 c 小調 c 小調 轉調 C 大調 模進 C 大調 C 大調

相較於第一樂章的前奏,第三樂章略有濃縮。前奏一開始只是動機的模仿、

堆疊,樂句採兩兩模進手法,每模進一次,下一個樂句就會更縮短一些,藉由動 機的縮減配合音域提高和音量漸強的層次,以持續的顫音(tremolo)伴奏(見下頁 譜例 4-13),以期製造愈來愈緊湊、高亢的效果。前奏後半段,才引進原先第一 樂章前奏的主題,唯第二拍節奏稍有變形處理,且伴奏型捨棄原先由第四拍到第 一拍、屬音至主音的律動,改為將原先第一樂章藏在中間聲部的音型(C, G A, B) 抽出(見下兩頁譜例 4-14、4-15)成為新的低音聲部,但接替主題一的伴奏型則 維持未變。

31

譜例 4-13:第三樂章前奏開頭

模進 模進

模進

模進

32

譜例 4-14:第一樂章前奏之開頭兩小節

譜例 4-15:第三樂章前奏之後半段 前奏之主題

33

第三樂章主題一的開頭 16 小節與第一樂章完全無異,接著是一段以對位手法

寫成的、全新的旋律,四小節為一樂句,但以大跳音程來製造主題結尾的高點,

此手法則和第一樂章如出一轍。這個段落最後是結束在 c 小調正格終止式上(見

譜例 4-16)。

譜例 4-16:第三樂章主題一之新旋律

第三樂章的暫轉調區所使用的手法是連續的半音轉調,但出離得不遠,停在 C 大調的屬七和弦上,預備著迎接第三樂章的主題二。(見下頁譜例 4-17)

34

譜例 4-17:第三樂章暫轉調區

A

b

G

F

#

F

#

G

G G

#

A B

b

B

35

第三樂章的主題二在此協奏曲中也是一個全新的旋律,C 大調,同樣每四小

節為一單位樂句(見譜例 4-18)。和第一樂章主題二類似之處:一是同樣前八小

節樂團單純以八分音符單位的分散和弦伴奏,後半段高音聲部開始加入對唱般的

對位旋律相稱之;二是結尾也並未直接進入終止式,而是接著樂團同樣以模進手

法轉調的過渡橋段,以 C 大調屬七和弦來迎接第三樂章主題三(見譜例 4-19)。

譜例 4-18:第三樂章主題二

譜例 4-19:第三樂章過渡橋段

36

第三樂章的主題三的風格、伴奏型態、樂句結構和附屬和弦運用手法皆與第 一樂章相同,差異只在於:第三樂章主題三為 C 大調,節奏音型略有變化(見譜 例 4-20)。之後同樣以音階連續的位移作音域的提升,在高音之後以震音和不完 全終止來完結主題三這個段落,很顯然地,全曲並沒有就此結束,最後尚有四小 節以 C 大調音階快速上下行的尾奏,再次有力地結束在 C 大調完全正格終止之上

(見譜例 4-21)。

譜例 4-20:第三樂章主題三

譜例 4-21:第三樂章尾奏 Coda

37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弗朗茲 弗朗茲 弗朗茲 弗朗茲. . . .史特勞斯作品八之演奏詮釋 史特勞斯作品八之演奏詮釋 史特勞斯作品八之演奏詮釋 史特勞斯作品八之演奏詮釋

第一節 第一樂章

此樂章譜上所標示的速度術語為「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就史特 勞斯原始手稿上標示的換氣記號位置來揣測(見下頁譜例 5-1),再加上考量速度 銳利。柏林愛樂法國號演奏家莎拉.威利斯(Sarah Willis)在 2011 年大師班中,形 容此主題的開頭要像是「花苞漸漸展開貌」(like blooming),筆者認為這個說法十 分貼切且受用。第一個樂句後半段為了迎接樂團將要強調在前奏曾出現過的附點 節奏、音階上行的動機(見下頁譜例 5-2),因此在第 42-43 小節收尾處可稍稍加 重語氣,會顯得與伴奏間的互動更為密切合宜。

第二個樂句大抵與前句結構相同,但要上高音之前的裝飾更為華麗富雜,最 高音更提高至 g²音,此音下方還加了突強(Sforzando)的術語記號。因此,第二次 要呈現的音量變化自然會更多一些,以突顯層次之分。第二樂句的後半段音樂內 容也較前句的後半更為激昂,也正好符合「平行樂段」的最後一小句最為精彩之 常例。因此,在音樂的處理上,都要較前句更為自信、明確。

38

譜例 5-1:第一樂章主題一、主題二之原始手稿18

18 資料來源:William Melton, "Franz Strauss: A Hero’s Life," The Horn Cal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 vol. XXIX no. 2(Feb. 1999): 23.

39

譜例 5-2:主題一第一樂句的收尾

第 52-59 小節的這個樂句,筆者所使用的版本與原始手稿有少許的出入。在 第 54 小節的裝飾音,費雪版本記為先 a¹後 b¹,但原始手稿上是為先 b¹後 a¹;第

58 小節費雪的記譜為 a¹、a¹、c²#、d²,而原始手稿則是 a¹、b¹、c²#、d²。筆者演 奏時採用的是原始手稿版本。(見譜例 5-3 之對照)

譜例 5-3:54 小節與 58 小節費雪版本(第一行)與原始手稿(第二行)之對照

自 59 小節第四拍起,是一個弱起拍句子的開始,因伴奏型態與前一樂句的對 位式的手法截然不同,再加上前句的結尾最後一個音只有一拍,且 59 小節第四拍

41

52

40

41

流暢,和音色的統一性。下行至低音時須特別注意,勿使其含糊不清(見譜例 5-5)。 主題二亦有與手稿有異之處。第 87 小節處的裝飾音部分,費雪記為先 b 後

c¹,手稿為先 c¹後 b(見譜例 5-5)。

譜例 5-5:第一樂章主題二費雪版本(一、二行)與原始手稿(三、四行)對照

第 93 小節開始進入速度轉慢的段落,再次回到抒情、優美旋律的氛圍,速度 稍慢則更顯柔美,也更能將表情和運舌等語法作得細膩精巧些。自第 101 小節起,

伴奏加入高音聲部的對唱旋律,因此須留意彼此音量上的平衡。(見下頁譜例 5-6)

85

42

譜例 5-6:第一樂章速度轉慢的段落

93

97

103

109

v v

v

43

127 小節開始進入以模進手法攀升音域的段落,從弱奏(piano)開始,隨著音 域的升高、調性的緊張感來作音量漸強的變化,如此也有助於迎接高音的到來。

44

譜例 5-8:第一樂章 127-143 小節

v

v

v v v

v

poco rit.

p a tempo

45

第二節 第二樂章

九八拍子的第二樂章,行板,速度約為 =60。通篇伴奏皆以八分音符相和之,

因此法國號宜以八分音符為單位默數,且細心聆聽相隨,才不致在節奏上分崩離 析。但為免淪於呆板計算,使旋律缺乏方向性和流動感,仍須將氣在音和音之間 做好預備與連貫的動作,並隨音型起伏作音量和張力上的微調(見譜例 5-9)。

譜例 5-9:第二樂章前半段

183-191 小節為第二樂章中氣氛最激昂、最具戲劇性的一段。為 f 小調,不只 是調性,包括音量和音質所要呈現的,都與前半句有很大的對比性。須以飽滿的 氣量、寬廣豐厚的音質來表現此樂句,甚至能以速度稍緩、伴奏八分音符音值稍 稍加長的方式,以期達到氣勢更為厚重之效果(見下頁譜例 5-10)。192 小節回到 前半段主題,音樂處理方式相同。

尾奏的部份,為使之後將要出現的一段短小的裝飾奏顯得更生動、更具戲劇 性,以對比的方式,盡可能將 200 小節至裝飾奏之前的音量減至最弱、音質化為 最輕薄、氛圍最為平靜安詳;反之,裝飾奏的部份則要相對誇大其音量起伏,並 佐以流動的彈性速度(rubato) (見譜例 5-10)。

v v v

poco rit.

v v v

v

46

譜例 5-10:第二樂章後半段

v

v v

v v

v

p

v rit.

47

第三節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主題一的平行樂段與第一樂章相同,故音樂處理方式自然照舊。

第 257-268 小節是一段新的旋律,但伴奏是以類似對位旋律相和的方式呈現,

故此段須注意與伴奏間音量的平衡(見譜例 5-11)。

譜例 5-11:第三樂章主題一之新旋律

在主題二開始的前 5 小節,是以八度音兩兩一對所組成的過渡橋段。此處 除了音量的漸強,音色可隨音量愈發厚實,以營造凝滯沉重的氛圍,用以對比 出主題二的活潑愉悅之感。主題二的第一個音對過渡橋段來說,也是其結尾,

故在進入主題二前,速度可稍作漸慢,在主題二出現時回復原速。主題二是主 題一的平行大調,本就有將氣氛昇華、充滿希望之意,若速度稍微流暢些,則 更能將此氛圍表現得生動鮮明(見下頁譜例 5-12)。

第三樂章主題二和第一樂章主題二,同樣是前八小節樂團單純以八分音符 單位的分散和弦伴奏,後半段高音聲部開始加入對唱般的對位旋律相稱之,故 292 小節開始須注意與伴奏間音量的平衡(見下頁譜例 5-13)。

v

v

48

譜例 5-12:第三樂章主題二前之過渡橋段

譜例 5-13:第三樂章主題二

第三樂章主題三與第一樂章主題三為一速度稍快(animato)的段落,以十六 分音符之快速音群為主體,且包含有裝飾音,唯有兩者主題動機之音型方向不 同(第一樂章先下行再上行、第三樂章先上行再下行)、調性不同,故詮釋方向 大致相同(見下頁譜例 5-14)。

a tempo v

v v

49

譜例 5-14:第三樂章主題三與尾奏

poco rit.

v

v

v

v v

v

v a tempo v

p

50

51

52

53

Ericson, John Q. "Crooks and the 19th-Century Horn." The Horn Cal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 vol. XXX, No. 1 (November, 1999): 49-58.

Humphries, John. The early horn: a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Keefe, Simon P.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oncer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Layton, Robert. A Guide to the Concert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Melton, William. "Franz Strauss: A Hero’s Life." The Horn Cal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 vol. XXIX, No. 2 (February, 1999): 21-26, 103-111.

Pizka, Hans. Hornisten- lexicon- Dictionary for hornists. Munich: Hans Pizka, 1986.

Rooney, Kimberly D. "Compositional Trends in Solo Horn Works Composed by Horn Performers (1970-2005): A Survey and Catalog." D. M. A. dis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2008.

三三

三三、、、、 影音資料及樂曲解說影音資料及樂曲解說影音資料及樂曲解說影音資料及樂曲解說

Dodson-Webster, Rebecca. Notes to Franz Strauss, Fantasie, Op. 2, CD (Centaur Records, 2002), 4.

54

四 四四

四、、、 、 網路資料網路資料 網路資料網路資料

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 http://www.hornsociety.org/(accessed Feb 2, 2012) Hans Pizka Horn Page: http://www.pizka.de/(accessed March 17, 2012)

五 五五

五、、、 、 樂譜樂譜 樂譜樂譜

Strauss, Franz. Concerto Op.8 for Horn and Piano. New York: Carl Fischer, 1937.

相關文件